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沙猪配套系组合巴大沙和大巴沙肥育性能及胴体品质测定

2018-03-10 03:14张善文吴买生向拥军
中国猪业 2018年2期
关键词:巴沙肥育猪业

张善文 吴买生 向拥军 刘 伟 张 兴

(1湖南省湘潭市家畜育种站,湖南湘潭 411104;2湖南省湘潭市畜牧兽医水产局,湖南湘潭 411104)

研究表明,杂交可以利用基因之间的上位效应和互作效应产生杂种优势,利用杂种优势能提高畜禽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2008年以来,笔者团队着手开展湘沙猪配套系选育工作,利用沙子岭猪与引进的美系大约克、长白、巴克夏、杜洛克、汉普夏等品种相继进行了多个杂交组合筛选试验[1-6],初步筛选出杜巴沙、大巴沙两个优势杂交组合。同时,重点对美系大约克、巴克夏、杜洛克及沙子岭猪进行持续选育。

目前,大约克、巴克夏等父本品系已持续选育5个世代,作母系母本的沙子岭猪已持续选育6个世代,经性能测定,各品系遗传性能基本稳定。为进一步确定湘沙猪配套系最佳配套组合并为其提供试验依据,本试验对杂交组合巴大沙、大巴沙及沙子岭猪的肥育性能、胴体品质进行了测定,现将有关测定结果报告如下。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猪选择

从湖南省湘潭市沙子岭猪资源场选择体重30 kg左右、出生日期清楚且生长发育正常的巴大沙、大巴沙及沙子岭猪各30头,共90头。每组分3栏饲养,每栏10头(3个重复)。3组猪饲喂相同营养水平的日粮,饲养管理水平一致。饲养试验分2个阶段进行,前期为25~60 kg,后期为60~90 kg。本试验于2017年8月中旬开始,至2017年10月底结束,试验期75天。

1.2 日粮配方与营养水平及饲养管理

基础日粮参照《中国猪饲养标准》(NY/T 65-2004)配制。试验猪前后期基础日粮配方和营养水平见表1。

试验在湘潭市沙子岭猪资源场测定猪舍进行。各组试验猪饲养管理条件一致,饲养试验设预试期7天,预试期内进行驱虫、健胃、防疫注射(猪瘟、口蹄疫、蓝耳病等)。试验期间采用干粉料拌湿生喂,日喂两餐,吃饱不剩,供给充足洁净饮水。饲料每餐以组(栏)为单位称重登记。试验猪平均体重达90 kg结束试验。

1.3 测定指标

1.3.1肥育性能

分别于试验前、试验中和试验结束后空腹12 h称重,测定各组平均日增重和料重比。其中

日增重=(终测体重-始测体重)/试验天数,料重比=阶段总耗料量/阶段总增重1.3.2胴体品质

饲养试验结束后,每组随机选择3公3母共计18头,空腹24 h进行屠宰,邀请武汉种猪测定中心和湖南农业大学专家现场测定胴体品质与肉质。主要测定屠宰率、瘦肉率、眼肌面积、后腿比率等指标。采用Excel和SAS 9.4软件对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肥育性能

从表2可以看出,在始测体重基本相同、饲养条件相同情况下,经过75天的饲养试验之后,3个组之间的终测体重表现出明显的差异。终测体重方面,巴大沙和大巴沙显著高于沙子岭猪(<0.05),巴大沙和大巴沙之间差异不显著(>0.05);日增重方面,3组之间差异显著(<0.05),巴大沙和大巴沙日增重分别比沙子岭猪高44.37%(<0.05)和57.74%(<0.05),大巴沙组日增重比巴大沙组高9.26%(<0.05);沙子岭猪、巴大沙和大巴沙的料重比分别为4.05、3.18和3.01,大巴沙料重比最低,分别比巴大沙和沙子岭猪低5.35%和25.67%。这一试验结果充分证明了动物杂交优势理论的正确性。

