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法德关系及现代价值

2018-03-09 09:48杨娥
卷宗 2017年36期
关键词:德治国德治法治

杨娥

法与德的关系,就好像车的两个轮子,鸟的两个翅膀,是不可分割的关系。这在历史与现实中均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中国古代社会礼法结合,德主刑辅的思想为我们今天以法治国,以德治国提供了可行的历史考证。

1法与德的共同性与区别

其一,法与德是人们在生活习惯和社会习俗中慢慢演变而来的结果。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我们的习惯与习俗也在发生着实质性的相互交替的转化;其二,法与德是我们多年以来形成的社会规范的具体表现和默认行为生活方式,且具备了普遍认可、认同的基本特征;其三,法与德的相互存在,本身就是一定社会价值与文明发展的有机体现,这二者是互相促进,互相渗透,互相权衡的关系;其四,法与德是维护社会正常秩序的必须,也是衡量社会进步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以上四点是法与德的共同性。接下来,再谈一谈法与德的区别。其一,由于生产方式以及生产力的不同,法很多时候是通过国家的某种形势或组织加以制定或明确法的某种权力、权威,并由国家这部机器来强制实施和保证的;而德主要是凭借当时的人文环境、社会舆论,人们的内心观念以及公共关系、公众舆论的谴责等诸多手段来达到目的,因此,一个国家会将法纳入构建性体系,而赋予它强制性的特征;而德不存在构建性且具有广泛性,因此他不具备强制性特征。其二,法与德存在的形式上有明显不同,法的形成是需要借助国家公权力,法的效率不允许被任何人随意更改、误读、错解和仁义宽释,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及约束性,且成为了一种工具;而德的形式表现就较为广泛,广大民众对某些事件或某些热点问题的看法、想法以及当时社会风俗习惯是否与之相适应都是德的实际约束效力的体现,对于德的评判,是较为宽松和弹性的,且判断标准不一,可左可右,只需要符合大众的心理和广义上的认可,并被大众所接受即可。其三,两者存在观察方式上的不同。法在多数情况下,是关注外在行为与结果;德,在关注上,首先关心的是它的内在动机,为什么要这么做等等,并在一定环境中,通过人们内心的某种评判标准,甚至是习俗、习惯来观察和判断行为结果所造成的后果,具有参考性,但不具备一致性,道德也不是一种工具。其四,最后在处理的方式上存在根本不同。违法行为发生并定性后,法会根据已有的定制对其实施强制性的处罚和追诉。道德的影响却没有定制型结果,它的处罚效率往往体现在当事人及大众的内心世界,凭借个人良知、信念及社会文明来发挥它应有的作用,并针对大众关注面分出好坏,作出相应的褒贬评价,用舆论和谴责来执行对其的处罚。

2法与德具有互补性

法与德有着典型的互补性,是相辅相成同时存在且归属于我们社会意识中,是我们国家文明健康发展的有机保障,是国家上层建筑的有机组成部分,二者的目的性有异曲同工之妙,且相互补充,又都有各自的定性范围,在当今社会治理、社会秩序重建过程中,发挥着各自独特地位和功能作用。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是我们当今的国家领袖根据中国国情制定出的正确的治国理念,是用共同的经济、思想、政治、文化基础,构建着我们共同的信念,也是为共同构建我们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繁荣富强之国而提出的执政理念,这有着一众无法想象的力量。德的存在,在当今社会文明程度日益增长进步的过程中,发挥着约束和规范作用,对社会发展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如果无视道德的存在,往往某些社会行为会突破道德防线,一旦这种突破道德防线又无法触及法律的事件屡屡发生的话,也是很容易影响甚至阻碍社会的有序发展的。因此,我们要借助法律的武器,来推动道德的良性发展,并弥补法律的缺失部分,以此来发挥法律与道德二者互补的最大效率。

