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环里的年味

2018-03-12 21:11
西江月 2018年2期
关键词:年味年货米粉

村子里的人气渐渐旺了。年,渐渐地近了。

置办年货是家家户户过年的重头戏。在这个物质丰富的年代,人们随便一买,便可以过一个丰盛的年,可藤县藤北片的人们却喜欢用自己的一双巧手制作美味的年货。

王家嫂子是家住藤北的一个普通农家妇女,米饼和糖环是她家必备的年货,而制作米饼和糖环又是她的拿手绝活。早在过年前一个多月,她就开始做准备了。吃过冬至的粽子后,王家嫂子便着手炒糯米,磨糯米,筛米粉,润米粉。

润米粉的过程是最需要耐心和细心的。这段日子里,王家嫂子会经常观察米粉的润泽程度,看看是否需要添加芥菜叶子给米粉加湿,或是要加倍密封罐子。糯米粉的润泽程度决定了米饼或糖环的质量。上好的芥菜叶以最本真最直接的方式深埋到糯米粉中,与之朝夕相处,深度交流,等待时间与温度成就它们之间的味道。

才过小年夜,王家嫂子便宣布开始制作年货了。做米饼和炸糖环都有好几道工序,一个人是忙活不过来的,于是她来了个全家总动员。孩子们尤其喜欢炸糖环,往往不等大人号令,便开始各司其责:你煎糖,我和粉,她切条来又编环。而炸糖环呢,大人们只允许孩子们远远地瞧着,滚烫的油可是不长眼的。制作年货时,一家人聚在一起有说有笑,有时还会有点小吵小闹,你埋怨我的糖煎得不好,我笑话你编的糖环不成样子,可谁也不动气。王家嫂子这时便会慢声细语地教孩子们如何掌握煎糖的火候和编糖环的技巧。在融洽的氛围中,年货制作的绝活就这样代代相传了。

炸糖环是个技术活,尤其要注意火候。火太猛,油温过高,糖环容易焦黑老硬;火太弱,油温过低,糖环易变形,炸不酥。只见王家嫂子挥动着一双长长的筷子,时而轻轻地把编好的糖环放进油锅,时而给锅里的糖环翻个身,时而将炸好的糖环夹出锅外。与其说王家嫂子在忙碌劳累,不如说她在享受着劳动的喜悦。刚捞出来的糖环,是守候在旁边的家人们分享的美食。孩子们却并不着急吃,他们的首要任务是找到自己所做的糖环和米粉小兔小鸡,然后取笑别人所做的米粉小兔小鸡,说对方的作品是天下第一丑。这样的比赛往往是没有结果的,孩子们最终把自己的杰作放进口中,尽情享用。

王家嫂子做的糖环,除了色泽金黄诱人外,造型还相当美观:这种是如意结,那种是九连环,还有一种是心心相印……这一个个糖环仿佛就是一件件艺术品,让人细细地端详半天也舍不得放进口中。眼福已饱,口水就快溢出来了。孩子们马上把糖环放进嘴巴里,牙齿发力一咬,只听“嘎吱”一声,糖环在嘴里应声而断。看到孩子们故意大声“嘎吱嘎吱”地嚼着糖环,大人们倒也不训斥,他们也在细细地品味着,品味着生活带给他们的香甜。糖的酥香与糯米的黏性,在相互对抗的同时也相互交融,在滚烫的油锅中游历过后,成就了色香味俱佳的糖环。吃着自己亲手做的美食,一家人因劳动而感到喜悦,同时也感受着浓浓的血肉亲情。

王家嫂子的米饼和糖环往往做得极多,除了供自家人吃之外,年后走亲访友时也会带上一些,让亲戚朋友们也尝尝自家人的手艺,共同享受丰收的喜悦。

简单的生活,本真的食物,世世代代生活在藤县藤北的人们,用精心制作的年货串连起亲友间质朴的情感。我想,这就是最本质又最诱人的年味了吧。

猜你喜欢
年味年货米粉
沙坊米粉香
兴安米粉趣谈
宜帮菜的年味召唤
年底来点硬年货
馒头里的年味
舌尖上的年味
刘老汉的烦恼
奶香蔓越莓米粉球
备年货 迎新春
年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