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职业规划现状和对策研究

2018-03-11 09:29张丁方
科技资讯 2018年25期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职业规划

张丁方

摘 要:我国大学生就业形势逐年严峻,各高校对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空前重视。虽然一些高校早已开展大学生职业规划课程,但在传统大学课堂教学模式的影响下,学生职业规划发展课程仍未占据主导地位。我国高校各层次存在明显差异,很多院校开设的职业规划教育课程中,无法满足大部分学生的个性化要求,教学效果不明显。本分闡述了高校教学中关于职业规划的现状,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职业规划 大学生就业 现状和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8)09(a)-0212-02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踏上了国力高速发展的步伐,对于学生教育和教学水平也不断提高。对于大学生而言,除了在大学期间学会相应的专业技能知识以外,其面临着最大的挑战就是就业。当今时代不同以往的“分配制度”,而是大部分大学毕业生和企业采用“双向选择制度”,即在学生选择企业的同时,企业也要选择学生,这就将用人单位和应届大学毕业生置于了相对平等的舞台上。

就业问题目前是大学毕业生最关心的问题,也是大学、社会尤为关注的焦点问题。因为大学生的就业关乎到其未来的发展平台和人生前途,也是衡量目前我国高等院校教育的参考标准。然而目前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和学生本人对自己的职业规划并不符合时代特征,为此若想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率,就要改变传统的大学生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模式。

1 大学生职业规划的内涵和特征

1.1 大学生职业规划的内涵

早在20世纪初,帕森斯提出了一种因素理论,也是最早提出“职业生涯规划”这个概念,在当时因素理论深远地影响了职业生涯理论的发展。随后的20世纪60年代,施恩提出了“职业锚”的理论,随后萨帕提出了“生涯”的概念。这也使职业生涯指导与规划的内涵从最初的“帮助他人选择职业”,“转变为帮助其个人发展、完善自我和提升自我形象,并且能够完全适应工作,谋求发展”的一项工作。由此可见,其实所谓的大学生职业规划和职业指导,就是指导和帮助学生选择一份适合本人并且具有一定发展和上升空间的职业。有一位著名的管理学家曾经为职业生涯规划做出了另外一种定义:职业生涯的规划就是规划者根据自身的条件、所处环境和各种制约条件与因素,在此基础上实现自身职业目标为指定的行动纲领、行动目标和行动方向。也就是说职业生涯规划是因人而异的,是根据自身特点而定的。由此可见,高等院校开展大学生职业规划时,要从目前时代大环境出发,求同存异,在不违背大方向的基础上要结合学生自身的个性进行管理和引导,以提升学生的综合实力与核心竞争力。

1.2 大学生职业规划的特征

大学生职业规划的第一个特征是具有“特殊性”。职业规划既具有共性,又具有差异性,而差异性就带来了职业规划的特殊性。其中共性也就是一般性,是指职业规划的大方向是积极的、向上的,而特殊性就在于不同学生具有不同的特点、能力等,想匹配的具体职业也不尽相同。所以一个较为理性和成功的职业规划,首先要求学生对自己有一个较为客观的认识,了解自身性格、优缺点、兴趣爱好和优势特长,还要有一定的职业倾向。职业规划的特殊性其实就是特殊在不同类型学生的职业具体方向的偏差,而影响其最终职业规划结果的往往是由学生自我素质和能力评估决定的。如果脱离公正和客观的分析,就很可能好高骛远或者是低估自己。

大学生职业规划的第二个特征是具有“特定性”。职业生涯规划一般具有三个重点环节,分别是职业的准备、职业的抉择和职业的适应三个阶段。在职业准备阶段,学生要学习特定职业所需要的相关知识、技能和实践经验,为职业入门和职业工作打下伏笔;职业抉择阶段要紧跟目前就业形势和就业惯例,要了解“双向选择制”的真正含义,在选择职业和相应企业的同时,也要得到企业的认可;职业的适应阶段是指当入门一项工作后,要在短时间内理清工作思路,适应全新的工作环境以及工作方式,要实现由学生转变为工作者、由学校环境转换为社会工作环境,并快速适应工作岗位,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学生对职业适应的能力也是衡量职业规划效果的标准之一。

大学生职业规划的第三个特征是具有“动态性”。当前社会的快速发展,使很多行业瞬间崛起也可能瞬间衰落,面对社会激烈的变化以及较多不可预见因素,学生职业规划中,要考虑各职业的发展情况,不要在规划中一成不变,也要摒弃一份职位定终身的陈旧理念。只有适应时代发展的潮流,不断适应社会新鲜的变化,增强职业规划中的适应性和自我调整能力,才能在职业规划中不被历史潮流湮灭。

2 大学生职业规划的意义

2.1 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大学生对所选择职业的观点和态度就是择业观,也是其三观(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体现。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是学生能够在事业中不断进步和前行的前提与保障,也会深远影响其未来的职业发展。一旦学生树立歪曲的择业观或者盲目择业,短期内可能没有什么严重后果,但是从长期角度讲,容易造成学生事业道路的阻碍。因此,大学生职业规划具有使学生树立正确择业观的意义。

