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行为矫正法对重度残障儿童感知机能的训练

2018-03-07 09:47唐丽萍
新课程·小学 2017年12期
关键词:行为矫正送教上门

唐丽萍

摘 要:送教上门作为特殊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残疾程度较为严重、接受正常教育有较大困难的残障儿童进行的个别化教育。这些孩子大都身体畸形,存在多方面的缺陷:运动、感知、手眼协调等身体机能差。送教上门时,我们运用行为矫正技术,着重对孩子进行感知机能的训练。

关键词:送教上门;行为矫正;重度残障;感知机能

《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年)》提出“送教上门”后,特殊教育学校主动回应,对不能入校学习的重度残疾儿童实施送教服务。这些重度残障孩子大都不能自理,躯体部位畸形,走、跑、跳等身体机能差,还伴有情绪行为障碍、行为固执等。这些缺陷不人为干预,一般不会自行消失,不仅影响孩子的正常生活和学习,还制约了今后适应社会的能力。

矫正缺陷是促进重度残障孩子发展的重要手段,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目标。感知机能训练是对重度残障孩子很重要的补偿性措施,它是在周密的计划下,有计划地运用行为科学的方法及实验结果,来改变一些能从外部观察到的行为。通过两年多的送教上门实践,我们发现行为矫正在重度残障儿童感知机能训练中效果显著,它能快速、及时地去掉教育者所不期望的行为,迅速学会基本知识和技能。

行为矫正法的运用如下:

一、强化法

儿童的行为决定于环境对他作出的反应,得到强化的行为将重复出现,没有得到正强化的行为将渐渐地从儿童的反应中消退。也就是学习什么就强化什么,强化包含两方面:一是指训练的内容在基本掌握或当时已经掌握后,要进行及时练习、反复练习;二是在训练过程中对于学生已取得的进步,哪怕极其微小的进步也要及时鼓励、表扬,使这些重度残障孩子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增强其训练的自信心和内驱力。

送教上门中,有这样一位唐氏宝宝:IQ为45,患有先天性心脏病,故不能到校上课。第一次送教时我们带了一盒积木,在教孩子玩积木时我发现他对颜色识别有困难,特别是对绿色和蓝色不分。接下来的送教我都挑选这两种颜色的物品和孩子一起玩一玩,学一学,如绿蓝两色的铅笔、水彩笔、气球、纸盒、垫板……让他反复感知,强化训练。同时对于他的反应及时给予鼓励,哪怕每次只说对一组,也都给予巧克力奖励(他最爱吃巧克力)。经过一个月的训练,他能正确区分绿色和蓝色了。

奖励会给学生带来愉快,因此能促进学习。尤其是智障学生由于智力缺陷,往往做事不准确,因而受到外界的嘲笑、歧视。他们对接纳和赞许的需要程度比一般人高,物质奖励比精神上的鼓励更能使他们得到满足,更能促进他们行为的改变。

训练时,老师要根据学生特点确定强化物,还要经常变换强化物,不然容易失效。同时要遵循“连续及时强化的原理”,才容易产生效果。

二、塑造法

塑造法又称逐渐接近法,它先是从学生已有的行为中发现与目标行为最接近的行为,然后对这种行为给予最初的强化,之后采取一定的措施使学生的行为逐渐接近目标行为。

x乐是一名脑瘫儿童,生活不能自理,动作不灵便,尤其是上下楼梯非常困难。为发展他这方面的能力,我们将训练过程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双手握扶手,两脚同踏一阶上下楼梯;(2)单手握扶手,两脚同踏一阶上下楼梯;(3)双手握扶手,左右脚交替上下楼梯;(4)单手握扶手,左右脚交互上下楼梯;(5)不用扶扶手,两脚同踏一阶上下楼梯;(6)不用扶手,左右脚交互上下楼梯。

其中第一阶段他已能达到,作为复习巩固,再进入第二阶段。待每一阶段都得到落實才进入下一阶段训练且及时予以鼓励表扬。每次送教老师当场强化训练后,督促其家长每天在家继续训练,家校密切配合,经过两个多月的训练,该生终于能独立上下楼梯了。

三、任务分析法

任务分析法就是选出最终的或长期的指导目标,然后将选出的目标分为若干个连续的小步骤,即细分为若干个阶梯目标行为。

x艳语言发展较好,精细肌肉控制较差,手眼不能很好地协调。我为其制定视觉与精细动作配合的训练,能完成用钥匙开锁的任务,并将这一目标分解为五个连续的小步骤:(1)拿起钥匙;(2)找到锁眼;(3)钥匙对准锁眼;(4)钥匙插入锁眼;(5)旋转钥匙打开锁。

训练时不需按1-5的顺序进行,而是先由教师将步骤1-4完成,再由小艳完成步骤,操作熟练后,教师完成步骤1-3,小艳完成4-5,以此类推,直到小艳能顺利独立完成1-5的步骤。

这些目标行为根据重度残障学生的现有技能水平来决定,为了使他们切实达到目标,必须详细划分出短时间内能实现的连续小步骤,目标细化了,明确了教师将要予以指导的行为,能使重度残障孩子朝着所希望的最终目标稳步前进。逆向训练能使重度残障学生很快看到任务的完成,产生成功的体验,树立起信心。

四、及时帮助和帮助的消失

孩子在训练时,教师可对他进行各种各样的帮助,然后再逐渐地减少帮助。周x这孩子动作较灵活,而生活认知极差。在运用视觉辨别事物时,极易混淆,分不清物体的长短,更不能将三个以上的相同物体按从长到短或从短到长的顺序排列。训练时我先为他作示范,让他观察怎样区别长短并找出最长的铅笔排第一,再找出剩下的铅笔中长的那一支排在第二,最后把最短的那支铅笔放在末尾,教师边示范边讲解。在观察的基础上,让他模仿和试做。当他无措时,及时给予提示。随着他的进步,由手势提示(手势模拟长度)逐渐改为口语提示,最后取消提示。通过几星期的训练,他也能将3到5支铅笔依长短排序了。

重度智障孩子在学习上比普通学生更需要老师的辅导帮助,以降低学习难度。最初,老师要进行全面的帮助,之后慢慢地由全面帮助逐渐过渡到孩子自己达到目标行为。

当然,行为矫正法的运用也不是千篇一律,要因人而异,要充分了解每个重度残障儿童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提出教育训练要求,制订训练计划,分步练习,采取“小步子,多循环”的方法,综合利用多种行为矫正技术,巩固、强化,直至孩子掌握。

参考文献:

吕静.儿童行为矫正[M].浙江教育出版社,1992-01-01.

编辑 赵飞飞

猜你喜欢
行为矫正送教上门
试析如何提升送教上门工作的实效性
焦点解决短期咨询在小学生行为矫正中的运用
融合教育架构下“送教上门”模式的实践与思考
浅析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原因及对策
爱心烘托姊妹花
小学生消费攀比心理透视及行为矫正初探
促进小学生行为趋善的“内疚教育法”
代币制在培智学校学生行为矫正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