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视域中的东亚问题研究述评

2018-03-06 07:30卢静达
外国问题研究 2018年4期
关键词:东亚日本

卢静达

(东北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吉林 长春 130024)

21世纪初,日本作为东亚安全战略的重要因素正在步入一个新的转型期。谋求“普通国家”构想的日本,在应对东亚区域矛盾的问题上,采取何种手段、遵循何种规范、秉承何种原则、制定何种战略,已然成为东亚,乃至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问题。尤其在安倍政权下,日本布局新的军事、经济战略,试图摆脱战后法理限制的束缚,尝试改变阻碍日本战略布局的国际体制,重塑战后日本国际形象和地位。日本正不断刺激东亚各国对其政治自控能力产生质疑,所引发的东亚区域间不稳定因素正极大改变着中日之间的认知。鉴于未来日本安全发展的不确定性和东亚区域间历史问题的复杂因素,同时关注到东亚各国社会政治制度、经济发展水平、文化信仰等方面存在的差异问题。我们意识到,新形势下日本民族主义思潮,日本的东亚历史认识,日本的亚太外交与经济战略等问题再一次成为思考、研判东亚区域安全的基点,也成为东亚各国普遍关注的话题。在推进东亚研究的过程中,我国学界逐步认识到正确解读和全面把握当今日本历史、文化、政治、经济等影响因素,是推进东亚一体化,促进东亚和平稳定持续发展的基础。

基于这一理念,近年我国学术界对日本视域中的东亚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度交流和探索。学者们结合日本历史、社会、语言、文化、思想等因素,围绕日本的政治、安保、外交、经济问题展开了深入探讨,并在许多问题上达成了共识。在反思近代日本留给东亚的经验与教训中,韩东育梳理了东亚近代中日关系的变迁,认为中国的近代化“调头”或曰“转型”,要比日本迟滞得多,也艰难得多。即便在物质意义上的“近代化”领域两国已相当接近,可在社会整体的“近代性”层面,中国显然还有漫长的路要走。①韩东育:《东亚的近代》,《读书》 2018年第8期。宋成有认为自近世以来,在欧美异质文化冲击下,日本三次媾变对东亚影响巨大。日本明治维新的成功,带给日本翻天覆地的变化,其经济改革和文教改革,奠定了日本经济基础,也为对外侵略扩张埋下隐患。②宋成有:《明治维新若干问题的再思考》,《日本学刊》2018年第3期。对二战时期日本的相关问题研究中,武向平分析了满铁与关东军的“华北自治”阴谋。③武向平:《满铁与关东军的“华北自治”阴谋》,《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4期。陈秀武就战后“海上帝国建设与文化共同体的内部关联”,分析了所谓“文化共同体”的近代形成与质变,探究了日本海上帝国建设的文化策略等问题。[注]陈秀武:《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海洋思想的变迁》,《日本问题研究》 2018年第3期。

对于日本的东亚政策和日本国家发展战略的相关研究,近年,中日学界都有很多总结与反思。日本学界从不同历史视角下重新审视了日本与东亚共同体的关系问题,其中大部分日本学者积极面对东亚历史问题,主张应吸取近代日本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教训,提倡日本积极投身东亚共同体建设。森岛通夫提出了以古代东亚形成的一体化形态为东亚共同体构想的依据,指出历史、文化和人种上的接近,为东亚共同体的构建打下良好的基础。[注]森岛通夫:《日本にできることは何か:東アジア共同体を提案する》,東京:岩波書店,2001年,第109—110頁。但也面临东亚发展的新问题。小此木正夫等在对东亚共同体的探讨中认为,古代东亚历史上虽然存在东亚文明圈,但近代后期维系力减弱,东亚各国间的异质性渐渐增强,由于日本侵略使得相互之间产生近亲憎恶的现象,而东亚共同体的构建使人容易联想到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亚洲时所制造的“大东亚共荣圈”。[注]小此木正夫,文正仁:《東アジア地域秩序と共同体構想》,東京:慶應義塾大学出版会,2009年,第259—264頁。松井芳郎进一步阐释了东亚共同体与“大东亚共荣圈”间的关系,指出二者有着一定的相似度,所以探讨东亚共同体不能回避“大东亚共荣圈”,只有从过去的教训中进行学习,才能正确地规划未来。[注]松井芳郎:《国際環境法の基本原則》,東京:東信堂,2010年,第20—75頁。此外,新世纪以来,很多学者提出日本长期国策与综合战略存在体系性欠缺问题,一度引发日本政界、学术界对日本国家战略的深度思考。中曾根康弘《20世纪日本的国家战略》(PHP研究所)、本田优《日本有国家战略吗?》(朝日新闻出版社)和2009年读卖新闻政治部《检证没有国家战略的日本》(新潮社)等论著系统分析了日本国家战略发展中的若干问题,指出日本东亚政策的潜在危机。

