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霾中有机微生物凝聚粒子群对光传播的影响

2018-03-08 03:13赵红赵欣颖
科技资讯 2018年36期
关键词:雾霾

赵红 赵欣颖

摘 要:雾霾天气会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诸多负面影响。本文通过建模仿真,研究了雾霾中的有机微生物凝聚粒子对光传播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雾霾中生物颗粒的消光作用不容忽视。当雾霾中有機凝聚粒子所含原始微粒的数目、半径和孔隙率增加,入射光越难透过,大气能见度下降。在重霾天气(nt>600/cm3),4m开外处,激光仿真条件下,透过率小于10%。仿真给出的数据对环境治理和大气监测等,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雾霾 有机微生物凝聚粒子 透过率

中图分类号:X5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8)12(c)-0112-04

近几年,大气污染情况越来越严重,连续的雾霾天气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诸多负面影响。雾霾是对大气中各种悬浮颗粒物含量超标的笼统表述,尤其是PM2.5(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2.5μm的颗粒物)被认为是造成雾霾天气的“元凶”。PM2.5的烟尘粒子对引起肺癌死亡及患上其他严重呼吸道相当危险,因为达到这一尺寸的颗粒物质可以侵入人体的防御系统,侵害深部肺部组织,因此多项调查都将2.5μm作为一个临界尺寸。西安交大微纳中心在对雾霾的研究中给出了雾霾成分的电镜图,如图1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雾霾的成分复杂,颗粒结构多变。据报道,雾霾中在包含了大量的无机化合物,例如硫酸盐颗粒、铁氧化物颗粒的同时,也包含大量的有机微生物粒子,例如花粉颗粒、细菌病毒等。在雾霾天气,人们最直观的感受是能见度差,出行不便。这是由于雾霾中细小的颗粒由于静电、碰撞粘附而形成凝聚粒子,悬浮在空中,阻碍了光线的传播。本文通过建模仿真,重点研究了雾霾中的有机微生物凝聚粒子对光传播的影响。研究结果所给出的数据对环境治理和大气监测等,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1 基本模型

图2是在雾霾中常见的某曲霉真菌孢子微生物的扫描电镜照片,放大5000倍。由于材料在释放后会发生碰撞、粘附等作用,因此用显微镜观察其原始状态。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该孢子是黑色球体,粒径分布集中,平均半径1.5μm。表面有明显的突起物,有粒子团聚形成含有孔隙的结构。图中材料的光学特征参数复折射率m用Krames-Kronig(K-K)关系[1]来计算。微生物材料在空中漂浮凝聚,采用团簇-团簇凝聚(Cluster-Cluster Aggregation,CCA)模型[2]模拟,模拟结果如图3所示。

从图3可以看出,该曲霉孢子凝聚粒子的空间结构局部与整体结构相似,具有重复性、自相关性。结构并不质密,有孔隙和分支。设凝聚粒子包含原始基本粒子的个数是M;凝聚粒子外接球回旋半径为Rg,两者的关系为[8]:

孢子凝聚粒子的空间结构确定后,采用离散偶极子近似(Discrete-Dipole Approximation,DDA)计算该粒子对光的单次散射参量。Bruce T. Draine指出,DDA 算法的使用条件是丨m-1丨≤3,m是目标的复折射率。课题组前期多次研究表明,生物细胞粒子的折射率m一般在1~2之间,符合DDA使用条件。

光在雾霾中有机凝聚粒子群中的传输是多次散射过程,不能简单的用朗伯比尔定律计算。我们采用随机过程思想,结合蒙特卡罗方法(Monte Carlo Method)仿真。计算机重复100000次以下过程:计算机产生随机数模拟单个光子在介质中的随机行走和散射,光子初始位置在入射面和光轴相交点(0,0,0),以一定角度入射烟幕,根据烟幕中粒子浓度和粒子消光截面,确定光子行进的路程和碰撞点位置;光子在烟幕中运动到不同位置吸收系数不同,被分配不同权重。设置一个阈值,如光子权重大于阈值,则光子继续在烟幕中运动,被分配新的散射方向,根据光子的运动方向和权重,计算光子在该点直接透射出去的概率。以上过程重复进行,直到光子权重小于阈值,或离开烟幕。跟踪足够数量的光子,就可得到较为稳定的入射光透过某曲霉孢子群的统计结果。

2 数值计算和结果分析

2.1 凝聚粒子所含的原始微粒数目

如图4所示,随着原始粒子数M的增加,消光截面Cext整体呈现上升趋势。原因是随着原始颗粒数量的增加,红外吸收和散射也增加,这导致某曲霉凝聚孢子红外衰减增强。另外,由于凝聚物孔隙率的波动,如图5所示,消光截面曲线也是波动的。虽然具有更多的分支,但具有高孔隙度的团块的空间结构是松散的,这阻碍了某曲霉孢子凝聚粒子的红外衰减性能。

