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共同成长中实现共同发展
——记我人生历程中两次重要的“转身”

2018-03-13 09:10吴正宪
小学教学(数学版) 2018年9期
关键词:总书记儿童数学

◇吴正宪

当我动笔写这篇文章时,内心深处悄然涌起动情的回忆,以至于挥之不去。打开50年记忆的尘封,一个个难以忘怀的记忆碎片连接成一条丰富多彩之路。

50年难忘的教育路,我经历了两次重要的“转身”,一是从“儿童教育”走向“教师教育”,二是从“小学课堂”走向“人民大会堂”。两次“转身”实现了我职业生涯中三个角色的转换,即教师、教研员、人大代表。不同的身份,共同的目标,我就这样一路走来……

上篇 从“儿童教育”走向“教师教育”

参加工作那年我16岁。教语文、数学,任班主任,一干就是二十多年。后来我进入教研队伍,一干又是二十多年。回首从“儿童教育”到“教师教育”的历程,往事历历在目,情怀犹在心头。

20世纪70年代初期,“读书无用论”在中国盛行,学校常规被打乱,教学秩序被破坏,我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匆匆踏上了教育的征程。我曾经彷徨过、犹豫过、迷茫过,甚至伤心得落泪。但是我始终没有放弃对教育事业执着的追求,我坚信祖国的教育一定会迎来阳光明媚的春天。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伴随着“知识就是力量”“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等改革开放的时代主旋律,教育的春天终于来临。从此我的教师职业生命焕发出了前所未有的教育热情。吸吮着时代的新鲜空气,我如同鱼儿得水。那时我心头涌动着不尽的兴奋感,浑身有使不完的力气,我要尽快把过去的损失补回来。我使尽浑身解数不知疲倦地工作,教出“高分学生”几乎成为我教学的唯一追求。天道酬勤,我所教的毕业班学生成绩优秀,一些学生纷纷走入北京市、区重点中学,我辅导的学生在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中获得的成绩在全区名列前茅,我赢得了孩子和家长的认可。

我在“满堂灌”的课堂教学之路上乐此不疲,直到有一天,我发现孩子们尚带稚气的脸上流露出忧虑与沉重,天真的儿童竟变得暮气沉沉。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大潮里,做题、考试几乎成了孩子学校生活的全部。面对这种情况,原有的冲动与激情几乎降到了冰点。我不止一次地扪心自问:“难道要在这条没有阳光、没有笑容的路上走下去吗?”一股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在我心头凝聚起来。“一切为了孩子”,这是教育工作者的良知与责任。我以“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出发点,自觉开始了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艰辛探索。我第一次提出了“重组教材,根据内在联系建立小学数学知识群”的教学主张。教学实践中,我努力改变教与学的方式,变“教师讲、学生听”为“自学”“讨论”“操作”等多种参与方式。特别是在考试方式与评价方法上,进行了近乎“叛逆式”的改革,将单一笔试测验,变为闭卷与开卷相结合,考时与平时相结合,知识与能力相结合,纸笔测试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相结合。这样的改革适应了孩子的需求,为孩子的重新跃起带来了机会,帮助孩子有可能实现“可能”。课堂活跃起来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明显提升。这项“小学数学归纳组合法”实验引起教育界同行的关注,通过了中央教科所、北京师范大学等单位十位专家的鉴定,获得“北京市崇文区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同时获得“北京市首届教育科研成果奖”,自发的教学改革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那时,我深深地体会到:没有祖国改革开放的大背景、大环境,个人的教育理想和努力都是难以实现的。

二、“哲学理论”为我奠定了重要根基

在教学中,我运用哲学原理,抓住数学本质,根据知识间的联系建立具有良好结构的数学知识群,使数学“问题链”自然形成。我努力沟通数学与哲学之间的联系,帮助儿童在发现和解决问题中不断解开数学中难解的结,促使学生用数学思维分析事物,使其思维具有批判性和深刻性。

