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阅读习惯培养及案例分析

2018-03-07 10:39刘桂琴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8年21期
关键词:读书会读物玩具

刘桂琴

(湖北师范大学图书馆,湖北黄石 435002)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进步,电子产品逐渐走进人们的生活。各种电子产品的普及,逐渐暴露出一种用手机进行碎片式阅读取代传统纸质图书阅读的趋势。不难发现,公交上、地铁上人们都随时随地拿着手机在看。然而,在这些公众场合却很少看到有人拿着一本书在看。照这种趋势,图书真的要从人们的学习、生活中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手机等电子终端产品。图书是知识的海洋,是人类智慧的结晶。著名的文学家高尔基曾说过:“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通过阅读书籍,可以提升个人修养,增长见识学问,启迪思维,开阔视野。一个国家的阅读力关系到国家软实力、社会文明程度和创新能力[1]。近年来,国家从战略高度大力进行图书阅读推广。各大高校、省市、社区图书馆都在通过各种活动和措施大力进行阅读推广,鼓励读者读书,并为读者读书提供各种便利。学前儿童阶段是人生学习的初始阶段,也是从小养成各种良好习惯的关键时期。从小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可为以后人生各个阶段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更是提高其后续学习能力的有效途径。

1 学前儿童阅读习惯的培养

1.1 提供良好的阅读环境

“孟母三迁”是一个家喻户晓的故事。说的是在孟子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去逝了,留下母亲一个人陪伴着孟子长大。刚开始,孟母把家安在了墓地的旁边。由于经常看到有人来墓地祭拜,时间一久孟子向扫墓人学会了跪拜、嚎哭等丧葬的礼仪,并和相邻的小朋友们一起玩起了丧事跪拜的游戏。孟母看到以后,觉得不能继续住在墓地边让孩子天天看着扫墓人跪拜和嚎哭。于是孟母就带着孟子把家搬到了市集的附近。在市集,孟子每天看着商人们做生意,有的鞠躬微笑着欢迎客人,有的端茶倒水招待着客人,还有的以各种方式和买者讨价还价。时间一久孟子就学会了这些,又和相邻的小朋友们玩起了商人做生意的游戏,并模仿的惟妙惟肖。孟母知道这些后,觉得市集也不适合孩子居住。于是,她又带着孟子搬家了。为了给孟子提供一个良好的成长和学习环境,这次孟母把家搬到了学校附近。受学校孩子和老师的影响,孟子开始变得懂礼貌,守秩序、讲道理和喜欢读书了。看到孟子的变化,孟母认为这才是孟子应该居住的地方。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孩子的成长受环境影响很大,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孩子接受教育的内容和自身的行为习惯。儿童阅读亦如此,首先需要一个良好的读书环境。

在信息技术日益发达的今天,电视、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已经成为每个家庭每天都在频繁使用的必需品。如果一个家庭里,父母一有空闲不是在看电视就是在玩手机或玩电脑,甚至在吃饭、睡觉或者带孩子出去玩的时候都在看手机。孩子长期处在这样的环境中,必然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久而久之就成了电视迷、手机迷、电脑迷。因此,要培养儿童良好的阅读习惯,首先需要家长放下手机等电子产品,拿起书本,以自己的行动为孩子树立一个好的榜样。幼儿具有比较强的模仿能力,家长的行为和习惯会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孩子[2,3]。在家里,父母经常看看书,在孩子面前拿起书本阅读,甚至鼓励他们将书本当作玩具或朋友,在父母的行为影响下,孩子也会学着大人的样子,拿起书来看,日复一日,孩子就慢慢地喜欢上了看书,从而引起阅读的兴趣。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阅读兴趣才能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父母是孩子言行上的老师,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的形成离不开父母潜移默化的行为影响,良好的家庭阅读环境是幼儿好的阅读习惯养成的必备条件。

1.2 挑选合适的儿童读物

阅读一本好书让人终生受益;而读一本坏书,也许能污染孩子纯净的心灵,甚至能把人带到黑暗的世界。因此,对于幼儿而言,家长为其挑选合适的读物显得非常重要。

在图书的选择上,我们要尽量选择内容和形式符合儿童年龄阶段的读物。首先,在内容上要尽量选择那些带有“正能量”的简单故事,例如可以选择像冰心、安徒生等国内外著名儿童文学家的经典作品,或者是“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等方面的获奖图书,切忌让血腥暴力,语言粗俗的书籍进入儿童的视野。其次,父母到书店购买或者是到图书馆挑选图书时要考虑到儿童年龄的变化。婴幼儿一般选择撕不破的文字少的图画书、绘本或者卡通卡片,而幼儿园时期可选择诸如《妈妈讲故事》、《经典故事》、《经典通话》等较为“高级”的绘本读物,小学阶段可选择《一千零一夜》、《三毛流浪记》、《十万个为什么》等更为“高级”的带有拼音的、篇幅稍长一点的纯文字读物,这样碰到不会认的字可以用拼音拼读。再次,图书的挑选的品种要多样化,并且每隔一段时间要更新家里书架上的图书。图书的品种可以是漫画、童话、科普书和中外名著等,甚至一些较好的音频和视频资料也是受孩子们欢迎的。一陈不变的、单调的儿童读物会使得孩子逐渐失去阅读的激情。儿童都对新的事情更感兴趣,而多样化的经常更新的读物还可以让儿童的视野更宽阔,让他们的爱好更广泛,知识面更宽广[4,5]。所以,适时更新儿童读物,让儿童不断地有新书看,不会使他们厌烦和看腻,而更能持续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

