关注文本细读提升阅读能力

2018-03-03 21:47姚姝媛
语文天地·高中版 2017年12期
关键词:词句语境文本

姚姝媛

文本细读是仔细研读每一个字词的含义,把握字词句之间的联系,并从这种联系中体会到文章背后的深层含义。如今,阅读教学面临着不少问题,教师过多地关注教材,学生对文本的掌握表面化,不能切实体会文本,这无疑是舍本逐末。基于此,笔者谈谈如何通过文本细读提升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

一、关注词句,感受语言

童庆炳先生对文学的定义是:“语言审美意识形态主要通过文字来表现。”这句话指的便是“言不尽意”,而“言不尽意”则要求精读文本,感受語言。细读文本之后,学生能够关注文字内涵,体会到文章人物微妙的感受、心理的变化、情感的跌宕起伏。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可以运用“语言分析”的方法,引导学生去赏析“词义”,尤其是那些意义含蓄的词句,进而达到对作品内涵的理解。

如《临安春雨初霁》,这首诗我们如果只读“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通过“小楼”“春雨”“深巷”“杏花”这些美好事物,似乎能从中感受到作者的悠闲与淡然。显然,学生如果这样理解则太过表面,并没有体会到背后的深层情思。“一夜”说明了作者彻夜难眠,后来作者又联想到“深巷明朝卖杏花”,可见,这难眠的夜有多难熬、多寂廖,但这又是为什么呢?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并找出个中原因,避免无谓的讲解,从中获得思考的乐趣。从诗中第二句“谁令骑马客京华”可知,作者远离故土,从最后一句“犹及清明可到家”可知,作者思乡心切,希望有生之年可以重新回到家乡。这样联系全诗不难看出作者春夜难眠的孤独与愁苦之情。自然,“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中的“闲”和“戏”也没有任何的喜悦与悠闲之情了。

在具体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从词到句,再到文章全文窥见作者的情思、写作意图。教师往往可以从这些字词入手,令学生细读词语、沉入词句,从而慢慢加深学生对文章深层内涵的理解。

二、研习文本,细品语境

语境是指文章的语言环境,语言环境决定了语言的表达方式。把握语境是指通过找出文章各种语言性环境,把握文章内部的语义联结。如此方便学生了解作者意图,把握文章深层内涵,让学生可以由上而下解读文本。

以《祝福》为例,原文中有这样几句:“旧历的年底毕竟最像年底,村镇上不必说,就在天空中也显出将到新年的气象来。灰白色的沉重的晚云中间时时发出的闪光,接着一声钝响,是送灶的爆竹。”我们细细读这一段,便能激发无限思考,文章用“灰白色”和“沉重”来修饰“晚云”,这里的景物已经不再是自然界的景物,而带上了叙事者的主观情感,感受不到新年的欢愉,而是“沉重”,这不由得引起读者的深思。文章这一段最后提到:“我便一个人剩在书房里。”这最后一个“剩”字引发无限思考,写出了“我”被“鲁四爷”剩下了,表达了无边的寂寥,世间独剩“我”一人的苍凉。

所以,教师在指导学生的时候,要让学生找到文章的主旨,再通过文章的重点词句,细细品读,以由个体联系整体,由小及大的思维解读文本,引导学生走进课文,走进人物的心中,感受文本的内在价值。

三、融入文本,体会情感

阅读不仅是从中学会思考,更重要的是产生阅读感受,这是素质教育的要求。站在作者角度思考问题能够最有效地分析文本,使学生切身体会到作者的情感,清晰地感受到作者的

思维,从而提高语文阅读能力。

如教学鲁迅先生所写的《纪念刘和珍君》一文,教师首先应该给学生介绍一下文章的写作背景:3月18日,多名群众组成请愿团,段祺瑞命令士兵向群众开枪,死难烈士中就有学生刘和珍,段祺瑞为了推卸罪责,反诬陷死难群众是暴徒,鲁迅先生无比愤慨,写下了悼念文章。教师要让学生将自身带入这段历史,去体会文章,体会鲁迅先生当时的哀伤、嘲讽与尊敬。文章中还重复写了这样的话:“可是我实在无话可说”,“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呜呼,我说不出话,但以此纪念刘和珍君”。这些句子和前文提及的“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存在矛盾吗?这些话又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呢?这些问题无一不引发学生的思考。教师可以通过这些问题让他们透过这几句看似矛盾又反复出现的话,发现文章中隐藏着的作者的感情——“悲”与“愤”。

教师在讲解过程中,不能束缚住学生的思维,在向学生介绍文章的写作背景时,要注意引导学生将文本内容和写作背景相联系,借助自己的想象、联想,将自己带入文本,站在作者角度思考问题,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这样学生不仅能够熟悉文章内容,而且能够切实体会作者的复杂情感,加深对文章内涵的掌握。

总之,只有细致解读文本,才能让学生体悟文章的语境、情感、语言。作为语文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熟悉文章内容,而且要让学生体会到文章背后的深层价值。掌握了文本细读的方法,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一定会有所提高,从而丰富思想,提高对生活的认识,使学生更加理性地看待现实问题,做一个思路开阔、懂得阅读的读者。endprint

猜你喜欢
词句语境文本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语言学习中语境化的输入与输出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跟踪导练(三)2
论幽默语境中的预设触发语
如何快速走进文本
话“径”说“园”——来自现象学语境中的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