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体育教学的现实困境与优化路径探究

2018-03-07 17:12张辉云南省化工学校云南昆明650500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8年2期
关键词:体育教师中职体育

□ 张辉(云南省化工学校 云南 昆明 650500)

现代社会对人才的思想品德、身心素养、文化品格等各方面都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体育教育教学能够有效满足个体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要求,成为了素质教育价值生成的重要路径。因此,加强中职体育教学现实困境与优化路径的研究,对提高中职生社会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中职体育教学的现实困境

1.1、资金投入不足,环境建设滞后

当前,大部分中职学校存在体育设备建设资金投入不足,环境建设滞后的问题,无法为广大中职生提供充足的体育器材,如体育活动空间不足、运动配套设备不完善等,严重制约了中职体育教育的健康发展。就拿足球场和篮球场来讲,大球类运动需要充足的活动场地才能确保此类体育运动的顺利实施,但因中职学校重视度不够、资金不足、设备落后等原因,根本无法为学生提供足够的足球、篮球运动空间,也无法开展有针对性的活动,这难免会挫败学生进行篮球、足球运动的积极性,不利于中职生体育核心素养的养成。

1.2、思想认识偏差,教育理念落后

就现状来讲,中职学校相关领导和体育教师普遍对体育教育有着错误的思想认知,不仅重视度不够,而且积极性也不强,根本无法实现中职体育教育教学的实效性。相关教育主体认为中职生已经完成了中考,文化成绩和体育锻炼都已经变得不再重要,并将所有关注点都放在了专业技能培养上。因此大部分教师都没有深入研究和理解新课改、素质教育、核心素养等重要指导理论,也没有将体育教学纳入中职常态化教育体系之内,最终造成中职体育教学活动丧失了应有的教育价值。此外,许多教师将体育教学和日常游戏归为同类,错误地认为体育教学就是陪学生游戏玩耍,这样一来,中职生既无法掌握基本的体育知识和技能,也无法形成正确的体育价值观和良好体育习惯,限制了中职生全面发展。

1.3、教学方式落后,教学效果低下

在中职体育教学实践中,许多教师仍采用传统落后的教学方式展开教学,就是先进行集中的体育知识讲解和动作示范,然后要求学生进行理解和模仿,最后再给学生有限的自由活动时间进行练习。单调枯燥的程式化课堂,严重挫败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根本无法确保教学内容的全面落实以及教学目标的顺利达成。此外,教师在进行知识讲解时,基本是围绕体育项目本身展开的,很少会进行拓展延伸,将体育前沿知识和成果分享给学生,极大地限定了学生的知识视野。再加上,中职体育课程都是通识性的,所有专业的学生所学的体育内容都一样,没有针对专业特点开发相应的体育教学方案,不利于培养中职生社会适应能力。

此外,以课外训练、校级运动竞赛为主的课余体育活动,因场地建设滞后、训练经费不足等原因,造成许多中职院校课余体育活动缺乏常态性运作系统,日常训练和运动竞赛基本都是学生自发组织的,针对性、实效性都不强。

之所以会出现上述的困境,既有学校维度的原因,也有教师维度的原因,同时也有学生维度的原因,如学校的重视度不够、资金投入不足,教师的教学理念落后、教学方式单一、教学能力有限等,学生的体育行为怠慢、电子产品依赖过度、饮食习惯不合理等,都是中职体育教育发展的影响因素。

2、中职体育教学优化的意义

教育新常态下,体育素养已经成为现代人才必备的基本能力,而中职体育教育教学,不仅符合现代教育改革的现实要求,而且符合个体成长的内在规律,因此加强中职体育教学改革优化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方面,优化中职体育教学,有利于强化中职生终身体育意识。自全民体育战略实施以来,我国政府针对各级体育教育出台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等一系列重要政策,在总结中等职业学校体育教育改革经验的基础上,教育部在2012年实施了《中等职业学校体育与健康教学指导纲要》,并明确提出中等职业院校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充分尊重中职生的主体性地位,激发中职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提高中职生体质健康,让中职生在校期间掌握一到两项基本体育项目的运动技能与技巧,强化终身体育意识,养成终身锻炼的良好习惯。所以,优化中职体育教学,不仅能够全面落实新课改战略要求,而且能够培养提高中职生身心素养、创新意识,充分发挥体育课在中职生体育锻炼中的正面效能。

另一方面,优化中职体育教学,有利于提高中职生身体素养,推动中职体育教育可持续发展。正如列宁同志所言,健全的精神寓于健全的身体。某种意义上讲,体育是其他一切的基础,也是重要载体,若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连青少年的体质健康都无法保证,那么就根本无从谈及民族希望与国家未来。所以,中职学校要明确定位,提高体育教育的地位,并从资金、队伍、环境、体制等方面入手进行改进优化,只有如此,才能不断完善教育教学体系,才能充分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确保中职生体魄健康,为“中国梦”的实现奠定坚实基础。

3、中职体育教学的优化路径

针对中职体育教学的现实困境,相关教育主体必须在明确中职体育教育重要性的基础上,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改进,以充分释放中职体育在人才培养、社会发展、时代建构方面的正面效能。

