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年间南口有座塔

2018-03-07 18:30董燕
北京广播电视报 2017年37期
关键词:小伙伴

董燕

早年间,南口那座塔在东头老货站。

南口是我的老家,有很多传奇故事。儿时听胡同老人讲过,南口是个边塞隘口古战场,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民国的时候还在那里打过仗,在东边狼窝下坎儿(即现在的南口东河套)挖壕沟、筑工事,死了好多人,后来有个大官来视察,走后就在南口建了一座塔。我和小伙伴都当故事听,虽然好奇,但从未想过到东头去看个究竟,因为我们住在西头,总觉得往东去太远,又听说那里打过仗死过人,更吓得不敢去了。

但那个暑期,我和小伙伴欣然竟频顾东头老货站,留下深刻记忆。

那个年代我们胡同里的老住户家家都差不多,一家老少三代挤在简陋的石片房里,一个职工养着全家七八口。为了挣点活钱,很多家庭妇女不怕吃苦找活干,临时工、季节工是首选。那年同学的母亲在东头老货站干季节工,拣杏核的活儿需要人,正值暑期,于是我和同学搭伴儿来到我们眼中神秘的东头老货站。

走进大院,第一眼看到的景致让我们惊呆了!只见眼前矗立着一座巨大的黑色的塔,高高的塔尖指向天空,我不由得走上前仰面抬頭仔细看去:黑塔呈六棱圆柱形,上小下大,砖木结构,飞檐上面依稀可见青苔绿草。塔座是巨大的条石,又宽又厚,足有1米高,塔座中间还有一道黑色的双开门,里面有人正在打扫、清理物品。早晨的阳光洒满大地格外耀眼,那座塔像一个守护疆土的巨人,塔影遮挡了老货站大半个院子,我们干活儿的厂房半天才见移动的一缕阳光。

这就是老人们讲的那座纪念战事的塔,南口真有这样一座塔!

天很热,我和小伙伴及很多人在一个大房子里拣杏核,机器轰鸣马达响,一条半米多宽的输送带缓缓运行,把东边机器轧出的杏核碎料倒入西边的料仓,管事的工人用簸箕撮料,然后均匀地倒在一排排拣料台上,让大家按堆拣杏仁,收工时称杏仁记斤数算钱,如果被检查出有遗漏要扣钱。

我第一次干这样的活儿,天气热,性子急,手忙脚乱,挥汗如雨,一天才拣了2斤多,挣了一毛钱。一回生二回熟,我看别人干活找窍门,后两天快多了,但比那些手脚麻利的熟练工还是差远了。可不管挣多挣少,我都高兴!

连着干了3天有点累,那天我睡得早。到了半夜时分,窗外一声炸雷把睡梦中的全家人惊醒,我才知道下雨了。

第二天来到货站,一进院吓了我一跳,院里出现了一个大坑,有半坑水,坑里有一个奇怪的铁器物件,形状像灯笼,中间椭圆两边带尖儿……听人们议论我才知道,是昨晚的雷把塔给“劈”了!那段时间南口^议论纷纷,关于“雷劈塔”的传言有很多。后来大家才知道,是因为塔年久失修,避雷设施不接地,又是当地最高建筑物,正逢雷区才遭雷击。

塔被炸裂,在风吹雨淋中坍塌,后来在“文革”初期被拆除。据偶然与我聊天的伙伴儿说,南口有实力的单位出动了很多人工和重型机械,光那几块重达几十吨的花岗岩塔座条石就干了好几天……

光阴似箭。多年后,为写抗战征文《烽火台》,我有机会查看到《北京地方志》关于古镇《南口》的书籍,以及《新南口》刊物连载的李国棣、李慕禅老师的文章《南口镇》,看到书中专门有记载这段战事:1926年初,国民军与奉鲁联军在南口之战及1928年7月北伐战争胜利后,原国民军重回旧战场,召开追悼大会,悼念阵亡将士,会场设在龙虎台。会后,在南口火车站东建立了这座“国民军阵亡将士纪念塔”。

猜你喜欢
小伙伴
小明和他的小伙伴太累了
“小伙伴”等十七则
小伙伴们都惊呆了!
池塘小伙伴
招待客人
如何写好小动物?
“口”和它的小伙伴们的成长史
河里的小伙伴
快快停止大扫除
这个POSE没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