在这种背景下,日本对外战略布局也引发我国学者的深切关注。江新凤、初晓波等学者对日本的战略思维进行了详细梳理,提出日本在其东亚战略的实施过程中凸显出其“战略焦虑”等问题,进一步证明了日本在东亚国家中的战略定位存在矛盾心理。在此过程中,对所谓重塑日本安全转型中“再安全化”与“再军事化”的呼声日渐高涨,政治大国化与“用兵”需求凸显。須崎慎一的《戦後日本人の意識構造》、藤岛正之的《空に海に陸に防衛にかけたロマン》、半田滋的《戦えない軍隊―肥大化する自衛隊の苦悶》、朝日新聞社《自衛隊知られざる変容》等论著中一度将日本防卫中的“文武均衡”提至热点话题,进而触发了日本政界、学界对日本自卫队海外派遣的重视,明确了安倍政权以来,日本东海、南海联动机制下遏制中国的政治野心。并且,渡边治、冈田知弘等在《对“大国”的执着——安倍内阁与日本的危机》中指出民族主义是“复兴日本”的一种有效手段,也将进一步催化安倍国家主义思想,成为日本全球化竞争不可或缺的条件。[注]渡边治、冈田知弘、后藤道夫、二宫厚美:《对“大国”的执着——安倍内阁与日本的危机》,東京:大月书店,2014年,序言。而东亚进入新世纪以来,日本作为美国东亚的代理人,其政治、经济政策始终受制于美日同盟的约束。2010年以后,中国经济规模赶超日本,东亚结构性矛盾进一步上升,中国和日本作为东亚区域合作的核心国,将进一步改变东亚命运。综合近年我国学术研究动态,对东亚区域间中日因素的相关研究主要体现于以下三方面内容:

一、中日关系中的政治因素

针对日本对华政策与中日关系问题,武寅梳理了古代中日关系的肇始与近代中日关系的发展等问题,并回顾了当代中日关系的现状。[注]武寅:《日本对华政策与中日关系》,《外国问题研究》 2018年第1期。针对近年来日本的“战略焦虑”与日本的东亚政策等问题,初晓波剖析了新世纪以后,日本国家发展战略,认为日本国内的政治、经济、社会等问题引发其对自身战略基础的焦虑,国际环境的变化更加速日本民粹主义和民族主义大行其道。日本对东亚政策的战略焦虑表现为政府在国家发展方向问题上的摇摆和犹豫,在对东亚主要国家存在战略定位上的矛盾心理。[注]初晓波:《安倍“拥抱之旅”凸显日本战略焦虑》,《北京日报》2017年2月15日。针对日本安全战略转型与未来发展趋势问题,张玉国指出,日本国家战略转变已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包括“再安全化”和“再军事化”两个进程,在重塑安全规范的过程中,日本军事战略试图摆脱战后法制、地理、事态限制等方面的束缚,实践中试图改变战后体制阻碍日本安全的思维,重塑造战后日本军事安全法制。但外界对日本政治自控能力与稳定产生质疑,对日本能否维持遵守战后机制以及规范产生担忧,这些不确定因素正极大改变着中日之间的认知。[注]陈景翊、张玉国:《三种视角下的中韩战略认同与中韩的作用》,《社会科学战线》 2012年第4期。

