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萤”扑火

2018-03-09 09:45谭娅
卷宗 2017年36期
关键词:流萤饥荒大公报

谭娅

摘要:1943年在对河南大饥荒报道集体失声的新闻界,一份发表于实力雄厚的重庆《大公报》——《豫灾实录》,和十几篇发表于河南民营《前锋报》的通讯——后集册为《豫灾剪影》挺身而出为历史负责,两份报道的战时通讯员张高峰1和李蕤2都是处在白色恐怖3的威胁下,途经陕西、河南等地时,背负起新闻职业人的特殊使命。

借此报道的特殊性,本文试图从对文本及其报道前后的分析中,探寻记者在灾难报道中面临的伦理困境,以及背后支撑它具有如此胆识抉择的忠诚归属,为当代记者在灾难报道中心理素质培养提供借鉴意义。

关键词:伦理抉择;灾难报道;1942豫灾;张高峰;李蕤

1温故1942

1942年河南遭遇罕见旱灾,蝗虫遍地,赤地千里,河南人民陷入了惨绝人寰的大饥荒。将近300多万人因饥饿而死。《大公报》驻河南战地记者张高峰在途经西安时,将对灾情的所见所闻撰写成通讯《豫灾实录》(原名《饥饿的河南》),于1943年2月发表在《大公报》。社长王芸生由此发表社论《看重庆,念中原》直指重庆政府无作为,《大公报》因此被停刊三天。

此时,河南民营小报《前锋报》挺身而出。与河南大饥荒同时期创刊,也意味着它将不辱使命,恪守“仗义执言,为民前锋”的办报宗旨。在1943年4月到5月《前锋报》相继发表了10多篇灾事通讯和70余篇社评时论,这10多篇通讯最后被集印成册,命名为《豫灾剪影》4,描绘了特派记者李蕤骑车从洛阳出发向东行,对偃师、巩县、汜水、广武、郑州、汝南等灾情严重地长达20多天的实地采访。

《前锋报》也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在社论中直指河南大饥荒不只是“天灾”,更是“人祸”。鸠形鹄面的人群,满目疮痍的中原,“于是他们便吃干了柿叶、剥下的柿蒂,蒺藜捣成的碎粉,吃麦苗,捡收鸟粪,淘吃里面未被消化的草子,甚至掘食已经掩埋了的尸体……在黄泛区,野犬吃人吃的两眼通红……郑州马永道夫妇,亲自动手煮吃了他们的亲身女儿香菊;在洛阳,有个荥阳籍的灾民亲手杀死他的一妻二子后投井……如果不是亲听亲见,我们恐怕会惊奇为鬼世界的传说吧!”5李蕤也不禁感叹,在乱世“饥饿把人性饿疲了”。6

2伦理困扰

(一)、白色恐怖下的恻隐之心

面对蒋政的新闻封锁,对于走在灾情前线的记者来说,真相公布于世,也意味着将自己暴露在封锁视线区,时刻面临生命威胁。就在《大公报》被勒令停刊的后不久,河南当局就对张高峰以“共产党嫌疑”罪名逮捕,并刑讯逼供,后因证据不足改为软禁,但仍然被视为“危险分子”。而李蕤早在1940年冬任洛阳《阵中日报》国际新闻版编辑时,就以“共产党嫌疑”被逮捕,在洛阳“劳动”营关押了两个月,后经范长江国际通讯社的帮助而被释放,但仍是拖着“暂准退学,随传随到”的尾巴,并被《阵中日报》开除。

两人算是幸免于难。同时期,《时代》周刊记者白修德就在洛阳发电报,将河南大灾的消息传到了美国,但经手的洛阳电报员却因泄露机密被暗杀。这期间,爱国青年和知识分子都是当局的眼中钉,甚至会牵连无辜。李蕤在接到《前锋报》的委命时,就担心“在这样的气氛下,我这样一个‘共产党嫌疑分子只有做哑巴的份儿,担负这样‘捋虎须的工作,实在是自不量力。弄的不好,反而会辜负报社的重托,替《前锋报》带来意想不到的麻烦”。

但是“恻隐之心,人皆有之”。面对叩问人性的饥荒场面,即使是通过读报了解,人人也会为之动情。王芸生在读过《豫灾实录》后,认为“任何硬汉都得下泪”。所以记者陷入了两难,一方面个人及其社会关系会遭受生命威胁,另一方面自己又面临良心谴责。

(二)、有心而无力

既然选择了顺从自己的良心,那么拿起笔杆子时也会更有力。灾难报道需要深入灾情最严重的实地进行采访,故而所接触也是最残酷、最人性的一面,如何让自己从容的正对历史,如何处理好情绪的波动,实则一场理智与情感的焦灼考验。

1.该同情谁?

饥荒会把人性饿疲,灾荒后引起的骚乱,让记者无法用简单的“是非黑白”来判定,因为这些人都是为了活着。在渑池车站,李蕤因不满警察执棍驱逐火车上的灾民,而上前叩问,但是警察说这是在救命,如果不这样赶他们下去,那些攀爬火车的灾民在路上也会跌死。听后,李蕤表示无话可说。车厢上,白发苍苍的老人抢了一位年轻人用布衫换回的一块硬饼,然后被追赶并被按在地上,后十几人前来哄抢,硬饼成了碎末,老头躺在地上昏迷不醒。看到这里,李蕤坦言自己最喜欢打抱不平,但这个时候他却找不到“不平”。

2.一己之力能有多大?

