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生需求的教材处理策略

2018-03-06 08:14夏波
物理教学探讨 2018年12期
关键词:学生需求

夏波

摘 要:在2012版沪科版初中物理教材的使用过程中,发现学生主要有三个需求,希望更新教材素材,希望将后续知识前移,希望补充习题。基于此,根据学生的需求,通过行动研究,形成了教材处理的策略,即更新教材素材,激发学习兴趣;整合章节顺序,破解学生疑惑;补充教材习题,提升解题能力。

关键词:学生需求;物理教材;教材处理;教材素材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48(2018)12-0017-2

2012版沪科版初中物理教材已使用了6个年头,该版教材落实了《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要求,在使用过程中教学效果明显提升。但在教学中发现,部分学生认为教材中的部分素材略显陈旧,希望教师使用最新的素材;也有部分学生对教材中“加油站”的内容产生了疑问,希望教师将这部分知识在此处进行讲授;还有部分学生认为教材中的习题量偏少,希望教师进行补充……笔者基于学生的需求,通过行动研究,形成了如下策略。

1 更新教材素材,激发学习兴趣

教材的编写结束于2012年前,随着科技的进步,所选用的部分科技素材已显陈旧。例如,在完成八年级教材P167的第4题时[1],就有学生说:目前,蛟龙号的最大下潜深度为7062 m,比题目中2011年的深度多了2005 m。可见,我国科技进步的速度之快。基于此,笔者通过查阅资料,将此题的素材更新为“2012年6月27日11时47分,‘蛟龙号在马里亚纳海沟试验海区创造了下潜7062 m的中国载人深潜纪录,同时也创造了世界同类作业型潜水器的最大下潜深度纪录。”[3]同时,笔者在学生完成此题后,播放视频“十九大代表唐嘉陵:蛟龙号最大下潜深度为7062 m,创世界纪录”[4],更增添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基于学生的此类需求,笔者将教材的部分素材进行了更新。例如,八年级教材P104的第5题[1],以“刘子歌取得2008年北京奥运会女子200 m蝶泳金牌”为素材,考查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笔者将其更新为“焦刘洋取得2012年伦敦奥运会女子200 m蝶泳金牌,并创造了新的奥运会纪录”[5],并配以当时的视频,彰显了我国在该项体育运动的实力。再如,在八年级第十一章第三节《探索宇宙》中[1],笔者在讲述“探索历程”时,为学生补充了我国航天事业的最新成就:2012年6月和2013年6月,“神舟九号”和“神舟十号”载人飞船先后成功发射,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分别实施自动和手控交会对接,标志着我国全面突破了空间交会对接技术,载人天地往返运输系统首次应用性飞行取得圆满成功。2016年9月和10月,“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和“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先后成功发射,形成组合体并稳定运行,开展了较大规模的空间科学实验与技术试验,突破和掌握了航天员中期驻留、地面长时间任务支持和保障等技术。2017年4月,我国发射“天舟一号”货运飞船,与在轨运行的“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成功实现交会对接,突破和掌握了货物运输、补给等关键技术,为空间站建造和运营积累经验[6]。这样,不仅让学生感受到我国航天事业发展迅速,而且也可以激发学生为祖国的科技发展尽自己一份力量的热情。

2 整合章节顺序,破解学生疑惑

教材上的章节顺序,非常有利于学生物理观念的构建。但受学生认知需求的影响以及一些教辅资料习题的影响,导致学生在学习某部分知识时,会对相关知识产生疑惑。笔者通过整合章节顺序,顺利帮助学生解决了这些疑惑。

例如,笔者在讲授八年级第六章第五节《科学探究:摩擦力》中“滑动摩擦力与哪些因素有关”时,教材中的“加油站”告知学生:当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木块做匀速滑动时,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大小反映了滑动摩擦力的大小[1]。学生就对此提出了疑问,希望能得到解答。尽管笔者告知学生,这个问题将在第七章第三节《力的平衡》讲解,但学生探究的需求却没减少。基于此,笔者对教材的章节顺序进行了调换,将第六章第五节移至第七章第三节之后学习。这样,学生自然而然地不会对此产生疑问,顺利完成了影响滑动摩擦力因素的探究。

