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歌行》教学设计

2018-03-04 01:26辽宁省抚顺德才高级中学陈丽媛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8年22期
关键词:短歌行曹操诗人

辽宁省抚顺德才高级中学 陈丽媛

教学目标:

1.了解写作背景,懂得用知人论世的方法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反复诵读,品味诗歌的艺术特色。

3.辨析诗歌中运用的典故和比喻的手法,体会其深刻内涵和独特作用。

4.从“忧”字入手,把握诗歌情感特征,体会曹操身处动乱时代的人生感受及求贤若渴的情怀,引导学生自觉树立远大志向。

教学重点;

辨析诗歌中运用的典故和比喻的手法,,体会其深刻内涵和独特作用。

教学难点:

从“忧”字入手,把握诗歌情感特征,体会曹操身处动乱时代的人生感受及求贤若渴的情怀,引导学生自觉树立远大志向。

教学方法:

1.朗读法:让学生在朗读中感知课文,体会诗人的情感。

2、质疑释疑法:引导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培养个性化阅读能力

3、小组合作与对话交流法:通过学生与文本对话——学生与学生对话——学生与教师对话的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合作与探究能力。

4、拓展研究法:运用新旧知识进行拓展迁移,丰富诗的文化内涵。

教学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为读者刻画出了“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的曹操,就如电视剧主题曲所说,“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在历史的大浪淘沙中,有多少英雄能够经得起历史的千淘万漉而流芳百世呢?我想曹操应该是三国时代留下了浓重一笔的人物。请同学们说说你所了解的曹操?

二、知人论世

曹操,字孟德,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汉末建安时期的文坛领袖和重要诗人。曹操是建安文学的开创者和组织者,其诗直接继承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传统。他的创作一方面反映了社会的动乱和民生的疾苦,一方面表现了统一天下的理想和壮志,具有“慷慨悲凉”的独特风格。赤壁大战前夕,在曹军用铁锁连舟之后,曹操看着大军威武的气势,以为不日就可扫平四海统一中原,不禁喜从中来,于是备齐鼓乐,以歌舞壮军威,饮至半夜,忽闻鸦声望南飞鸣而去。曹操感此景而持槊歌此《短歌行》。

三、诵读感知,读出“忧”情

1.请同学朗读,然后教师评价学生的朗读情况,指导朗读方法,即二二节拍,声音洪亮,把苍劲雄健、慷慨悲凉的感情表现出来。

2.全班齐读,,注意找找本文的诗眼

3.结合书下注释,以自由朗读的形式再读课文,在读的基础上了解诗意。

四、自主探究,“忧”何及如何写“忧”

1.那么你们找到本文的诗眼了吗?(“忧”)

你是怎么看出本文的诗眼是“忧”的呢?(全文出现了三个“忧”)

2.好,知道了诗眼后,我们就知道整首诗歌就是围绕着“忧”字而展开的,那么诗人到底在忧些什么呢?我们就一起从文本中找,先来看看前面两句。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你觉得这几句诗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同学们之间可以讨论一下。点名起来回答(翻译)。

在对酒当歌的欢宴时刻,感到人生犹如易晞的朝露转眼即过,逝去的年华苦于太多。言外之意是余年渐少功业无成。表达了诗人奋发进取,不懈追求的理想。“对酒当歌”,猛一看很象是《古诗十九首》中的消极调子,而其实大不相同。这里讲“人生几何”,不是叫人“及时行乐”,而是要及时地建功立业。又从表面上看,曹操是在抒个人之情,发愁时间过得太快,自己年纪已高,恐怕来不及有所作为。实际上却是在巧妙提醒广大贤士:人生就象“朝露”那样易于消失,贤士应该珍惜时间,及时施展才华。

作者一边喝酒一边唱歌,那么歌声是怎么样的呢?文中怎么形容?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慨当以慷”是“慷慨”的间隔用法,这是由于四言诗句的要求和叶韵的缘故才这样写,形容歌声的激跃。杜康,相传是发明酿酒的人,这里作为酒的代称。这四句是说:歌声这样的激跃慷慨,是因为有隐衷在心底深埋。用什么来驱烦解忧?只好借酒浇愁。

喝酒真的能解“忧”吗?(借酒浇愁愁更愁)饮酒只能解一时之忧,不能解决人生的痛苦。

那喝酒既然不能解决忧愁,那什么才能解作者的忧?我们继续往下看。

3.诗歌主旨归纳

教师引导:我们在前面就曹操的“忧思”作了充分的解读,是否可以因此认定此诗的感情基调是低沉的?

有人说,诗歌开头乍读起来似乎感情消沉了些,其实不然。诗人生逢乱世,目睹百姓颠沛流离,渴望建功立业而未得,这就不能不产生苦闷和感慨。但是,这种苦闷和感慨,也只有对事业和理想执着追求的人,只有对不满现实而又积极要求改变现实的人,才可能产生。它绝不同于没落阶层的颓废和感伤。因此,诗人的苦闷与感慨,正是英雄人物的苦闷与感慨,是烈士的一种悲心,是壮士的一种隐忧,自有它的积极意义所在。

现在就让我们带着这样的情感再次朗读一遍《短歌行》。

《短歌行》让我们从另一个侧面看到曹操作为一代政治家的英雄本色:他有爱才、礼贤的坦荡胸襟;他有统一天下的宏大志愿;他有开创新局面的进取精神。尽管他也有“忧”,有“很深的忧”,但是他的“忧”是站在国家的高度、英雄的角度之上的“忧”,是对如何招揽天下贤士的“忧”。

五、拓展延伸

下面我们再来做一个小拓展,《龟虽寿》这首诗我们学过没有?有的话也应该是在课外读过。我们简单地来分析一下。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这四句是千古名句,同学们应该都听说过。整首诗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老当益壮的精神,不但靠天,还靠自己的自强不息的精神。

通过我们之前学过的《观沧海》,还有本课所学的《短歌行》以及这首《龟虽寿》,我们都可以了解曹操是个什么样的人(有雄心壮志,自强不息),那么同学们在学了这首诗歌之后,也要学习曹操这样的精神,把这种精神带到你们的学习当中去,在这三年内,好好拼搏,为了你们的近期目标高考以及你们的未来打好基础。

六、作业

1、背诵《短歌行》,默写在语文作业纸上。

2、以下两题,任选做一题:

曹操的求贤观对现代生活有什么启示,对你有什么启发?写一篇不少于400字的文章表达你的看法。

作文《我心中的曹操》,要求500字,体裁不限

猜你喜欢
短歌行曹操诗人
短歌行
短歌行(组诗)
天下英才,尽入彀中——评《短歌行》中典故的运用
1800年后读懂曹操
曹操:一个熟悉的陌生人
我理解的好诗人
诗人猫
《短歌行》涵咏品赏式教学设计
四岁让梨的孔融,为何被曹操杀了
诗人与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