2.2 使大学生的综合竞争力得到有效提升

当前的社会竞争尤为激烈,稍不努力就有可能一溃千里,若想在残酷的社会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就必须通过提升自己的素质素养、提高自己的理论和实践能力以及不断完善自我,以此提高学生自身的综合竞争力。为保证在社会的竞争中取得一席之地,首先要掌握过硬的专业本领,因为技能和本领是竞争力最基础的支撑;其次要积累职业经验,通过不断总结和反思,在实践中完善自我,认清自身在职场中的优势和劣势;此外还要在职场的竞争中时刻保持一颗上进心,不甘于落后,并要追求卓越,精益求精;最后还要保持继续学习的心态,时刻努力接收新的事物,吸收新的知识应用,不断给自己的头脑“充电”,做到终身学习,以此提高自身的综合竞争力。根据经验可知,较为客观的职场规划能够使大部分学生明确职场目标,激发学生继续学习和持续学习的动力,因此职业规划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竞争力。

2.3 有助于降低企业离职率

有研究表明,缺乏足够职业规划的大学生,在工作几年内的离职率较高,并且经常盲目“跳槽”,认为换一份工作就可能变得更好。出现这种情况的学生多数是没有长远规划职业的发展,对于自身情况了解不够深入,没有认清自身的条件是否满足企业的要求,甚至有些学生好高骛远、眼高手低;还有的学生盲目就业,认为就业就是简单的谋生手段、有工作就可以了,这种思想极易导致学生在未来的职场道路中出现“走不通”的尴尬境遇;此外,还有从众就业的学生,没有考虑自身的能力是否能够在企业中生存,最后导致人职不匹配,最终导致频繁跳槽。如果在大学阶段,学生接受了良好的职业规划教育,那么就会认清自身能力,慎重就业,踏实工作,不会好高骛远也不能低估自身实力,选择最适合自身特点的工作,也可以避免职场中诸多不顺。因此,合理的职业规划能够降低企业的离职率。

3 我国高校大学生职业规划的现状

3.1 大学生层面的现状

我国大学生普遍缺乏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通过调查可知,很多学生在入学时不曾考虑到未来毕业时需要一份何种工作,并且较多学生仅在大四才开始考虑应该找一个什么样的工作。还有的大学生自我认识比较片面,对职业定位十分模糊,在规划自身职业道路时,只是客观考虑城市和薪资,没有考虑自身未来的发展潜力和进步空间。这些现状表明大学生并没有认识到职业规划的重要性。

3.2 学校层面的现状

对于学校而言,多数高校缺乏学生就业信息的跟踪与反馈,没有注重职业生涯规划的动态性,就业规划调整和与时俱进程度不足。这就导致学校开展的职业规划教育没有符合时代快速变化的特点,使学生在实际对自身进行職业规划时受到一定程度的误导。其次,高校缺乏专业化的职业指导师资力量,有些学校负责大学生职业规划指导课程的教师为非专业教师,或者是由其他学科教师代课,其课程内容系统性不强,有时甚至是为了应付差事。在职业教育内容方面,很多时候是直接引用国外模式或者非适合本地区形式的套路。在对学生个性化职业指导的过程中,缺乏真正的区别化教育,只是千篇一律地对每一位学生进行职业指导,忽略了学生个体的特点、优势和特长,其职业规划深度不足。

4 完善高校职业规划的对策

完善高校职业规划教育,首先要构建完整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教学体系,加快相关课程体系的建设,召集全国在职业规划方面具有丰富经验的教师共同开展职业规划课程改革与实践,制定符合大环境下的规范职业规划教材。其次,要全面改革管理体制,提升大学职业规划课程的地位,摒弃传统的将职业规划任务由就业部门承担的制度,成立独立的职业规划教学机构。在此,还要建立专业、强大的职业规划师资队伍,通过不同特点的职业规划教师的课程,对学生进行大方向职业指导的前提下,实施因人而异的个性化教学,与此同时要加强师资队伍的培训工作,做到与时俱进。此外,还要督促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和社会实训,体验不同职业的不同特点,为职业规划做出相应的试炼,以积累宝贵的经验,也可以作为日后职业规划的参考。最后,要结合职业规划和社会的需求,做到紧跟时代步伐,时刻关注社会变化和行业的发展,以使学生能够进行长远的职业规划。

5 结语

大学生不仅要重视传统课程的学习,还必须重视职业规划,通过不断的摸索与实践,逐步找到适合自身的职业规划道路,为自己的职业生涯打下良好的基础。对于高校而言,必须重视学生的职业规划课程改革,做到“坚持大方向,强调个性化”的职业规划指导理念,为社会培养出适合时代发展的大学生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宋佳,周苡戎.地方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及对策研究——以湖北理工学院为例[J].魅力中国, 2018(5):160-161.

[2] 贾慧敏,仝潇.基于职业生涯规划的大学生就业力提升对策研究[J].山西农经,2018(1):111-112.

[3] 钟云华,邓杨学,李学勇.大学毕业生职业流动现状及其促进对策[J].高教探索,2015(1):112-119.

猜你喜欢
大学生就业职业规划
增强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职业规划的思考
浅谈大学职业规划教育的价值、问题及对策
中国经济发展状况与大学生就业情况的相关性研究
高校校园招聘模式创新探究
高校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完善策略研究
“精细化”职业指导大学生就业的分析
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大学生就业研究
浅析大学生职业规划的意义及必要性
论用职业规划提高大学生就业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