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有效机制

2018-03-09 20:34晁燕华
新西部下半月 2018年1期

【摘 要】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强化不敢腐的震慑,扎牢不能腐的笼子,增强不想腐的自觉。文章探析了当前领导干部腐败的根本原因,从三个方面阐述了如何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有效机制:加强惩处,强化不敢腐的震慑;加强体制创新,扎牢不能腐的笼子;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增强不想腐的自觉。

【关键词】 不能腐;不敢腐;不想腐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完成这一历史使命,需要一支清廉担当的干部队伍。同时,习近平总书记也指出,人民群众最痛恨腐败现象,腐败是我们党面临的最大威胁。只有以坚韧和执着的态度,深化标本兼治,保证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才能跳出历史周期率,确保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同时还指出消极腐败危险的尖锐性和严峻性依然存在,中国共产党需要夺取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因此探究反腐败有效之举对于全面从严治党意义十分重大。

一、当前干部队伍敢腐、能腐、想腐的原因探析

标本兼治,达长远之效,必先寻其本源,探其根源,以解根本问题,达长远效果。

1、人性弱点

人有七情六欲,研究党员干部腐败变坏的规律,首先不能忽视的是人有欲望,尤其是贪欲。正是人性弱点未克服,在权利、金钱的诱惑面前才无法抵挡,私欲膨胀,才会明知违规,依然顶风作案。有些干部存有侥幸心里认为小贪“微腐败”,离得远,抓不到;官大的觉得权利大,身居要职“摆的平”,以至纵欲、纵权、纵情、纵心。

2、封建官本位思想影响

中国有着两千多年的封建官本位思想,“腐败”二字,“腐”,即官府中有肉;“败”字,“贝”即钱,意思因“贝”而走向反面。文人考秀才就是为了当官,一人升官,鸡犬升天。现今尽管封建制度已经破除,但是官本位意识仍影响深远。我国有些党政干部受官本位思想影响严重,表现为官僚主义,特权意识,唯上是从。

3、体质机制不完善

九十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取得了翻天覆地变化,但是我们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探索阶段,在摸着石头过河。当前,我们党内还有一些制度不够健全,旧有的一些制度无法适应新的社会发展速度。制度的制定仍需更完善,制度的执行仍需广泛透明的监督,违规与查处的效率亦有待于提升。

二、如何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有效机制

1、收紧“紧箍咒” 强化不敢腐的震慑

不敢腐,就是要挥动“利剑”、加强惩处,使党员干部心生畏惧、收敛收手,形成巨大的震慑作用。孙悟空机灵、聪明,又有一身本事,但就是缺乏管制,“紧箍咒”一上,他在任性之前也便有了顾虑。干部队伍中无论领导同志,还是普通党员干部,若要使他们从入党初期到身居要职都不敢腐,笔者认为就需要党组织收紧“紧箍咒”,使其不敢腐。

(1)依法依纪严惩腐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惩治腐败这一手必须紧抓不放、利剑高悬,坚持反腐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惩治既能治标又能治本,刮骨疗伤。因此要继续保持严打“老虎”势头不放松,坚决查处大案、要案特别是中高级领导干部违纪违法问题,重点查处政治问题和腐败问题交织、不收敛不收手、问题线索反映集中、群眾反映强烈、现在重要岗位且可能还要提拔使用的领导干部。从严治党,惩治这一手段决不能放松。坚持有腐必惩,只要谁敢腐败就立马付出代价,让他们心存敬畏、悬崖勒马,遏制腐败现象滋生蔓延。

基层干部是党组织的细胞,关乎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基层干部腐败损害的是老百姓的切实利益。因此,必须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既要发挥好利剑又要挥好“苍蝇拍”,虽远必追,虽小必查,破除侥幸心理,以形成强烈的震慑作用。

(2)加强警示教育。查处的案件经过归类筛选分析,剪辑录制成各类警示教育片,尤其是本地区案件,通过身边事警示身边人,让他们感觉“利剑”就在身边,“监控”就在身边,莫违纪、违纪必被抓。

2、压牢“五指山”, 扎牢不能腐的笼子

纵有再强的贪腐欲望,“五指山”压牢了,想腐,敢腐也只能作罢。不能腐,就是形成巨大的约束,唯有制度、纪律、法律形成密不通风的网,才能构建起不能腐的有效机制。

(1)加强体制机制和制度创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将继续加强依法反腐、制度反腐,大力营造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法治环境和政治氛围。不能腐的核心是制约,剖析查处的腐败案件,不论权力大小,一但不受制约和监督,就有可能被滥用。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密集出台各项规章制度,首先制定了中央八项规定,随后制定和修订了一批工作、管理制度,发挥了制度治党的重要作用。当前,尤其要着力完善反腐倡廉法规制度,健全反对特权行为和特权现象的制度。

严肃纪律。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加强党的纪律建设,把守纪律、讲规矩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2015年《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经修订更名为《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从“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到“中国共产党”,从“廉洁从政”到“廉洁自律”,体现了“全面”二字,制度的网越织越密。

(2)强化监督管理。监督能够保障制度的执行,根据理性选择理论,任何官员都需要监督,而监督既可以来自下层百姓,也可以来自高层官员。据统计,十八大以来查处的腐败案件中,“一把手”腐败占70%,这说明现有的制度并没有很好地解决权力集中问题。邓小平同志曾强调“要有群众监督制度”。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加强党员领导干部的日常监督,建立巡视巡查、上下联动的监督网。

3、“真经”入心,增强不想腐的自觉

不想腐是反腐的最高境界和最高追求。不想腐,意味着党员干部从内心消除腐败的想法,解除腐败的根本动机。

(1)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不想腐是种预防,“问渠那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反腐的源头就是思想,克服欲望的诱惑,战胜常人难以战胜的困难,靠的就是信念的支撑。因此要在党员干部还未违纪违法之时,加强警示教育,敲醒警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马克思曾经指出要防止从人民公仆变成人民的主人。破除“官本位”意识,就要通过理想信念教育在权力观上实现“人民本位”的根本转变,从为人民解难事的工作岗位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中国共产党能够过草地爬雪山取得长征的最终胜利,靠的就是坚强的理想信念,因此对党员干部要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加强党性修养,发挥党校的理论教育优势,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党校工作会议上指出,一些干部出问题,根子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出问题。党校承担着强化理论武装、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职责,肩负着加强党性党风教育、传承党的优良传统作风的重要使命。

(2)开展“学转促”专项活动。根据当前新疆工作的重点和目标亦可结合“学转促”专项教育活动,加强学习教育。通过“学”,学系列讲话,学党规党纪,加强纪律观念,纪律意识,解决纪律观念缺失和思想意识偏离的问题;转变干部工作作风,提高自身免疫力,解决表面清廉、勤恳,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的作风问题;通过“促”,督促各项规章的落实,促进总目标的实现,解决制度执行漏洞的问题,率先垂范,做忠诚、担当的好干部。

党员领导干部是党的先锋队,推进反腐工作,既要快刀解决当前问题,也需探寻强化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有效机制,这既是一场攻坚战也是一场持久战,要坚定不移持之以恒的做好各项工作。

【参考文献】

[1] 领导干部从政道德启示录[M].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11.10.

[2]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10.

【作者简介】

晁燕华(1985.10-)女,山东单县人,中共吐鲁番市委党校讲师,研究生学历,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