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匈奴的迁徙看匈奴对中原文明的认同过程

2018-03-07 08:39
文山学院学报 2018年2期
关键词:匈奴中原汉族

张 娟

(烟台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 烟台264005)

一、匈奴迁徙过程

《史记·匈奴列传》称“匈奴……居于北蛮,随畜牧而转移……逐水草迁徙……”[1]2205。战国时期,秦、赵、燕三国为了防止匈奴南下侵袭,都大规模地修建边界防御工事。“当是之时,冠带战国七,而三国边于匈奴”[1]2210。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秦国连接原来各国的长城,筑成了万里长城。从此,长城成为匈奴与中原地区的分界线,长城以北,则为匈奴的活动区域。并且,秦始皇“使蒙恬将十万之众北击胡,悉收河南地,因河为塞”[1]2210,使匈奴整体向北迁徙。

“当是之时,东胡强而月氏盛,匈奴单于曰头曼,头曼不胜秦,北徙”[1]2211。冒顿单于即位,冒顿单于积蓄力量,一举摧毁东胡王势力,“既归,西击走月氏,南并楼烦,白羊河南王”[1]2212。至此,匈奴逐渐强大,此时,匈奴控制的范围“诸左方王将居东方,直上谷以往者,东接秽貉、朝鲜;右方王将居西方,直上郡以西,接月氏、氐、羌;而单于之庭直代、云中:各有分地,逐水草迁徙”[1]2213。这片区域在长城以北,东起上谷,西至氐、羌聚居区。冒顿单于分匈奴各部于这些区域管辖。

到西汉初期,汉高祖实行休养生息政策,面对日益强大的匈奴,中原王朝只能用“和亲”来防止匈奴南下侵袭,并赠以丰厚的财物。因此双方约定“长城以北,引弓之国,受命于单于;长城之内,冠带之室,朕亦制之”[1]2221。因此,匈奴仍居于长城以北,但匈奴并不严守承诺,而是不断南下侵袭。

直到汉武帝不断北伐匈奴,匈奴的政治中心迁徙到漠北。元狩二年(前121),浑邪王杀休屠王,率众4万人向汉朝投降。汉武帝“分徙降者于五边郡故塞外,而皆在河南,因其故俗,为属国”[1]2226。这些属国在秦长城之外,黄河以东南。此后,宣帝五凤二年冬(前56)、建武六年(30)均有匈奴或主动或被动南下归附于汉朝。因此,不免引起匈奴人的反抗或者逃亡。据《汉书·冯奉世传》,昭帝末,西河属国有数千人叛逃;元帝初,上郡属国万余人逃离。他们有的返回匈奴本部,有的随汉人南迁。

汉光武帝建武二十三年(47),匈奴境内发生蝗灾,日逐王比向东汉政府表示归附,率大批匈奴人南迁。同时在汉光武帝期间,匈奴内部单于发生内讧,匈奴分为南北两大部。南匈奴呼韩邪单于主动要求归附汉朝,引发了匈奴大规模南下迁徙。这是南匈奴第一次大规模向长城以南地区迁徙,一直迁徙到今内蒙古南部、宁夏、甘肃、陕西、山西、河北北部等。《后汉书·南匈奴列传》中,从公元50到90年,南匈奴人口已由三万多人发展到三万四千户,二十三万七千三百口[2]2953。由此可知,当时南下匈奴多达三万多人。经过40多年的休整,匈奴人口已达二十三万多。

到东汉永平年间,南匈奴协助东汉政府攻打北匈奴取得重大胜利,北匈奴陷入分裂状态,大批北匈奴南迁加入南匈奴的队伍中。如永平二年(59年),北匈奴护于率千人降;建初二年(77年)南单于攻北匈奴,降者三四千,八年,北匈奴率三万八人,马二万匹,牛羊十万余头,至中原塞降。随着南匈奴的日益强大,内迁南移的步伐也在不断加快。到曹魏时,因自然灾害和鲜卑势力的不断扩大,匈奴人又不断南迁,至此,匈奴的核心部分已居于今山西省中西南部。到魏晋时,更是在中原地区建立了政权。

