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人教版初中物理教材电学实验编排的讨论

2018-03-05 03:02四川省营山县西桥小学唐洪阳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8年14期
关键词:电学电阻电压

四川省营山县西桥小学 唐洪阳

一、对人教版初中物理教材电学实验的分析

(一)对“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实验的分析

以演示实验让学生学习,再通过描述实验步骤,提问学生通过铜丝与镍铬合金丝的电流大小区别来让学生明白电阻大小差异这一知识点。

1.实验过程

一是质疑与猜想:猜想导体的电阻大小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有怎样的关系?并思考这样猜测的理由。

二是探究与发现:

(1)设计电路图,制定实验计划,并完成相应表格。

(2)交流设计方案:学生对照电路图说明怎样使用控制变量法?

(3)分组实验,收集数据并记录。

(4)交流与评估

2.对实验的分析

通过对教师学生的问卷调查以及现场访问,发现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并不够完善。分析其原因在于,在教材中,引导学生完成对长度,粗细的探究,让学生自行检验其他的猜想,在整个实验中并未提及对材料所做的实验,例如在探究横截对导体电阻影响的实验过程中,其实学生利用手中材料可以得出大致比较,而教师为了节约课时,与材料相关的实验结论由日常经验得出,不够严谨。

(二)对“探究欧姆定律”实验的分析

该实验编写于人教版八年级第十七章第一节。在学生掌握了电压、电阻之后,引导学生回忆之前的测量方法。设计实验,明白在各变量一定的情况下,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并与下一章节中“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实验相得益彰,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1.实验过程

实验一: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1)连接电路

(2)按要求操作并记录数据

(3)分析数据。

实验二: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1)连接电路

(2)按要求操作并记录数据

(3)分析数据。

2.对实验的分析

学生在做此实验时,最大的问题在于理解不到位。理解滑动变阻器为什么能改变电阻两段的电压,教材中也没有给出详细的解释。而这里往往是体现学生是否掌握知识,考察最多的地方。在探究电流与电阻之间的关系时,控制电阻两段电压不变的方法让学生自行思考。学生都知道使用滑动变阻器,却不清楚应根据被测电阻增大而增来使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教材可以在这里给出一点解释,或者提示,让学生能更好的理解。

(三)对电学实验部分的总体分析

以上两个实验包括其他实验都未提及一些常见的问题,比如,学生在实验过程中闭合开关后,实验器材未正常工作,学生无法从书本上获取解决知识,使实验耗费更多时间。实验受外界影响,现象不是很明显,这些实验中的细节都依靠老师来讲解。个人认为在学习了电表的使用后,对于简单的实验电路,可以让学生提前学习如何检测出问题。比如,在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实验中,学生闭合开关,发现小灯泡没有发光,电压表和电流表没有示数。学生在学习了电压表的使用后,可以自己用电压表检测出哪里的线路出了问题。但教材中并没有提到这样的使用方法。

电学实验部分的核心是让学生能自主学习。设计连接电路,测量记录相关数据,然后再加以分析。让学生学会自主动手,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在遇到问题时,教材能够引导学生,从了解实验全过程,理解支持实验进行的理论,到分析出现故障的原因,并能够使用所学知识,对主要出现的断路,短路,以及错误使用仪器所造成的故障能够有清晰的认识,并能够解决。

为进一步提高新课改的开展,实现初中物理教师新旧观念的转变。结合实际情况,我对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初中物理教材编排进行以下探讨。

二、电学实验编排部分的建议

(一)电学实验的编排应结合实际,符合学生当前认知

是否应将电阻这一基本概念的实验于电流电压同步编写,尚待商榷。

(二)实际电学实验时,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经常会出现很多困难

是否可以在电学实验的编排中,加入对实验常见错误分析解决的编写。

1.转变电学实验教学观念

教师的教学观念直接影响着实验教学的顺利开展、新课改的顺利开展。为进一步提高新课改的开展,实现初中物理教师新旧观念的转变。所以对教学观念更新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好的贯彻新课标的要求。帮助学生学习初中课程知识,帮助学生在青少年阶段身心得到充足发展。要促进实验教学的顺利进行,发展转变电学实验教学的观念。学生掌握电学相关知识的目的是在于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在实际教学中,教材在整个过程中起到的作用只是让学生明白该怎么做,或者有的学生就按部就班,跟着教材上一步一步做,其中的缘由也未加思考。教材成为学生进行实验的让每一位学生都在解决实验问题的过程中获得知识,收获相关的思维技巧。学生的学习除了知识外,还应注重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在学生的学习与成长中,学生能有效的增加自身解决问题的办法才是教学应达到的目的和水准。新教材的趣味性得到了加强,学生更容易接受学习的过程。初中物理教材的编排中,应多预留出让学生解决问题的机会,让学生能够在实际操作中积累经验,培养能力。

2.教材展示实验走向学生自主探究实验

在众多的学习过程中,教材上往往给出了开始的缘由,以及最后的结论。其中实验的过程来源于老师,而不是在遇到问题的时候。通过等待老师的解答来完成相关实验。教材应该引导学生对实验进行思考,有哪些创造性看法或者改进的方法。学生除了会自主进行实验外,还能进行相应的故障排除,懂得联系理论实际,能够提出问题并且解决问题。教师的演示实验应该尽可能的缩短时间,只需要体现出重要的过程步骤,更多的内容和思考需要留给学生。从而提高教学的质量。让老师带着学生学习转变为学生利用教材能够自主的解决问题,并从中收获相关知识,体会到电学实验的乐趣。老师应由主导者变为引导者。人教版初中物理教材电学实验编排应加强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通过学生自主实验,使用电学仪器,解决故障,联系生活实际,养成独立思考的能力。

猜你喜欢
电学电阻电压
对一个电学故障题的思考
电阻大小谁做主
立足高考 领悟自招(二)——自主招生怎么考电学和磁学
巧测电阻
让我们一起认识电压
电阻焊
Lesson Seventy-four An atypical presentation of a typical arrhythmia
谈谈电压
基于Multisim的滞回电压比较器的设计及其应用
解读电学实验中“三个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