再如,在讲授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时[2],教材是先讲授了物态变化的概念,再讲温度与温度计,然后再对六种物态变化逐一进行讲解。而学生在做一些教辅资料的习题时,发现在未将六种物态变化现象介绍完之前,就已出现相关的现象,这就导致学生对这类现象产生了疑惑。为了消除这些疑惑,笔者在讲授第一节中物态变化的概念时,就对六种物态变化现象进行讲解,并介绍了常见的现象。这样,学生在遇到此类问题时,就不再有疑惑了。而且,在后面对六种物态变化逐一讲解时,可以再次强化各种物态变化现象,加深学生的理解。

3 补充教材习题,提升解题能力

作业作为教与学的交叉点,它是学生在亲身实践中,巩固知识、培养技能、形成情感的一项实践活动。因此,它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7]。尽管2012版的沪科版初中物理教材已经较之前的版本增加了许多习题,但学生为了达到训练的目的,认为这些习题还是显得偏少。基于学生的这一需求,以及初中毕业和升学考试的要求,笔者对教材的习题进行了补充,设计了“进阶训练”。其中,第一阶为“基础夯实”,此类题目针对全体学生,让全体学生通过这一阶题目的训练,达到毕业的要求;第二阶为“综合应用”,此类题目针对要升学的学生,让这类学生通过这一阶题目的训练,达到升学的要求;第三阶为“能力拓展”,此类题目选取了部分竞赛题,或对学生能力要求较高的题,主要针对学有余力的学生。总的目的,就是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让不同的学生在解题能力上得到提升。

例如,笔者在设计九年级第十六章第二节《电流做功快慢》的进阶训练时[2],将教材中本节作业的1~4题,加入了一道串联电路的电功率计算以及一道并联电路的电功率计算,作为第一阶的训练;第二阶的训练,主要设计了在升学考试中经常出现的比值问题、动态电路问题;第三阶的训练,主要设计了在升学考试中能力要求较高的动态电路中电功率变化范围的计算题。笔者在具体设计题目时,遵循“最近发展区”理论,通过层层设问,引导不同层次的学生自主完成相应的题目,并获得解题的成就感,同时激发解题的动力。

在核心素养时代,教师不再仅仅是“教教材”,而是要树立“用教材教”的意识,提升教材的使用能力。因此,教师务必要基于学生的需求,对教材进行适当处理,激发学习兴趣,破解学生疑惑,提升解题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编写组.物理八年级(全一册)[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

[2]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编写组.物理九年级(全一册)[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

[3]360百科.蛟龙号载人潜水器[EB/OL].(2017-06-12)[2018-04-15].https://baike.so.com/doc/5381554-56178

88.html.

[4]新浪视频.十九大代表唐嘉陵:蛟龙号最大下潜深度为7062米创世界纪录[EB/OL].(2017-10-18)[2018-04-15].http://video.sina.com.cn/p/news/c/doc/2017-10-18/081167295387.html.

[5]中國网络电视台.2012伦敦奥运会女子200米蝶泳决赛20120802[EB/OL].(2012-08-02)[2018-04-15].http://2012.cntv.cn/20120802/102478.shtml.

[6]新华网.飞天印记——中国航天事业开创大国新高度[EB/OL].(2017-06-06)[2018-04-15].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7-06/06/c_1121097893.htm.

[7]王金铎.基于核心素养的物理作业设计[J].物理教学探讨,2018,36(4):1-3,6.

(栏目编辑 刘 荣)

猜你喜欢
学生需求
探究职校育人模式,助推学生健康发展
基于双向视角的高职学生毕业设计质量提升的调研
基于需求分析的高职高专大学英语课程改革研究
掌握学情,提高计算机基础教学效率
浅谈乡村小学英语教师如何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
基于“学生需求”的教学探索与实践
企业文化进驻校园
关注学生需求,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基于需求分析的高职英语分类教学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