总的来看,匈奴的迁徙方向是由北向南逐渐迁徙的。另外有一批匈奴由东向西迁徙,进入中亚地区,与现在的匈牙利人有一定渊源,在这里不作论述。

二、匈奴民族认同心态的转变

由上可见,匈奴的迁徙方向是由北向南,由长城以北向中原内地不断深入。随着匈奴不断的内迁,匈奴的民族认同心理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主要由抵抗汉文化的自尊心理向以汉之长补匈奴之短转变,再由以汉之长补匈奴之短向完全肯定汉文化,甚至出现在华夏文明中的寻根现象转变。

(一)抵抗汉文化的自尊意识

华夏族自古就有文化优越感。《诗经·小雅·北山》:“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礼记·王制》云:“中国戎夷,五方之民,皆有其性也,不可推移。东方曰夷,被发文身;西方曰戎,被发衣皮”;“南方曰蛮,雕题交趾”;“北方曰狄,衣羽毛穴居。”“五方之民,言语不通,嗜欲不同。”[3]匈奴对作为农耕民族的汉族很难产生认同感。如陈寅恪说:“并不是经济文化水平较低的民族必然会融合于经济文化水平较高的民族”[4]22-23。在匈奴并未迁徙时,匈奴民族不认同汉文化,甚至抵抗汉文化。

匈奴人有着强烈的自尊意识。在他们看来,西汉初,匈奴在汉匈军事战争中占据着绝对性的优势。汉文帝时又“匈奴右贤王入居河南地,侵盗上郡葆塞蛮夷,杀略人民”[1]2216。后六年,有匈奴三万人进入上郡,有三万人进入云中郡”,汉朝只是派将领驻守。因此,他们看来,匈奴的军事实力远远超过汉族,同时,他们也认为匈奴人的骑射风俗是他们军事力量强大的重要原因。汉武帝时,司马迁称“匈奴儿能骑羊,引弓射鸟鼠;少长则射狐兔,用为食;士力能毌弓,尽为甲骑”[1]2205。实际上也承认了匈奴的胡服骑射是匈奴取得胜利的关键。在汉朝皇帝给单于的书信开头中称“皇帝敬问匈奴大单于无恙”[1]2217,单于则回信开头称“天地所生日月所置匈奴大单于敬问汉皇帝无恙”[1]2216。并且,在“平城之围”失败后,匈奴“见汉使非中贵人,其儒先,以为欲说,折其辨;其少年,以为欲刺,折其气。每汉使入匈奴,匈奴则报偿。汉留匈奴使,匈奴亦留汉使,必得当乃肯止”[1]2218。这些都足以说明了匈奴人的自尊意识,他们认为匈奴文化并不比中原文化差,因此抵抗汉文化。这样其实也避免了贾谊提出的“五饵”,即以盛服车乘、盛食珍味、高堂邃宇、音乐妇人、召幸及娱乐等五种诱饵来分化、瓦解和争取匈奴的汉化匈奴政策,从而增强了匈奴对本民族的认同感。

(二)以汉之长,补匈奴之短

随着匈奴民族的不断南下,在与中原王朝的接触和交流中,部分匈奴人发现了中原文化的先进之处。中原先进的精神、物质文化对他们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于是他们开始学习中原先进的文化制度。但匈奴并不是全盘接受汉文化,而是对匈奴民族发展有利又不会削弱本民族特征的文化进行学习。

1.坚持匈奴本身优势

坚持匈奴本身服饰文化。在匈奴人看来,汉朝的衣物“以驰草棘中,衣袴皆裂敝”[1]2218,不适合匈奴人马背上生活的习惯。汉朝的服饰看起来华丽,但不适合作战。因此,匈奴人保留本民族用动物皮毛做衣物的习惯。

坚持游牧,反对定居。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遇到自然灾害或者战乱时,可以随时移动住所,不受定居不喜迁徙之苦,这样也锻炼了匈奴人的作战经验和毅力。如中行说认为“夫力耕桑以求食,筑城郭以自备,故其民急则不习战功,缓则罢于作业。嗟土室之人,顾无多辞,令喋喋而佔佔,冠固何当?”[1]2219。他们看来,匈奴的生活习惯迫使他们从小就开始学习骑射,所以一般游牧民族骑射技术实力要高于中原地区,并且战马的质量也远远高于中原地区。所以历代中原王朝都与周边游牧民族开展“互市”,用中原的物品来交换所需要的战马。

