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孔子治学“三境界”思想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2018-03-09 20:51翟强强
新西部下半月 2018年1期
关键词:启示孔子思想政治教育

【摘 要】 本文针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授内容和方式进行探究,首先阐述了孔子治学主张的实践之乐、朋友之乐、静心之乐“三境界”,对于改进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不足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应在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注重将思政理论与实践活动相结合,保持与时俱进的品质,融入个人主见和朋友之乐、静心之乐思维,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 孔子;治学三境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启示

一、孔子治学“三境界”思想

孔子治学三境界分别是“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1][2]在这里我就称它们为“三乐”:

1、实践之乐

学习到的知识和道理,能有机会把它们付诸于实践,应用于生活,难道不是一件令人满足和高兴的事情吗? 学习到的东西,如:课本的理论知识、师傅教授的技艺、父母要求的规则要在实践中去用,才能更好的巩固,而且经过一次次的实践,我们会发现之中的优缺点,同时激发我们产生自己的想法,在整个实践过程中体会实践之乐,然而第一乐还强调要善于主动学习理论,尤其要主动实践,只有在主动实践的想法驱动下,才能够体会到实践的真正乐趣,实践之乐在一定程度讲,也是一个由自身内在主要矛盾决定的过程,在于发挥主观能动性,在于主动二字。

2、朋友之乐

孔子为何专门讲述朋友之乐,是因为,在他认为,当一个朋友不远万里来寻找知己,是为了讨论知识、辨别真理、谈古说今、预测未来的,这是一件多么有意义的事情啊,可见孔子的治学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与学生学、与朋友学、与老师学、与万物学,这就是人生一大乐事;同时孔子主张“吾日三省吾身”,这正是孔子和不同的朋友、师长、学生等等各行各业的人相处中总结而来的,他强调要反省自身,见到贤者就要思考和打量他的做事方法及做人风格,并借鉴他的长处,向他优秀的一面靠齐,见到不贤的人反要从内在反省,看看自己有没有这方面的缺陷,并加以纠正。

3、静心之乐

当别人不真正了解自己的时候,首先不要生气,而是静下心来自我反省,自己应该干什么,而不是抱怨不平、愤愤不快,这难道不是君子所为吗?此外孔子主张“由内而发”的治学品质,这里的内正是在强调每一个治学的人要有一颗安静的内心,通过安静的内心把所学进行沉淀,同时这里的“内”也是我们每个人内心真正的感受,真实的想法,真切的意见,当我们读完一个东西后,首先会在内心激起各种各样的感受,然后把这些想法稍加整理,并进行相互交流,在讨论的过程中,摩擦出火花,发现新的东西,得出新的结果,达到内化而外散的气质,这正是儒家强调的“由内而发”。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不足

1、教育方式缺乏灵活性

自孔子主张因材施教以来,可是在中国高校教育中,因材施教从未真正落于实践,尤其在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这个以理论占据主体的课程,更多的是硬性灌输,缺乏开导启发式教学,长期以来老师和学生的关系便形成:师讲生听,师说生做,不能出条条框框,这种行政式命令长期以来使得思政教育缺乏灵活性,尤其是各种实践教学。

2、教育内容忽略了大学生的个体需要

思想政治教育所要传授的内容无论是课堂内还是课堂外的内容几乎都是大段的理论,而且大部分是有关思想教育的,再加上硬性的无趣的理论灌输方法更让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如果没有实践教育的参与,学生无法体会到这些思想理论、大政方针与自己生活的密切关系,让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包含学生实际生活所需要的东西,不让其显得高大上,是一个亟待思考问题。

3、教育过程忽略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培养

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就是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然而理论总是高冷地站在学生的头顶,所有的教学都变成了必须要完成的任务,导致高校学术抄袭现象严重,同时由于外界的诱惑,很少有学生能够静下心来一心一意钻研刻苦地读书,花很大的心思在找工作、购房子和买车子上,能够真正读文章、写文章的学生少之又少,使得学风不浓。长期以来,学生的观念就渐渐的以利益回报为前提,什么收益高就接近什么,什么回报丰厚就热爱什么,久而久之,学风氛围变得惨淡,学术价值观亟待调整。

三、孔子治学三境界思想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1、在教学中将思政理论与实践活动相结合

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这是普通教学的基本要求。因为学习与生活是相通的,生活就是实践,在生活中将自己学到的理论放到现实中去检验,再分别加以改善和继承。把理论用于实验,把道理用于生活,从实验中提取理论,从生活中总结道理,这难道不是学以致用吗?所以在思政教学中,要强调“学与习相结合的重要性,学是习的基础,习在其基础上得以应用和发展”,[3]学校及其老师有必要带领学生经常性地参与或者组织学生进行实践基地教育活动,如红色基地、历史圣地、社会公益等等多种多样的实践活动都可以成为思政教学的实践载体。

2、在教学中保持与时俱进的品质

与时俱进是当下思政教学的必要方法。随着时代历史的变迁,党和国家的理论思想不断丰富,当然,思政教学的内容也要跟着不断更新,随着时代的发展赋予不同的时代意义,不断丰富其时代内涵,体现时代特点,体现当代学生的思想需求,反映当代学生最真实的心理状况。思政教学理念的不断更新,将为社会向前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这些新的思想会像智囊库一样,时时刻刻为社会和个人前行提供最新最优的方法,所以与时俱进的思政治学品质显得尤为重要。

3、将朋友之乐思维融入到教学的过程中

孔子所用的朋友之乐的学习方法,正是利用了周围士农工商等等不同种类人群的特点,傾听他们不同的看法,与不同的思想观点进行辩论,从而完善丰富自己的思想,在思政教育中,老师就可以利用学生和周围人群的多重关系,让学生和同学、朋友、家人等等展开讨论,在讨论中相互学习,在给别人讲述的过程中学习,在倾听别人的过程中学习,从而达到思政教学的目的,也将单调的理论实现内化的效果。

4、在教学的过程当中善于融入主见

首先这一点启示要在“主动学习”的前提下去实践这一点。每一个高校生在思政教学过程中应有自己的看法,提出自己的见解,这是很重要的一点,如果一味地按照课本的排版去按部就班,那和学习识字就没什么区别,如同把作者的想法了解了一遍,不作思考就等于模仿,这样既不会有创新,也不会有超越,更不会有丰富。同时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授主体,要提倡学生敢于主动提出见解和看法,更要提倡每个个体能够包容倾听其他不同的意见和想法,正所谓百家争鸣,才会百花竞放。

5、将静心之乐思维融入思政教学的内容当中

孔子所阐述的静心更多的是一种治学心态,强调学习者要静下心来一心钻研,才是真正做学问的态度。当然在思政教育的内容里,老师有必要在传输思政内容的同时帮助学生去树立并养成正确的学习心态,让他们有一个正确的学习心境,让学生首先要有“乐于其中的治学之态”,[4]这样首先会让学生去高效学习知识,当然在更好地为思想政治教育课服务的同时,也为其他科目的教学起到积极影响,从而间接地达到思想政治教育课的目的,可谓一举两得。

【注 释】

[1] 卢梦雨.《论语·学而》篇首章新释[J].河南社会科学, 2015(12).

[2] 张燕婴译注.论语[M].中华书局,2006.

[3][4] 欧阳佳子.孔子的治学理念及当代启示[N].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4(07).

【作者简介】

翟强强(1991-)男,陕西白水人,西安科技大学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endprint

猜你喜欢
启示孔子思想政治教育
孔子的一生
孔子的一生
国外跨境电子商务税收发展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
如果孔子也能发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