2.2 凝聚粒子的孔隙率

从方程式(2)和图6可以看出,随着旋转Rg半径的增大,孔隙率P也增大。这是因为旋转半径越大,空间分支越多。这意味着一定数量的凝聚孢子空间结构松散,孔隙率也在增加。

如图7所示,当M相对较小时,颗粒团聚过程具有很强的随机性,团聚颗粒形成的空间结构差异较大,孔隙度波动更严重。随着原始颗粒数量的增加,出现的枝数越来越多,空间结构中的孔洞也越来越大,孔隙度值也越来越大。随着原始粒子数量的不断增加,由于克服了路径上其他粒子的阻力,粒子进入结构的概率变得很小。大部分的外颗粒聚集在孔口周围,形成密封效果,孔隙趋于稳定。

图8给出在孢子凝聚粒子所含原始微粒数目M和半径r不变,凝聚粒子群的测量区域厚度为4m,凝聚粒子数密度200/cm3的情况下,透过率T与单个凝聚粒子孔隙率P的关系。由图8可见,粒子群的透过率T随孔隙率P的增加而增加。

2.3 原始微粒半径、测量区域凝聚粒子的浓度与厚度

为了说明原始微粒粒径r、测量区域凝聚粒子群厚度d对微生物凝聚粒子群透过率T的影响,本文计算了由20个原始微粒组成,r从0.25~2μm均匀变化的某曲霉孢子凝聚粒子群(凝聚粒子数密度200/cm3)在10.6μm激光照射下的透过率。

由图9可以看出,透过率T随原始微粒半径r的增加先是迅速下降,后缓慢减小。同时,在r一定时,透过率随测量区域粒子群厚度d的增加而减小。当凝聚粒子数密度一定,d=2m曲线下降的斜率约为-1,d<2m时,透过率T与原始微粒半径r呈弱负相关;随着d增加,d>2m后,T与r呈强负相关,r在很小的变化范围内就可以使凝聚粒子群的透过率T下降到20%以下。

用Monte Carlo方法仿真了孢子凝聚粒子群的粒子数密度nt对激光透过率T的影响。此情境對应于雾霾的严重程度。基于电镜图观察结果(见图1),每个孢子平均半径为1.5μm,取每个孢子凝聚粒子平均包含20个原始微粒为M参数,以CCA构建凝聚粒子的空间结构,测量区域厚度4m。从图10可以看出,随着nt的增加,T迅速减小,在nt>600/cm3后(极度重霾),T<10%。

3 结语

数值仿真结果表明:雾霾中的生物颗粒的消光作用不容忽视。当雾霾中有机凝聚粒子所含原始微粒的数目、半径和孔隙率增加,入射光越难透过,大气能见度下降。在重霾天气(nt>600/cm3),4m开外处,激光仿真条件下,透过率小于10%。

通过上述模型和结论,可用于监测雾霾形成规模和估算雾霾对能见度的影响。对雾霾中的有机成分进行采样制片后,在电镜下观察其结构。结合上述构建的数学仿真模型,通过分析有机凝聚粒子群的物理结构,可估算出该雾霾的程度等级以及能见度。

参考文献

[1] 赵欣颖,胡以华,顾有林,等.微生物凝聚粒子群的激光透射率研究[J].光学学报,2015,5(6):0616001.

[2] Chao Li, Hailing Xiong.3D simulation of the Cluster–Cluster Aggregation model [J]. Computer Physics Communications(IF3.078),2014,185(12):3424-3429.

[3] T.Kozasa,J. Blum,T.Mukai.Optical properties of dust aggregates[J].Astron.Astrophys.,1992,263(1-2):423-432.

[4] 黄朝军,吴振森,刘亚锋.孔隙率对气溶胶凝聚粒子光学特性的影响[J].光学学报,2013,33(1):258-264.

[5] 丁驰竹,杨克成,李微,等.有核细胞对偏振光的散射强度分布[J].光学学报,2013,33(11):1129001.

[6] Bruce T. Draine. User Guide for the Discrete DipoleApproximation Code DDSCAT 7.3[Z].

[7] Matti Kinunen,Antti Kauppila,Artashes Karmenyan,et al.Effect of the size and shape of a red blood cell on elastic light scattering properties at the single-cell level[J].Biomedical Optical Express,2011,2(7):1803-1814.

[8] 吴春阳,卢启鹏,丁海泉,等.利用人体组织液进行近红外无创血糖测量[J].光学学报,2013,33(11):1117001.

[9] 王子谦,张旭东,金海红,等.基于Monte Carlo方法的混浊大气偏振模式全天域建模[J].光学学报,2013,41(10): 1013001.

猜你喜欢
雾霾
抱团取暖
新德里雾霾
首尔紧锣密鼓备战“雾霾季”
雾霾自古就有
利空雾霾减散 创业板行情崛起
“仙境”
扫清“霾”伏
有些日子没被某编毒舌插刀了,雾霾都散了!
雾霾经济账
雾霾里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