1.3 激发儿童的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学前儿童良好的阅读习惯关键是要激发他的阅读兴趣,让他从读书中找到乐趣,喜欢上读书。对于儿童而言,能够从小体味到阅读的快乐将终身受益,但兴趣是需要培养的,是父母通过合理的方法和措施激发出来的,不是强迫灌输的。如果强制性地让儿童天天坐在书桌前按照家长的意愿来看书,很难让孩子对读书产生兴趣,更不可能让他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因此,学前儿童的阅读兴趣需要家长合理的引导和鼓励。在学前儿童刚接触书本期间,家长要选择那些符合儿童心理特点和需求,且能吸引他眼光的诸如画册和绘本等读物[6]。因为,在儿童看来,五颜六色的花草树木和各式各样的卡通人物比抽象的数字和拼音要有趣得多。只有是儿童“爱看”的书,他才会愿意去阅读,从而对书产生好感。家长不可过早地对儿童读物的内容、类型和范围进行过多地约束和控制,不能看到别的孩子读什么“好”的书便自作主张地让自己的孩子也跟着读一样的“好”书,因为每个孩子感兴趣的读物不一样。要从孩子感兴趣的内容出发,只要图书内容健康,都可以作为培养儿童阅读兴趣的读物。相反,一定要避免高压强制儿童看按照大人阅读习惯的读物,更不能强行改变儿童的阅读爱好,否则,儿童就容易对阅读产生厌烦,失去阅读的兴趣。

家长要在内容健康的图书范围之内把读物选择的权利交给儿童,要尊重孩子的阅读兴趣,根据实际情况给予正确引导,不宜过多地干涉。家长也要在平时注重交流,及时了解孩子喜欢什么类型的书籍,并且多鼓励儿童解决在阅读中遇到的问题,让他在阅读的过程中体会到阅读的快乐。

1.4 坚持亲子阅读

亲子阅读,也称之为亲子共读,即家长和儿童一起阅读读物,也包括家长指导儿童阅读。现在世界各国的教育学者都公认亲子阅读是提高儿童阅读能力的良好方式[7,8]。

学前儿童由于年龄小,坐不住,都好动,阅读容易分心,不容易一个人坐下来安静的读书,要想让他单独地而又安静地阅读一本书几乎不太现实,因此学前儿童阅读时家长的陪伴和引导是必须的。要想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家长应该成为孩子的读友。每一个家长都可以成为指导孩子阅读的老师。家长们每天花一点点时间,和孩子一起阅读,一起分享,一起交流,会使儿童逐渐爱上阅读,学会阅读,并且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在亲子阅读过程中,家长起到的不仅是监督作用,更是主导作用。通过共同阅读,家长与儿童之间要对阅读内容达到共识,通过书本内容的交流,教会孩子做人的道理,并增进彼此的情感。比如和儿童一起看《狼来了的故事》,家长除了与孩子沟通故事中生动的情节内容之外,还可通过这个故事告诉孩子不能说谎愚弄他人,做人要诚实守信,否则最终爱伤害的只会是自己。这样既能营造阅读的良好氛围,又能通过交流起到教育的作用。

在阅读时,家长不要把厌烦、不高兴、责备等消极的情绪带到阅读中来,否则儿童的阅读热情会受到负面影响。爱玩是儿童的天性,家长要学会把阅读变成一种互动的游戏,使儿童在轻松愉快中阅读。如读完一个有趣的故事后,鼓励儿童再讲给家长听,或者家长就故事中的情节提一些简单的问题,让孩子回答,家长在儿童讲述时要不时地给予适当的表扬和引导,让儿童感到兴奋和自豪,从而让孩子愿意读更多的书。

此外,亲子阅读不仅需要家长的参与和正确引导 ,更需要家长的长期坚持。儿童的注意力有限,更没有时间观念和自我约束能力,如果家长不能坚持下去,“三天打渔,两天晒网”,儿童的阅读激情就会慢慢消失殆尽,这样难以真正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更谈不上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因此家长无论每天工作多么繁忙,都要坚持抽出15~30分钟的时间陪伴孩子阅读。只要能做到持之以恒,坚持每天正确的亲子阅读,儿童就会自然而然爱上阅读,从而保持良好的阅读习惯。

