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飘萍的卓越记者观及其现实意义
——基于《实际应用新闻学》和《新闻学总论》的思考

2018-03-07 14:45姚道武
武夷学院学报 2018年7期
关键词:新闻学卓越

姚道武

(皖西学院 文化与传媒学院,安徽 六安 237012)

邵飘萍(1884-1926)浙江金华人,是民国初期著名的记者和报人。从采写新闻到从事报业,从合作办报到独立创社,他的不平凡经历和卓越成就都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对新闻事业情有独钟,在新闻理论、新闻业务以及新闻教育等方面都有很多斩获,无愧于“杰出的新闻工作者、新闻学者和新闻教育工作者”[1]的称号。他自从走上新闻这条路,就积极参加新闻采写活动,即便后来当了主笔、主编、乃至创办报社,担任社长,都还仍然坚持亲自动手采写重要新闻。他在新闻采写方面,不仅亲力亲为,而且善于总结思考。正因为如此,在他的心目中自然而然就有了一杆衡量卓越记者的标尺,这杆标尺,主要体现在他的新闻学论著《实际应用新闻学》和《新闻学总论》里。下面就结合这两本著作谈谈邵飘萍的卓越记者观及其对当下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启发。

一、须有无数学问为之助——跨学科的知识结构是成为卓越记者的基础

“知识体系是形塑人的整体素质的基石。”而且在知识体系上“既要旁涉诸多学科,又要注意各种知识的融会贯通。”[2]邵飘萍在卓越记者的知识结构上,就是这么认知的。他通过长期细致入微的观察,加之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受,深刻地认识到,卓越记者无疑是“外观似仅为一种学问,而须有无数学问以为之助也。”[3]作为从做记者一步一步成长起来的新闻学学者,邵飘萍实际上是在强调作为一名卓越记者一定是既立足于本专业,同时又放眼于专业之外。他明确指出:“记者之知识,除关于新闻学之研究外,如政治、经济、法律、社会学及其他之科学等,平时必有数种专门之特长。”[3]这是在明确地告诉人们,一个卓越记者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新闻专业理论知识,而且应该据其报道领域的不同而广泛涉猎多种专门学问,比如财经、科技、军事、健康、体育、农业等等。这样,才能在面对不同领域的采访时得心应手,运用自如。联系当下,学科交叉不断发展,“当学科之间、知识之间的界限逐渐被打破的时候,人才培养的知识和能力谱系也应作出相应的调整。”[2]这就要求记者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素质须与时俱进。唯有如此,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

再就目前的媒介生态来看,以网络为基础的新媒体在信息采制和信息传播方式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出现了融合的显著特点,这就迫切需要能胜任融媒体报道的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加之当下的新闻报道通常是与丰富复杂的经济社会的某些领域相联系的,因此,卓越新闻传播人才仅仅拥有新闻传播学知识结构显然是不够的,必须具备多学科知识结构且在某一方面颇具造诣。也就是说,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应该是“一专多能”型人才。

邵飘萍不仅强调掌握跨学科知识理论的重要性,还就如何研习、不断拓展视野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要求记者必须养成顽强的毅力,时时勤学,自强不息,同时必须眼光四射,抓紧一切可用的时间,尽其所能,无所不读,无所不听。若能如此日积月累,广泛涉猎,“虽不敢谓无所不知,而常识之丰富,殆非一般人或专门学者之所能及。”[3]可见,在邵飘萍看来,作为一名卓越记者,其卓越的表现之一就是应该比一般记者更勤奋、更执着,能够抓住点滴时间,博览群书,刻苦钻研,形成比常人甚或比专门学者更多的积累、更丰富的知识。这对当下追求“数字化、快餐式”阅读,以及“功利化、浅尝式”学习的年青学子不无启发。

二、须有甚深之立体的观察——多角度、多层次的观察与思考是成为卓越记者的前提

学会观察是记者的基本功之一,可以说没有哪一篇有价值的报道能够离开记者的观察。邵飘萍一向重视对新闻学子进行观察能力的培养,帮助他们形成多角度、多层次的观察与思考能力。他在总结当记者的知识与经验时曾强调说:“新闻纸绝非对于社会仅为平面的描写,须有甚深之立体的观察。”[3]他深知立体式观察能够拓展视野,开阔思路,深化认知,助力对新闻事件的全面考察和深度思考。他认为,只有具有高度的新闻敏感性,能及时地对新闻事件进行多角度、多层面的观察,才能避免出现片面化、肤浅化报道。

