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励理论在独立学院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应用

2018-03-12 00:52李奋宁
新一代 2018年21期
关键词:激励理论学生管理独立学院

李奋宁

摘 要: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激励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方式。所以,我们需立足于原有激励方式,既赋予其新的内涵,又对激励方式在学生管理工作中的运用展开积极探索,以促进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更好的开展。为此,本文笔者结合自身工作实践,简要论述了激励理论在独立学院学生管理工作中应用的必要性,着重探讨了激励理论在独立学院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应用,以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激励理论;独立学院;学生管理

独立学院的学生,即三本院校的学生,其高考成绩介于本科和专科之间,如此便让独立学院的学生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不论是基础知识、自身素质,还是适应能力等方面均和其它学生有所差异。而激励理论是管理学中的一项应用理论,在独立学院的学生管理中运用这一理论,能够把外界的激励动力转化为学生发展的动力,进而让学生从外界中将提升自我能力的动力给找到,并为了实现一定的目标而积极奋斗,不懈努力,最终显著提升自我能力。

一、激励理论在独立学院学生管理工作中应用的必要性

独立学院的一些学生自我管理、约束能力较差,而在传统的学生管理工作中,管理人员为了规范学生的在校行为一般都是借助严肃、死板的规矩条例,而这对拥有自由人格的学生而言,无疑是一种较大的束缚,使之处于被动地位[1]。于是很多学生便会产生逆反心理,进而抵抗学校的规矩,触犯校规校纪是常事,对顺利开展独立学院学生管理工作造成了阻碍。另一方面,大部分高校在学生管理工作中,多是通过理论教育的方式将学生自觉自律的意识抬高,虽然这种做法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却并不明显。单纯的理论教育会使学生感到厌烦,即使教师再苦口婆心的讲解,他们也听不进去,所以就要不断改进管理工作的方法。

而激励理论则是利用一些外在手段对学生内心的自我管理意识予以激发,进而让其在无意识的情况下规范自身的行为,以起到自我约束的作用,该理论具有一定的科学性,能够把学生的主动性充分调动起来。

二、激励理论在独立学院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应用

(一)加强正激励和负激励的结合。独立学院是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化的直接产物,也属于我国高等教育体系范畴。相较于母体大学,其在多个方面均有较大差异,包括运行机制、财务来源、生源质量等,而独立学院的学生在学习态度、心理模式等方面也表现出其独有心态。所以,若要科学推行激励理论,就必须对以正激励为主的主要刺激手段予以坚持采用,再辅助使用次激励手段的负激励,将二者配合使用。正激励机制可把学校对学生学习或工作业绩的肯定以及尊重给充分表达出来,让学生不同程度的需求,如奖金的物质需求或尊重、认可的精神需求等得到满足[2]。如此一来,既能够对学生努力学习的动力予以有效激发,还能够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调动起来,使之积极参与到学习中。同时,正激励还可让学生意识到通过自身的坚持奋斗与不懈努力,能够获得其他同学和教师的表扬与认可。负激励利用督促与口头教育将对其它学生的伤害降至最低,从而把不良的习惯给改掉。但由于负激励具有一定的消极负面作用,尤其是在思想教育程度并非十分完美的情况下,易让学生产生逆反心理与失败感,所以在使用上需多加注意。为此,在独立学院学生管理工作中,教育工作者应配合使用正激励和负激励,将正激励作为主要激励手段,而负激励则从旁辅助。

(二)物质与文化相结合,以文化为主导形成激励。学生在学校中大多数还是受到校园文化的感染。而所谓校园文化主要是一种团体文化氛围,其是由校园内所有人员一起营造的,其和其它团体不同,拥有自己的文化意识、素养与精神。这是一个很好的能够对激励理论予以运用的机会。虽然很多大学均会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但却未将这一点意识到。仅仅只对学生的参与性予以重视,又或是创造一些能够锻炼他们的机会。若此时对部分激励理论方面的知识展开积极宣传,就可在一定程度上感染学生,使之自动把其归属为习惯性意识。

除此之外,学校的环境也能够對学生产生影响,诸如物质环境和人为环境均包括其中。学校教学楼的设计、办公楼和图书馆的设计、师生之间的关系、班级中的良好班风以及各种活动的传播均能够对学生的理念予以影响。因此,独立学院应高度重视校园环境,在对这些元素充分了解的基础上将其充分利用起来。

(三)坚持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相结合的方法。所谓物质奖励即是以物质的形式来肯定学生的学习与工作行为,此种激励方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背景下发挥着最直接的作用,是其它激励手段不能取代的。但独立院校的教育经费毕竟有限,若只依靠单纯的物质激励方法势必会让学校的负担加重。而如今,学生的需求也越来越多样化,诸如对物质需要的需求以及括获得归属感、尊重和爱、社会价值得到实现等方面的心理需求均包括其中。每位学生的背景与特征均不相同,单一的物质奖励方法既无法让学生的不同心理诉求得到满足,且他们的所有诉求也得不到满足。所以,独立学院在学生管理工作方面应结合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的方法,但需注意的是,在现阶段的独立学院学生管理中,精神奖励的形式单一,而这就要求独立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人员,同学生积极沟通,在了解学生的前提上采取各种不同的精神奖励方法,以使不同学生的心理需求得到满足,将学生的学习与工作积极性激发出来。

总而言之,高校对学生的管理具有双向性,在此过程中,学校方需付诸努力,而学生也要发挥积极作用,所以为将学生的学习热情、创造力以及各方才能充分激发出来,独立学院在学生管理工作中就可对激励理论的相关原理予以借鉴利用。

参考文献:

[1]周碧波.论高校学生管理中激励理论的应用[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7,02:6-8.

[2]林艳.激励理论在高校学生管理中的运用[J].海峡科学,2017,02:71-72+85.

猜你喜欢
激励理论学生管理独立学院
企业管理中激励理论的运用
运用激励理论开展企业管理面临的困境分析
浅析“四进”制度对班级管理的意义
文化传承视野下的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探究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网络化问题研究
分析激励理论在企业管理中的运用
教育生态学视野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队伍专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浅论五年制师范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管理
独立学院法学专业的学科特色及其发展研究
以微课教学促进独立学院国际经济学应用性教学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