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校园文化建设与地方工业文化对接研究

2018-03-08 03:13胡向明王宏
科技资讯 2018年36期
关键词:唐山校企校园文化

胡向明 王宏

摘 要:本文以河北唐山为例,研究地方工业文化的主要内容,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内涵,及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与工业文化对接的有效途径,从而为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与地方工业文化对接提供决策思考,为高职学生发展拓宽教育平台。

关键词:高职 校园文化 地方工业文化 对接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8)12(c)-0241-02

1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与工业文化对接的背景与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对职业教育提出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要求。中国工业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承和弘扬中国工业文化,是坚持文化自信的重要内容。唐山被称为中国近代工业的摇篮,其工业文化有深厚的底蕴和丰富的内涵。随着新时代城市的转型与发展,先进的工业文化需要传承与创新。高职院校的主要职能之一是为社会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其人才培养的性质和模式决定了应将先进工业文化纳入校园文化建设。

(1)新时代,工业文化被赋予新的内涵。近年来,唐山对工业文化更加重视。通过本项课题,推动工业文化与高职教育的对接,开发将唐山工业文化纳入校园文化建设的途径,能有效促进唐山工业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2)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需要进一步提升。唐山丰富的工业文化为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主动融入工业文化,建设具有工业文化特征的高职校园文化,有利于丰富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有利于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技能水平。

(3)工业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是高职院校文化使命。近年来,唐山相继建成开滦国家矿山公园、唐山工业博物馆等以中国近代工业文化为主题的博物馆、公园。通过工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的对接,促进唐山工业文化被广大青年学生了解、接受,使唐山的工业文化获得生命力,为唐山高质量发展提供精神动力。

2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与工业文化对接存在的问题

2.1 学校对工业文化教育重视程度不够

高职院校忽视了学生的工业文化素养,在育人理念上对工业文化的重视不够。大多数学校没有设置培育学生工业文化素养的有关课程,缺乏明确的目标、具体方案和系统管理,具有明显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大多数学校在课程设置上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实用化、技能化倾向。

2.2 学校教师工业文化素养有待提升

专业教师因其具有专业背景而更有权威性。体现在教师个人的三观取向对课堂氛围或文化导向中的影响,以及教师本人对职业道德和专业精神内涵的理解及追求。要将这种无形的力量转变成了有形的教育实践活动。但是,通过调查发现,大多数高职院校的教师缺乏企业实践和社会实践的经验,甚至对唐山的工业不甚了解。

2.3 缺乏长期有效的跟踪机制

评价阶段是服务性学习的最后阶段,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评价既可以帮助我们全面掌握学生参与学习的资料,也可以及时向学生反馈其思想道德水平发展成果,帮助学生查找自己在发展过程中的收获与不足。但是,校园文化对学生影响力的评价,缺乏长期的跟踪。工业文化在与校园文化对接后,在多大程度上给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带来了变化,需要一种定量的分析。

2.4 企业处于非自觉状态

目前,校企合作不断深入,合作领域不断扩大,合作内容不断丰富,双方在实习实训、教师培养、课程建设等方面开展合作。以唐山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该校在全国建有321家校企合作基地,建有4个现代学徒制订单班,也已经为企業输送了大批技术技能人才。但是,合作主要体现在教育教学方面,在校园文化与工业文化对接方面,还缺乏必要的途径和载体。通过调查发现,企业对校企合作具有很高期待,但是对于工业文化进校园,并没有找到合适的途径。

3 实现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与工业文化对接的途径

3.1 将工业文化素养纳入课程体系

以校企合作为平台,将工业文化内容纳入教育教学全过程。认真分析寻找高职院校与企业在人才观念、培养目标、课程教学、评价标准等方面的差异。认真研究校企合作、产教联盟的融合点,实现校企的有效对接。将工业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作为文化讲堂内容纳入人才培养计划,形成整体优化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可采取以下方式:第一,让高职院校的教师与企业专业人员、企业管理人员共同开发职业教育课程;第二,企业提供实习实训基地,与学校联合培养学生;第三,可合作编写教材;等等。

