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领域文创产品创新发展探究

2018-03-05 17:34陆晓君
出版广角 2018年3期
关键词:国家图书馆古籍馆藏

【摘 要】 发挥图书馆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中的建设性作用,开发文创产品是一个有效的方法。文章通过分析图书馆领域文创产品的开发实践,梳理当前图书馆文创产品的种类,从资源、人才、研发、知识产权保护和数字化建设五个方面提出图书馆文创产品创新发展策略,以期促进我国图书馆文化价值与使用价值的双向提升。

【关 键 词】图书馆;文创产品;知识产权;数字化

【作者单位】陆晓君,盐城市图书馆。

【中图分类号】G25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91/j.cnki.cn45-1216/g2.2018.03.015

一、图书馆文创产品的开发实践

在国外,图书馆开设文创产品商店已进入蓬勃发展时期,在谷歌上搜索“Library shop”词条可以看到前三页列出了美国纽约、美国国会、英国国家等十余家图书馆的文创产品商店的网址。在国内,图书馆文创产品的发展仍处于萌芽阶段,仅有“国图旺店”一家图书馆官方的文创产品网店。

国家图书馆的文创产品开发以馆藏的古籍为灵感,充分发挥图书馆的资源优势,而国家图书馆在淘宝开设的“国图旺店”,就是想把销售图书周边产品的网店作為“最后一个阅览室”,用产品把读者吸引到图书馆中来,从而达到推介古籍、传播文化的效果。国家图书馆开发的文创产品面向各类消费群体,既有定价2元的明信片,也有高达8688元的法蓝瓷花瓶;既有以古籍为特色的记事本,也有迎合时俗的节日用品,如“2017春节对联福字门神红包杯垫福袋福筒系列”。但从网络大数据统计来看,国家图书馆开发的文创产品还没有得到消费者的广泛认可,最受欢迎的产品仅售出46件,开发出的94种产品中有84种无人问津,产品开发的方向和定位仍有待明确。

为落实政府“文化惠民,精准服务”的要求,增强图书馆的活力,南京图书馆于2016年着手文创产品的开发,其产品大致分生活小物、服装首饰、家居用品、3C产品和文具五个大类。其中,在南京图书馆惠风书堂发售的带有“南京图书馆”标志的钱夹、铅笔,以及带有南京图书馆微信二维码的钥匙扣引起了读者的兴趣。另外,南京图书馆还在2016年的世界读书日推出了“陶风采——你选书,我买单”的服务项目,在文化创新服务产品中走出了一条新路,形成了江苏的地方文化特色。

在文创产品的开发中,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设计的馆徽内涵丰富,既代表了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的官方形象,又可以看作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开发的第一件产品。以馆徽为主体设计衍生品将是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的一个开发方向。除此之外,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放权给馆内各部门,由馆内各部门独立开发的文创产品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比如,采编部在“你阅读,我采购”的活动中制作了带有“湿水棉花——冇得弹”“打风都吹唔甩——情比金坚”等粤语版歇后语字样的挎包和帆布包,还有以“生猛”“掂”“有米”粤语口头禅作为设计元素的手机袋等,充分体现了广东本土文化特色。山东省图书馆利用珍贵古籍文献资源发行了限量版图书《十美图》《圣谕像解》《齐鲁儒学文献珍本丛刊》等,这些图书利用了地域文化特色资源,可以看作限量文创影印产品的尝试。云南省图书馆和出版社、彩印公司合作,把馆藏古籍的传统修复与先进的数字化加工手段结合,推出限量影印本、复制本《纳西东巴古籍》《中国贝叶经全集》《彝族毕摩经注释》,使馆藏古籍通过现代数字化技术得到更好的保存和推广,也使云南省图书馆在开发文创产品上迈出了第一步。

在利用高科技和先进设备整合馆藏资源上,杭州图书馆建立了从市馆到社区(村)的公共图书馆四级服务网络,有效解决基层图书馆资源匮乏的问题,改变了图书馆单一化的局面。深圳图书馆研发的图书馆自动化集成系统、联机编目管理系统、图书馆联盟云服务平台,河南省图书馆开发的图书馆智能采访管理软件等,大大提高了图书馆的工作效率,提升了图书馆馆藏质量。总的来说,国内图书馆的文创产品开发虽处于初级阶段,还不能完全吸引读者,但多家图书馆能够利用各自的资源优势,研发具有本土特色的产品,其本身就具有积极意义。

二、图书馆文创产品开发的主要类别

在开发文创产品上,各地图书馆已经做出积极探索,但由于对产品开发的认识及创新能力不足,产品种类相对单一,对馆藏资源优势开发力度略显不足。本文根据文创产品对馆藏资源的利用程度及产品对读者产生的影响,将我国目前的图书馆文创产品分成以下几个类别。

