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恋秋
隶属宜宾市的高县、筠连相邻二县,位于四川盆地南缘,成正“8”字形位于宜宾市区的正南方,上为高县下为筠连。高县东邻珙县、长宁,西接宜宾县,南襟筠连,西南连云南省盐津县;筠连北接高县,东邻珙县,南靠云南威信、彝良,西邻云南盐津县。高县,唐初置为高州,后,明洪武五年、清顺治二度降为高县。1950年高县成立,1960年庆符县并入高县。筠连历史悠久,上古就有人类活动。秦属蛮夷之地,汉属犍为郡南广县地。唐属戎州僰道县。武后置筠州连州。元合二州为筠连州,明洪武改为县,筠连县由此诞生。高县筠连地形南高北低,多山地丘陵,槽坝相间,溪河众多。高县筠连幅员面积相近,均千二三平方公里,高县辖12镇7乡,人口50万。筠连辖9镇9乡,人口43万。二县境内民族多样,以汉族为主,约占95%,多居北面丘陵地区;少数民族多居南部山地,紧邻云南。地形复杂、民族多样,致语言丰富。同一地区,同一人群内部语言具有明显差异。声母是语音音节的枢纽,它对音节的形成起决定作用,而且语音的变化往往是从声母开始的。通过高县、筠连方言声母对比研究研究,就是为了弄清当地方言的差别,语音的变化规律,也为同行提供一些参考资料。
本文以高县筠连本地语音作为调査对象,以《方言调查字表》例字为基础,运用田野调查法,统计学方法,对高县和筠连声母系统作全面真实的描写,再把二者进行共时比较,揭示出高县与筠连语音声母的现状以及音系特点。调查中,本人得到受访者大力支持,限于篇幅,不作介绍。
宜宾地区内部语言分布极具区域性。就高县来看,语言就存在明显的语音差异。人们习惯把高县北部邻宜宾一方称为下高县,高县南部接宜宾筠连的称为上高县,两地字音声母统计表如下:
表1 上高县声母系统
表2 下高县声母系统
上高县22个声母,下高县20个声母(均含1个零声母),具体如下:
(1)/p//ph/,/t//th/,/k//kh/音值和普通话相似,送气音略短;/m//f/音值近似普通话,双唇音/m/嘴唇开口略重。
(4)/n~l/上高县没有纯粹的边鼻之分,发音时气流从口鼻同时溢出,带有鼻音,近似于/n/又没有/n/纯正;下高县发音软腭上升,气流从舌头两边或一边通过,能发出较为纯粹的边音。
(6)/v/唇齿摩擦不明显,气流比/f/强,接/u/元音,偏向自成音节的辅音,为元音擦化后形成。
(1)高县/p/读/ph/音,如,pian51=遍=phian323;/t/读/th/音,如,ta51=大=thai41;/f/读/ph/音,如,fu35=浮=phu41。
(2)下高县/f//h/有别,有时/f//h/与/u/ 拼,读/f/,如,虎=胡=fu51。
筠连方言声母22个(含1个零声母)。具体情况如下:
(1)/p//ph/,/t//th/,/k//kh/,/m//f/音值与普通话相似,送气音的送气略长。
(1)筠连/p//th/读法与上下高县一样;/f//x/与上高县同。筠连只一个鼻音/n/,无/l/。
“下高县—上高县—筠连”语音均变化,上高县处于下高县与筠连过渡地带,其发音多偏向筠连,声母个数相同,只是发音的方法有明显差异,部位有变化,送气有强弱之分。下面是下高县、筠连方言声母放在一起,作一对照表,能清晰地看到下高县与筠连声母的差异。
(2)下高县“浮”发phu41;筠连除“戳”发tu45/55,其他与下高县同,发/th/;筠连除“大”发/th/ thai323/14,其他与下高县同,发/th/。
(3)下高县/l/读/n/,如男=蓝=nan21、娜=辣=na323;筠连相反,如蜡=那=la14、蓝=男=lan31。
(6)所有舌尖后音在下高县读舌尖前音;筠连除“争”读ts55外,其余与北京音同。特例,下高县秩=tsh323、造=tshau323、择=tsh323、族=tshu323、燥=tshau323、伸=tshn45。下高县豉=s323,筠连=14。
综上得知,下高县与上高县和筠连就有无翘舌音上差别极大。下高县归入无翘舌音区,上高县和筠连归有翘舌音区,奇怪的是,上高县和筠连与灌赤片仁富小片,他们中间却相隔着下高县语音差别不大。究其原因,是地域的复杂,内部语音的语音自身纵向发展的原发性音变和语言横向接触导致。
[1]黄雪贞.西南官话的分区[J].方言,1986(4):262~272.
[2]郑张尚芳.汉语方言声调异常语音现象的历史解释[J].语言,2001(02).
[3]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方言调查字表[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4]李蓝.六十年来西南官话的调查与研究[J].方言,1997(4):249~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