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教师改变,才能改变课堂

2018-03-07 09:47卢雪飞
新课程·小学 2017年12期
关键词:理论依据尝试效果

卢雪飞

摘 要:经过调查,现在的学生不喜欢上品德课,原因有个三个方面:没有专职品德老师,老师大多照本宣科,所以学生不喜欢;六年级学生的特点决定老师“一言堂”的教育方法行不通;品德学科决定这门学科要有不同于别的学科的教学模式。改变以美国爱德加·戴尔的“学习金字塔”理论和“同伴教育”理论为依据。在实践中大胆尝试,并取得明显的效果,在摸索中还不断修改。实践了一个学期后,学生对于这门学科由原来的“不喜欢”到最终的“喜欢”上,说明了“只有教师改变,才能改变教育,才能改变课堂”的道理。

关键词:客观现实;理论依据;尝试;效果;再改变

一、改变,源于客观现实

(一)授课者——老师

《品德与生活(社会)》缺少专业教师,小学品德老师大多数是兼职老师。就以我校为例,我校除了有一位是专职的品德老师(这位是学校的行政)外,其他品德老师都是兼职,由语文、数学、英语、音乐老师兼任,都以混搭形式居多。有考试任务的语、数、英学科老师必然花时间精心备课,精心组织教学。而对于没有考试任务的品德学科大多数老师不会花太多时间和精力去研究教法,仅仅按照书本上的内容照本宣科,学生自然就不喜欢上。

(二)学习者——学生

现在学生的知识来源不局限于老师和课本,特别是《品德与生活(社会)》这门学科的知识。要他们乐于接受这门“似曾相识”的学科,老师的教育教学方式就不能全部按照“师讲生听”的“一言堂”的传统教学模式来开展。另外,六年级学生跟低、中年段的学生不同,他们有以下特点:(1)“成人感”意识逐渐增强,独立自主的愿望在各方面都强烈地表现出来,对人、对己、对事有了一套评价标准。(2)学生间大多建立起固定的人际交往圈,愿意对好朋友倾吐内心的秘密,倾诉自己的喜怒哀乐。(3)学生渴望能够得到更多的尊重、理解和肯定,开始与大人有不同见解,不希望大人对自己过多干涉,与大人说话越来越少。(4)能力也迅速得到提高,他们能较好地独立处理不少日常问题,喜欢老师与他们平等地讨论、交流,希望自己的看法得到认可。这就对老师授课的方式方法有不一样的要求。

(三)学习的媒介——教材

《品德与生活(社会)》是一门活动型综合课程。品德的培养所遵循的是生活的逻辑,而不是纯学科的逻辑,这就决定了《品德与生活(社会)》必定要有不同于其他学科的教育和教学模式。要改变这种状况,笔者认为必须要从让学生喜欢上品德课开始做起。

二、改变,源于有理论依据

(一)美国学者、著名的学习专家爱德加·戴尔的“学习金字塔”理论提出学习的7种方法和效果。

课堂上最传统的教学方法——也就是老师在上面说,学生在下面听,这种我们最熟悉最常用的授课方式,学生学习效果却是最低最差的,两周以后学习的内容只能留下5%;阅读能够记住学习内容的10%;聆听能够记住学习内容的20%;看图能够记住30%;看影像,看展览,看演示,现场观摩能够记住50%;参与讨论、发言能够记住70%;做报告,给别人讲,亲身体验,动手做能够记住90%,这是最好的、效率最高的学习方法。

(二)“同伴教育”

源于澳大利亚,流行于西方国家的“同伴教育”是指具有相似背景、相似经历和相似年龄的伙伴,共同分享信息、知识和观念,相互传递思想、情感,以唤起感情上共鸣的教育手段。在青少年身上,同伴教育效果有时候远比教师教育效果要好,因为这种教育方式在同伴之间发生,同伴之間同声同气,毫无代沟,同学之间是平等的,学生不会感到有压力,自然容易接受,而且同学之间相处的时间比较长,教育的隐性效果要好。