1. 馆藏资源仿制品。国家图书馆发行的毛氏汲古斋抄本影印线装书《绝妙好词》、古籍高清仿真本《赵城金藏——金刚经》,山东省图书馆发行的《十美图》《圣谕像解》《齐鲁儒学文献珍本丛刊》等限量影印本,云南省图书馆推出的《纳西东巴古籍》《中国贝叶经全集》《彝族毕摩经注释》等限量影印本、复制本,都属于馆藏资源仿制品。这类产品承载着图书馆的特殊意义,是图书馆文创产品中较常见且易开发的产品,但使用价值不大,常用于收藏。

2. 馆藏资源编选出版品。国家图书馆在网上推售的《翰墨流芳——国家图书馆馆藏精品大展图录》《笺素珍赏——国家图书馆藏近现代百位名人手札》,是图书馆通过对馆藏资源的潜心研究编选出来的,包含图书馆的理念和成果。这类产品需要专门的人才和丰富的资源,以及馆所的合作才能形成完整的书系。图书馆也可以着眼于图书的版面、格式、插图等具有艺术美感的素材进行编选,形成合集,使读者感受到图书的艺术美。

3. 馆藏资源的次生品。国家图书馆开发的甲骨文手工皂、舆图领带、瓦当图杯垫,北京大学图书馆制作的贺年卡,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以馆徽为主体元素制作的雨伞,南京图书馆在惠风书堂发售的带有其标志的钱夹及以古籍封面、插图为元素设计的笔记本等,既依托馆藏资源,又具有实用性,很容易引起民众的兴趣。但是由于开发要求高,且开发后不易保护产权,所以,在图书馆文创产品开发中虽然是一个很好的方向,但在实践中仍有不小的困难。

4. 馆藏资源的亲历型产品。让读者参与拓印作品,体验古籍修复,消费者在体验后会对产品有更多的认同感,这类产品就是亲历型产品。在国内,这类产品的开发仍处于摸索阶段,还没有真正发挥出重要作用。endprint

5. 馆藏资源的服务型产品。图书馆馆藏不仅仅包括各类文献资源,还包括服务型产品,像上文提到的杭州、深圳、河南等地的图书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研发的为读者提供自动化、数字化服务的软件系统和服务平台,提高了館藏利用率,提升了图书馆服务质量,也属于文创产品。但由于这类产品是对资源信息的选择和利用,会受到网络信息不断更新的影响,同时很多技术、标准和规范也在不断发展,因此要求开发人员不断研究和探索。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仿制品对读者的影响最小,这类产品的市场开发价值不大。编选出版品是对资源的整合,能够更加集中表现图书馆的特色,也更容易引起读者的兴趣,具有一定的开发价值。次生品是把馆藏资源的文化元素附加在与民众密切相关的生活用品上,最容易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亲历型产品使读者在体验中有身临其境的感受,最有开发价值,但开发难度大。服务型产品是对馆藏资源的整体利用,重在为读者提供自动化、数字化服务,对于资源不足或特色不明显的图书馆来说,不失为一条文创产品开发的有效路径。

三、图书馆文创产品开发面临的挑战

1. 缺少政策支持。图书馆是公共事业单位,如何针对本地区的发展水平,立足地方特色,制定以《关于推动文化文物单位文创产品开发的若干意见》为依据的地方性政策,通过开发文创产品提升地方图书馆的服务功能,是迫在眉睫的问题[1]。没有政策支持,产品开发就会为利而动,丧失特色。面对这样的压力,那些想投入文创产品开发的图书馆、社会机构与个人不敢也不会采取行动,这样就会阻碍图书馆文创产业的发展。

2. 开发流于形式,多是对典籍的简单复制。一些图书馆在文创产品的开发上取得一定的成效,比如国家图书馆开发的甲骨文手工皂、古谱的动植画立体瓷瓶,南京图书馆的“生活小物”,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以馆徽和本地文化为特色的创意产品,都受到了读者的青睐。但是很多文创产品仅是对典籍的简单复制,而很多典藏古籍的语言晦涩难懂,如果不能提取精华,进行二次研发,让读者轻松愉悦地领会传统文化的精髓,则很难借助图书馆的资源优势弘扬传统文化。

