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儿童而不是学生

2018-03-04 01:26北京市第五中学朝阳双合分校钱秀萍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8年22期
关键词:缺点师生德育

北京市第五中学朝阳双合分校 钱秀萍

不是打击,而是水的载歌载舞,才使鹅卵石臻于完美。

——泰戈尔

在这次赴浙师大培训期间,王丽华教授说:“在我们面前的是孩子和学生,而不仅仅是学生,这样我们的教育中就有‘人’的概念了,才能师也就不会居高临下面对学生了。”这句话对我震撼特大,所以我有了下面的思考。

当今学校教育的现状:

我们的教育,在先秦诸子时代,似乎是相当自由平等的。孔子和他的弟子们之间经常采用对话方式,这几乎可以说是当时唯一的教育形式,也是非常有效的教育形式。但后来的教育就不一样了,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位置变得不平等了,也就是说,在教育中逐渐形成了一套“师道”法则。在这个法则之下,教育的性质被异化为权力和等级,那种循循然、蔼蔼然的老师与学生之间平等对话的情景,再也看不到了。“非人化”的专制社会体制使教育仅仅成为教化以致驯化的手段,教育也变成了“非人化”的奴才教育,根本谈不上有什么平等。

时代对学校民主教育的呼唤:

人类社会似乎正步入一个对话的时代,“对话”已经成为人们追求的一状态,同时也成为人们达成目的的有效策略。“对话”将会发挥它在当代德育以及未来德育中的价值,德育必然与“对话”联姻,从而生成一种新的教育形态,我们姑且称之为“对话德育”。我觉得“德育对话”,既是一种古老的德育艺术的复兴,也是当代社会对话精神呼唤的回应,这里的对话,不仅仅是指师生双方狭隘的语言交谈,更是指师生双方各自向对方的精神敞开和彼此接纳,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精神平等与沟通。

学校教育育对话的策略:

在对话德育的实施过程中,我在策略模式上作了一些探索,作如下归纳:

一、放下“师道尊严”,平等对话

在这种策略下,我们主张建构民主平等的“人—人”交际模式,同时必须基于这样一些认识:①德育是师生共同探究真理的过程,真理面前人人平等,学生应受到老师的尊重、信任。②学生是主人,教师在教育中应具有民主精神,消除权力主义,排斥强制手段,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提供参与、展现的机会。③师生的交流应力求真实。老师应走下神坛,卸掉戏妆,抛却为学生所厌恶的“伪道”与“圣化”,以“人—人”模式构建师生人际关系,以真诚的自我形象进度入学生情感。在人与人的真诚对话中,在心与心的的直接碰撞中,观察他们,认识他们,理解他们,提升他们。

二、唤醒主动性,期望激励

教师的期望激励是学生自我实现的预言。教师期待的目光让青少逐步形成学生懂得“天生其人必有才,天生其才必有用”,教师的激励的语言能使学生不断地从成功走向新的成功,充分体现到成功的乐趣。任可对学生的冷漠、嫌弃甚至粗暴只会使学生心中的发动机渐渐关闭,久而久之自觉性就逐渐消失了。

因此“对话德育”强调:第一,将积极期望激励建立在学生适度的基础上,教师的期望目标倘超出学生的发展可能,只能因失去依据而成空想。同时,又不能滞留在已有发展水平上,相们学生具有发展潜力。造成教师期望激励与学生水平之间必要的张力。为学生主动发展提供“燃料” ;第二,积极的期望激励应在充盈着真诚情感的教育中实现。教师在教育中,缩短师生的“心距”,营造出真诚交流、平等对话、共同探讨的氛围,用爱心与真诚感染打动学生,唤醒主动性,从而使他们积极地内化和实现良好的教师期望 ;第三,需要合理地分解期望激励目标,积极的期望应分解为具体目标达成。

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教授所做的实验并由此产生的著名“罗森塔尔效应”可谓经典,这一原理甚至已被现代管理理论巧妙借用。著名人力资源管理专家J·斯特林的管理理念与“罗森塔尔效应”不谋不合,大意是:管理人员对下属的期望值微妙地影响着他们对待下属的方式。如果期望值高,下属的生产率就可能是优秀的,否则亦相反,而能否来断创造出让其下属实现高绩效的期望值是衡量管理人员是否优秀的重要标准。“淑女与卖花女之间的区别不在于其行为举止如何,而在于人们如何对待她。”这种思想方法可以付诸我们的德育实践。

教育离不开期望激励,不经意的一句话,就激发了他的上进的动机。赞美,是生命中的一缕阳光,是哈里希岛上姐姐为弟弟点的长夜孤灯,是希腊女教士希洛点燃的熊熊火炬,它使一颗茫然漂浮于海上的心找到了归宿。

三、剖璞见玉,披沙拣金

高明的教育工作者在看到学生的缺点的同时,擅长换个角度捕捉学生的优点,用他的优点让学生反省他的缺点。

教育不是要改变一个人,而是要帮助一个人。有的教师总是不断寻找学生的缺点,并强制学生改正,“逆式”的教育是冲突教育,势必事与愿违;“顺式”教育是和谐教育,必然如虎添翼。有的教师总是不断发现学生的优势,并引导学生、帮助学生发展和发挥优势。正面教育要尽量发现、发展、发挥学生的优势,差生缺的不是缺点,而是优点,但是,有的教师看不到差生的优点,反而数落一大堆缺点,甚至故意找“岔”。

青少年正处于生理、心理发育时期,他们的自尊心、好奇心、独立意识、模仿能力以及积极向上的愿望都较强,只是他们涉世未深,自理、自立、自控能力相对较差,他们身上存在这样那样的缺点是难免的、正常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学习、教育的深入,大多数学生会日臻完美。我们还应看到,某些缺点背后往往蕴藏着潜在的求知欲、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如果事无巨细地评头论足,批评唠叨,往往使他们手足无措,无所适从。

其实世上根本没有完美的人,也没有只有缺点的人。所以以挑错为重点的德育是脱离实际的平庸的德育,是一种消极防范的德育,最能使学生发展的不是批评而是鼓励。所谓“剖璞见玉,披沙拣金”说的正是这个道理。

综上所述,对话德育符合对话时代精神,正成为一种新兴的德育形态。对话德育是对话时代的产物。民主、平等、沟通、合作、互动、交往、创新、提升,以人为目的,无疑是对传统德育全方位的思索与挑战,让我们都融入时代的洪流中来。

猜你喜欢
缺点师生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跟踪导练(五)2
麻辣师生
缺点背后的阳光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
成功的师生沟通须做到“三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