3.1、完善教师培养机制,提高教学队伍水平

要想实现中职体育教学的有效性,教师队伍建设是关键,只有打造一支高水平、专业化的中职体育教师队伍,才能为其健康发展提供核心驱动力。因此,要构建由政府主导、学校监督、教师参与的中职体育教师培养机制,全面提高中职体育教学队伍水平。

首先,地方政府相关部门应结合地方经济、教育发展实际,科学制定中职学校体育专业带头人培养计划,根据“素养达标、专业过硬、创新教育”的标准,按照不同地区职业院校体育教师队伍实际水平,科学分配培养人数,进而对地区中职学校体育教师培养提供宏观引导,确保方向的正确性。

其次,中职学校要结合地方政府部门的要求,提高对体育教育的重视度,将体育教师培养纳入常态化工作体系内,并构建与之相应的监督机制,以确保相关政策的具体落实。一方面,中职学校要加强与地方高等院校的合作,定期选派优秀体育教师前往深造学习,及时转变中职体育教学理念和方式。另一方面,中职学校要积极聘请相关领域的专家或名师开展校本培训,不断提高本校体育教师业务能力,及时更新完善他们的知识系统。此外,中职学校应鼓励中青年教师进行自我充电,不断提高职称和学历,以优化体育教师队伍结构。

最后,中职学校要构建完善的体育教师引入、考核机制,将教学态度、继续教育水平、学生评价等纳入核心评价指标范畴,以充分调动体育教师科研参与、自我完善的积极性,促其转变教学理念,不断提高教学能力。

3.2、创新体育教学模式,拓展体育参与范围

课外体育活动是中职体育教学的有效延伸,不仅能够有效强化中职生体育锻炼意识,而且能够有效检验中职体育教学效果。因此,中职体育教师应积极创新教学方式,调动中职生课外体育参与的积极性,而体育俱乐部就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随着体育教学改革的深入推进,以及社会个体体育需求的个性化发展,传统体育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实发展要求。目前,经过体育工作者的实践探索,已经形成了许多全新的体育组织模式,而体育俱乐部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实践证实,体育俱乐部在体育教育领域的应用与实施,发挥了非常显著的优势作用,如深圳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都取得了预期良好的应用效果。对此,中职学校要结合自身实际,加强体育资源整合优化,发挥体育社团的协调功能,积极构建单项体育俱乐部,如足球俱乐部、乒乓球俱乐部、长跑俱乐部等,这样不仅为中职生提供丰富的课外体育参与渠道,强化中职生体育归属感,而且能够有效提高中职体育管理效率,为中职体育改革提供有力保障。

3.3、落实健康第一理念,促进全面协调发展

为积极响应国家倡导的全民健身战略和素质教育思想,中职学校相关教育主体也应及时转变思维理念,树立终身体育和健康第一的教育指导思想,在维持传统体育教学中合理成分的基础上,深入整合资源,更新教学理念,强化教学研究,促进中职体育教育教学的全面协调发展。

首先,要转变传统体育教学评价方式,注重多元化评价和过程性评价的体系建构,淡化体育成绩和名次的功利性竞争,强化体育科学育人的意识。其次,要加强体育课程研发,在传统体育教学内容的基础上,结合中职生实际情况,对课程结构、教学方法、体育设备等进行有效改造,如跨栏教学,可采用“软式化”材料的栏架展开教育,这样不仅能够消除学生学习跨栏跑时的恐惧心理,而且能够吸引更多学生参与到这项体育运动中来。此外,中职学校要结合自身实际,深入挖掘地方民间体育资源,并对其进行体育课程转化与生成,进一步丰富中职体育内容,这样不仅能够有效传承传统体育文化,培养学生文化自信,而且能够激发学生体育参与的兴趣,提高体育教学质量。最后,中职体育教师要深入研究和理解素质教育内涵,加强教学方法和手段创新,并及时转变教师角色,充分尊重学生课堂主体地位,以全面落实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只有如此,才能从根本上打破传统中职体育教学“一刀切”的局面,进而转向以学生为主导的层次化、开放化、探究化教学,增强中职体育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总而言之,对新课程的要求明确理解和正确运用是提高中职学校体育教学质量的关键,相关主体要及时转变理念,不断改进教学方式、教学模型,增进体育教学与专业教育的贴合性,使教学效果成倍增加。无论在什么时期,中职体育教学改革都应坚持科学性、客观性原则,不应以流行为准则,不负责任地盲从进行。教育事业是我国文化软实力发展的重点,不断推进其健康快速发展有利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

[1]马丽丹.中职体育教学改革的创新与实践[J].现代职业教育,2016,(29).

[2]罗云翔.新时期中职体育教学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策略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7,7(17).

[3]张剑辉.中职体育教学中渗透健康教育评价措施例谈[J].教师,2016,(05).

[4]江石泉.新课程下中职体育教学开展的困境及优化策略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7,7(06).

[5]黄松柳.中职体育教学中融入人文精神的策略探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6,6(34).

[6]黄丽英.中职体育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提升策略探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5,5(31).

[7]王彩虹.中职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J].亚太教育,2015,(30).

猜你喜欢
体育教师中职体育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应用多媒体技术 创新中职德育课
2016体育年
关于中职土木工程测量教学改革的实践和探索分析
我们的“体育梦”
浅谈中职英语教育三部曲
体育教师如何上好室内课
关于中职与高职衔接
体育教师要重视“听、说、读、写”
由“小学兼课体育教师”引发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