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应把数学还给学生

2018-03-04 01:26广东德庆县高良中学陈锐源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8年22期
关键词:交流情境思维

广东德庆县高良中学 陈锐源

一、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没有学生的投入,教学是不会发生的。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数学课堂不再简单地当做学生接受知识的地方,而成为学生探索与交流数学、构建自己有效的数学理解的场所。要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就是要让学生主动学习。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倡“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人的能力并不是靠“听”会的,而是靠“做”会的,只有动手操作和积极思考才能出真知。我们不能让学生在课堂上做“听客”和“看客”,要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动口、动手、又动脑,亲身参与课堂和实践,包括知识的获取、新旧知识的联系,知识的巩固和应用的全过程。要强调凡能由学生提出的问题,不要由教师提出;凡能由学生解的例题,不要由教师解答;凡能由学生表述的,不要由教学写出。数学课堂不再是过去的教师“一言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主动参与、积极引导、耐心辅助,与学生平等合作、努力探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真正地把学生解放出来,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上的主人。

二、让学生提出问题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有了问题,思维才有方向;有了问题,思维才有动力。学生具有运用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固然很重要,但是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有意义,更具有价值。学生能够提出问题,是敢于和善于揭示自己认识上的矛盾与冲突,积极探求未知的心理需求的具体表现,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学习品质,只有在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才有可能实现创新的目标。

作为教师,我们不能把大部分时间用在教学生怎样回答问题上。虽然回答问题也是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但学会提出问题才能引导学生真正投入到探究学习的过程中,才能深入地了解、掌握知识深层的东西。在课堂教学中,有时尽管我们精心创设了各种各样的问题情境,试图启发学生提出问题,但是会提出问题的学生还是少得可怜。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不懂如何寻难提问;教学气氛过于严肃,学生对老师有恐惧感,不敢提问;有些学生对自己没有信心,怕提出不合适的问题让老师或同学笑话,所以干脆不问等。教师首先要更新教育观念,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把灌输知识转变为引导学生思考,把牵着学生走的教学方式转变为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学习。其次,教师要树立可亲可敬的形象,不能处处摆出权威者的样子,使学生在心理上产生压力。要用平等、宽容和友善的心态来对待学生。努力做好学生学习中的引导者、合作者。再次,积极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形成一个无拘无束的思维空间,让学生处于一种轻松愉快的心理状态,能够积极思维,敢于提出自己心中的疑问。最后,要尊重学生,平等对待每个学生。以鼓励为主,消除学生的畏惧心理,激发他们提问的热情。在学生提问时,要用信任的目光注视学生,以表示老师对他的提问很重视,如果学生没有问题或提不出有价值的问题,也不应强求或批评,不能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而要赞扬学生敢于提问的勇气,而后再给予点拨和启迪。总之,课堂教学中要最大限度地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空间,鼓励学生敢问,教会学生会问。

三、让学生对问题情境进行表达和交流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是思维的外壳。语言表达能力的增强能促进思维的发展。教学中要从学生实际出发,给学生创设充分说的环境,变听众为主人。作为教师,如果把真挚的感情投入到课堂教学中,不仅体现出是一个有个性的课堂,同时学生的情感也会被感染。由此,学生兴趣浓厚、思维活跃,为“营造生态课堂”提供了条件数学交流贯穿数学课堂教学的始终,组织学生进行数学表达和交流一定要掌握好时机,要认真钻研教材,精心设计问题情境,让学生做交流的主人,勇敢的去参与数学交流。使数学交流成为学生课堂学习的快乐和享受,否则很难发挥其应有的效果。让学生面对问题情境进行表达和交流。没有问题作为基础的交流是空洞的交流,学生也无法谈自己的看法与见解。这里的问题可以是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也可以是学生面对情境或在活动过程中经过观察、经历、体验后提出质疑而自发生成的问题。

师生共同交流时要以学生为主,教师重在倾听、组织评价。让学生先讲,才能真正地知道学生是怎样想的、体验到了什么程度、领悟到了哪些数学思想方法,这样才是真正突出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但教师在倾听的同时要做好指导和评价,在学生交流完后要说出自己对问题的看法,要帮助学生综合归纳形成理性的认识,重视向他们渗透数学思想与方法,让他们学会自觉地思考。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学科教学的灵魂,理解和运用数学思想和方法的意识和能力只有在活动与交流中不断领悟才能实现。

四、让学生发现规律

在教学中如果能将静态的、内隐的教学规律转化为动态的、外显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在学生积极观察、比较、分析、概括中挖掘出规律,总结规律,那么学生的认知将发生一个“质”的飞跃。多年来,由于“应试教育”的桎梏,学生学得苦,教师也教得苦,到头来学生只会依样画葫芦地解题,而动手操作和应用知识的能力却相当低下,更谈不上开动脑筋发挥创造性,“应试教育”严重地束缚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充分使用新教材中“做一做”的内容,指导学生利用硬纸、木条、铁丝等材料制作一些简易的几何模型,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体现了课程标准的要求:“能够由简单的实物想象出几何图形,由几何图形想象出实物形状。”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要使学生成为主动探索者,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理念的转变是前提,把先进的理念转化为教学行为是关键。这就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研究适应新时期的课堂教学模式,给学生创设和提供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自主性、创造性,做一个称职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确确实实地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把数学还给学生。

猜你喜欢
交流情境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如此交流,太暖!
思维跳跳糖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借助具体情境学习位置与方向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护患情境会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