表1 基础日粮配方及营养水平

表2 巴大沙、大巴沙及沙子岭猪肥育性能测定结果

2.2 胴体品质

从表3可以看出:由于宰前活重的差异,3个组之间的胴体重和胴体长之间也有差异;屠宰率方面,沙子岭猪、巴大沙和大巴沙分别为68.18%、70.48%和71.13%,但3组之间差异不显著(>0.05);背膘厚方面,大巴沙与沙子岭猪和巴大沙之间差异显著(<0.05);皮厚方面,沙子岭猪与巴大沙和大巴沙之间差异显著(<0.05),大巴沙和巴大沙之间差异不显著(>0.05);肋骨对数方面,大巴沙和巴大沙均比沙子岭猪多1对(<0.05);眼肌面积和瘦肉率方面,沙子岭猪分别为18.80 cm2和41.62%,巴大沙分别为31.77 cm2和52.50%,大巴沙分别为38.97 cm2和61.55%,3组之间差异显著(<0.05)。瘦肉率方面,巴大沙比沙子岭猪高11.02个百分点,大巴沙比巴大沙高9.05个百分点,大巴沙比沙子岭猪高20.09个百分点;肥肉率方面,沙子岭猪、巴大沙、大巴沙分别为35.42%、28.75%和19.87%,3个组之间差异显著(<0.05);腿臀比例方面,沙子岭猪与巴大沙、大巴沙之间差异显著(<0.05),巴大沙和大巴沙之间差异不显著(>0.05)。

表3 巴大沙、大巴沙及沙子岭猪胴体品质测定结果

3 讨论与结论

本试验结果表明,大巴沙组合全期平均日增重为816.30 g,显著高于巴大沙组合(747.11 g);料重比3.01,低于巴大沙组合(3.18)。屠宰测定结果表明,大巴沙组合屠宰率为71.13%,高于巴大沙组合(70.48%);瘦肉率为61.55%,显著高于巴大沙组合(52.50%);眼肌面积为38.97 cm2,显著高于巴大沙组合(31.77 cm2);肥肉率为19.87%,显著低于巴大沙组合(28.75%)。肋骨对数方面,大巴沙和巴大沙均比沙子岭猪多1对,这有利于提高产肉率。

综上所述,与巴大沙组合相比,大巴沙组合具有生长速度快、饲料转化效率高、屠宰率和瘦肉率高、眼肌面积大、背膘薄、肥肉率低等特点,杂交优势更显著,且大巴沙组合毛色为全白,外貌整齐度好,是培育湘沙猪配套系的最佳配套组合。

[1]吴买生,刘天明,彭英林,等.沙子岭猪与巴克夏、汉普夏猪的二元杂交试验[J].家畜生态学报,2011(3):22-24.

[2]左晓红,赵迪武,吴买生,等.沙子岭猪及巴沙、汉沙猪肉质特性研究[J].猪业科学,2011(6):100-103.

[3]罗强华,向拥军,彭英林,等.以巴沙、汉沙、杜沙为母本的杂交组合试验——肥育性能与胴体品质[J].猪业科学,2014(12):115-117.

[4]左晓红,向拥军,吴买生,等.以巴沙、汉沙、杜沙为母本的杂交组合试验研究——肉质性状与肉的成分[J].猪业科学,2015(3):128-131.

[5]罗强华,向拥军,彭英林,等.以沙子岭猪为母本的三元杂交组合肥育性能与胴体品质对比试验[J].中国猪业,2015(2):67-69.

[6]吴买生,向拥军,彭英林,等.以沙子岭猪为母本的三元杂交组合试验——肉质性状与肉的成分[J].中国猪业,2014(z1):93-98.

猜你喜欢
巴沙肥育猪业
大好河山猪业
《猪业科学》版面费收取通知
肉牛育肥技术
架子牛肥育技术
《 猪业科学》伴我成长
读《猪业科学》2017 年第 5 期有感
肥育鹅的饲养管理
肉鸡的“流水式”饲养
猎人的朋友“巴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