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等三角形单元教学策略浅谈

2018-03-07 02:41刘顺林
新课程·中旬 2018年12期
关键词:全等三角形证明

刘顺林

摘 要:学习好全等三角形对于进一步学习四边形、多边形和圆等几何知识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全等三角形的学习过程中,要加强知识的探究学习,不要急于求成,要有条有序地增强学生对全等三角形知识上的应用能力。

关键词:全等三角形;证明;单元

说起全等三角形,不由得让我想起学生时代的一则顺口溜:“几何几何,叉叉角角,老师难教,学生难学”。回想这些年来的教学历程,我认为初中数学教学的难点大多集中在几何部分,而几何教学的关键又在入门时期。目前许多数学老师都认为几何入门教学仅仅在初一,而我却认为一定要到了实现全等三角形证明这一大转折后,才算是把学生真正引进了“师门”,引进了广阔的数学天地,引进了可以促进其自主“修行”的时空。以下就是我在“全等三角形”这一单元教学中的一些体会。

一、先教“学法”,再入正题

学习方法与智商相比,哪个重要?理想的答案当然是两者都重要,但若必须二选一作答的话,我认为方法比智商更重要!不信请看那些调皮捣蛋的待优生,他们有几个智商比常人低?他们之所以后进,主要就是由于学习方法不当所致。因此,教师首先要教给学生的不是知識,而是学习方法。我的做法是教会学生“眼、耳、手、脑”联动,进入高效学习的状态,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做到:(1)眼睛要看,一看老师,二看同学,三看教材,四看黑板,凡该看之处尽收眼底,不该看之处皆视而不见。(2)耳朵要听,一是听教师的讲解,二是听同学的发言,三是听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倾听不仅是一种良好的习惯,更重要的是它能调动演讲者的激情,促使他讲得更加生动,更加精彩,正所谓高山流水遇知音,要不然钟子期死后,伯牙缘何“不复鼓琴”?(3)双手要动,数学教学过程本身就是一个活动的过程,要求学生动手画图,动手记笔记,动手练习,动手制作或使用学具等,总之是“该出手时就出手”,数学知识才会“你有我有全都有”。(4)大脑要想,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数学活动的每一个细节都离不开思维训练,只有经过大脑认真思考的学习才是有效的学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一定要充分调动自己的思维细胞,认真思考课堂上产生的每一个问题、每一个细节,弄清问题的来龙去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二、小教具,能派大用场

全等三角形这一单元中出现最多的词汇是“对应”,弄清边角之间的对应关系是学好全等三角形的重要基础,而要搞清这种关系,最好的办法就是直观演示,因此在进入这一单元教学之前,教师最好预先准备一套教具——全等三角形模板。其制作方法十分简单,只需用硬质透明塑料做一些形状各异的三角板,再用废旧挂历(硬纸片)复制一份就可以了。有了这套教具,我们就可以随心所欲地拼装出各种各样的全等“模式图”,包括平移、翻折、旋转及其组合变换,若遇两个图形之间边角有重叠,线条有交叉,只需纸板在下,塑料板在上就一目了然了,使用十分方便,而且形象直观,能有效帮助学生找准对应元素,各位不妨一试。

三、模块记忆,化抽象为具体

全等三角形的证明方法十分规范,有一定的模式,不管使用哪种判定方法都必须经历一个相同的步骤:在半边大括号中按次序列出与所用公理(或定理)相吻合的三个条件(HL只列两个)。我教学这部分内容时,采用的是“模块记忆法”帮助学生理解记忆,除了要求学生识记文字内容之外,还要求学生能够画出图形,使用图形语言和符号语言对其进行描述。

比如讲“SAS”时,第一步是识记:“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第二步是画图:

第三步是结合图形用符号语言对它进行描述:

在△ABC和△DEF中AB=DE∠B=∠DEFBC=EF?陴△ABC≌△DEF

(注:教师在引导学生列举时,学生在半边大括号中列出的“已知”或“已证”以及由此推导得出的结论只要符合“SAS”的题设和结论即可。)

第四步是运用和练习:列举一些实例进行讲解或训练,让学生加深对原理的理解,培养学生运用几何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这种方法也可推广到其他几何原理的教学中去,其特点是化抽象为具象、直观、好记、好用,有利于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思想。

四、划分句子成分,巧记定理

角的平分线的性质定理及其逆定理两句话共九个“的”字,读起来十分拗口,很不好记,但只要用语文的方法,把句子成分划出来就好记了。比如前者缩成最短句就只有四个字:“距离相等”,什么距离?“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哪个地方的点?“角的平分线上的点”,连起来就是“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这样一分析,就好记了。后面的中垂线定理及其逆定理以及角平分线的集合定义、圆的集合定义等也都可以用这种方法来处理。

总之,“全等三角形”作为初中几何教学内容中承上启下的一个单元,只要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给予了应有的重视,我们就为秋天的收获埋下了希望的种子,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扬.注重数学探究活动 培养学生推理能力:苏科版《数学》八上第一章“全等三角形”简介[J].中学数学杂志,2018(8).

[2]隆益兰.解答全等三角形证明题的方法[J].语数外学习(初中版),2018(8).

猜你喜欢
全等三角形证明
获奖证明
判断或证明等差数列、等比数列
判断和证明等差数列、等比数列
一道IMO题的推广与证明
初中全等三角形复习课教学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