灾荒人民渴求及时之需,因此在文章发表并引起社会重视之前,记者还只是作为知识分子,在现场给予一定的同情心。在洛阳车站,“难民登记站”麻烦的登记手续,让不识字的难民终日睡在车站,不知道怎样搭车、何时搭车,于是哄拥而至、攀爬火车,经常出现骨肉离散的情况。张高峰于是领着一位年轻人办手续,后面却跟着三十多个人拿钱来诚意的贿赂它。最终由于挤不进登记处,他无奈抄小路惭愧的溜走。在虎牢关的坡下,李蕤遇到一位在逃荒中被遗弃的小男孩,才刚刚学会走路。逃荒的示意让他积积德,把小男孩带走,但李蕤苦于没有带走他的办法,只能叹息。想给他钱却又知道对小男孩没什么用,于是在那里痴呆很久,也在思考着小男孩的后来,“他也许会失足跌落在沟里,也许会被那些已经变成野兽的人吃掉……谁知道呢?”后来他不忍心再听关于小男孩的议论而跺脚离开。

3忠诚

记者遵从职业道德,也践行社会道德的要求,更顺从内心、坚守信仰,这都源于记者多重的角色要求。當然,奉行“不党、不公、不私、不盲”办报宗旨的《大公报》,以及替人民说话、反对政治腐败的《前锋报》也为其提供了思想的阵地,要求记者揭露真相,为灾民请命。这都表现在他们的采访与写作当中——亲见、耳闻、身受。

(一)、如实报道

新闻的如实报道要求全面、客观。在采访过程中,记者深入灾区、详细观察。张高峰寄居在叶县的一个寺庙内,每天和灾区以朋友相待。观察到灾民脸部浮肿,仔细了解后得知灾民明知是毒物,却还在吃这种野草;李蕤搭乘运送灾民的火车,回到同是灾区的老家居住几天。他们都前往灾情最严重地区,张高峰洛阳出发南行,坐火车加徒步的方式,长达一个月之久;李蕤从洛阳出发向东行,历经20多天的实地考察。

通讯中常用“对比”“反比”的手法讽刺,除了描绘惨不忍睹的饥荒场面,还通过将国际救济会的乐善好施却面临人数太多而不敷出,与自己的政府无动于衷做对比;揭露那些靠饥荒赚钱的人:粮食囤积户和高带剥削者。通过具体的各县到款数据、死亡人数来抨击贪污腐败。

(二)、为民请命

为民请命是在尊重生命、坚持良知的原则上,为大多数人谋取幸福。它不是一句口号,而是要求记者站在人民的立场、感受人民的苦难发自内心的呼吁。在《豫灾实录》和《豫灾剪影》中,可以看到记者抒发内心的话语,在段落间和结尾处多采用“呼告”的修辞手法。诸如“严冬到了,雪花飘落,灾民无柴无米,无衣无食。凍馁交迫。那薄命的雪花,正象征着他们的命运。救灾刻不容缓!”9、“灾荒,灾荒!灾荒的时候多延长一天,穷人便失去更多的土地、食物、性命。”

在呼吁的同时,记者还提出了可行的办法。如张高峰揭破“河南现在遍地绿苗”的传言,并提出应该关注这些问题:“如何救济目前的灾民,当然是极待解决的问题。如何使逃走的灾民回来春耕,如何防止宰杀耕牛,也应该同时注意,明春的河南国防问题也不容忽略!”

在实地采访中,除了一旁的观察,他们还切身感受灾民的“难”。李蕤试尝了蒺藜做的面馍、蔺草根磨成的馍、难以消化的“灰包”了的柿饼,深感难以下咽。骑车加徒步的方式从洛阳到郑州,翻山越岭。

李蕤以“流萤”为这十几篇通讯署名,不只是减少麻烦;也是表示这些文章是划破黑暗夜空的一缕萤光,但流萤扑火,却能为人民带来曙光。

4结语

大灾之年记者能够义勇奔赴前线,除了对于新闻专业主义的忠诚以外,来自“大后方”的支持也功不可没。李蕤在《(豫灾剪影)重印后记》中就谈到,他的母亲和妻子是考虑到旅途的安全,竭力反对他一人深入灾区。他坦言妻子的支持使他增强了信心,“放心去吧,家里的事由我全部承担!以后,因笔招祸,我们也不后悔。”

再者,无论是张高峰还是李蕤,都曾是范长江“国新社”的成员,并各自都有着较好的社会关系,能够助一臂之力。早前的战时经验也为其做好了生理和心理准备,抗战爆发后,张高峰离开家乡,参加了平津流亡学生组织的抗敌宣传队,随军转移;李蕤随战事发展,从开封前往战地,在《大刚报》、《阵中日报》撰写多篇战事通讯。

此外,通讯能够极具感染力,也离不开扎实的文学素养。《前锋报》社长李静之在为《豫灾剪影》重印时,做后记说到“这里边的记载曾使许多读者看了不快,甚至心悸而流泪。但我相信虽不快,纵流泪,而仍是要看的,因为从不快中还可以获得不少美感,这就不能不归功于作者的文学素养了”。

最后,时代造英雄,战时为名记者提供了土壤,由此培养出坚强的心理素质。希望借此可以为当代记者在进行灾难报道或者调查报道时克服心理压力、心理障碍等问题时,提供经验价值。

猜你喜欢
流萤饥荒大公报
联合国呼吁提供55亿美元以免3400万人陷入饥荒
饥荒是你造成的
西江月·流萤夜
从《大公报》看《红楼梦》与近代社会生活
饥荒是你造成的
“国家中心论”旗帜下《大公报》的自由思想与爱国情怀——读《〈大公报〉政论研究:以“国家中心论”为中心》
浅析民国时期《申报》与《大公报》的言论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