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燕 郑浩
摘 要:农村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实施难度较大,学校校本课程开发实施中应充分考虑一致性、组织性、统筹性、开放性、实际性、规范性等六个原则,利用现有的资源优势,突出学校特色,加强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关键词:校本课程开发;一致性;组织性;统筹性;开放性;实际性;规范性
当前,新一轮课程改革方兴未艾,作为国家和地方课程的补充完善和延伸发展,校本课程更加突出体现了各校的资源优势和办学特色,也更加有利于培养符合地方建设需要的基礎人才。根据笔者长期所处的西北农村学校校本课程开发应用实践,我们认为,农村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应用应着重考虑以下几个原则。
一、一致性原则
在我国现阶段,校本课程不是中小学教学的主体内容,而是作为国家和地方课程的补充和延伸而存在的课程,所以,它必须在指导思想、教学目标、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等方面,与国家和地方课程保持一致,不能偏离,甚至干扰国家和地方课程的编排与教学,即国家、地方和学校课程必须坚持高度一致,协调发展。
二、组织性原则
校本课程的综合地位虽然低于国家和地方课程,但作为基础教育三级课程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各学校应该坚持校本课程应有的严肃性,坚持调查研究,一切从实际出发,确立明确的教育思想和培养目标,逐步建立完善的组织领导机构,合理安排各种教学资源,开展科学的课程监督和评价,坚决杜绝校本课程开发的盲目性、应用的暂时性、评价的随意性,要在校本课程体系构建、课程实施和评价等方面加强组织领导,确保校本课程的有序开发、有序应用、有序发展。
三、统筹性原则
必须将校本课程的开发应用作为一个系统,从整体上加以统筹考虑。一要统筹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的协调性和突出本校办学特色的相互关系。我们既要确保国家统一课程的主体地位和地方课程的优先地位,又要兼顾校本课程的灵活性和拓展性,彰显学校办学特色。二要统筹学校所在地的经济发展程度、社会环境、对人才的实际需求和课程开发学校(社区)的硬件设施、师资力量、学生现状,使校本课程更具可操作性。三要统筹“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协调发展。我们既要确保国家统一课程教学的质量,让社会放心,又要满足学生差异性的各种需要,促进其全面健康成长,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让家长满意。
四、开放性原则
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无论是学校、教师、学生还是家长和社会,均应坚持一种开放的态度,不固步自封,不照搬照套,而是应该做到五个方面:一是学校自身的开放。管理者要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设施设备、师资力量和社会(社区)的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地开展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二是学校对全体教师的开放。鼓励每位教师勇于发挥和善于发挥个体优势,积极参与校本课程的开发与教学。三是对全体学生的开放。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自主选择校本课程的学习。四是对学生家长和社会的开放。鼓励家长和其他社会力量参与到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中来,共同进行课程建设。五是校本课程本身的开放。避免上课讲和听、作业写和批、考试分和评这样的套路,让学生多开展访问、讨论、查阅资料和参与社会实践等,以开放的理念、包容的态度,增加学生多渠道获取知识的机会。
五、实际性原则
只有一切从实际出发,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才能实现利用现有教学资源、丰富学校教学内容、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满足社会人才需求等目标。从实际出发,一是要从学校实际出发。开发什么样的校本课程,师资力量是否充足,配套设施是否够用。二是要从学生实际出发。是否符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学生能否接受,是否有利于发挥学生个性特长,能否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是否会增加学生学习负担。三是要从社会实际出发。校本课程的实施能否被广大学生家长认可,社会接受程度如何,校园周边社会条件和环境是否可以支撑该课程的实施。这些都应该在课程的开发实施前,组织开展详实的调查研究和充分论证,避免盲目性。
六、规范性原则
首先,开发实施校本课程一定要审慎,杜绝随意性,防止一窝蜂,要加强开发前的调研论证、开发中的组织领导、教学时的全面保障、评价时的客观公正,要根据课程开发的指导思想、课程教学的目的目标,突出对学生的培养实效。其次,学校要把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作为正常课程教学,纳入教学管理,不能以简单的课外活动或会议讲座等代替校本课程,要在课时安排、师资力量、设施设备等方面予以充分的保障,要做到在思想上重视、行动上支持、结果上鼓励。最后,规范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程序,规范课程标准和教材编印,规范教学过程和结果评价。
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除了要坚持上述六个主要原则外,还需注意课程设置的整体性,合理安排不同年级、不同需要的学生的课程;课程教学的灵活性,要针对学生的学情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不断调整教学节奏,才能取得更大的教学实效;课程评价的整体性,要对校本课程的指导思想、教学目标、教材质量、教法学情、教学效果等进行综合评价,不能仅从教学效果上进行简单评价。
总之,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只有从学校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学校存在的实际问题出发,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解决学生、学校现存的教育教学问题,才能优化学校的教学模式,促进学校办学特色的形成,也更加有利于培养符合地方建设需要的基础人才。
参考文献:
崔允漷.校本课程开发:理论与实践[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09.
注: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研究成果(课题立项号:GS[2017]GHB0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