自安倍执政以来,以摆脱战后体制为旨归的各项政策主张极大刺激了周边国家的民族情绪。王珊针对这一问题,阐述了安倍基于个人角度的“国家观”内涵,安倍国家主义理念中的“天皇主义”意识,安倍同国家主义团体之间的密切联系等几方面问题。王珊认为,安倍内阁的国家主义政策主张与战后历届政权的国家主义政策主张相比,对内涉及领域更广,内容更为系统,措施也更为激进,既能动地继承战后历届政权国家主义的核心理念,又突破前人不敢涉足的禁区,在战后日本政治史上开创了多个先例。对外政策主张既抢夺“国际道义”旗帜,又不顾国际舆论,实施强行突破,对现有国际秩序既有颠覆性和欺骗性,目标指向又具有针对性和攻击性。[注]王珊:《安倍的国家主义及其政策实践》,《现代国际关系》 2016年第12期。其中一个重要变化是,近年来日本防卫决策制度的嬗变正加速改变东亚安全格局。徐万胜认为,“文官制度”逐渐弱化直至废止是改革防卫决策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指出“文官统制”主要源于日本的历史反省与现实考量,是日本对军部“暴走”历史的反省和日本对国家发展路线的选择。“文官统制”制度的实施,不仅有效地抑制了军人集团过度扩充军备和干预国政的野心,同时也确保了其防卫力量建设与国内外经济、政治环境相适应。更为重要的是,该制度为素有军人干政传统的日本政府,提供了一种全新的防卫决策模式。但安倍政权下,日本军事合理性在决策过程中的权重不断提高,政治家和文官似乎只是追加承认自卫官做出的政策决定。[注]徐万胜、刘雅楠:《论日本防卫决策制度的嬗变:由“文官统制”至“文武均衡”》 ,《国际论坛》 2017年第5期。

在这种政治氛围中,中日关系变得愈发紧张。伴随中日东海划界问题以及钓鱼岛争端愈演愈烈,日本管控东海的力度不断加大,对南海的介入程度也与日俱增,逐渐形成了“两海”联动的局面,导致中日关系陷入了困境。肖传国针对这一问题,分析了日本“两海”联动的动因主要包括安倍内阁的“大国”野心和美国东海政策倾斜,南海高调介入等方面的因素。强调如果说东海是日本的最终目的,那么南海则是为了达到目的而使用的手段。主要包括以“东”示“南”,拉拢南海周边国家,以“南”制“东”,缓解东海压力两种方式。以此搅局南海,谋求在东海的主权,同时将南海多为东海决策的“试验场”。并借助在“两海”制造“中国威胁论”,制造紧张空气,在东海加强离岛防御,南海扩展军事范围,企图借助双管齐下的手段,全面遏制中国。肖传国认为应对日本将东海与南海联动捆绑的态势,我国应加强宣传法治海洋观念,利用法治合理维护海洋权益。其次要把握战略重心,牢牢把握东海不放松,不给日本可乘之机。并且,充分发挥“一带一路”的沟通作用,与东盟国家之间互联互通,加强经济合作,以经济带动政治,树立中国良好的大国形象,消除东盟各国对中国的疑虑,增进与东盟国家之间的政治互信,降低东盟国家对日本的依存度,进而削弱日本在南海地区的影响力。[注]肖传国、李倩:《试析21世纪初日本加强与印度防卫合作的战略意图及影响》 ,《南昌航空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4期。

此外,针对影响中日关系中的政治因素,赵建民评述了台湾“日据时期”统治的相关问题。指出甲午战争以后,日本对台湾的殖民统治,在军事上,把台湾作为军事基地来加强建设;在政治上,压制台湾人民的民族意识和反抗精神;在经济上,进行敲骨积髓的压榨,控制着台湾的经济命脉;在文化上,实行奴化教育,消除民族反抗意识。赵建民呼吁台湾同胞应该正确认识历史,激发民族意识,警惕惨痛的历史重演,积极推进海峡两岸的协作交流和和平统一事业。[注]赵建民:《我的日本史研究历程——回顾与展望》,《南开日本研究》2016年第20期。对台湾问题的研究中,吴万虹梳理了陈水扁到蔡英文时期,台湾民进党对日关系的主要特点,分析其在形式和本质上的异同。指出陈水扁执政期的台日关系变化主要体现于多元化的“交往新体制”,全方位的关系提升,多边问题上日本对台湾的支持等问题。而蔡英文执政后的台日关系中,价值观外交凸显,高层外交中以官邸外交替代官僚外交,新南向政策与经济外交频繁,安全军事合作愈加密切,并试图拓宽交往渠道,此类动向都值得我们警惕。[注]王海滨、吴万虹:《蔡英文执政后台日关系新动向及其前景》,《台湾研究集刊》2017年第4期。