三、改变,在于大胆尝试

根据学生目前学习现状,参照有关理论,本人在六年级品德课堂教育教学上作了以下新的尝试:

(一)改变过去课堂由老师主导、学生被动学习的状态,改为由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人,老师仅仅是调控者、组织者和引导者。

(二)把过去学生学习的表现都由老师评价改为学生自评、同学互评和老师评价三种方式。

(三)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完全按照学生自己的意愿去选择组员和感兴趣的教学内容来进行探索。

四、改变,效果明显体现

实施后课堂的改变:

(一)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空前高涨。无论质优生还是待进生都积极投入到收集资料、摘抄资料和制作PPT等工作当中。有学生甚至在下课铃响了后发出“怎么这么快下课”的心声。

(二)学生的能力有所提高了:材料的整理能力、制作课件水平、口才表达能力、同学之间的协调能力、应变能力等都有了明显的提高。

(三)课堂纪律有了很大的变化,小组交流反馈时学生都会认真观看、认真听讲(因为要对汇报的组员提问、质疑和给建议,还要打分,另外汇报的小组也会提问,如果回答不出来就很没面子,所以大家都不敢马虎)。

五、改变,在实践中再改变

发现问题后再次调整:

(一)小组合作探究内容划分问题:根据每个单元的教学任务,根据每个教学任务的难易度来划分,让每个组的探究量尽量均等,尽量避免出现有的组收集资料任务重,有的组任务轻的情况出现。

(二)关于小组合作探究反馈是否达到教学目标的问题:每个教学内容在学生汇报前我都认真备课并做好课件。每节课我都做好两手准备:如果学生小组交流反馈的资料跑题或者过于简单,我会提醒汇报组还可以从哪些方面收集材料,然后将我制作的课件进行补充;如果学生收集资料齐全,反馈效果好,这个环节就减免。

(三)关于评价打分问题:后来出现有些学生(组)心态不够端正,作为汇报组时就想让同学们打高分,不汇报时就打压汇报组的分数。对于这种行为,老师在教育学生要端正心态的同时,引导学生从以下方面来打分:(1)小组收集的内容是否详细是否符合主题内容;(2)小组反馈效果;(3)小组反馈形式;(4)反馈组合作情况(看成员间打分表)。这样就可以避免学生盲目打分、随意打分。另外对于讲不出原因而乱打分的同学给予三次机会,超过三次就取消其打分的资格。

学期结束后再次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在三个班随机抽了33名学生进行了调查,调查内容是:

1.你喜欢上现在的品德课还是以前那样的品德课?为什么?

2.你觉得你现在上品德课比之前上得会认真吗?为什么?

3.你觉得你现在品德课学到的知识多还是以前那样上学到得多?

33名学生的反馈如下:

从调查的结果来看,学生是很认同很接受这种上课方式的。导致学生发生根本变化的原因是由于老师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和学习的主人。

“只有教师改变,才能改变教育,才能改变课堂。”正如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说:“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当一个人不仅在认识世界,而且在认识自我的时候,就能形成兴趣。没有这种自我肯定的体验,就不可能有对知识的真正的兴趣。”

传统教育将教师视为教育主体,将学生视为教育客体,侧重于教师主动地传授教育过程,而忽视了学生主动接受的过程,至于怎样促使学生自己教育自己、自己管理自己则更不受重视。同伴教育较之传统教育最为显著之处就在于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有一群优秀的同龄伙伴润物于细无声处,潜移默化中传递知识、方法与提高自我管理的能力,相信会对孩子的健康成长与学业进步大有裨益。

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06.

[2]任苇.同伴教育:理论与实践[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

[3]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编辑 李琴芳

猜你喜欢
理论依据尝试效果
按摩效果确有理论依据
再试试看
一次惊险的尝试
迅速制造慢门虚化效果
尝试
浅谈高中英语阅读课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
受控主体合法预期保护的理论依据研究
模拟百种唇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