为了能够深刻认识新闻事件的实质,向受众传递客观准确的信息,邵飘萍强调在进行多角度、多层面的观察的时候,要特别细致、敏锐,不可粗枝大叶、反应迟钝,归结为一句话,就是记者在观察时,一定要用“心”。邵飘萍在强调用心观察的同时,还进一步强调推理力和想象力的重要,他说过,“记者必须细致、机警、敏捷,有很强的观察力、推理力、联想力……”[1]而且强调只有将观察力、推理力和联想力完美地结合起来,才能发挥最大效用。因为在他看来,观察力能帮助记者判断新闻的真伪,推理力能帮助记者思考不确实的消息为何会产生,而采访时遇到半吞半吐之人,如何得其要领,则需联想力。同时,“三者合用,则对于无论遇如何复杂之消息,必不至与事实相去过远,欲造谣以利用外交记者(指新闻采写记者,笔者注)之官蠹政痞,亦每无所肆其技矣。”[4]不过,他也不忘特别提醒记者,三者合用一定是以细致为前提的,如果自负自身的观察、推理、联想,而不注重“细密”与“注意”,以致“以粗疏出之”,则“未有不失败者”。[4]

当下,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各种现实问题累积,多重社会矛盾叠加,这就需要媒体加以正面疏导。可如今以互联网为主体的新媒体时代,媒介生态发生了巨大变化,网络狂欢和不理性的传播“赋权”,带来的却是传播乱象,不仅起不了引导和协调作用,相反还会激化矛盾,加剧冲突。因此,邵飘萍所强调的“须有甚深之立体的观察”此时就显得尤为重要。职业传播者,尤其是卓越新闻传播者应该全面观察,深入思考,冷静判断,以正视听。

三、人格独立,秉笔直书——良好的品性态度是成为卓越记者的关键

邵飘萍认为“外交记者精神上之要素,以品性为第一”。[4]在他看来,良好的品性态度是成为一名卓越记者的关键,也是卓越记者与平庸记者的主要区别之所在。在衡量一个卓越记者的诸要素中,品性是具有一票否决权的。一个知识、视野、观察力等都不差,但品性不好的记者不要说成为卓越记者了,就连当一名一般的记者也不够格。那么,邵飘萍所说的“品性”主要指的是什么呢?他依据自己的经验归纳出这样一个信条:“记者之尽职,以道德人格为基础,以侠义勇敢为先驱,而归本于责任心之坚固。”[5]概括地说,可归纳为“一体三面”。“一体”指高度的责任心。他认为高度的责任心是品性之根本;“三面”具体表现为:

首先要保持独立人格,学会“拒诱惑”。他认为品性不好的记者最易流于堕落而不自知,也不及防,其道理很简单,记者往往“郊游广则品类不一,上自最高当局国务要人、大政治家、大学问家、大资本家、奸人败类、以致卑官小吏、舆夫走卒,皆外交记者所可与接触之人物。”[4]记者在与各类人等的交往过程中,往往要面临种种权势相迫、利欲相诱,稍有不慎就会原则不守,甚至立场不稳,气节不保。他认为卓越记者就应该不受社会恶风之熏染,不为虚荣利禄所羁勒。

其次要勇于仗义执言,坚持“鸣不平”。“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是邵飘萍的座右铭。他强调遇到不平之事,要敢于发声,要勇于伸张正义。在他看来,平社会之不平应该是记者的天职,所以,他理想中的记者应该做到“人格独立、敢写敢言、不畏权贵、秉笔直书。”[6]记者唯有诚实勤勉,仗义勇敢,坚定意志,保持节操,才能够端平一碗水,做到公平、公正。

第三要鼓足勇气,敢于“揭邪恶”。他认为一个卓越记者,面对复杂动荡的社会和各种不同人等,应尽记者之责,客观反映现实,揭露邪恶现象,正确引导舆论,坚守做人底线,彰显记者价值,不势利、不贪财,不惧险、不畏权,即便蒙患难、遇凶险也绝不屈服。必要时,还要做到遇难受辱而不惊,即“虽幽囚受辱而安之若素”。[3]

