蜚声文坛的韩北屏

2018-03-13 06:34丁邦元
钟山风雨 2018年1期
关键词:扬州文学

丁邦元

臧克家在《有的人》这首诗中说:“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一代文坛巨匠,诗人、作家、剧作家韩北屏虽已去世,但他的声音、笑貌犹在,他的丰富文学作品依然为人民提供着精神食粮。

出生清贫,弃商从文

韩北屏原名韩立,后易名。发表文章时用过露珠、宴冲、欧阳梦等笔名。1914年出生于江都(即扬州),住在仁丰里五巷4号,青少年时期常在扬州、镇江两地度过。但他最钟情于古城扬州,他对故乡的一草一木都怀有深厚的感情。少年时,他去过瘦西湖、平山堂等风景区,常常赞叹故乡的美丽。即使在抗战紧张的岁月,他也会抽空回故乡看看。

在十多岁时,他就以优异成绩考取了重点中学梅英中学(即现在的扬州中学)。当他读初中时,由于家中人口多,他是长子,还有六个弟妹需要抚养,家里实在承受不起生活重担,只得让他辍学,到镇江怡大参药行当学徒,以减轻父母的负担。六年时间在商行跌打滚爬,虽然尝尽了人间的酸甜苦辣,但他感到快乐。因为能为父母减轻负担,他感到心中踏实。在业余时间,他并没有放弃文学,经常将发生在生活中的事,写成小说,练习创作。

文学梦始终在胸中燃烧,于是在青少年时代,他作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弃商从文。不久,他与文友们一起参加了“朝霞社”,此社名寓意深刻,象征着这群文学青年犹如早晨的朝霞一样,冉冉升起,朝气蓬勃,前途无量。

为了展示各人的才气,文学青年意气风发,创作了许多作品,韩北屏也不例外。他在《江声日报》上发表了处女作。从此一发不可收,在镇江陆续发表作品,有小说、诗歌、通讯等。其间他结识了路易士、常白等诗人,学习他们的诗风,注重遣词造句及诗的意境。

在他二十多岁时,眼睛近视,戴起了眼镜。在友人的眼中,他是一位才华横溢、清秀俊逸的美男子。白净红润的脸上架着一副金丝眼镜,西装革履,俨然一位满腹经纶的教授模样,让人肃然起敬。但他为人谦虚,总是一脸笑容可掬的样子,亲切而落落大方。

在镇江从文的过程中,他遇到了一件麻烦事。因为他创作了一篇反映人力车夫的作品《铁犁》,被牵连进一件新闻诉讼案,不得已回到江都。他先后担任《江都日报》记者,后任编輯部主任,为江都的新闻事业作出了努力。并与其他人一起在扬州创办了世界语协会等进步社团组织。

投身抗日,竭尽全力

抗日战争爆发,日军的铁蹄蹂躏着祖国的大地,热血青年纷纷奋起反抗,有的参军,有的用笔作枪揭露日军凶残的暴行。韩北屏和一批有志青年成立了“江都县文化界抗日救亡协会流动宣传团”,成员有江上青、陈素、王石诚、江树峰等。他们积极宣传抗日,编印抗日宣传报刊,创作抗日救亡歌曲。其中由韩北屏等人创作的《团歌》唱响江淮大地,成为鼓舞人们斗志的一首战歌。部分歌词为:“从乡村到城市,从城市到乡村,我们踏着坚实的步伐,唱着救亡的歌。我们是铁的队伍,是热情的一伙。要举起抗战的旗帜,要掀起抗战的巨波,要燃起抗战的烽火……”歌词慷慨激昂、豪气冲天,仿佛是射向敌人的一把利箭,听后使人格外振奋,鼓舞了无数年轻人纷纷参加抗日队伍。

1934年至1937年他在上海创办并主编两个杂志:《菜花》《诗志》月刊。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激起了他的爱国情怀,于是回到扬州与江上青等有志青年创办了《抗日救亡协会宣传队》,以笔代戈。组建《抗战周刊》,谱写抗战歌曲,振奋民族精神。

1937年底,扬州沦陷,古城已容不下一张安全的桌椅。他的母校扬州中学竟然成为日军的大本营,往日祥和安静的校园变得满目疮痍,不堪入目。树人堂在哭泣,师生们在流泪。他愤怒之极,更激起他抗日的决心,为此,他满怀悲恨和依依不舍离开了故土,随抗日宣传队辗转到大别山、桂林、武汉等地,继续从事抗日宣传活动。他发誓,不把日军赶出中国,他决不会停下手中的笔。即使为抗日牺牲在第一线,也死而无憾,他用行动践行和诠释了他的誓言,不愧为一位铁骨铮铮的男子汉。

特别值得高兴的是,在《广西日报》社担任编辑期间,他有幸结识了当时名满天下的夏衍、田汉、杜宣等知名作家。这对韩北屏影响很大,在他们的帮助提携下,韩北屏文学水平大有长进。

在1935年后的几年时间里,他的创作热情得到空前释放,写出了各种文学体裁的作品,利用以前的生活积累及素材,创作了大量文学作品。首先出版了第一本诗集《江南草》,之后仍然笔耕不辍,连续出版了《台儿庄之战》《人民之歌》《豪门华伐》《桂林的撤退》等电影文学剧本、诗集及报告文学集。这些优秀文学作品滋润了当时不少文学爱好者和广大读者,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他多部文学作品的发表出版,使他在读者群中影响广泛。特别是一些文学青年非常喜欢他的作品,把他当作心目中的偶像。他对文学青年也是鼎力相助,耐心细心。