2.学习中原先进文化

匈奴在向南迁徙之前“逐水草而居,随畜牧而转移”。中行说曾“说教单于左右疏计,以计课人众畜物”[1]2218。内迁后,“环境改变了,生活方式也得必然发生变化,他们学习内地人,也种起地来”[5]。到西晋初年“太原诸部亦以匈奴胡人为田客,多者数千”[6]2411。稽胡“亦知种田,地少桑蚕,多麻布”[7]。另外,据《史记·匈奴列传》记载,匈奴无文书。但匈奴在与汉朝的书信住来中,又曾使用汉字,所以说明匈奴也学习了汉字文化。再如1959年伊克昭盟出土的“汉匈奴栗借温禺鞮钢印”,也足以证明匈奴人使用过汉字。匈奴迁入塞内至中原内地,在生产方式、文化习俗上均发生了很多变化,这些都是匈奴学习中原文化的结果。

(三)肯定中原文化

到魏晋南北朝时,北下的匈奴已经完全进入了中原地区,并在中原地区建立政权。南下匈奴一方面不断加快自身的“中国化”进程,一方面也试图通过完成“大一统”来让自己的“中国”身份和成为“中华正统”的权利事实化。[8]89如建立汉国的刘渊,曾宣称“帝王岂有常哉,大禹出于西戎,文王生于东夷,顾惟德所授耳”[9]2649。并将汉高祖刘邦视为太祖,以汉朝的继承者自居。既然中国历史上占统治地位的国家形态是王朝国家,所以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的国家认同也主要是王朝的认同,即人们把自己归属于某个王朝,效忠于某个皇帝,认为自己是某个王朝的百姓、某个皇帝的子民。所以说“国家认同的方式:对王朝的认同,对皇帝的认同,甚至对大一统的认同”[8]198。刘渊所建国名,之所以为“汉”,一是因为汉朝曾与匈奴有过和亲,在姻亲关系上是刘氏皇族外甥。“初,汉高祖从宗女为公主,从妻冒顿,约为兄弟,故其子孙遂冒姓刘氏”[9]2645,刘渊在称汉王后,曾下令说“昔我太祖高皇帝(汉高祖刘邦)以神武应期,廓开大业……孤今猥为群公所推,绍修三祖之业”[9]2649-2650。二是因为汉朝是个存在了400多年的大王朝,将国号改成“汉”,想着自己建立的政权也能长久。这样也从侧面反应了匈奴对华夏中原文明的认同。

三、匈奴最终能认同华夏中原文明的原因

(一)一些少数民族与汉族的血缘较接近

王桐龄先生曾指出,在春秋战国时期,一些族群与汉族较易融合,具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血缘接近……故同化较易”。二是“诸族起源地,除去北狄、西戎之外,皆在河流近旁。……地势偏南,气候较温暖,雨量较为丰盈,交通较为便利,故容易进化成农业国。秦汉以后,此方之民,遂同汉族混合,不再分立矣”[10]12-13。匈奴与汉族在血统上的接近,使匈奴民族本身就与中原汉族有些密切的渊源,所以他们逐渐迁入内地后,能加快匈奴与汉族相互之间的交流和融合,能接受中原民族的长处来弥补自身的不足,最终完全融入中原。

(二)统一的经济基础为匈奴认同中原文明提供了前提

费孝通教授曾说“如果要寻找一个汉族凝聚力的来源,我认为汉族的农业经济是一个主要因素,看来任何一个游牧民族只要进入平原,落入精耕细作的农业社会,迟早会服服帖帖的主动融入汉族之中”[4]17。汉族的经济以农耕为主,在当时的东亚大陆也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在高度发达的农业经济基础之上,出现了发达的手工业、天文、医疗、诗歌等,这些都使长期从事粗放畜牧业、狩猎业的游牧民族大为惊叹。所以他们在学习了农耕技术和利用了先进农业工具后,也接纳了华夏中原文明,从而逐渐与汉族相交融。但这也不乏一些游牧民族占领中原后,尝试用自己民族的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来改变汉族,这无疑是不可能的。所以面对先进的经济文明,来自周边的少数民族必然会认同。

