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2018-03-04 01:26上海市闵行区青少年活动中心杨文美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8年22期
关键词:创设情境思维

上海市闵行区青少年活动中心 杨文美

一、提供创新的沃土——构建宽松平等的环境

(一)营造一个生动活泼的学习环境

现代心理学认为:在轻松、愉快、和谐的环境中,人的思维活跃,想象丰富,记忆增强。如果一位老师面对微笑授课,讲话不是咄咄逼人,而是幽默风趣,及时鼓励表扬,这不仅可以让学生减少精神压力,在快乐中学到知识,而且也有利于新点子的涌现。构建一个宽松、生动活泼的学习环境尤为重要。

(二)构建一个平等的对话平台

构建“平等对话”的新型师生关系为创新意识培养提供温床,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教学设计上。创设情境,激发他们的积极性,鼓励他们丢掉思想包袱,敢于自主参与,大胆表达自己的看法;并且耐心倾听并给予评价,做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协作者、示范者”,让讲坛变为学坛,让学生由“服从者、依赖者”向“独立者、自主者、主人翁”转变,这是唤醒学生平等意识、培植创新勇气的关键。

二、点燃创新的火花——强化求知欲望,主动探索

(一)善于创设情境,激发求知欲望

教师要善于创设情境,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唤起他们对学习兴趣和热情,启迪学生的思维,增强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学习主动性和创新意识。可以在导语上做精妙的设计,设下悬念,唤起他们的注意力,拓展他们的思维跨度,强化他们求知的欲望。学生的好奇心转化成了强烈的求知欲,激发了学生的求知兴趣,为学生深入钻研剧本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当然创设情境,激发求知欲望的方法是灵活多变的,可以利用学生已有经验,或者从生活实际问题入手,创设情境;也可以通过讨论争辩创设情境;利用讲故事创设情境等等。

(二)注重点拨,引导主动探索

要激发学生自主探索、创新的欲望,教学中还要注重课堂中的点拔。教育者点拔有方,往往“一石激起千层浪”,使原本陷入僵局的课堂气氛一下就活跃起来,既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求知积极性,又使学生尝到思考的乐趣,享受到创造的快乐。所谓点拨,是教师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知识障碍、思维障碍,用画龙点睛和排除障碍的方法,启发学生开动脑筋,自己思考与研究,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方法,以达到掌握知识并发展能力的目的。从这个角度来说,课堂点拔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好办法。

从培养学生能力入手,不仅在“点”的过程中同步辅以多媒体课件中的录像片断以及根据剧情设计矛盾关系图的动态展示,更重要的是在教学中如何遵循学生认知规律,逐项演示,由浅入深地进行点拨,展示矛盾冲突及实质,使戏剧矛盾冲突对主题的突出作用能在点拨及学生的思考中得以凸显。不仅强调学生要学会知识,更强调培养他们的自主思考的能力,以达到知识转化为能力的目的。

三、汇集创新的活泉——敢于质疑,拓宽视野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朱熹也说过:“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都要无疑。”质疑是人类思维的精华,拥有创新能力的人必然具备敢于质疑的良好思维品质。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对学生质疑精神和质疑能力的培养。

(一)课前预习,是培养学生质疑的第一步

预习是求知过程的一个良好的开端,面对一个新鲜生疏的剧本,产生一种求知的愿望,在这种内动力的趋动下,自觉运用所学知识和能力,对一个新的认识对象预先进行了解,求疑和思考的主动求知过程。

一个人一旦在预习中能向自己提出了某个问题,产生了解决它的强烈欲望,便形成了“问题意识”,就能敏锐地感受和觉察与该问题有关的信息。因此预习思考,是发现和提出问题的基本途径。它既可为课堂教学做充分准备,又可以使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质疑习惯,保持创新的恒常性。

(二)课堂设疑,树立样板

预习时的“问题”正是创造的源泉与起点,是激发思想火花的导火线。可如何“问”?教师若能以剧本为样板,寻找好切入点,精心设计出富于创造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兴趣盎然地去思考,则既能帮助他们加深理解,又能让他们学会质疑,掌握方法,达到举一反三,事半功倍的效果。然而在实际阅读剧本的过程中,许多学生却往往只会简单的以对错、是非、好坏来评判剧本内容与人物,而对为什么“对”“错”在哪里,“是”什么,“非”何故,“好”在何处,“坏”的理由等深层意思理解不透,表述不清。

因此,作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掌握提问的艺术,充分发挥“问题”这把钥匙的作用,更要教会学生发问的技巧与解答问题的方法,以激活创造的源泉 这是教学所要达到的一个重要目标。

在教学质疑的设计中,我不仅仅授之以鱼,更多的是授之以渔。让他们以剧本为凭借,找准质疑的切入点,抓问题的核心,理清事物间的联系,学会质疑,敢于质疑,并能自觉找方法找途径解决问题。

当然,质疑的方式有很多种,老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归纳概括出质疑的方式,比如重问轻问;追问联问,比较扩展等。

另外,教师应该重视培养学生打破“人云亦云”的思维定势,激发他们能够独立地、有主见地思考问题,启发学生多角度的思维,鼓励他们发表不同的见解,这样把“求同”与“求异”统一起来,辨证地“同”与“异”,让学生在比较中发现新问题、新情况,产生新观点,使学生的创造欲在执着的追求中受到激发,再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思维互动,集思广益,培养学生提炼新思想的胆识。

(三)拓宽视野,激发创新

从戏剧课堂教学中发现问题,是我们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一个有效途径,但生活才是创新的的源泉。故创新不能局限于课堂和剧本。我们应拓宽他们的视野,引导学生从课堂走向生活。在我看来,应该以《创作性戏剧教学原理与实作》为基本内容,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的设计问题、质疑问题、讨论感受、表达想法的机会,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总之,校外艺术教育工作者应在戏剧课堂教学中努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优化学生的创新品格,尽力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的一代新人。

猜你喜欢
创设情境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借助具体情境学习位置与方向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护患情境会话
护患情境会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