沉潜于文学创作一段时间后,他又把精力倾注到新闻战线上。

1939—1945年韩北屏先后任《桂林前线》出版社编辑、《广西日报》编辑部主任、桂林“文协” “记协”理事、昆明《扫荡报》编辑部主任。1942年冬天,为了抗议顽固派破坏团结抗日、反对蒋介石独裁,桂林“文协”举行“郭沫若先生50寿辰和创作25周年”庆祝活动,声势浩大,振奋人心。为此,韩北屏在《广西日报》刊载了许多报道文章,全力支持这项活动。1946—1949年先后任香港《新生日报》编辑部主任、建华、永华、南国电影公司编导委员、新闻学院教授、“文协”港澳分会理事。1950年由香港回到广州,任华南文学艺术学院文学部教授和副主任,同年当选为中国作家协会广州分会常务理事。

才情飞扬,著作颇丰

经过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国人民取得了民族独立与民族解放,建立了新中国。人民欢呼雀跃。韩北屏也和全国人民一样,怀着无比兴奋的心情,舒畅地工作在新闻和文学战线上,以前所未有的热情投入到新中国的建设中。

早在1954年他就加入了中国作家协会,成为全国较早的会员之一。在土改运动中,他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创作了反映土改中翻身农民成长经历的长篇小说《高山大峒》,其中有动人的情节、曲折的故事,读后令人记忆深刻,回味无穷。endprint

韩北屏在文学上的成就有目共睹。他除了在新闻战线上写了大量新闻报道以外,还担任了多年的编辑和编辑部主任。但他对文学的钟爱是第一位的。他抽出业余时间写出大量文学作品。特别是建国后他的创作热情像火山似地爆发出来,一发不可收,仅在1953年到1964年短短十一年间,先后出版了很多文学精品,计7部小说,4本诗集,3部电影,1部报告文学集。著有诗歌《人民之歌》《江南草》《和平的长城》,长篇小说《高山大峒》《荆棘的门槛》《没有演完的悲剧》,散文集《史诗时代》《非洲夜话》,报告文学集《桂林的撤退》,长诗《鹰之妻》以及韩北屏文集等等,有人称他是文坛上的拼命三郎、多产作家、文学样式的多面手。

韩北屏是一位只有初中文化水平的人,却写下如此多的鸿篇巨制,令人敬佩。中央有关部门认为他在文学及新闻单位工作多年,具有一定的工作能力和经验,是一位不可多得的人才。一纸调令,将他调入中国作家协会,担任对外联络委员会副主任、代主任,后又兼任亚非作家会议中国联络委员会副秘书长,经常出访亚非等国家,成中国与亚非國家作家之间的和平使者。

虽死犹生,精神永存

文化大革命,乌云翻滚。多少老干部深受其害,作家协会也不例外。不少知名作家遭受批斗游街,大字报满天飞。身处作家协会的韩北屏也在批斗之列,惨遭迫害,被冠以“莫须有”的罪名,而此时的他,身体极度虚弱,还患有肾癌。由于严重的病痛、沉重的心里负担、过度的劳累,加上精神及肉体的折磨,多重打击,将他逼上了生命的终点。

1970年9月29日,他永远停止了呼吸。一代文坛巨子,才华横溢的作家英年早逝,享年56岁。他的骨灰经火化后,由其子运到故土扬州,安葬于城北茅山公墓。

运动过后,上级机关经严格审查,确认他是一位好同志、好党员。粉碎“四人帮”后,立即为他平反昭雪。1979年10月,中国作家协会治丧委员会发函,邀请韩北屏直系亲属到北京参加追悼会,悼念韩北屏同志。他的骨灰也由扬州护送到北京。6日上午,追悼会在八宝山革命公墓礼堂举行。

追悼会开始,悲切的哀乐声在礼堂上空低回盘旋,全场肃穆,与会者脸色沉重,素洁的花圈排在大厅一侧。

文化部、全国文联、总政文化部等送了花圈。周扬、夏衍、阳翰生、周巍峙、贺敬之、丁玲、冰心等文化名人及首都文艺界、韩北屏生前好友、家属子女共300多人参加了追悼会。

追悼会由文化部副部长林墨涵主持,总政文化部部长刘白羽致悼词。悼词说:韩北屏同志是江苏省扬州市人,曾任中国作家协会对外联络委员会副主任、代主任、亚非作家会议联络委员会副秘书长等职务。解放前,韩北屏在地下党的领导下,积极从事进步的文艺活动和电影编导工作,进行争取民主、反对独裁的斗争。解放后,韩北屏同志坚持深入生活、深入实践、从事文学创作,发表了不少充满革命激情的文学作品。同时,他为增进我国与亚非国家的团结和友谊,做出了显著成绩。

(责任编辑:武学沪)endprint

猜你喜欢
扬州文学
初读扬州
我们需要文学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扬州的秋日
对“文学自觉”讨论的反思
下扬州
我与文学三十年
TWO DAYS IN YANGZHOU 扬州两日
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