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皋市新生儿复苏培训远期效果评价

2018-03-05 11:21丁燕陈继华钱志娟李鸿斌张小燕朱继华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8年5期
关键词:摸底妇产科新生儿

丁燕 陈继华 钱志娟 李鸿斌 张小燕 朱继华

新生儿复苏培训项目是国际知名的教育计划[1-2],有循证学证据表明,复苏技术对降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和死亡率有效[1,3]。中国新生儿复苏培训项目在第一、二周期取得了瞩目的成效[4],现已经进入第三周期。众多研究侧重于探讨不同培训方式并评估培训结束时的效果[5-7],尚缺乏远期效果评价的文献资料。如皋于2016年6月组织了新生儿复苏小班培训,评估了复苏培训的即时效果和近期效果,结果表明[8],复苏培训有助于提高培训结束时的知识技能,但近期效果并不理想,故在全市落实了综合干预措施,促进新生儿复苏培训的长效管理,并于2017年底对新生儿复苏进行现场考核与问卷调查,通过比较问卷调查与复苏培训前后测试结果评估远期效果,为向农村基层深入推广新生儿复苏技术提供决策参考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临床对象

在2016年6—7月各级助产技术服务机构参加新生儿复苏培训的妇产科、儿科、内儿科(内科医生注册第二执业科目为儿科专业)等相关科室医务人员,均为复苏培训长效管理对象,亦为远期效果评价现场问卷调查对象。

1.2 长效管理方法

从复苏培训至2017年底大约18个月,落实了综合干预措施,着力促进区域性新生儿复苏长效管理。(1)建立新生儿复苏专家指导组,负责全市复苏培训、检查指导、案例模拟、巡回演练等工作任务。(2)实施高危妊娠分级分类管理,提高高危孕产妇转诊率。(3)组织了2次高危孕产妇评审、4次新生儿死亡评审活动,通过专家点评、基层参与,总结经验教训。(4)将复苏制度执行、硬件配备、定期培训复训、复苏团队建设等纳入助产技术服务机构校验、爱婴医院复核评价及日常管理的重要内容,促进各级医院建立复苏长效机制。(5)开展案例模拟竞赛及应急演练,组织了一次以妇产科医生为主体的复苏案例模拟竞赛,还以市120急救指挥中心为枢纽、急救分站为主体导、市孕产妇和新生儿危急重症救治中心为依托,开展多次孕产妇和新生儿危急重症应急救援演练。(6)利用爱婴医院复核评价、助产技术评审与校验、三网监测质控、年度检查考核等时机,组织定期与不定期的检查指导,发现问题,落实整改措施。

1.3 远期效果评价方法

2017年11—12月,组织了全市三网监测年度质控和助产技术服务机构年度校验工作,检查组安排专人负责新生儿复苏工作的现场考核与问卷调查,对考核结果进行百分制评分。将本次问卷调查得分分别与培训前后摸底、即时测试及复苏案例竞赛得分进行比较,评价复苏培训的远期效果。

1.4 统计学方法

复苏培训摸底与即时测试及复苏技能竞赛情况见文献资料[8]。由于间隔时间较长,原参加培训医疗机构的少部分医务人员发生了变化,如辞职、调离原岗位、医院间人员流动等现象,远期效果评价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先进行方差齐性检验,方差不齐者采用校正t检验。1名新毕业医生参加了培训和问卷调查,未纳入按科室分类的比较。问卷调查中医科医生仅1名,原参加培训为4名,远期效果评价采用单样本t检验。t检验在SPSS 17.0统计软件上进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全市各级医疗机构现场问卷调查298名医务人员,回收有效问卷251份。其中,14家卫生所21名妇幼保健医生;43家医院166名医生,其中妇产科125名、儿科6名、内儿科28名、中医科1名、外科5名、其他1名;31家医院护理人员64名。

2.2 卫生所妇幼医生、医院护理及医生远期效果测试与培训前后测试结果比较

卫生所、医院护理、医院医生的远期效果测试分别与新生儿复苏培训前摸底测试结果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培训结束后即时测试结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3 医院不同科室医生远期效果测试与培训前后测试结果比较

妇产科、内儿科医生远期效果测试与复苏培训前摸底测试结果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培训结束即时效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儿科医生远期效果测试,与培训前摸底测试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培训结束即时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科、中医科医生远期效果测试与培训前后摸底和即时测试结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4 远期效果测试与近期效果测试比较

18名妇产科医生参加了近期效果测试,平均得分为(91.21±2.81)分,18名妇产科医生中,15名参加了远期效果测试,平均得分为(94.80±2.40)分,18名近期效果与15名妇产科医生远期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0.344,P=0.562;t=3.910,P=0.000)。125名妇产科医生远期效果与18名近期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235,P=0.137;t=3.518,P=0.001)。