复旦大学李良荣教授曾强调说,公共性是传媒的本质属性,它体现在传媒以公共利益至上为原则的实践中。[7]可当下,随着传媒的市场化改革,媒体的传播活力虽然得到激活,但传播功利化也伴随而生,这就造成了某些记者被经济利益蒙蔽双眼,而忘了传播公共利益的责任。他们热衷于娱乐、炒作、造谣、欺骗……因此,在媒体市场化、传播娱乐化,以及转型期社会复杂化的今天,良好的品性态度更是考验新闻传播人的试金石。

四、旁敲侧击,数语已得要领——高超的采访技艺是成为卓越记者的保证

高超的采访技艺无疑是一个卓越记者的必备素质。邵飘萍所论述的高超的采访技艺可以概括为“慧问”和“会听”两个方面,即一名卓越记者,既要具备“问”的智慧,又要掌握“听”的技巧。记者就是要在问与听中把握重要信息,并及时提炼出有价值的新闻。邵飘萍自己就十分讲究“问”的智慧,每次采访他都能做到“旁敲侧击,数语已得要领”[8],“发问不多,使言者无所遁饰,亦不能自己”[9]。

邵飘萍结合自己的采访经验强调“慧问”的重要性,因为采写新闻的第一步就是发问,而这第一步跨得如何,直接决定了记者能否达到采集新闻之目的。为此,他强调记者的“问”既要有良好的语言能力,又要有不俗的人际沟通能力,还要有较强的应变能力。他还特别指出在“问”这个环节上,有三点必须注意,一是巧于发问,做到“发问不多”,就能使得对方乐于作答,滔滔不倦;二是“旁敲侧击”,引发对方的谈兴,让对方主动与己交谈;三是“擒纵”得法,张弛有度,即“当其谈话奔放时,则设法擒之。若其沉默,则设法纵之”。[4]记者就这样在与对方的酣谈中获得有价值的信息。

邵飘萍认为,通过聪明的“问”能及时把对方的话匣子打开,但不等于记者就能轻易得到所需要的信息,还得看记者会不会听。因为对方所谈不一定都是记者感兴趣的,有时可能冗余信息不少,这就需要记者能够巧妙地、有艺术地听。听的时候首先要保持足够的耐心,要做有心之人。邵飘萍强调“纯在外交记者能注全神以静听,遇紧要处即默记于心,且以种种方法,使对谈之人滔滔不倦,无意中乃猎得重要之消息”。[4]意思是说,会听听门道,聪明的记者能在对方的滔滔作答中有耐心地听,仔细分辨出有价值的信息。再者,在听的过程中应保有足够的定性,在受访人面前要保持沉着、冷静,心态平和,不宜激动。他说,应该在“听到重要处,心中十分注意,而外形毫不惊诧”[4],更“不可即示惊诧而对之穷追其所以然”[4]。所以,一个优秀的记者,应该做到“必闻之泰然,若未闻者”[4]。切不可突拿出纸笔以从事抄录,如实在“遇有难于记忆之点,可在囊中摸索而书一二字于厚纸”[4],切不可惊动谈话者。因为那样无异于警告谈话者,你现在的谈话,明天就是新闻了。这样,谈话者就会终止谈话,或至少降低其谈话的真实性或秘密性之价值。

我们知道,真正掌握信息资源的人,一般都是在经济社会中或占有一定地位,或握有某些权力,或充当重要角色的人。如今,随着传媒体制的变革、传媒市场化的发展,以及传播娱乐化的演绎,那些掌握信息资源的人面对记者的采访常表现出两种倾向:一是对传媒体制的变革不敏感,仍然抱持传统观念,对媒体的现代功能认识不足,以为媒体就是宣传工具,为我所有,因而要求媒体按照有利于自己的方式进行传播。这样,他们透露给记者的信息必然是对己有利的,难免流于片面,易于违背客观。二是如今的传播娱乐化,往往会把某些握有权力的、或其他拥有信源的人推向风口浪尖,使得这些人谨小慎微,遇记者采访时唯恐避之不及,要么躲藏、要么应付,不愿多说。这两种情况都会给记者的采访带来难度,需要记者具有相当的“访”和“问”的技巧,真正做到“慧问”和“会听”。

