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式学习在高职项目课程中的应用研究

2018-03-12 19:17段冬梅李翠红杨威
中国教育信息化·基础教育 2018年2期
关键词:项目课程网页设计与制作混合式学习

段冬梅 李翠红 杨威

摘 要:本文在高职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教学中,将面向工作过程的中国传统剪纸文化网站建站过程作为项目课程的载体,构建基于混合式学习的项目教学这一新的教学模式,探索出基于混合式学习的项目教学在高职项目课程中的运用可行性,同时,对混合式学习与传统课堂学习两种方式的学习效果进行了分析,教学实践表明,混合式学习应用在项目课程教学对提高教学效果具有一定作用。

关键词:混合式学习;网页设计与制作;项目课程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8)04-0049-04

近年来,项目课程是当前职业教育最具代表性的理实一体化课程之一[1],在实施过程中,高职教育课程改革需要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企业实际的岗位相结合,转变为以实际工作项目为基准设置将学生的职业能力相结合的课程内容[2],根据学习内容创设工作环境,以实际项目为载体构建知识体系。教职成[2015]6号文件中,提出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统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剪纸文化作为传统的文化遗产,在学习者学习过程中,以面向工作过程的体验式学习中,深化文化内涵,激发学习动力。同时为了保证学生能有充足的时间对项目课程进行实践,将知识的传递过程放到课外,混合式学习引入到项目课程中,在课前,学生借助网页设计与制作精品资源共享课程[3],进行自主学习。学习者在线上进行学习时,通过与教师、同伴进行交流,创生学习资源,在线下师生交流辅导,同时在项目实战中进行深入研究,来完成对所学知识技能的内化。基于混合式学习的项目课程集专业知识与文化建设一体化,对高职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基于混合式学习的项目课程教学模式的构建

基于混合式学习的项目课程教学模式,是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为依据,构建项目课程,以网页设计与制作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平台为立足点,实现学生自适应个性化的学习,在课堂教学中,师生在交流互动中,解决聚集问题,内化知识,提高学生的知识技能,在创新实践中,拓展知识,将知识应用到现实世界,达到融会贯通之效,同时检验教学效果。

该项目课程以“剪纸文化网站”建设为线索来进行,采用了层进式模式[1],从完成一个大项目的局部(小项目)开始,逐步过渡到完整项目的完成。在教学过程中,要通过校企合作,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网站开发工作室等多种途径,采取基于混合式学习教学模式灵活运用本真项目案例分析、方案研读、兴趣激发、组织研讨、撰写计划、学生动手、同伴互助、成果评价、知识分享等教学方法,真实情景中参与体验式学习,在学习活动中开发学习资源,创造实践机会。

1.以网页设计与制作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平台为立足点,实现学生自适应个性化学习

本研究的混合式学习直接采用荣获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高职组)“网络课程”项目《网页设计与制作》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平台,以“基礎资源、走进空间课堂、网络技能训练”三个模块为着力点。如图1所示。

基础资源是学生入门学习的过程,包含了网页欣赏、Banner设计图赏析、工作任务单、案例视频、资源下载、网站策划方案、项目案例库、学生企业建站、设计师成长规律等本项目课程的基本资源信息,提供了学生自主协作学习模式,学生先赏析网站,观赏与借鉴首页banner图,领取剪纸文化网工作任务单,根据自己的认知思路,下载案例资源,进行相应的视频学习,在不断的学习过程中学会针对具体的企业网站进行策划。在拓展学习过程中,提供企业真实建站案例,学生模拟学习,提高职业技能。在实践过程中,网上答疑,网络论坛给学生们提供了一个交流平台,同时提供一些学生参与的真实企业项目建设,体现教学成果,也给学生者提供了一个学习的目标。同时参考网页设计师的成长规律,学生就会有一个明确的学习目标,感性认识上升到理论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学众人所长,才能长于众人。

