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换对象成赢家

2018-03-06 09:18周宏
快乐语文 2018年34期
关键词:甘地盘子彼得

文/周宏

莫罕达斯·卡拉姆昌德·甘地主张以“非暴力”的和平方式寻求社会变革,被印度社会尊为“圣雄”。他很聪明,在面对挑衅、攻讦时,总能机智应对。

甘地在伦敦大学法律系读书时,印度还是英国的殖民地,很多英国人对印度人持有偏见。有一个名叫彼得的教授,常常借机侮辱甘地。

有一天,彼得教授在食堂吃午餐,甘地拿着盘子坐在他的身旁。见此,彼得教授说:“甘地先生,你不了解,一头猪和一只鸟是不会坐在一起吃东西的。”

甘地听了并不生气,而是站起身,端着盘子往另一张桌子走去,并留下一句话说:“你不用担心,鸟现在就飞走。”

彼得教授羞得满面通红,记恨在心,并在第二天就实施报复。他在班上提问:“甘地先生,如果你沿着街道步行时发现了一个包裹,里面有一袋智慧和一袋金钱,你会拿哪一袋?”

甘地毫不犹豫地回答:“当然拿有金钱的那一袋!”

彼得教授语带讥讽地说:“如果我是你的话,会拿有智慧的那一袋!”

甘地耸了耸肩回应:“每一个人都会拿他所没有的东西!”

彼得教授偷鸡不成反蚀把米,盛怒之下就在甘地当天的测试卷写上“白痴”后还给甘地。

甘地见到评语后也很生气,但他克制住自己冲动的情绪,想起了应对办法。几分钟后,他带着笑意走向彼得教授,用严肃而又不失礼貌的语调说:“彼得教授,你在我的试卷上签了名,但是没有给我评分。”

彼得教授听后自知理屈,只好拂袖离开教室,此后再也不敢侮辱甘地了。

甘地的回击之所以能成功,在于他看透了对方设置的陷阱,顺势来了个巧妙的对象置换,让对方跳进自己设置的陷阱,实在高明!

猜你喜欢
甘地盘子彼得
彼得,彼得,吃南瓜
比比谁的盘子光等
彼得潘
判断:哪边小,哪边大
甘地为什么不开口
彼得潘
甘地购物
拉胡尔·甘地辞去党主席职务
阿凡提巧装盘子
“撕”掉的盘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