(三)中原王朝的“无种族歧视”意识

王桐龄先生曾强调“汉族无种族界限,对于外民族之杂居内地者,向无歧视之见;故通婚之事自古有之。”[10]11“汉族无种族界限,对于外民族之杂居内地者,例与之通婚姻。在汉族全盛之时代汉唐有然,在汉族战败时代之两晋南北朝亦莫不如此”。“汉族无种族界限,对于外民族之杂居内地者,照例与之合作。”[10]11吕思勉先生也强调,“汉族以文化根柢之深,……用兼容并包,一视同仁,所吸收之民族愈众,斯国家之疆域愈恢。”[11]在《论语·颜渊》也提出:在有教无类思想指导下,汉人对四周蛮夷族群施以“教化”,认为“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纵观中国古代几千年的历史发展进程中,由于汉族对其他周边民族的偏见和歧视较少,所以在面对不断内迁、通婚的周边民族时能与中原王朝的国民同等对待。并且,中原王朝统治者为了统治需要,还大量重用其他民族的优秀人士。这种无歧视的思想再加之当时中原先进的农耕技术和文化,使中原王朝能不断吸收其他民族成员,而其他民族在被中原文化吸引的同时,能逐渐承认并且肯定中原华夏文化。

(四)思想文化的影响

从时间上来看,先秦时期,儒家文化就不断吸收新鲜血液,出现百家争鸣的盛状,比如说孔子的“仁”“仁者爱人”,孟子的“仁义”等,为秦汉“天下为一,万里同风”的大一统文化格局奠定了基础。汉朝,先秦孔孟思想结合阴阳五行学说形成了汉学。汉以后,儒、释、道相互融合。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大量周边民族内迁,使“胡”“汉”文化相交融。隋唐时期,统治者强调“华夷一家”“爱之如一”,使各民族能够相交融,各民族文化也得到一定的碰撞。辽宋金时期,由于北方民族强大,特别是元朝作为少数民族统一了中原,建立了政权,使中原文化更多的吸收了周边民族文化。明清时期,中华文化系统内部更是出现了各民族文化整合的高潮。正是因为中华文化具有如此强大的吸纳力,所以在周边民族要求内附中原或者被迫内附中原之后,能够认同肯定融入这一博大精深的文化之中去。

从空间上来看,中原文明能够不断从中原地区传播到周边民族地区,并且被其他周边民族所接受,这就加速了周边各民族对中原文明的认同,也可以说中原文化与周边民族文化有共通之处。比如说:儒家文化中反对民族歧视,提倡各民族间相互平等;仁政德治,反对民族间的暴力征伐和相互倾轧,提倡各民族间能和谐相处等,在周边民族中同样有这样的愿望。儒家学说在很多方面追求的目标和各周边民族都表现出很大的一致性。内容上,各少数民族文化中都比较重视血缘关系和对祖先的崇敬,而儒家文化中也提倡“仁为提倡孝道而设,礼为祭祀先帝而备”。形式上,儒家文化具有较强的适应性,所以不仅能被其他民族所接受,而且能够获得他们的认同,并且吸收他们的文化。所以基于这种思想文化的共通性,匈奴民族在内迁中原后,能够加速对中原文化的认同。

综上所述,匈奴民族由长城以北逐步迁徙至中原内地,通过与中原华夏文明的接触交流,不断摒弃自身的不足,学习中原先进物质精神文明,最后认同中原华夏文明。这样,促进了周边少数民族同汉王朝的交流,促进了民族不断融合,促进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

[1] 史记·匈奴列传·卷110[M].北京:中华书局,2000.

[2] 后汉书·南匈奴列传·卷89[M].北京:中华书局,1974.

[3] 礼记·王制·卷3[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4] 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89.

[5] 王毓瑚.我国历史上农耕区的向北扩展[C]//中国历史地理论丛(第一辑).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1:125.

[6] 晋书·王恂传·卷93[M].北京:中华书局,1974.

[7] 周书·异域传·稽胡·卷49[M].北京:中华书局,1974:896-897.

[8] 何博.我国边疆少数民族的“中国认同”及其影响因素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

[9] 晋书·刘元海传·卷101[M].北京:中华书局,1974.

[10]王桐龄.中国民族史[M].吉林: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0.

[11]吕思勉.中国民族史[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8.

猜你喜欢
匈奴中原汉族
沁园春·赞中原
昭君出塞
匈奴王的珍宝
浓墨重彩 绘中原出彩画卷
Study on Local Financial Supervision Right and Regulation Countermeasures
追梦新时代 中原更出彩
义退匈奴兵
李代桃僵(上)
御中原 画饼充饥
改成汉族的满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