3法治与道德的差别

关于法治与道德二者的差别,我们首先要说的是,这是两种不同的社会治理手段,是在各自的领域内发挥作用,只有有机结合才能发挥更好的作用。

在我国当今社会的文明发展与进程中,我们是一直以法治为主导地位,我们在实行依法治国的同时,又强调以德治国的重要,德治作为法治的有益补充。我们强调以德治国和以德育人,法治与德治相结合,都是因为,道德为它只是明确了社会秩序中的底线,而法律是最低限度是的道德,只有两者有机的结合,且被社会和公众所接受,才能实现我们的国家的长治久安,和谐稳定。

4社会需要法治和德治的统一

随着十九大的春风化雨,现代中国的建设与发展和进步,迫切需要法治和德治的統一,这也是我们社会各阶层的迫切需求。

其实,在法治的过程中,凡是法所禁止的行为,通常也是道德所谴责和不耻的行为;凡是法治所鼓励的行为,通常也都是社会主义道德所赞许和推崇的行为。法把人们对道德的一些基本原则和要求已经明确了,这便成为了我们身边的道德规范的蓝本和法的保障,从而使这些道德规范的实现和传播有了双重保证,社会秩序就会朝着我们共同的目标前进。

现在我们所讲的德治和法治是符合中国国情的,是从中国的文化历史出发的,要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中国,我们必须处理好德治和法治的关系,要求我们既重法治又重德治,把我们的社会建设成为一个民风淳厚、崇尚道德、官员体恤民情、社会讲究仁义礼智信的理想社会。

5法德关系的现代价值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进入了一个全面改革发展的历史阶段,物质文明高度发展,科技进步突飞猛进,传统的价值系统受到了最严厉的挑战。与之不相适应的是人的道德水平不断滑坡,世风日下,人心不古,也可说,我们的民族在渐渐丢失中华民族的本真。

那么,在当今这个社会,我们的法与德又起着什么样的重要性呢?当今时代,要改变这一现状,需要恢复中华民族优秀的道德传统,我们的法又将处于一个什么样的地位呢?

当今社会中,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条件与精神需求存在着一定碰撞和摩擦,人们的生存压力加大,生活节奏变快,使得人们在处理人际关系中变得自私自利,私欲、物欲的不断膨胀也掩盖了人们那颗本具仁爱的心,因此,他们的言行在有意或无意中触及了道德的底线,甚至是法律的红线,如果继续让这些底线、红线一味的溃失,不再注重自我道德的提升与完善,失去自我行为的道德准则,不讲诚信,不尊师重道,不讲孝道,违背人伦道德;工作上缺乏敬业精神、担当,行为上缺乏自律,造成他人学捧,世风日下等等。我们生存的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将面临怎样的不堪。

这个时候,就迫切需要法与德的有机结合,来逐步规范我们那颗我行我素不能自律的心。事实上,今天重提的“明礼”、“诚信”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都没有走出传统道德的范畴,只是在继承古代道德传统的基础上,更加明确的指出了现代社会道德观的厉害性以及严肃性,只有这样,才能逐步促进我们现代社会道德体系的重建与发扬。

当今社会中,依法治国已经深入人心,是所有中国人愿意追随的治国理念,所有人内心的自觉自愿的遵循,才是道德规范的回归。因此,我们在重视“以法治国”的同时还应加强“以德治国”,并借鉴传统的德政思想,重视人文关怀与情感关怀,尽快构建起一种和谐稳定,友爱互助的人际关系。同时,我们要正确把握好工作、生活中的法与德,要用阳光心态来面对一切,要坚守道德与法律的规则,“德法不足以自行”,它需要我们这些国家公职人员以身作则、律己律人、以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为己任,为人类文明与进步作出更大的贡献,相信中国的法治一定会走上健康发展的康庄大道。

猜你喜欢
德治国德治法治
用“问道”之理 求“德治”之功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的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关系研究
论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关系
以德治企,诚实守信
——湖北亿立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以德促法 以法治国
法治与德治并举的哲学思考
新形势下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关系再探
治理下的法治与法治下的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