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教学,找准思维起点

2018-03-11 03:36山东临沂商城实验学校郑西伟
河北教育(教学版) 2018年12期
关键词:广口鸡蛋思维能力

○山东临沂商城实验学校 赵 芹 郑西伟

小学科学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学科。教师要精心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质疑,不断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用科学语言与他人交流和沟通的能力。在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切实做好以下工作可以帮助学生准确地找到思维的起点,也是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后续工作的基础。

1.创设具有引起思维性质的情境。问题不会从孩子的大脑中自发产生,总是需要一个具体的情境,来引发学生的思考,在这个情境内部产生一个真实的问题,作为思维的刺激物。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创设一个具有引起思维性质的情境。例如,在《瓶吞鸡蛋的秘密》一课教学中,老师创设了魔术表演“瓶吞鸡蛋”:把一个剥了皮的熟鸡蛋放在广口瓶上,鸡蛋正好堵住瓶口,请几位同学用力按鸡蛋,在不破坏鸡蛋的前提下,学生无论怎样用力都不能把鸡蛋按进瓶里。然后老师把一张点燃的纸条放进广口瓶里,迅速把鸡蛋放到瓶口,可以观察到鸡蛋一点点下移,最终鸡蛋在没有任何外力作用的情况下就掉进广口瓶内。为什么一张小小的纸条却让鸡蛋自己掉入瓶内?这种认知冲突强烈地刺激学生积极思考:什么原因使鸡蛋掉进广口瓶内?从而在这个情境内部聚焦,生发出真实的问题:广口瓶为什么能把鸡蛋吞下去?一个具有思维刺激物的情境,促使学生由观察到的现象抽象出科学问题,开启了学科探究的第一步,也为思维的发展打开了大门,是思维活动的起点。

2.从学生的个人经验出发提出真问题,引发思考。实际课堂教学中,我们会遇到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哪些是“真正的问题”?什么样的问题有助于学生的思维发展?教师怎样进行有效的判断?教学《苹果为什么落地》一课,在玩纸飞机的活动中,老师让学生尽情放飞自己的纸飞机,并且要求他们想办法让自己的飞机飞得又高又远。引导学生观察:你的飞机落到哪儿?通过活动让他们意识到:不管我们的飞机飞得多高,飞得多远,最终都落到地上。然后引导学生通过物体落地的情境提出自己的问题。本环节教学中,学生提出的问题“物体为什会落地”是基于学生个人的经验,并且从情境内部自然产生的,是学生自己的问题,能引起学生强烈的进行观察、实验和探究的欲望,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3.设置能够激发学生兴趣、乐于探究的真问题。“思维起始于无法解决的问题”,困难是引起思维的不可缺乏的刺激物。在教学中的问题,必须是具有一定难度的,问题的难度足以激发学生的思考。问题的答案需要学生动脑思考,需要通过观察、实验、比较、推理才能找到问题的答案。例如《水往高处走》一课的教学,提出问题环节的教学首先用飞流直下的瀑布、高空落下的雨滴等资料,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生活中水是从高处流向低处。然后将一朵纸花的底部放进装有红色墨水的瓶中,学生观察现象:红色的墨水从纸花的底部迅速向纸花的顶部爬升。这种与生活经验相违背的现象引发学生思考:水为什么会往高处走?这是学生借助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解决不了的问题,于是引发他们对该问题深入的思考,并引起学生强烈的进行观察、实验和探究的欲望——“换一种物品放入水中,是否也会出现水面爬上的现象?”所以,要解决“水往高处走”的问题,必须进行实验、观察、对比、分析等活动,从而在后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实现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通过教学实践证明:具有一定难度的问题,能够引发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和解决问题的欲望,对学生思维能力培养起到促进作用,是有研究价值的真正问题,同时也是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起点。

猜你喜欢
广口鸡蛋思维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
神奇的鸡蛋画
精析“一器多用”和“多器一用”
从鸡蛋开始
认识鸡和鸡蛋
瓶子里的雾
根和茎生长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