数学研究的对象中,充满了矛盾的对立面。我按照“对立统一”的客观规律,打乱教材编排顺序,将一组组易混且互相矛盾的概念,用比较的方法揭示其内涵。例如,针对“正比例与反比例”“因数与倍数”“乘法与除法”“无限与有限”等有关概念,我将这些知识按专题组合在一起,引导学生用比较的方法、用“对立统一”的观点观察、分析事物的两个方面,体会概念相互依存的关系,从而更加深刻地认识数学的本质。苏联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想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来认识世界上一切东西的。又如,在几何教学中,我按照“变中有不变,不变中有变”“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基本观点,在引导学生学习推导面积公式、体积公式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放手让学生操作,通过割、补、拼、平移、旋转等方法,把陌生的图形转化为已学过的图形,再根据图形之间的内在联系,推导出新图形的面积或体积计算公式,引导学生学会“在变化的图形现象中抓住面积、体积不变的实质”,感悟 “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辩证思维方法,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在复杂问题的解决中,我引导学生抓住“主要矛盾”,抽出“主要关系”,把问题中的“次要矛盾”“次要关系”先撇在一边,经过一个合理的步骤简化,再推理、抽象,建立数学模型。学生在这样的学习中获得的不仅仅是一种结果,更是一种思考问题的方法及科学的思维方式。

三、“儿童心理学”帮我打开了一扇窗

清楚地记得,1985年初冬一个风雪交加的下午,在北京育锋小学礼堂,我第一次聆听中国科学院儿童心理研究所张梅玲教授关于“儿童心理学与小学数学”的报告,“心理健康”“心理效应”“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等新名词一下子涌入了我的脑海。那个时刻,我被触动了,开始了自觉反思与追问。那一刻,我开始认识到要用心感悟孩子的每一点变化,用情激励孩子的每一点进步。不仅仅关注数学的ABC,更关注孩子的学习感受;不仅仅关注学习成绩,更关注孩子的喜怒哀乐。从那一刻开始,所有孩子一个也不少地“住”在了我的心里,尤其是学习有困难的孩子,我倍加呵护。

正是这流淌着人性光辉的谆谆教诲如醍醐灌顶,令我茅塞顿开!我的教育理念、教学行为开始发生质的变化。“儿童心理学”帮我打开了一扇窗,它使我跃入一个崭新的层面重新审视教育,让我从一个全新的视角看儿童、看教育。

我以儿童心理学为指导,以“儿童学习理论”“儿童学习数学理论”“儿童课堂教学理论”等为支撑,充分发挥儿童的主体作用,激发儿童情感、理智、人格全面成长的主体能动性。在课堂实践中,我努力探索,坚持向儿童提供符合其心理特征和能力水平的“好吃又有营养”的数学教育,实现知识、智慧、人格三维一体的教育目标,初步构建特色课堂模式和教学策略,初步形成了儿童数学教育的本土理论与实践。

记不清在这里发生了多少感人故事,仅摘取其一与您分享。

“我再也不是木头!”

照片上这个男孩儿的脸庞上终于绽开了笑容,是开心?是羞涩?是慰藉?是自信?还是……

那是2009年4月30日,我在北京市昌平区与工作站成员禹芳老师“同课异构”六年级“数的整除”,这是我们农村教师工作站的主题研修活动。

课后听班主任说,这个男孩儿平时学习不主动,几乎不发言。为了使我的课“顺利进行”,班主任给他安排了一个“不显眼”的地方。没想到课堂上由于我一直在执着地寻找“哪位同学还没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意见”,还是发现了他。开始他有些紧张,加之“整除”内容本身就有些抽象,他不知所措。“没事的,吴老师也有遗忘的时候,你可以用自己习惯的语言来试着说说啊。”他开始放松下来,尝试着表达,越讲越来劲儿,课堂里掌声响起。那一刻他被感动着、温暖着……

“五一”假期过后,班主任的目光停留在这个男孩儿的日记上良久,醒目的标题《我再也不是木头!》,真实地记录下男孩儿的心路历程与学习行为的转变,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同伴互动交流的渴望与珍惜,对自己参与学习的自信与期待……班主任被感动了,赋文一篇《孩子,我重新认识了你!》。

是啊,人人都有被认可、被尊重的需要。多一点宽容,多一点鼓励,多一点等待,课堂会更美好!

