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弘扬西柏坡精神的现实意义及其路径

2018-03-07 16:49陈彦荣西柏坡纪念馆河北石家庄050000
文化产业 2018年1期
关键词:西柏坡弘扬革命

陈彦荣(西柏坡纪念馆 河北 石家庄 050000)

西柏坡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巨大的精神财富,是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先辈在驻西柏坡期间所创立和体现的一系列具有丰富内涵的革命精神。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将继承和发扬西柏坡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要有新气象、新作为,干出新业绩,踏上新的征程,开创新的时代。

继承和弘扬西柏坡精神的重要意义

70年前,中共中央和解放军总部移驻西柏坡,建立了我党武装夺取政权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推动中国革命实现了历史性的转折,创造了彪炳史册的丰功伟绩,留下了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继承和弘扬西柏坡精神最重要的是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自觉从党的光辉历程中汲取强大力量,激发昂扬斗志,继续深入推进我党领导人民进行的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和伟大社会革命,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宏伟目标而不懈奋斗。

1.对“两个敢于”开拓进取精神的弘扬是进一步深化改革,进行新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前提。

西柏坡时期形成的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两个敢于”精神,为我国改革开放提供了强大的动力,这是一种抓住机遇,顶住压力与挑战,争取最大胜利的革命进取精神。正是如此,我国作为一个14亿人口大国,在其他国家二三百年才能完成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情况下,只用了不到百年的时间就完成了工业化和城市化建设。在新的形势下,我国既处于发展的黄金期,又处于矛盾的凸显期,各种矛盾、问题的涌现都影响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平衡和发展。我们只有继续发扬“两个敢于”的开拓进取精神,才能不断地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化解深层次矛盾。

2.对“两个务必”创业精神的弘扬是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建设新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保证。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在历史的转折和发展中,我们容易产生骄傲自满的情绪,满足于小富即安,贪图享乐,拒绝进取,难以适应艰苦的生活。所以,我们必须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唯有长期不懈地励精图治、开拓创新、坚忍不拔,才能最终赶上甚至超越他们。实践证明,天上不会掉下来改革开放的成就,它是全国人民同心同德、埋头苦干、艰苦奋斗探索出来的。“两个务必”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顺利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贪图安逸,懒于探索创新,现代化建设一定是可望而不可及的海市蜃楼。“两个务必”是我们奋发图强最为宝贵的精神资源。

3.对“两个善于”实事求是、勇于创新精神的弘扬是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建设新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基础。

改革开放的发展成就为我国进行初步的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基础,但是要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并且在整体上赶超发达国家,不是一朝一夕之间就能够完成的,这就要求我们发扬西柏坡时期形成的“两个善于”精神,即善于破坏旧世界,善于建设新世界,在实践中统一坚定的革命信念和高度的求实态度。在一系列的历史实践中,坚定的革命信念是我们充满信心、取得成功的保证;坚持科学求实的态度,是按客观规律办事,不走弯路的保障。

探析西柏坡精神的弘扬路径

1.坚持继承和发展、传承和创新相结合的原则

作为毛泽东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西柏坡精神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对马列主义的继承和发展,是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西柏坡精神的核心与精髓也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中得到发扬,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坚持和发展,是适应社会发展变化,与时俱进的重要体现。只有从时代要求和社会发展水平出发,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为立足点和出发点,才能将西柏坡精神价值充分开掘,在创造中继承并发扬。

2.利用新技术,多渠道、多视角传播丰富的教育资源

尽管党中央进驻西柏坡的时间在中国革命史上只有短短的两年多,但是这一时期正是中国革命走向全国胜利的转折阶段,用时间无法衡量其精神价值。对西柏坡精神的弘扬与传播要综合历史、政治、文学等多门学科,采用电视、电影、动画等多种艺术途径,利用电视、舞台、微博、微信等各种传统媒体与网络新传媒,各种载体,各种教育资源,结合红色网站的建立、红色旅游的开展等多种模式,最大力度地以生动活泼的形式进行教育与宣传,让全国的人民在知道西柏坡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地领会西柏坡精神,在全社会营造一种积极地教育氛围。作为中宣部确定的全国重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西柏坡在未来的发展中任重道远。

3.丰富德育内容,致力于民族素质的提升

西柏坡精神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不同历史时期中华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不是一种孤立的文化现象。将西柏坡精神作为德育的重要内容纳入国民素质教育体系十分有必要,将之与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精神、抗洪抢险精神、抗震救灾精神、奥运精神等相结合、统一,促进民族素质的提升,为现代化社会精神文明建设提供动力与支持。

4.不断扩大教育群体,树立整体的教育观

重点加强对党员干部和青少年的宣传教育,让党员干部在实践中对党和国家事业、人民赋予的权力和个人名利都保持进取、敬畏、平常的心态,让青少年担负起未来的国家责任,发扬优良传统和作风。

结语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就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对西柏坡精神的弘扬更要以此为基石,方能在新的历史时期,进一步发挥红色革命圣地的作用,促进红色文化的发展。

猜你喜欢
西柏坡弘扬革命
弘扬爱国精神
弘扬爱国精神
西柏坡精神引领实现“中国梦”——期刊中心党支部赴西柏坡参观学习感言
革命人永远是年轻
粉红革命
弘扬雷锋精神,既不左,也不右
掀起秋冬潮流革命
风雨西柏坡行
走进西柏坡
弘扬雷锋精神 坚持与时俱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