二、东亚区域经济中的中日关系

关于东亚区域经济合作中的中日关系研究是近年学界探讨的另一重要议题,学者们分析了日本区域经济战略,结合东亚经济合作的现状与进展,对东亚区域经济合作提出了新的建议。其中,江新凤阐释了《孙子兵法》在日本商业领域的研究与应用,提出《孙子兵法》对日本军事思想、经营思想和战略文化所产生的深刻影响。[注]江新凤:《周边风起云涌,日本趁机频频出招儿》,《世界知识》 2017年第11期。在解读东亚区域经济合作面临的主要困境中,张季风认为东亚缺乏在重大问题上的共识,政治和安全领域的共同利益基础较少。而中日之间的地区经济战略越来越具有对冲色彩,其中包括民族問題、宗教問題、文化問題、美国因素、民族情感等诸多要素。张季风认为,突破这些问题的掣肘,需要重新唤醒东亚地区巨大的生产供给能力,以提高东亚区域内消费品贸易比重,为应对全球化生产、全球价值链、生产网络的变化打下有利基础。[注]张季风:《中日经济关系的新动向与今后展望》,《日本研究》 2017年第3期。针对中日间贸易不平等性问题,崔健剖析了中日电子产业合作的新变化,指出日本电子产业模块化转变与体系构建的过程中,日方模块化布局改变了中日电子产业贸易地位非平等性,也弱化了中日电子产业价值分配的对等性。在对近些年中日电子产业数据分析整理中发现,两国间价值分配严重不均的大局势未发生改变,在产业合作的利益分配与流动中,中国的实际获益仍显著低于日本。但从微观来看,两国间价值分配新变化逐渐显现,日本电子产业模块化转变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中日两国利益分配的不平等性,日本电子产业的模块化转变维持着日本自身的利益获取与向中国利益让渡之间的微妙平衡。[注]崔健、陈庭翰:《中日电子产业合作的新变化——以日本电子产业模块化转变为视角》,《东北亚论坛》 2017年第5期。

东亚贸易运行中货币政策一直是影响各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针对此类问题,付丽颖在论著中回顾了20世纪日本在东亚的两次货币扩张史。付丽颖认为两次货币扩张虽然在背景、目的、方式、路径上存在较大差异,但也体现出货币国际化的一些规律性特征。日本是世界上最早提出并进行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实践的国家,但如今日本超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效果短暂且在逐渐减退。[注]付丽颖、秦婷婷:《日本对伪满金融问题的研究述评》,《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8年第3期。关于这一问题,陈治国解读了日本超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及效果问题,结合相关数据,介绍了日本超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背景,并分析了日本超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形成及特点。指出日本超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效果不佳的原因可以归结为,物价上涨缺乏工资上涨的支撑,企业难以消除市场悲观预期,投资热情不足,日元贬值增加原材料进口成本,贸易逆差扩大等方面的原因。陈治国认为,日本超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实施在短期内的确取得了一部分成效,使长期利率下降,股票价格指数以及各类金融资产余额显著增加。但是从长期来看,安倍此轮超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实施,对日本的整体经济规模并没有产生实质性的影响,其政策效果十分有限。[注]陈治国:《人民币国际化问题研究》,吉林大学博士论文,2011年,第135—141页。

针对东亚各国间的人口老龄化、社会保障、护理人力、综合护理体系等关乎国计民生的热点话题。田香兰提出,日本护理保险制度的建立及改革经验将对我国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并对日本护理保险制度的创建背景、政策沿革、制度框架及改革内容、成效进行了全面述评,认为今后我国护理保险制度改革需要重点解决资金来源问题及社会保障制度可持续性问题。对资金来源问题,需要通过社会保障制度及税收一体化改革,提高消费税的方式解决。而对社会保障制度的可持续性问题,需要重点推进地域综合护理体系建设,解决护理人员不足问题。[注]田香兰:《日本医疗护理供给制度改革与医疗护理一体化》,《日本问题研究》 2017年第4期。针对中国政府提出的“供给侧构造改革”问题,孟勇探讨了70年代后日本供给侧改革实践给我国带来的借鉴价值。从历史和逻辑的视角,基于日本内外经济环境的变化,分析了政策设计思路、产业政策特征和政策实施对产业结构的影响,概括了日本供给侧结构改革的经验和教训。分析指出,从日本供给侧改革的结果来看,日本政府与国民沉浸于“将所有的问题以经济成长的方式来解决”的思维定式和“将所有的问题放在产业政策的框架内思考”的政策逻辑是供给侧结构改革无法推进的主要因素。[注]孟勇:《日本供给侧结构改革的经验与教训研究》,中华日本学会,2017年,第119页。日本的供给侧改革过程中由于政府容易被政治和经济热点所转移,导致供给侧结构改革局限在部分领域而缺少系统性,是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的。