五、一次与之交谈者,无不乐于为友——良好的礼仪修养是打开通往卓越记者之门的金钥匙

当今社会是一个注重平等、讲究交往的社会,一个人如果自我封闭,隔离于社会,不愿同别人友好交往和友善合作,那就很难立足于社会,更谈不上进步和发展了。作为具有一般公民和信息传播者双重身份的记者尤其需要具备相当高的人际交往能力,而人际交往中,良好的礼仪素养显然是不可或缺的素质。这一点也正是邵飘萍所看重的。他认为讲礼仪有利于记者接近信源,有助于同采访对象进行真诚沟通,能够帮助记者赢得更好的采访效果。那么,记者在采访中应该讲究哪些礼仪呢?邵飘萍的相关论述给了我们诸多启发。

邵飘萍“很讲究记者采访时的服装、仪表、淡吐、风度和排场。”[10]服装方面,他主张以整洁高尚为原则,忌过于不入时或过于奢靡。同时,要因人而异,要求“外交记者每备具有各种之服装,遇性质特殊之人,亦有随时变易之必要。”[4]显然,他的意思是说,要依据不同的访谈对象和不同的访谈场合而着装。在容貌上,他要求记者做到整洁与高尚,使人一望而知为极正当之人。“不可有过旧之怪状,尤当力避纨绔子弟之佻亻達气习”。[4]邵飘萍尤忌“面目可憎,语言乏味”的记者,所以,在语言上,他特别反对“语无伦次,谈吐重浊,或杂以乡音,使人莫辨,或期期口吃,语尾特多,与夫咳嗽,涕唾,无意识之强笑”[4]等等。在与人交往的态度上,邵飘萍强调必须和蔼庄严、谦恭礼让、机警沉着。他认为和蔼令人可亲,庄严令人爱敬而不轻视;机警令人知不可欺;沉着令人知为勤恳笃实,对人毫无恶意。由此,“无论老幼新旧阶级之人,一次与之交谈者,无不乐于为友,且愿得时常握手焉。”[4]

邵飘萍还就访谈细节中的礼仪规范谈了自己的看法,重点从到访、见面和交谈三个环节进行了强调。到访时,要怀揣敬意和耐心;若遇有门卫,则须“告门者以受约而来之意(或将原函携住)”[4],待门卫核准后,方可随门卫到会客室等候采访对象。有时,记者遇来宾已满,在等待访谈对象时容易急躁,邵飘萍就提醒他们这时更应体现良好的礼仪修养,保持耐心。“必俟顺次挨及,须知静候两三小时乃极平常之事,万不可躁急而表示不耐,或侮慢仆役。”[4]见面时,称谓要得体,他主张“对被访者称先生或其职名,己则称弟,或仅署姓名”[4];交谈时,“必时时注视相手方之面目”[4]。理由有三:一是表达对对方的敬意;二是可以了解对方所言之诚伪;三是可以了解对方对我的态度。

邵飘萍作为民国初期三大名记者之一,对什么样的记者才算是卓越记者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在他看来,跨学科、复合式的知识结构,多角度、多层面的立体式观察与思考,责任第一、刚正不阿的品性态度,“慧问”与“会听”俱备的高超采访技艺,外重仪表、内修心性的礼仪素养等,都是修炼成为卓越记者的必备要素。他是这么看的,也是这么做的。即使后来他在新闻事业上成绩卓著,包括报业上的巨大成功,但他却始终不忘初心,笔耕不辍。无论做到什么位子上,他都倾其心血,不忘记者本色。他不仅身体力行,坚持采写,而且不断思考,认真总结,阐述了作为卓越记者的必备素养,形成了有价值的文字,比如《实际应用新闻学》和《新闻学总论》等,为后人留下了一笔宝贵财富,值得我们仔细揣摩,尤其值得当下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工作者认真研究和有效借鉴。

猜你喜欢
新闻学卓越
创优阳江 追求卓越
从优秀到卓越门店需做好12项修炼(上)
以人为本 追求卓越——福州十中简介之一
旅游类本科院校关于《新闻学概论》的教学改革与特色建设
大作为 走向卓越
创新,只为追求更加卓越
媒介融合时代地方高校新闻学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新闻学理论在网络媒体时代的变革与创新
当代新闻学的网络化发展
卓越之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