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夺民心是个技术活

2018-03-12 21:27范玉栋
领导文萃 2018年3期
关键词:李渊江都李密

范玉栋

隋末乱世,在争夺民心方面,有三个人交出了不同的答案。

公元617年,李渊以“拥护代王杨侑,拯救隋室”为口号,正式在山西起兵,并率军进攻位于关中的首都长安。此时,另一位枭雄李密也在向东都洛阳进发。这两座城市人口众多,政治地位也举足轻重,能否赢得当地的民心直接决定两人对决的成败。

李渊首先遥尊隋炀帝为太上皇,明确表示自己要尊奉隋室。同时,作为世袭贵族的李渊深知官职对寒门子弟的吸引力。虽然隋文帝创立了科举制度,但寒门子弟中能够进入官场、成为高级官员的还是凤毛麟角。加之长安所在的关中地区比较富饶,百姓不缺钱粮,只缺前途,只要李渊能够给关中子弟一个看得见的前途,他们就会全力帮助李渊成就帝业。

于是,李渊在西河郡(今山西汾阳一带)一次性接见了一千多人,70岁以上者一律被授予有官称无官职的五品散官,一些愿意效劳的有为青年则被授予实际官职。当时隋炀帝还在帝位,李渊成立的其实是一个非法朝廷,他所任命的官员自然就是“伪官员”。但李渊的做法让关中子弟看到了仕途希望,也就夺取了民心。

到霍邑(今山西汾阳一带)后,李渊不但全面复制了在西河郡的做法,还给予了军队中尚在奴籍的士兵等同于自由兵的封赏待遇,并宽大处理被俘虏的隋军——愿意留下的,欢迎;愿意回关中老家的,欢送。一时间民心归附,整个关中地区一片和谐,李渊迅速占领长安,具备了问鼎帝位的实力。

和李渊面临的情况不同,李密所在的中原地区遭受过隋末农民起义的严重破坏,最缺的就是粮食。李密虽然也是世袭贵族,但四处流窜,几经生死,最后不顾自己的贵族身份,加入了瓦岗寨。独特的经历使他意识到粮食的重要性,于是出兵一举占据了隋朝储粮的两大粮仓,并散发粮食聚拢饥民,饥民争先恐后地加入到李密的大军之中。当李密发布讨伐隋炀帝的檄文时,他的帐下已经增加了20万名士兵。踌蹒满志的李密自封为魏公,率瓦岗军包围洛阳,大有席卷天下的气势。

就在李密自我感觉良好的时候,一位道士写给他一封信,信中一针见血地指出:饥民是为了吃饱肚子才参军的,看似强大,实际是一群乌合之众,一旦粮食吃尽,他们就会散去……并提议李密不如顺势率军南下攻打江都(今属江苏扬州),擒杀隋炀帝,从而号令天下。

这位道士的建议是否可行值得商榷,但他指出的问题不容忽视。饥民当兵是為了有饭吃、活下去,自然不会为李密卖命。毕竟,没了命还挣什么军粮?

争夺民心没有那么简单,李密能够聚拢民心,却不懂如何维护民心。相比李渊与士子阶层之间共同的利害关系,李密与饥民之间的关系就像一艘用胶组装的船,一旦遇风浪就会四分五裂。以后的发展果然如此:李密遭到隋朝反扑,看似强大的百万雄兵瞬间风卷云散,千秋大业功败垂成。两个人的对决,李渊胜了。

相比李密,隋炀帝的日子更不好过。隋炀帝从洛阳逃到江都后,虽然还是名义上的九五之尊,但实际控制的只有很小的一块地盘。而且,隋炀帝手下的将士多来自关中地区,战火阻隔了他们和家乡的音讯,于是逃亡的士兵越来越多。

隋炀帝召来心腹大臣想对策,这位大臣出了一个奇葩的主意:思念家乡是人之常情,但如果让将士在江都组建家庭,他们的心就会安定下来了。隋炀帝很快就批准执行,将江都寡妇和未嫁女子许配给士卒,一时间江都境内的婚庆商铺生意兴隆,大红喜字四处张贴。

一个个小家庭成功组建了,但这只起到了缓和的作用,隋炀帝实施的一系列暴政早已让他民心尽失。如果此时他能利用将士归心似箭的想法,从江都杀回长安,哪怕是杀回洛阳,再颁布一些缓和矛盾的措施,说不定能够扭转时局、甚至恢复对天下的统治。可惜,隋炀帝从来就不在乎民心。最终,隋朝毫无悬念地被赢得民心的李唐取代了。

孟子早就说过,天时地利都不如人和有用,道理很简单,操作起来却难度很大。从无数王朝的兴衰更替和群雄逐鹿的历史大剧中不难看出:无论是争夺民心还是维护民心,都是一个技术活。但无论操作手法怎么变化,最根本的是要把“民”放在心里,不然怎么操作都是徒劳。

(摘自《百家讲坛》)endprint

猜你喜欢
李渊江都李密
Quantum-enhanced optical precision measurement assisted by low-frequency squeezed vacuum states
扬州江都区三个强化 做好防汛应急准备
绘就最美孝善的鄢陵画卷
扬州江都区 “三聚焦”办好民生实事
枕戈待旦 令出必行 扬州江都区毫不松懈保春节安全
扬州江都区开展“五个一”专项行动
李渊:我只是个孤独的老父亲
李渊起义
李密的死结与瓦岗寨的败亡
李渊军事思想略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