此外,针对中日两国间国际开发合作模式的分化与整合问题,崔岩指出,近年国际开发援助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从“开发援助”到 “开发合作”,不仅是名称的变化,更重要的表现为合作主体、数量、结构等方面发生的巨大变化,形成了以ODA为核心的官民紧密联系的国际开发合作体系。早期形成的日本ODA主要基于贸易、投资、援助的“三位一体”的国际开发合作模式。而八十年代初期则转向以经济手段追求综合战略利益的ODA扩张。进入新世纪以来,国际开发合作战略转型,国际开发合作一方面致力于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等传统的开发问题的解决,另一方面也将很多的精力用在打击恐怖活动、构建和平体制和促进全球性问题的解决上面。崔岩在研究中发现中国对外援助在20多年来的发展中,尽管中日亚洲援助体为亚洲国际开发合作模式提供了经验,但不同的亚洲援助体的开发合作还存在着很大的差异,20世纪90年代以后,日本国际开发合作政策的转型,背离了亚洲模式,从而导致了亚洲模式的分化。[注]张磊、崔岩:《日本ODA—ADB框架下的开发援助及其启示——以南亚地区为例》,《日本问题研究》 2018年第1期。在这一情况下,中日两国需要通过创新与合作,推进亚洲模式的整合与成熟化。而日本利用环境ODA政策改善国家形象、提升国家软实力的同时也面临诸多问题。平力群认为,包括日本污染企业为规避国内环境规制的海外转移,日本人生活中的过度包装文化、捕鲸习俗及食品生产、销售领域对食品的大量丢弃,都与日本所标榜的环境大国有一定距离。特别是日本对《京都协议书》规制的擅自修改,及对福岛核泄漏的消极处理,更有悖于其所宣扬的作为环境大国要积极开展国际贡献的承诺,日本通过环境外交提升国家软实力的效果正在削弱。[注]平力群、马艳华:《日本提升软实力路径的案例研究——从污染大国到环境大国》,《黑龙江社会科学》 2017年第5期。

并且,日本不断借助经济手段对外扩张,以“円借款”的方式对战后东南亚相关国家以“准赔偿”的方式进行经济援助,同时也为日本开辟东南亚市场,推动日本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土壤。在此过程中,以官民协同的国家关系和经贸往来方式,将日本与东南亚国家原本战时的“加害者”与“被害者”关系转化为战争的共同“受害者”。针对这种倾向,张晓刚分析了日本派遣自卫队参与PKO行动的深层原因及目的,对日本海外派兵的相关步骤及效果进行了评估。认为东南亚国家对日本印象发生的变化,在日本国内“解放史观”的思潮泛滥,一定程度上助长了日本的右翼势力,与印度联合提出的“亚非发展战略走廊”战略逐渐成为日本制衡中国的重点。[注]张晓刚、邹圣婴:《日本PKO发展趋向探析——以“全日本模式”援助为对象》,《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3期。葛建华在研究中强调,争取扩大与亚非地区中等强国和摇摆国家的合作,是日本企业向印太全域输出的战略布局。日本开发援助政策的优先地区与中国“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的优先地区几乎完全一致,目前这一战略已经由空转为实,对我国开展全球经济合作产生影响。[注]葛建华:《借中日关系改善讲好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故事》,《对外传播》 2018年第8期。

