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带我们共同成长
——观察幼儿轨道游戏的思考

2018-03-04 01:26北京市西城区长安幼儿园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8年22期
关键词:说明书小球立柱

北京市西城区长安幼儿园 王 琨

在班级的益智类玩具中,小小轨道工程师可以说是孩子们炙手可热的玩具。孩子们对它特别感兴趣。这个玩具本身也蕴含了许多游戏价值,孩子们可以在感受小球的滚动过程中观察到多种力学现象。最主要的是,自己搭好轨道,然后让小球在轨道上滚动起来,整个游戏过程孩子们特别有成就感。他们可以从游戏中切实的感受到探索带来的乐趣和动手操作的快乐。

故事一 :调整支柱的高低,我能让小球滚更远。

活动区的时间,小树来到了小球轨道搭建区。他搭建了一条趋于直线的轨道,在轨道尽头有一个大于90度的拐弯,并且尽头没有封口。初次尝试,小球在弯道处,冲出了轨道。于是他马上意识到问题的所在,拿来紫色挡板,开始进行安装。有了挡板的帮助,小球能够成功的滚过弯道,他很有成就感。接着他继续游戏,但小球在滚动时,停在了轨道的中间部位,因为这里太高了。

他试图通过在起点用力推小球,增加初始速度,来帮助小球越过这个坡,但是没有效果。于是他想到把上坡前的支撑物加高一点。他的调整方法是更换立柱。但他调整立柱时轨道其它位置的立柱出现了倾斜,最后导致轨道的前半截倾塌。

教师思考:

反观幼儿游戏过程中的表现,轨道后面拐弯的高度明显降低,能够反映出孩子的思维逻辑中对物体从高处向低处滚动的这一物理现象的理解,是孩子生活经验的在游戏中的再现。小树从开始到结束,进行了很多次调整,在失败后也没有轻易放弃,直到达到让小球滚动的目的。说明孩子对于成功的渴望和做事的耐心、专注力非常强,这些都是他优秀学习品质的展现。

故事二:轨道站不稳了,怎么办?

在子腾和多多的轨道作品是一个呈圆形的立交桥样式的轨道。小球从起点出发转一个弯从桥下穿过。孩子们边延长小球轨道的长度,边将手里的零件堆积在轨道的起点处,有点儿像是在装饰起点。起点的一侧越来越沉,问题也随之而来。轨道下面的支柱开始倾斜。轨道的整体都向左偏。没过多久搭好的轨道眼看就要塌了。孩子们发现了这个问题,开始调整。“我们把这里(轨道中部)的柱子换一下吧。”“这个柱子太高了,我把它拆下来,换一个矮的。”经过调整轨道并没有重新立起来,反而倾斜的更加严重,活动区剩下的时间里,孩子们基本都在不断的调整支柱,以保持轨道稳定。

教师思考:

孩子们很喜欢玩儿小球轨道的游戏,知道起点要高于终点,小球滚动过程当中,轨道要越来越低,所以他们在挑选立柱时会有意识的调整立柱的长短。但他们都忽略了轨道的稳定性,在立柱的选择上,也多是选用单一的支柱,这就使得轨道越长,它的稳定性就越低。其实班中其他幼儿在搭建轨道的过程中也出现过同样的问题,和上述幼儿的情况大致相同。

轨道倾塌已经成为幼儿游戏时的共性问题,而立柱不稳是问题的关键。我发现搭建过程当中,孩子们忽略了一个带凸起的连接器的插塑材料。而这个连接插片可以帮助孩子们建立更稳定的轨道支柱,但孩子们没有发现它的作用,从这些表现中可以看出孩子们对轨道插塑的零件使用上缺乏系统的认知。

我决定投放说明书,说明书的图例中,多次的出现和高效的使用了连接插片来进行轨道立柱的搭建,孩子们可以在观察中发现它的作用。之前没有投放说明书,是为了给孩子们更多创造与想象的空间,让孩子们更自主,自由的在游戏中探索。然而面对孩子们的问题,使用说明书正是时机。这样孩子们不仅可以认识到更多轨道插片零部件的功用,搭建出稳定的轨道支架,还能丰富孩子们对于不同样式的轨道的感知。于是我将说明书悄悄的放到孩子们的玩具材料中。

故事三:图例来帮忙,我们的轨道更稳固。

今天润阳再一次来到了小球轨道区,他已经连续三天选择了这个区,原因是他挑战了说明书中的一个多层轨道。由于初次使用说明书,搭建过程中润阳对图例的细节观察不够,轨道细节出现了问题,导致小球不能顺利的滚下来。他请来了自己的好朋友参与他的搭建,两个人共同努力完成了挑战。在这个多层轨道中我们可以看出,轨道的支撑方式出现了从前没有的样式——双立柱式,更加稳固。而且轨道自身的形态也不同于以往,孩子们被它特殊的外形所吸引。

教师思考:

利用说明书的过程,也是在丰富幼儿搭建经验的过程。孩子们对此前不太熟悉的轨道插片零部件的功能重新的认识和学习,了解不同零部件的作用,能够帮助幼儿建立搭建的系统性。对今后幼儿自主搭建创造性的轨道造型有很大帮助。

故事四:我们的轨道越搭越有趣。

搭建经验丰富后幼儿的作品形式更加多样。大树和多多一起来搭建小球轨道,他们没有利用说明书,而是根据自己的想象进行搭建。然而在使用说明的经验中,他们找到了如何搭建立柱从而使轨道更稳定的方法,所以他们这次游戏的大多数时间用在了轨道样式的创新上。孩子们将图示的经验与自己的创新想法相结合,相信今后的游戏他们会有更多有意思的创意。

通过一段时间对孩子们游戏的观察,我发现玩具对于孩子的发展在多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尤其是在支持幼儿良好学习品质的养成上:

1.游戏专注力:无论幼儿搭建能力是强是弱,在游戏过程中他们都能专注于搭建自己的作品。

2.主动思考:主动思考问题并寻找解决方法。

3.逻辑思维能力:幼儿游戏模式主要为:搭建——实验——观察——判断——调整——再实验——再观察——再判断——再调整,循环往复。推理能力、关系判断、解决问题能力都能得到发展。

目前孩子们的游戏水平已经从对轨道高低与小球滚动关系的探索,发展到零部件间更加有目的的使用上。后期根据幼儿游戏表现和他们说明书的使用情况,我考虑将说明书撤走,以便给幼儿更大的创作空间,让他们去创作多种多样的轨道。从对力学现象的观察到对工具书的了解与使用,一个好的玩具带给幼儿的不仅仅是快乐,更是成长与收获。

后面我们将继续探索如何利用轨道插片创意搭建出更多形式的轨道作品。另一方面,我也要思考如何在游戏中更好的发挥同伴间的相互学习,让轨道游戏更好的促进孩子发展。

猜你喜欢
说明书小球立柱
爸妈,这是我的“使用说明书”
再婚“性福”说明书
八旬老者 文化养生——记85岁北大老学长陈立柱
联想等效,拓展建模——以“带电小球在等效场中做圆周运动”为例
说明书、无线电和越剧戏考
小球进洞了
小球别跑
小球别跑
给“产品”写“说明书”
五台山掠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