走进空间课堂包括专业技能大赛、项目实践、课程论坛、案例精粹、在线测试、实践作品6个部分。专业技能大赛根据专业为学生设计的综合性的技能测试题,学生在合作中竞争,拓展学习视野;项目实践是拓展性的项目,提供相关的资源(项目成品、项目任务单、项目素材资源)是培养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课程论坛即师生交流平台,以适合各个层次的学生进行交流,可以批判性的提出自己的见解、提出最新研究的课题,共同研讨,形成网络共同体;案例精粹提供了网页框架模板、素材,学生获取学习资源,进行自主探索、协作学习,以便更好的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在线测试是学生对自己所掌握的每个工作任务的知识技能掌握程度;实践作品是学生提高的案例作品,在空间分享,便于多元化评价。

网络技能训练以学生为中心,采用基于项目的学习方法,依据“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将线上与线下、个性化学习、个人兴趣拓展学习、小组合作研究型学习、入境学习及知识创生等学习过程融合在一起,通过“情景体验、项目准备、项目行动、项目反思”四个环节[4]开展网络技能训练,让学生“体验式”参与项目,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效解决了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效果与市场需求之间存在偏差等问题。

2.以课堂教学平台为核心,在师生交流中解决问题、内化知识,提升职业能力

在网页设计与制作项目课程中实现混合式学习,使课堂的功能进行了变革性的转变,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学生自带设备进入课堂学习空间,以模拟企业工作情景,开发“剪纸文化”网站项目为载体,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项目开发,通过合作互助学习,让实践能力较强的学生对较弱的学生进行帮扶,充分发挥学习者的主动性,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在具体的工作过程中每组组员工作岗位角色迭代循环互换,让每一个学生在企业文化的氛围中入境学习,促进发展,实现知识迁移。课堂中师生进行会话交流,合作创新的平台,将真实项目引入教学过程。在课堂中,承接校园文化建设网站建设,课堂中教师和学生的角色转换,教师在教学中的角色类似于项目经理,而学生在教学中的角色类似于项目开发人员[5],从整体上采用项目导向,角色扮演,情景体验;学习单元首先是项目准备,课堂中组织研讨,展开项目活动准备,同时撰写工作计划;项目行动,在课堂中学生亲自动手,教师支持、帮助、指导,同伴互助,聚焦解决工作任务,进行教学实践;项目反思阶段,课堂中教师组织学生展示成品,对成果进行自评、互评、点评,学生自我反思,找出问题的原因,进一步对作品进行改进与创新,最后每个小组把最终的作品上传到网络平台,进行知识分享。endprint

二、基于混合式学习的项目课程教学效果分析

本研究采用了准实验研究方法来探索混合式学习对教学效果的实证研究,下面从研究的内容、研究过程、参与者、教学内容、研究结果进行阐述[6]。

1.研究内容

为了探究混合式学习在高职项目课程中对教学效果的影响,本文选择了学生学业成绩的发展水平作为评估混合式学习影响的主要指标,并据此确定本文的三个研究问题:(1)混合式学习的教学效果如何?(2)不同的教学方式与学生学业成绩之间的关系?(3)混合式学习是否促进学生的学业成绩?

2.研究过程

本文采用了准实验研究方法来探究混合式学习对学生教学效果的影响,采用的是静止组比较设计,静止组比较设计准实验设计的结构模式是:

静止组比较设计

实验组 X—O1

控制组 —O2

说明:O代表前测或后测,X代表实验处理。

本研究在确定研究问题和界定变量的基础上,分别在传统课堂和混合式学习中开展教学活动,由同一位教师对不同班级、同一专业的学生进行教学,尽可能按照相同的教学顺序进行教学。实验组是在混合式学习中进行教学,控制组是在传统课堂中进行教学。不同之处就是教学方式不同,混合式学习是以小组为单位,学生自带设备进入学习空间。

3.参与者

参与者包括山西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高职生60名和专业教师1名,60名学生中有30名是2016级计算机网络技术一班高职生,他们以混合式学习进行学习,另外30名是2016级计算机网络技术二班高职生,他们以传统方式进行学习。

4.教学过程

本研究选取《网页设计与制作》项目课程,以“剪纸文化”网站开发所进行的工作流程为主线[5],进行混合式学习和传统课堂中开展教学流程,教师行为、学生行为都是相同的,区别是在于二者对教学过程提供的支撑方式不同。