三、日本的国家定位与历史反思

东亚历史悠久,是各民族力量的交汇之地,在相互交融与彼此认同的过程中,形成了不同民族间文化上的相似性和同一性。近代以前,“大中华”思想的传播、衍变,不仅区分了民族和区域,更展现出一种文明、文化的高低。华夷秩序历经产生、发展、繁荣与衰落,同东亚区域间格局变化紧密相连。在此期间,华夷体系内部发生了交汇与冲突,也出现了抵触与隔绝,东亚区域秩序逐渐由“一体”转向“多元”。针对东亚国家中日本的国家定位与历史反思问题,学界展开了深入探讨。李卓分析了日本“奉正朔”问题,提出历法是古代中华文明对日本产生影响的重要一环,了解中国历法在日本的实施状况,是认识古代中日关系的重要窗口。李卓在对东传日本的“五历”的考查中发现,只有《宣明历》在传入日本四年后就比较及时地使用,其他“四历”都与中国历法的实施存在明显的时间差。可见古代日本人对待历法并非原封不动地照搬,而是在认真研读之后再开始使用。与仿行其他唐代制度一样,是对先进的唐制度、文化的向往,其中技术层面的意义远远大于政治意义。认为唐代使用70年的《宣明历》之所以在日本使用了823年,根本原因是在中日两国没有官方关系的历史条件下,日本在脱离中华帝国文明圈后的被动选择,但由于自身天文历法知识贫乏,只能采取使用过时的中国历法。“正朔”犹在使用,“奉正朔”的内涵已荡然无存。[注]李卓:《日本古代“奉正朔”的虚与实》,《外国问题研究》 2018年第1期。此外董灏智对日本发动甲午战争的历史远因进行考察,认为日本通过文化落差与政治落差的反转和武装入侵手段,不止在军事上战胜了清朝,更是解构了以中国为中心的区域秩序。横亘于两国间的“文化—心理”落差仍未弭平,如何消除中日间的文化落差、重塑大国文明,是国人真正需要思考的问题。[注]董灏智:《日本发动甲午战争的历史远因考察》,《外国问题研究》 2017年第2期。

而近世的西学东渐,构成欧洲文化对东亚国家的第一次浸润与冲击。“南蛮学”激活日本。兰学、经世学的兴起和人才的积蓄,决定性地拉开了中日两国近代化竞赛的距离。宋成有在研究中梳理了近世以来欧美的三次冲击与日本的嬗变过程。认为中日两国在近代拉开的发展距离,至今犹存,关键的起点,不在近代,而在近世。自近世以来,欧美异质文化冲击下,日本三次嬗变,对东亚和中国、韩国的影响最大,值得深入思考和研究。而近代日本留给东亚的经验与教训最为深刻的莫过于明治维新使日本走上了现代化道路,同时也导致日本走上军国主义歧途。[注]宋成有:《从幕末改革到明治维新:连续性与变异性的互动》,《日本问题研究》 2018年第4期。王宗仁提出,要明确历史的真实性,认清日本军国主义将东北亚地区作为它侵略扩张地的同时,需要实现这些地区“长治久安”的社会环境和具备一定的生产能力,以便培养政治、经济方面的代理人,从而不可避免地为这些地区的早期现代化发展提供了条件。所呈现出日本看待东亚共同体的知识、价值标准,以及东亚区域合作中的角色设定都需要我们认真对待合理利用。[注]王宗仁:《近代日本留给东亚的经验与教训》,中华日本学会,2017年,第136页。此外,周致宏关注到了二战时期石桥湛山的小日本主义思想,武向平分析了满铁与关东军的“华北自治”阴谋问题。进一步明确了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的历史时期,满铁的活动轨迹就是一部侵略史,满铁在参与侵华过程中还有诸多的鲜为人知的侵略史实。“九一八”事变前,满铁主要是积极地配合关东军进行情报搜集工作,“九一八”事变后,满铁应关东军之担负起关东军的军事运输任务,并调动各个部门的人力、物力对关东军的侵华战争进行有力支援。在关东军入侵华北的过程中,满铁更是加大了对其军事侵略活动的参与力度,成为日本对华进行经济掠夺的手段。[注]武向平:《满铁与关东军的“华北自治”阴谋》,《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4期。针对二战前后日本构建国际体系的主要特点问题,游国龙解读了近代学界关于日本是否曾主导独具特色的国际体系问题。认为日本自古以来就是在主流国际体系的掩盖下,谋求国家利益的最大化,它始终未曾放弃建立由其主导国际体系的构想,如战前的大亚细亚主义、大东亚共荣圈,战后的东亚共同体、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等都是其国际体系的外在体现。[注]游国龙:《国际问题研究范式探讨:以日本研究为例》,《日本学刊》 2016年第6期。

