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国家Ⅱ级保护植物新记录—半枫荷

2018-03-09 06:25赵中国程新颖
四川林业科技 2018年1期
关键词:无毛四川省四川

胡 君,赵中国,刘 庆,陈 波,程新颖*

(1.中国科学院山地生态恢复与生物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生态恢复与生物多样性保育四川省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四川 成都 610041;2.四川省古蔺县林业局,四川 泸州 646500;3.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 100049)

2016年11月,笔者进行四川省国家重点保护与珍稀濒危植物考察时,在泸州市古蔺县采集到金缕梅科(Hamamelidaceae)半枫荷属(SemiliquidambarH.T.Chang)植物半枫荷(S.cathayensisH.T.Chang),查阅已有文献资料[1~3]后确认为四川省新记录属,同时该种植物还是国务院1999年批准公布《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中Ⅱ级保护植物[4],《中国植物红皮书—稀有濒危植物》中评价为稀有植物[5],《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高等植物卷》评价等级为VU[6]。该发现对研究四川省国家级保护植物以及珍稀濒危植物具有重要意义,并且进一步丰富了四川省植物多样性的内容。物种分类系统参照中国植物志英文版(Flora of China)[7],凭证标本均存放于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植物标本室(CDBI)。现在报道如下:

1 半枫荷新记录

1.1 文献引证

SemiliquidambarcathayensisH.T.Chang,Acta Sci.Nat.Univ.Sunyatseni.1:37.1962;Sunyatsenia1:241,1934; Sci.Nat.Univ.Sunyatseni.1:37,1962;中国高等植物图鉴2:161,1972; 中国植物志35(2):58,1979; Flora of China9:23,2003.

1.2 特征描述

1.2.1半枫荷属与近缘属比较 本属具有枫香树属(LiquidambarL.)及蕈树属(AltingiaNoronha)的混合特征。蒴果具萼齿,且有宿存花柱,似枫香树属的特征;叶片有时三叉状裂,亦近似枫香树属,但叶的基部楔形,两侧裂片向上举,有时不分裂,头状果序半球形,基部平截,使它有别于枫香树属。另一方面,半球形的果序及不分裂的叶片近似蕈树属,但本属的蒴果有宿存的萼齿及花柱,叶有离基三出脉,又和蕈树属有所区别。

半枫荷属隶属于金缕梅科,该属据《中国植物志》记载有3种及3变种[8],据中国植物志英文版(FOC)记载3种[7],分布于我国福建、广东、广西、贵州南部、海南、江西和浙江。四川首次记录。

1.2.2 半枫荷物种描述 (图版1)常绿灌木,或小乔木,树皮灰色,稍粗糙;芽体长卵形,略有短柔毛;当年枝干后暗褐色,无毛;老枝灰色,有皮孔。叶簇生于枝顶,革质,异型,不分裂的叶片卵状椭圆形,长8 cm~13 cm,宽3.5 cm~6 cm;先端渐尖,尾部长1 cm~1.5 cm;基部阔楔形或近圆形,稍不等侧;上面深绿色,发亮,下面浅绿色,无毛;或为掌状3裂,中央裂片长3 cm~5 cm,两侧裂片卵状三角形,长2 cm~2.5 cm,斜行向上,有时为单侧叉状分裂;边缘有具腺锯齿;掌状脉3条,两侧的较纤细,在不分裂的叶上常离基5 mm~8 mm,中央的主脉还有侧脉4~5对,与网状小脉在上面很明显,在下面突起;叶柄长3 cm~4 cm,较粗壮,上部有槽,无毛。雄花的短穗状花序常数个排成总状,长6 cm,花被全缺,雄蕊多数,花丝极短,花药先端凹入,长1.2 mm。雌花的头状花序单生,萼齿针形,长2 mm~5 mm,有短柔毛,花柱长6 mm~8 mm,先端卷曲,有柔毛,花序柄长4.5 cm,无毛。头状果序直径2.5 cm,有蒴果22~28个,宿存萼齿比花柱短。花果期5月~12月。