3. 缺少经费支持,缺乏人才支撑。图书馆作为公共事业单位,经费都是由国家财政拨款,除去图书馆用于购买书籍、日常运行的开支,能用于文创产品开发的经费可以说是杯水车薪。图书馆的机构设置基本是一人一岗,各司其职,各有所专。虽然图书馆的文化资源优势明显,图书馆馆员在开发产品时能够起到一定作用,但是并不能完全担负起开发的重任,无法在产品开发的创意设计、生产制作和品牌营销的角色中轻松转换。因此,很多图书馆开发的文创产品雷同,没有亮点。

四、图书馆文创产品开发的创新发展路径

1. 借助资源优势,着力开发文创精品。在复制馆藏古籍时,可以在装帧、版式等方面多下功夫,增加书籍的美感;可以像英国的图书馆那样,将具有艺术韵味的馆藏资源如插图、封面进行数字化处理,供读者选择、打印、收藏或装饰;也可以像“台北故宫博物院”开发的“朕知道了”透明胶带那样,通过科技创意把人们的日常生活和中国古典文化有机融合。在开发文创产品时,图书馆要充分考虑馆藏文物的文化元素及知名度,对于人们不熟悉甚至从未听说过的文物,即使利用其文化元素开发出产品,也不会有多大的吸引力。因此,要充分利用馆藏资源的优势,设计制作出更好、更精的产品。

2. 拓宽开发领域,丰富产品开发模式。图书馆在开发文创产品时,能够将馆藏资源和民众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像贺年卡、钥匙扣、手提袋、笔记本等,这些馆藏资源的次生品在弘扬传统文化、丰富民众生活、提升图书馆形象等方面发挥了良好的作用。图书馆在开发文创产品时,还可以把产品开发拓宽到公众领域,比如开设馆藏资源文化酒店、宾馆。另外,在产品开发中可以参考其他产业,通过“创意大赛”“创客行动”“网上征集创意”的模式,找到更利于图书馆开发的文创产品。

3. 培养和引进人才,提高图书馆文创产品开发的竞争力。一方面,图书馆可以通过挖掘、发现人才,把真正有产品设计研发能力或生产制作能力的馆员安排到产品开发的岗位上,把他们选派到相关文物文化单位进行交流学习,提高开发水平。另一方面,可以把优秀的民间艺人吸引到图书馆的文创产品开发中来,利用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开发出独具特色的产品。

4. 打造特色品牌,保护知识产权,开发具有优势的图书馆文创产品。简单复制、样式单一、没有特色的文创产品是不会受到购买者欢迎的。有人说,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在图书馆文创产品的开发上,也可以说地方的就是品牌的[2]。要想产品受到欢迎,就应该凸显图书馆的地方特色,打造属于本地图书馆的品牌。比如,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以粤语、通草画为文化元素制作的挎包和手提袋,内蒙古自治区图书馆以草原风情和蒙古语文化为特色打造的文创产品,都因为特征鲜明而受到购买者的欢迎。当然,这些产品很容易和旅游产品混为一谈,其实图书馆应该利用馆藏“字”“书”“画”的优势,把馆藏“字”“书”“画”作为开发文创产品的亮点[2]。为了保护图书馆文创产品开发的合法利益,图书馆不管是自主生产销售还是外包相关厂商开发,都应该明确产权所属,签订授权条款,申请法律保护,确保知识产权和版权不受侵犯。

5. 加强图书馆数字化建设,推动图书馆文创产品的开发与营销。图书馆可以利用馆藏资源的文化优势,借助现代科技进行产品研发。比如,借助网络技术,让读者在三维立体空间体验传统文化;利用图书馆智能采访管理软件,科学掌握读者的阅读心理及社会的关注方向,为一些机构或公司提供研究资料。据统计,我国现有网民7亿多人,网上购物的网民突破3.5亿人。由此可见,单纯依靠实体店销售已成为过去,图书馆要想把开发的文创产品推介出去,在网上开文创产品销售店效果会更好,这一点可以借鉴苏州图书馆“网上借阅社区投递”模式,或者参考国家图书馆的“国图旺店”。

|参考文献|

[1]田利. 关于图书馆开展文创工作的理性思考[J].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7(2):9-13.

[2]张炳华. 网络文化与图书馆文化的融合探究[J]. 出版广角,2015(10):88-89.endprint

猜你喜欢
国家图书馆古籍馆藏
馆藏
中医古籍“疒”部俗字考辨举隅
国家图书馆藏四种古籍编目志疑
关于版本学的问答——《古籍善本》修订重版说明
博物馆的生存之道:馆藏能否变卖?
关于古籍保护人才培养的若干思考
知还印馆藏印选——古印篇
中国国家图书馆藏西夏文《不空羂索神变真言经》考论
我是古籍修复师
国家图书馆藏吴奕杂剧二种略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