近年,所谓“东亚文化共同体”在学界被重新提起,尽管支持东亚共同体构建的日本学者提倡日本应该正视其历史错误,并积极投身东亚共同体的建设。但王玉强分析发现,东亚共同体评议会及其代表性的日本学者在审视日本与东亚共同体关系时,并未形成完整的东亚视角,实用主义地借用西方的价值观念,甚至主张引入东亚域外政治力量介入东亚地区整合。[注]王玉强:《历史视角下日本学界对东亚共同体的审视》,《东北亚论坛》 2013年第2期。推行“东亚文化共同体”建设的另一原因是日本试图重温海上帝国的旧梦,陈秀武阐释了战前日本“海上帝国”建设与“文化共同体”的构想,回顾了战前日本“海上帝国”的建设经历,指出日本“海上帝国”时期,日本殖民者除了对占领地进行军政统治外,还虚构了以“亚洲门罗主义”“东亚协同体”和“大东亚共荣圈”为口号的“文化共同体”,以进行更有效的殖民统治。日本海军在这些口号的装点下,完成了“海主陆从”的夙愿,开启了疯狂抢占制海权的扩张活动,并将国家最终引向覆灭。陈秀武认为,近代日本追求海权的道路已经与幕末维新时期应对海上威胁具有完全不同的意义了。战后日本追求海洋国家的路程,与战前“海上帝国”的建设步骤有着惊人的相似性,而且都具有潜在的右倾化与危险性。[注]陈秀武:《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海洋思想的变迁》,《日本问题研究》 2018年第3期。姜春洁在对近代日本汽船公司的诞生同其海运与海权关系的变化分析发现,无论是与外国海运公司之间的航权争夺,还是日本国内海运公司之间的市场竞争,实质上都是日本政府和社会在争取对国家海权的控制,进而使近代日本的海上航路从“内航”开始走向“外洋”,近代日本汽船海运业的兴起也为其工业化之后走向对外侵略和扩张开辟了海上通道。因此,日本学界兴起了所谓“文明之海洋史观”,强调日本历史发展的海洋性和独自性。[注]姜春洁:《从“帆船”到“汽船”:幕末日本海权意识萌生的器物条件》,《世界历史》 2017年第3期。并且,蔡凤林发现日本学界将日本历史、文化的形成、发展过程“去中国化”的现象,应该引起我国学界应予高度关注。其研究在梳理前田直典的“社会发展平行论”,松本新八郎的“世界帝国论”,西岛定生的“册封体制论”,石母田正的“国际契机论”,以及20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的“东亚世界论”等学说的基础上,发现日本史学界提出的“社会发展平行论”“世界帝国论”“册封体制论”“国际契机论”等学说都是基于“去中国化”的理念而诞生的。[注]蔡凤林:《关于东亚历史视域下的古代中日民族关系史研究动态》,《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2期。

针对日本政治思想与西方受容问题,郭冬梅关注到了福泽谕吉的《分权论》吸纳了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中所表达的“地方自治是民主的学校”思想,《分权论》对后来的自由民权派还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认为无论是自由党还是改进党系的自由民权人士,其分权论和地方自治思想的根底都有托克维尔和密迩的理论。他们主要是对欧美的地方自治、直接民主进行赞美,与后来的明治官僚提倡的德国自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注]郭冬梅:《日本大正民主时期新内务官僚的地方自治论》,《日本学刊》 2017年第1期。邱静在研究中提出,由于日本政治思想与西方、中国的差异,其研究无法直接照搬西方或中国思想史的研究方法。因此,对丸山真男思想史的把握方式、内涵与层次、问题意识与思考模式等几方面是值得学界再探讨的。[注]加藤节、邱静:《丸山真男的思想世界——以民主论为中心》,《日本学刊》 2018年第1期。此外,当代日本社会的右倾化问题也成为学界的重要议题。廉德瑰在论著中分析了日本会议与战后日本的宗教民族主义问题。指出,日本宗教民族主义以宗教面目出现,却从事右翼活动。日本会议就是具有这种倾向的宗教民族主义团体,它导致了日本社会呈现了浓厚的右倾色彩。从日本民族主义的源流、日本右翼与民族主义、日本会议与传统文化、日本政治右倾化等几方面分析了日本右倾政治的发展趋势。廉德瑰认为,安倍如果选择顺应国际大势并把政治目标定位在维持长期政权,就必须稀释狭隘落后右倾理念,让右倾政治有所收敛,争取大多数国民支持和周边邻国理解。[注]廉德瑰:《日本会议与日本右倾政治分析》,《日本学刊》 2017年第5期。此外,吴限从结构主义视角下解读了日本“安心社会”走向风险社会的政策内涵。指出,日本所谓的“安心社会”如今因政治右倾保守化、经济长期低迷以及少子老龄化等诸多严峻问题的冲击而走向风险社会,而在一个预示风险社会的社会里,系统性风险会显著增加。由于构成社会系统的政治、经济、人口等内在性、结构性的危机,保守政治势力推行的右倾保守化政策显著加速了风险社会的到来。吴限强调日本问题的症结并不在于人际关系的疏离,而是推行右倾保守化政策导致的恶果,如果日本不能适时作出检讨和调整,毅然扭转国家右转的趋向,那么风险社会的进程还将进一步加剧。[注]吴限:《从“安心社会”走向风险社会的日本——结构主义视角下的解读》,《东北亚学刊》 2018年第1期。