5.研究结果

下面主要对学生的教学效果调查表、教学方式的不同对学生学业成绩的影响的设计与检验过程进行详细阐述。

(1)混合式学习是否提高教学效果,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

对2016级计算机网络技术一班高职生在实施混合式学习教学方式的过程中发放两次问卷,是关于学生参与混合式学习学习过程中调查和混合式学习学习效果的调查。对混合式学习教学效果的评价,设计了五个问题采用五段式评价的方式让学生做出评价[7]。结果如下表1所示,它说明了混合式学习的教学效果是比较好的。

(2)两种不同的教学环境与学生学业成绩之间的关系

学期结束后,以60名研究者进行了调查问卷,发放问卷60份,研究了选择“两种不同的教学方式下学生的学业成績数据”中的教学方式与成绩数据,使用线图预测它们之间的影响。如图2所示。

①您接受的教学方式?

□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 □混合式学习教学方式

②您的成绩:

从图2输出结果线图可知,混合式学习教学方式下56~68分这个阶段的学生比率为0;传统课堂教学方式下有高于5.0%的学生成绩低于60分;混合式学习教学方式下低于5%的学生成绩低于75分;传统课堂教学方式下成绩低于75分的比率超过30%。由此可得,混合式学习教学方式比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对学生成绩的影响较大,有利于学生学业成绩的提高。

(3)两种教学方式是否存大差异

为了检验传统课堂教学方式和混合式学习教学方式对学生的学业成绩的影响是否存在差异,这两种方式的学业成绩是相关变量,提出假设,假设学生在两种不同的教学环境学业成绩无显著差异,在SPSS中分析不同环境的教学方式是否对学生的学业成绩有显著性影响采用曼—惠特尼检验的秩统计量表进行分析。表2列出了两个样本的秩均值以及秩和,表3列出了曼—惠特尼U检验结果。

采用曼—惠特尼U检验的结果概率值0.000,小于显著性水平0.05,小概率事件发生了,应该拒绝假设,得出结论:不同环境教学方式对学生的成绩有显著影响。

三、结束语

通过采用基于混合式学习在高职项目课程中进行了教学应用,培养了学生设计与制作网页的技能,促进了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发展,满足了岗位能力需求。本文的创新之处:①将中华传统文化很好的融入专业课程体系,在完成项目实践过程中提升了学生设计创新思维;②混合式学习教学方式使学生学习目的明确,兴趣浓厚,在文化的氛围里沉浸式自主完成项目开发,达到教学目标;③按照网站的开发流程制作网页,线上与线下混合式教学,提高了教学质量。本研究项目依托基地是计算机网络与多媒体技术省级示范实训基地,2016-2017年第二学期对山西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网络技术1601班项目课程进行了混合式学习教学探索,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下一步计划推广到学院相关课程实施混合式学习教学方式,制定详细的评价量表,在教学中收集数据,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数据详细进行分析,深入挖掘潜在的价值,针对性的改革项目课程教学,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个性化教学。

参考文献:

[1]李雄杰,职业教育理实一体化课程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8.

[2]谭铁莲.基本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理念与实践研究[J].商,2014,(3):380-381.

[3]《网页设计与制作》精品资源共享课程[DB/OL].http://www.vcit.cn:239,2016,12.16.

[4]武海丽,李翠红,杜星月,李志河. 《网页设计与制作》网络课程的构建[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6,(12):50-52.

[5]杨敏利,李翠红,杨威.面向工作过程的项目课程教学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7(4):77-78,96.

[6]许亚锋,塔卫刚.学习空间对学生学习的影响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4,(5):82-89.

[7]李倩.基于混合式学习的项目教学在高职课程中的应用研究[C].河北师范大学: 2015:36-38.

(编辑:郭桂真)endprint

猜你喜欢
项目课程网页设计与制作混合式学习
开放大学:过去充满传奇但前景依然未卜?
混合式教学法在《现代通信技术》课程中的探索与应用
关于《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的研究
基于项目课程的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计
基于工作过程的《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的教学改革
以职业岗位能力为导向的日语会话课教学改革
职业技能大赛对《网页设计与制作》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