看到师生同进步、共成长,我由衷地欣慰!

四、带领教师共享职业生命的幸福

1994年初秋,我告别了25年的小学教师生活,开始了职业生涯中又一个新的专业尝试——教研员。

还记得在一次研修后,北京市燕山一位老师写下了这样的感受:

今天参加了“如何做一名优秀数学教师”的主题研修活动,心里暖暖的,此时的我还沉浸其中。思来想去,我觉得好老师不仅要关注孩子的学习,更应该关注孩子的需求、兴趣和自信,对学习困难的孩子更要多些耐心和爱心。好老师应该是一个火把,点燃每个孩子心中的渴望。

主题研修活动触动了大家对“好教师”更深层面的思考。教研活动不能只停留在所谓的名师、名课的欣赏和感动中,而应以“优秀教师”“学生访谈”“同伴互动”作为研究性资源,进行建构性自我学习与自觉反思,形成“学习—实践—反思—再学习—再实践”的良性循环,构建“互为资源”的教师研修模式。从那一刻开始,“教师互动研修”成为我们教研活动的主要形式,从“以教研员为主角戏”的单一“教师培训”向多层面的“教师互动研修”转变。

2008年,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成立了“吴正宪小学数学教师工作站”,培育具有“高专业品格、高专业技能、高合作精神”的小学数学优秀教师团队是我们的目标。几年来,这支队伍在北京市小学数学教师专业发展中发挥示范、引领、带动、辐射作用,一批又一批骨干教师成长起来,目前已有31位成员成为特级教师,10位成员成为正高级教师。这源于成员自身的努力、基层学校的指导和多种力量的支持和帮助。

由我和72位成员共同组成“1”,带领密云、房山、门头沟、延庆等远郊区县的10个工作分站,形成了“1+10+N”多方参与、多向获益的研修机制,构建了“名师引领,从成功经验中汲取专业养料”“课例研修,借助精心组织的教学过程开展行为干预”“课后访谈,学生体验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资源”“同伴互助,在互动建构中生成教学实践知识”“建立‘1+10+N’的辐射合作机制”“资源建设,增强对于实践策略的理性认识”等六种实用又有效的教师团队研修策略。

回望自己从“儿童教育”走向“教师教育”的历程,我想说:“教师工作是我生命中的重要经历。我在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付出、奉献,我也在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收获。我收获了孩子们的真诚与渴望,收获了老师们的热情与期待,收获了社会的认可与尊重。同时,我也在探索教育教学改革的道路上,收获了自身成长过程中的成功和快乐,实现了个人生命价值与教师职业生命价值的和谐统一。”

下篇 从“小学课堂”走进“人民大会堂”

2013年,我以一名基础教育工作者的身份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同年被国务院聘请为国家督学。从“小学课堂”走进“人民大会堂”,开启了我政治生涯的新篇章。在此,我认真履行着一位人民代表的职责,也深深感受到一位人民代表的责任与尊严。

几年来,在我的心中列了一个长长的单子,有“教育”“环境”“医疗”“交通”等多个关注点,但我更多的建议还是集中在基础教育上。全国人大代表的身份,让我开阔了眼界,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来看教育、看民生、看社会、看发展……视角更丰富,思维更多元,认识更深刻,思考更理性。下面撷取几个“花絮”,与您一起走进“人民大会堂”。

“给孩子留下做梦的时间”——我在“全团会”上的第一次发言

那是2013年3月5日的下午,我第一次参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北京团讨论会。会场上代表们按姓氏笔画排序“对名而坐”,除了代表们就是扛着“长枪短炮”的记者团,会场上座无虚席。