此外,学界从更多角度深入探讨了日本的社会发展和人文变化。张建立分析了东亚语境中茶礼的形成与演变问题。指出从东亚全体来看,“以茶为祭”“以茶待客”“以茶为赠”既是东亚地区自古以来用茶为礼的主要形态,亦可谓东亚茶礼文化的一个共性特点。然而,微观细究则会发现,东亚各国间茶礼形态的具体内容都存在着非常大的区别,尤其是在“以茶待客”这一茶礼形态方面,彼此更是有着本质性的差异。张建立提出,东亚茶礼的发展不应仅停留在中日韩三国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的层面,还应放眼世界,追求美美与共,努力避免用民族国家的边界来切割东亚共有文化的思路。[注]张建立:《东亚语境中茶礼的形成与演变》,《日本问题研究》 2018年第1期。许海华以满文辞书编纂事业为例,重点分析了19世纪40年代以后体现唐通事职能转变的代表性事例及其发展趋势。许海华认为满文辞书编纂事业体现了江户末期德川幕府对通事集团职能上的新要求,反映了唐通事在外语研究、翻译方面职业机能的新内容。[注]许海华:《旧长崎唐通事与近代日本对华交涉》,《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5年第2期。徐一平以安倍晋三内阁总理大臣谈话的汉语翻译为材料,解读中日间意思传达的异同,提出政治话语的翻译要考虑到原文作者和政治话语接收者两方面的因素。[注]徐一平:《翻译:连接不同文化的“黄金锁链”》,《社会科学报》 2015年2月26日。王欢论述了三国文化对日本社会的影响,并探讨了三国人物中关羽和曹操在中国和日本的不同评价。彭鹏梳理了日本通过巴黎和会取得的德属太平洋岛屿的控制权的一段历史。王瓒玮论述了战后日本地震社会记忆变迁与灾害文化构建问题。学者们一致认为,应该将日本当代社会问题放置于较长历史时段进行考量,日本的成败经验对我国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综上所述,近年针对日本视域中的东亚问题的相关研究站位高端,立论扎实,视野开阔,材料丰富,取得了丰富的成果。中华日本学会会长李薇研究员、中华日本学会副会长韩东育教授等学者们指出,了解日本人的历史观,把握日本人看待东亚问题的方式方法,用知己知彼的学术观察手法,理性、清晰和客观地进行日本问题研究,是梳理目前复杂东亚国际关系,深入研究日本问题,共同推动研究水平的有力保障。中华日本学会常务副会长高洪研究员呼吁,作为从事日本学研究的学者,应当把习近平总书记的十九大报告应用至日本研究、中日关系研究的理论和实践中,以真实客观的学术研究成果,回应党中央的要求,完成学者的使命。

猜你喜欢
东亚日本
日本元旦是新年
探寻日本
《黄金时代》日本版
15000余种商品亮相东亚商品展
第7 届东亚焊接技术论坛(7th EAST- WJ)在杭州落幕
学霸“三小只”
美哭了的日本点心
未定的东亚多边体制与能动的中国东亚政策
去日本怎么玩?它告诉你
东亚经济发展与中国的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