3 讨论

大约有10%的新生儿出生时需要一些帮助才能开始呼吸,约有1%需要使用各种复苏手段才能存活[9-10]。新生儿复苏有助于降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死亡率及伤残率[1,11],复苏培训是推广新技术的重要途径。有研究显示,复苏培训结束后,新生儿窒息死亡率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规范复苏率呈下降现象[12],加强复苏培训后长效管理非常重要。如皋在全市新生儿复苏小班培训后18个月内落实了系列综合干预措施,致力于促进复苏长效管理,现评估远期效果,为在农村基层推广复苏技术积累经验。

结果表明,远期效果与近期效果测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远期效果测试平均得分高于近期效果测试结果。不论是卫生所妇幼医生、还是医院护理或医生远期效果与培训前摸底测试结果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培训结束即时效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远期效果高于培训前的摸底测试平均得分,与培训结束后即时测试结果处于同等水平。但医生科别的不同却存在着差异,妇产科、内儿科医生远期效果高于培训前摸底测试平均得分,与培训结束即时效果处于同等水平;儿科医生的远期效果与培训前摸底测试平均得分处于同等水平,低于培训结束即时测试得分,可能与院内复训不规范、复苏制度执行不力有关;而外科、中医科医生的远期效果与培训前后摸底和即时测试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能与两科医生参与复苏抢救、院内复训机会少有一定关系。综观综合干预措施,新生儿复苏专家指导组为农村基层医院规范复苏培训提供了技术支持;高危妊娠分级分类管理有助于减少高危儿在农村基层医院的出生;高危孕产妇和新生儿死亡评审通过分析疑难问题帮助基层总结提高;把新生儿复苏工作纳入日常考核监管范围,促进了医院建立复苏长效管理机制;案例模拟竞赛及应急演练有利于畅通转运网络、提高应急救援能力;专项检查指导有助于及时发现问题落实整改措施。因此,综合干预措施对于保持复苏相关人员的知识技能发挥了积极作用。

表1 远期效果测试与培训前后摸底和即时测试结果比较(分)

表2 医院不同科别远期效果测试与培训前后摸底和即时测试结果比较(分)

总之,如皋市新生儿复苏培训远期效果高于培训前摸底测试结果,与培训结束即时效果处于同等水平。市级层面的统筹管理,落实了综合干预措施,促进了助产技术服务机构新生儿复苏培训的长效管理。今后需加强统筹协调和配套政策扶持力度。

[1]李鸿斌,冯海娟,陈继华,等.复苏技术降低中国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和死亡率的系统评价[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16,16(12):1454-1464.

[2]李鸿斌,王洁,吉苏梅,等.新生儿复苏项目发展历程、现状与政策趋向[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6,32(16):1273-1276.

[3]Dempsey E,Pammi M,Ryan AC,et al.Standardised formal resuscitation training programmes for reducing mortality and morbidity in newborn infants[J].Cochrane Database of Systematic Reviews,2015(9):CD009106.

[4]朴梅花,叶鸿瑁.重视早产儿复苏,降低早产儿窒息的死亡率和伤残率[J].中华围产医学杂志,2017,20(5):331-332.

[5]王莉,朱艳萍,丁俐文,等.案例模拟和参与式反馈教学方法在基层儿科医师新生儿复苏培训中的应用[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16,36(6):871-873.

[6]韩彤妍,汤亚南,张祺,等.模拟教学在住院医师新生儿复苏培训中的应用[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4,13(3):309-312.

[7]应晓莹,舒信显,胡亦若.情景模拟和视频反馈教学法在新生儿复苏技能培训中的应用[J].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2017,15(1):58-60.

[8]丁燕,李鸿斌,陈继华,等.如皋市新生儿复苏培训效果评价[J].中国医学创新,2017,14(35):109-113.

[9]美国心脏协会,美国儿科学会.新生儿窒息复苏教材[M].5版.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2006:1-2.

[10]Swanson JR,Sinkin RA.Transition from fetus to newborn[J].Pediatric Clinics of North America,2015,62(2):329.

[11]Duran R,Aladag N,Vatansever U,et al.The impact of Neonatal Resuscitation Program courses on mortality and morbidity of newborn infants with perinatal asphyxia[J].Brain Dev,2008,30:43-46.

[12]高建慧,张晓敏,杨冰岩,等.对新生儿窒息新法复苏实施强化培训效果的评价[J].中华围产医学杂志,2007,10(4):234-237.

猜你喜欢
摸底妇产科新生儿
非新生儿破伤风的治疗进展
Task 11
早期科学干预新生儿喂哺对新生儿黄疸的影响研究
剑河县开展困难离退休干部及遗孀帮扶摸底工作
初中语文分类施教经验谈
国资委摸底央企债券情况
超声诊断妇产科急腹症72例临床分析
妇产科阴道不规则出血治疗探讨
妇产科护理常见风险的预防及其处理
脐动脉血气对新生儿窒息及预后判断的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