全团第一次全体会议安排了8位代表做大会发言,不知为什么我这个只有“一天代表龄”的新代表也被通知做大会发言。会议开始了,我像小学生第一次走进新学校一样,怯生生地坐在那里认真地聆听着每一位代表的发言。我意外地发现,人家都是“有备而来”的,每个发言的代表都是从容地拿出写满密密麻麻文字的发言稿,几乎一字不差地读稿,直至发言结束。尽管我要求最后一位发言,但还是感觉很快就轮到了“没有准备”的我。我拿起话筒有感而发:“上午在人民大会堂聆听了习近平主席为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中国梦,它将激励着我们中华儿女为此而努力。但是眼前在我的心中也有一个自己的中国梦。”会场上安静极了,似乎大家都在等待我这位新代表的“陌生答案”,我缓缓地继续,“当今大家都在讲中国梦,我是教师,我的梦就是还给孩子们一个做梦的时间!一个孩子如果连做梦的时间都没有,梦从何生?!”这时,会场上不知从哪个角落开始响起了掌声、交头接耳的对话声。“我们要让孩子们能够有一个正常人的生活状态,给孩子们足够的睡眠时间,给孩子们足够的玩耍、淘气的空间,还孩子们一个原生态生存环境。”提起教育,说起孩子,论起学校,大概几乎触及了每个人心中的“结”。

我继续着,“学生的学业负担太重了,他们从小就背负着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学习时间过长,作业量过多,心理压力过大……孩子成长的原生态被破坏,我们必须改变这种状态。我们大人过多关注的是孩子的学业成绩、考试分数,而孩子的内心感受我们了解吗?我们又给了孩子多少关心?一个孩子的兴趣、好奇心、自信心、求知欲望、学习力、创新意识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才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

会场上又响起了掌声……

没想到我这位新代表的脱稿发言引发了现场的热议,北京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杜德印不由自主地有感而发,各路记者也蜂拥而上,把我团团围住……记不清那天会后我又说了些什么,只知道第二天各家报纸、网络纷纷以“给孩子留下做梦的时间”为主题进行了报道。

没想到,第一次参加人大会议,第一次“没有准备”的发言,竟然产生了如此广泛的社会影响。这让我更加坚信:凡事从心生,只有从心底流出的声音,才会引动从心底涌出的热情与期待。

我心中牵挂的“小板凳”——为农村孩子添把有靠背的椅子

2014年深秋,我随教育部督导团督查时,看到一些地区学校的孩子仍然坐在小板凳上上课,一坐就是一天,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有一天,一位老师与我聊天:“孩子上课时经常晃动,不一会儿就佝偻着身子,不能踏踏实实地坐稳。”我走进教室发现,孩子坐的是没有靠背的小凳子。我仔细观察,孩子坐在没有靠背的凳子上的确不舒服,整个身体没有支撑,晃来晃去,不到十分钟坐姿就变了样。

“长时间坐这样的凳子会不会影响孩子的视力?会不会影响孩子的脊柱生长?”我思考着……在北京师范大学梁威教授的帮助下,我查阅了大量资料,并认真研读了我国有关学校课桌椅功能尺寸标准,同时调研了发达国家关于学校课桌椅功能尺寸的规定,深感此问题的严重性。

为了找到相关的科学依据,我分别咨询了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医院主任医师周海强先生和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主任刘忠军教授,向他们请教孩子每天坐小板凳会不会影响发育和视力。两位专家医生不约而同地明确告诉我:“长期坐小板凳会严重影响孩子的脊椎发育和视力发展,这种现象要尽早改变。”

咨询了教育专家和医学权威后,我意识到这不是一件小事,因为它关系到千千万万孩子的身体健康。因此,我积极地提议:能不能改善学生的学习环境,给小板凳加个靠背,让孩子能够放松一下肌肉,休息一下眼睛?我的提议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中国教育电视台还专门制作了专题节目《人大代表牵挂孩子的小板凳》。该专题片获得了第25届中国人大新闻奖。会后我还收到了国家教育部刘利民副部长亲自签发的对“给农村小学生加一个椅子背的建议”的回复意见。