2 成功案例分析

2.1 将书籍和玩具“合理”展放在一起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现在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比以前大大提高,每一个学前儿童都有许多的家长或者亲戚朋友买的玩具,很多家长说家里堆满了玩具。爱玩是孩子的天性,每个孩子都喜欢玩玩具,而且这些玩具将陪伴他们度过快乐的童年。试想,如果将玩具和儿童看的书籍“合理”地展放在一起,会是什么样的效果呢?为了能让孩子在找玩具的同时,也能注意到这些书籍,李景阳小朋友的妈妈有意地将孩子要看的书籍用一个图书展示架与玩具摆放在一块儿。这些具有精美封面的幼儿读物就展放在玩具中间,孩子一眼就能看到,也很容易被吸引到,想看了顺手就能拿到这些书籍。每个孩子都具有很强的好奇心,每次李景阳小朋友想拿玩具玩或者将玩具放回原地的时候,都会自然而然的看到展示架上的画册和绘本,这一下子就吸引到他的眼球了,然后他就会情不自禁的拿起这些书翻看,有时看入神了,甚至能自己一个人安静的坐在那里看十几分钟。他觉得书籍和玩具一样,也可以用来“玩”,甚至认为书箱比玩具还好 “玩”。

这种图书和玩具合理展放在一起的形式,有效的激发了李景洋小朋友图书阅读的兴趣。显然,这种儿童自发的拿起书籍来看比家长给儿童书看,甚至强制性要求儿童看书的效果要好的多。利用儿童的好奇心理,将其注意力合理的引导到书籍中来,让他们对图书产生兴趣,像喜欢玩玩具一样喜欢看书,达到“天生”喜欢看书的效果,这对于培养儿童阅读良好的习惯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2 角色扮演阅读

角色扮演阅读,就是在阅读的基础上,家长和孩子一起以讲述或动作等形式扮演读物中的角色。家长可以和孩子按照自己的意愿,根据读物中的内容和情节选择担任自己喜欢和熟悉的角色,像做游戏一样,体会阅读的乐趣,从而让儿童喜欢上阅读。

一般来说,如果只是安静的坐下来看书,很难长时间集中儿童的注意力,但如果让儿童自身扮演故事中的一个角色,成为故事的一部分,无疑会使他更感兴趣。通过角色扮演和模拟体验,儿童能更好的理解书中的内容,还可以在激发他们想象力的同时,提升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更促进家庭成员间的互动,并进一步增进孩子和家长的感情。

一次,我带着儿子去一个朋友家中做客。在我们坐在沙发上聊天的时候,朋友5岁的儿子张程程高兴地给每个人发了一个苹果,并最后留下一个最小的苹果给自己吃。看到孩子这么懂事,我就逗他:“程程,过来,阿姨的大苹果跟你换。”没想到他却一板一眼地对我说:“我是小孩子,应该吃最小的苹果。” 看着他那天真可爱的样子,大家都被逗得开怀大笑,直夸小朋友礼貌、懂事。后来听朋友说,程程是在《孔融让梨》的故事中表演了小孔融,牢牢地记住了其中的故事情节,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并运用到了生活中。亲戚朋友的赞扬也让张程程小朋友更加喜欢角色扮演阅读了,如此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通过角色扮演阅读让孩子深入到图书内容中去,不仅能提高儿童阅读的兴趣,体会到读书的乐趣,更能让其深刻领悟到书中所讲的道理。

2.3 参加儿童读书会

儿童读书会是以读书为主题,为儿童营造的一个读书思考、思想交流和表达自我的平台。近年,随着国家大力提倡开展“全民阅读”活动以来,各种儿童读书会如雨后春笋般在全国各地开展。公共图书馆、书店都会定期的以各种形式主办儿童读书会。我自己也带着5岁的儿子参加过多次这种读书会。儿子很喜欢去读书会,每次都表现的很活跃。

读书会常以故事阅读分享、国学经典诵读、脱口秀等不同方式组织各类儿童阅读活动,由于形式多样,氛围良好,所以深受儿童的喜爱。在读书会上,孩子们不但可以阅读各种自己喜欢的书籍,还可以将自己喜欢的故事拿来和别人分享;在家长和读书会组织者的引导下,孩子们围坐在一起,可以彼此交流读书的心得和体会,或者通过知识抢答、情绪体验等有趣的活动环节,一起分享阅读的乐趣。

通过读书会,扩大了儿童们的阅读视野,提高了他们的表达、沟通和协作能力,使得他们更能在良好的读书的氛围中学到知识。因此,家长应该多让儿童参加读书会,让阅读丰盈孩子的童年,让更多的家庭溢满书香。

3 结论

培养学前儿童的阅读习惯需要家长的积极参与和正确的引导,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更贵在持之以恒。家长应当根据自己孩子的性格和特点,尽可能为儿童提供轻松自由的阅读环境,选择适合孩子的阅读引导方式,尽量把阅读选择的权利交给孩子,如此才能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进而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从小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不仅可以使儿童增长知识,促进语言能力提高和和智力水平的发展,更能为其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基础,这对于儿童长远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

猜你喜欢
读书会读物玩具
工会干部案头读物推荐
工会干部案头 读物推荐
战火纷飞中的读书会
喜闻《论持久战》成为“最热读物”
昆虫读书会
当“读书会”成为一门生意
神奇的统计表
平衡玩具
丢失的玩具
小小玩具,大大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