分布于江西南部、广西北部、贵州南部,广东,海南。四川首次记录。凭证标本:胡君等HJ01026。

图版1 半枫荷Plate1 Semiliquidambar cathayensis H.T.ChangA 生境 B 果枝 C 标本

2 生境特征

调查发现的半枫荷分布地点在泸州市古蔺县建新乡,海拔 1 005 m,生于山坡路边,在区域内发现的半枫荷为一丛高约2.6 m的种群,已经正常结果。周围环境主要为栽培华山松(PinusarmandiiFranch.)、马尾松(P.massonianaLamb.)等人工林植被以及部分农田植被,但在沟谷处有以枫香树(L.formosanaHance)、栓皮栎(QuercusvariabilisBl.)为主形成的次生植被。

3 讨论

3.1 区系联系

半枫荷属植物为中国特有属,原记录分布于南亚热带,新分布地位于金沙江以南、赤水河以北的区域,属于华西雨屏带邛崃山脉南端向云贵高原过渡地带[9],离已知最近的分布地贵州赤水直线距离50 km[10],证明了华西雨屏带与云贵高原以及南亚热带在植物区系上的联系。已有资料表明此区域可能是一些物种北上迁移的通道[3],该发现对于增加半枫荷野生种群数量,丰富遗传多样化水平,降低灭绝风险具有重要意义,也为研究半枫荷属植物的起源和演化扩散规律提供了新的场所。

3.2 资源开发

半枫荷以根、枝、树皮入药,功效甚多,是产区群众常用的1种药用植物[11]。目前半枫荷作为重要的药用植物资源已在省外得到了广泛的重视和开发[10]。在四川南部发现有自然分布种群,可以进一步进行药用植物资源研究。同时,半枫荷为国家Ⅱ级保护植物,具有科研和教育意义,终年常绿,嫩叶紫色,叶型多变,不失为园林绿化观赏的优良乡土树种,适宜进行引种驯化,用作行道树、校园绿化和公园栽植。

[1] 《四川植物志》编撰委员会.四川植物志.第16卷[M].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2] 田旗,葛斌杰,王正伟.四川省杜鹃花属植物地理分布新记录[J].西北植物学报,2011,31(1):192~194.

[3] 张开元,饶文霞,尹显梅,等.四川重楼属植物2新记录变种[J].西北植物学报,2016,36(11):2346~2348.

[4] 佚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J].植物杂志,1999(5):5~12.

[5] 傅立国.中国植物红皮书[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1.

[6] 环境保护部和中国科学院.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高等植物卷[M].2013.

[7] Wu ZY ,Raven PH,Hong DY.Flora of China (Vol.9) [M].Beijing:Science Press,and St.Louis:Missouri Botanical Garden Press,2003:22~23,

[8] 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植物志,35(2)[M].北京:科学出版社,1979:58.

[9] 庄平,高贤明.华西雨屏带及其对我国生物多样性保育的意义[J].生物多样性,2002,10(3):339~344.

[10] 赵厚涛,宋培浪,韩国营,等.国家Ⅱ级保护植物半枫荷的最新研究进展[J].北方园艺,2010(21):210~212.

[11] 张颖,贠喆,牛蓓,等.药用半枫荷植物资源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08,24(8):432~434.

猜你喜欢
无毛四川省四川
A gift I treasure
基因编辑帮助无毛小鼠长出头发
四川:不只辣,还很甜
系4. 心叶翠雀花系 Ser. Calthifolia
贵州杜鹃花科植物黔中杜鹃的补充描述
前三季度四川省五大支柱产业保持平稳较快增长
四川省土木建筑学会
四川省 多举措增强2500万 农民工获得感
Uncv无毛小鼠无毛基因的分子克隆及序列分析
灾后两年新四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