就像这个建议一样,我在“两会”上所提的每个问题都是在实际调研中发现的,每个建议都是经过长时间的考察、资料分析和科学研究得出的。没有调研就没有发言权,调查研究成为了我的工作自觉与习惯。身为人大代表,这是我始终铭记的。

我与习总书记的第二次握手——“四个引路人”,我铭记心中

2016年9月9日,教师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了北京市八一学校看望慰问全校师生,并向全国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致以节日的问候。我作为北京市优秀教师代表有幸参加了座谈会,受到了习总书记的亲切接见。

我期待这个时刻,我渴望聆听总书记面对面地谈基础教育。这天我与北京教师代表一早就来到了八一学校等候着习总书记的到来……上午9:50,随着人群中一阵小小的骚动,我看到习总书记走了进来。他一进门就直奔恩师而去,俯下身来与年事已高的老教师一一握手问好,向他们鞠躬致敬,跟他们一起、回忆往事,场面充满爱意,让人温暖。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尊师重教在总书记身上的充分体现。

在与教师代表的座谈会上,习总书记语重心长地叮嘱,基础教育是立德树人的事业,是提高民族素质的奠基工程,要遵循青少年成长特点和规律,扎实做好基础的文章。

习总书记非常亲切,就像邻家的长者,讲话朴素、实在,在场的大人和孩子都能听懂。整个座谈会气氛温馨、轻松且热烈。一位国家领导人这样饱含深情地谈基础教育,而且谈得如此细致、全面和专业,让我备受鼓舞,同时深深感受到作为基础教育工作者的责任与使命!

座谈会结束后,习总书记与教师代表亲切握手,那一刻,我和习总书记的手紧紧地握在了一起,道了声:“习总书记,您好!”总书记用沉稳而亲切的语调微笑回应:“老师,你好!”虽然每年的全国两会上都能见到习总书记,但是这么近距离地与总书记面对面,聆听他讲基础教育,与他亲切握手,这是第二次。

早在2014年教师节,我作为全国模范教师,就在人民大会堂受到了习总书记的接见,当我的手与习总书记宽厚温暖的大手握在一起时,我感受到了信任和鼓舞。当时的情形依旧历历在目……尤其是在现场同时受到习总书记接见的教师代表中,还有来自我们团队的农村地区的三位成员,更是令我兴奋。看到年轻教师(特别是边远山村教师)的成长和进步,我感到无比幸福和欣慰。

受到习总书记两次接见,我越发感受到基础教育工作者的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我不敢懈怠。习总书记的嘱托依然在耳边回响:“广大教师要做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做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做学生创新思维的引路人,做学生奉献祖国的引路人。”我会和广大教师一起,以良好的人格去影响学生的人格,用自己的智慧去启迪学生的智慧。我们会努力保护好儿童的权利,为孩子们创设“好吃又有营养”的优质教育,让每个孩子因为有缘遇到我们而有更加幸福的童年生活,让每个孩子都对未来充满期待。

作为一名教师,我用自己对儿童和数学的热爱,创造了儿童喜欢的数学课堂,唤起了儿童对科学知识、实践技能和美好价值观的追求,我也从中收获了从事教师职业的幸福;作为一名教研员,我以自己对教师同行的热爱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服务,在成就许许多多中青年教师职业追求的过程中,拓展了自己的学习历程,实现了自身的再进步;作为全国人大代表,我努力承担社会责任,真诚为百姓利益进言,为祖国建设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回首往事,是祖国改革开放的新时代为我个人的发展和进步搭建了广阔的平台。一路走来,感谢祖国,感谢时代,感谢大家,更要感谢与我有缘相识的孩子,是他们使我的心灵更加宁静、祥和,是他们让我的生命更加丰富、纯净……

猜你喜欢
总书记儿童数学
带着“民政题”与总书记面对面
习总书记“下团组”
总书记的话儿记心上
关于雄安新区,总书记最关注什么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错在哪里
“六·一”——我们过年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