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小学数学的计算能力

2018-03-04 01:26广西防城港市上思县叫安镇板细村小学黄锦超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8年22期
关键词:计算能力审题运算

广西防城港市上思县叫安镇板细村小学 黄锦超

一、要充分认识培养计算能力的重要性

(一)数与计算在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中有广泛的应用

现实世界从数学的角度来看,主要是数、量、形三个方面,而计量又离不开数与计算,形体大小要量化也离不开数与计算。数与计算是人们认识客观世界最基本的工具,是每个公民应当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二)数与计算是学生学习其他数学知识甚至其他科知识的基础

(三)数与计算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有重要作用

掌握数与计算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的过程。

(四)数与计算的教学有利于渗透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二、对于提高数学计算能力的几点思考

(一)端正学习态度,培养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1.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首先,要求学生认真书写。书写不规范也会给学生的计算带来一些影响。提高学生计算能力首当其冲是要求学生认真书写阿拉伯数字和运算符号。

其次,要求学生认真审题。计算是数学中最重要的内容,教师应教育学生拿到题目后认真审题,看清楚题目要求,长此以往学生慢慢就会形成认真审题的好习惯。

再次,要求学生算后仔细检查,作业要写得干净整洁。2.重视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教师应培养学生在计算时一丝不苟、严肃认真、及时检验的学习习惯。教学中要求学生做到:细心观察,认真审题,仔细抄题,题做完后从多角度进行验算,并检查。对阿拉伯数字,运算符号严格要求,规范书写。

(二)合理利用学具,透彻理解算理

低年级学生尤其是一年级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教学时要多加利用学具教具,让学生通过事物的感知来理解算理。教学活动中,要注重学好理论知识,让学生在实践中形成正确的逻辑思维能力,使知识系统地掌握,形成数学能力。

(三)精心设计计算练习,有效提高学生计算水平

1.突出趣味性

耳熟能详的动画人物一直是孩子们的最爱,往往一段简短的动画或是图片或是对话都能提起低年级学生的学习兴趣。从孩子们感兴趣的事物入手,设计情景,设计习题,保持练习的形式新颖,生动有趣,孩子们一定很感兴趣。

2.突出应用性

数学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数学练习的设计一定要充分考虑数学发展进程中人类的活动轨迹,贴近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使数学和生活融为一体。

3.注意层次性

老师们在使所有的学生获得共同的数学教学的同时,还要让更多的学生有机会接触、了解或是钻研自己感兴趣的的数学问题,最大限度的满足每一个学生的需求。练习设计应充分体现因材施教、因人施教、分层施教的原则,从学生和教材的实际出发,根据教学内容的要求和学生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的设计练习,以满足各个层次学生的需要。练习设计的层次性,就是指练习有坡度,由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从基本练习到变式练习到综合练习,再到实践练习、开放练习。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都有“事”可做。

三、创设生活情境,激发计算兴趣

(一)利用教材,采用多种方式

新教材的一大特色就是有很多主题图,主题图的内容往往是学生喜闻乐见的生活场景,教师要利用好主题图,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且用游戏、竞赛等方式训练;用卡片、小黑板视算,听算;限时口算,自编计算题多种形式的训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逐渐形成一种持久的计算兴趣。

(二)编织儿歌,感受学习乐趣

教师可以根据学习内容编制几句儿歌,使学生觉得生动、有趣、易学、易记。

(三)生活实践,认识计算重要性

1.讲清算理是关键

学生掌握计算法则关键在于理解。既要学生懂得怎样算,更要学生懂为什么要这样算。

2.思维训练是核心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要教学生学会,并促进会学,就“要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计算教学,同样要以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为核心,重视并加强思维训练。

3.提供思路,教给思维方法

4.加强直观,重视操作,演示,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

思维是在直观的基础上形成表象,概念,并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认识活动的过程中不断发展起来的,在操作时要让学生看懂,并把操作和语言表述紧密结合起来,才能发展学生的思维。

5.重视估算,准确判断,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

在估算教学中,要认真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进行准确判断,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

四、重视习惯培养,提高计算能力

(一)认真审题习惯

一要审清数字和符号,并观察它们之间有什么特点,有什么内在联系;二要审清运算顺序,明确先算什么,再算什么;三要审清计算方法的合理、简便,分析运算和数据的特点,联系运算性质和定律,能否简算,不能直接简算的可以通过分、合、转换等方法使运算简便,然后才动手解题。

(二)规范书写习惯

作业和练习的书写要工整,格式要规范。对题目中的数字、小数点、运算符号的书写必须符合规范,清楚。数字间的间隔要适宜,草稿上排竖式也要条理清楚,数位要对齐。能口算的要口算,不能口算的要认真笔算,强化学生规范打草稿的习惯。列竖式计算时,数位要对齐,数字间要有适当的间隔,进位的确数字要写在适当的位置上,退位点不能少。

(三)核对检验习惯

利用四则计算互逆关系进行检验,或利用不同计算方法去进行检验,通过估计数位多少估算结果的大致范围,看尾数,看小数位数等方法进行检验。检验要有明确的目的和严格的标准,做到每题必检查,每步必验算。一步一回头,及时检查验算,及时纠正错误,保证计算的正确。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是一项细致的长期的教学工作,除了要做好上述几项工作,还要注意做好学生的辅导工作。课堂上,通过学生回答问题,口算、板演、或书面作业,要及时地发现学生在计算中出现的问题,并加以解决。教师要认真批改作业,分析错误原因,找出错误规律教师要善于做计算教学的有心人,采取多种方法调动学生计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便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只有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才有可能见到成效。

猜你喜欢
计算能力审题运算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
重视运算与推理,解决数列求和题
精审题,明立意,读懂童话
小学生计算能力的提高策略
有趣的运算
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
“三招”学会审题
浅谈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
七分审题三分做
认真审题 避免出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