3.2 形成“一系一品”的工业文化氛围

以河北唐山为例,将唐山工业文化元素纳入学校校园环境建设。各系根据专业特点和自身条件,借用企业识别系统,对校园建筑和环境进行统一规划,形成一系一品的格局。合理设计校园建筑,布置人文景观,精心美化校园环境,处处彰显企业文化。在校园环境布置中,立足于学生未来职业发展的要求,营造真实或仿真的职业环境,比如在实训楼悬挂合作企业的价值理念、知名企业家的名言等。在学生的学习场所和生活环境中融入企业文化,让学生提前感受职业氛围,从而进行规范管理,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

3.3 建立高职院校“导师制”育人模式

一方面,鼓励教师到企业一线学习、调研、了解企业文化。另一方面,从企业聘请技师、工程师、高级管理人员等,对学生的思想道德、职业素养、实验实习和实训过程等进行指导,通过企业导师的春风化雨式的言传身教,把优秀的企业文化带到校园,带到课堂,带给学生,达到校企合作共同育人的目的。

3.4 建立“实习+实训+体验”的实践育人模式

以社会服务为载体实现工业文化内涵内化于心。高职院校的学生毕业后大部分将从事一线生产工作,因此,培养他们良好的职业精神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立足点。2018年我们组织学生开展了“近代中国从这里走来”系列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带领他们重走唐胥铁路、厂前路一日游、重游唐山矿巷道、重拾“1889”记忆、寻找唐山的“7个第一”。学生们查阅史料文献、走访老工人、拍摄工业遗址、参观现代化生产车间,并形成了调研报告、考察随感。活动中,学生们不仅现场体验到一线工作者严细认真的工作态度,也明确了职业发展方向,将思想政治水平与职业修养联系起来。

3.5 形成有效的培养模式,建设长效机制

坚持一个核心: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引领,弘扬以工业文化为内容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和教育教学工作落小、落细、落实。

做到两个延伸:向社会延伸,向未来延伸。将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从校内走向校外,并使教育成果服务于学生终身发展。一是向社会延伸:校园文化建设所处的环境是无限开放、丰富生动的现实世界,而不是被简化的、抽象的科学世界。目前倡导的“大思政”格局是实现“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相统一,因此,要把课程与广阔的社会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参与以课程为基础的社会实践活动,融入生活世界,在生活世界中参与实践、体验生活。二是向未来延伸。强调学生的参与性与主体性,使学生在主体得到认可的基础上积极参与活动,从体验中增长知识,从反思中提升素质,将教育成果作用于学生的终身发展。引导学生通过反思去观察、体会自己的具体经验,然后在反思中悟出新原则、新观念,再将新观念运用到新的经验中,进而将新的具体经验的经历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习周期这样持续循环下去。

贯彻四项原则。一是以生为本原则。以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为根本,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把学生作为评价的主体和对象。通过评价,判断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课程内容等等是否符合学生的个体发展需要,是否符合当代青年学生的身心特点。二是价值性原则。只有有价值的评价才能有效分析教育效果,對实践活动的评价应能有利于查找教学过程中的问题,成为改进教育活动的参考。因此,制定的评价内容、评价方法和评价标准最好是可量化的。三是发展性原则。评价工作不仅具有总结、甄别、选拔的功能,更重要的是能够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师的发展以及教育活动的不断完善。要重视教育活动的动态过程,使评价贯穿始终,并重视学生的在学习中的情感、态度、行为表现、社会参与等。四是全面性原则。学生思想政治水平的发展不仅包括思想观念、政治觉悟,还应包括道德规范、日常行为、人格发展、情感认知等内容。因此,在评价时,注重学生的知、情、意、行等各方面水平的结合,全面评价学生思想政治水平的发展情况。

参考文献

[1] 车绪武.校企共建是行业高职院校的发展之路[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1):89-90.

[2] 余祖光.培养具备工业文化素养的劳动者[N].中国教育报,2011-05-09.

[3] 余祖光.把先进工业文化引进职业院校的校园[EB/OL].中国有色金属教育培训网,2011-12-04.

猜你喜欢
唐山校企校园文化
智慧校园在中职学校校园文化中的建设与应用
持续深化校园文化建设 助力基础教育阶段人才培养
智慧课堂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校企合作订单课程中的实施与探索
对民办本科院校应用型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研究
中学生生涯规划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晋江市紫峰中学为例
中学生生涯规划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晋江市紫峰中学为例
新生态学校的校园文化
王大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