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前深蹲对初级健身健美专项学生腿部力量影响的调查分析

2018-03-14 02:49张泽亮
运动 2018年1期
关键词:乙组甲组腿部

张泽亮

(北京体育大学竞技体育学院,北京 100084)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颈前深蹲对初级健身健美专项学生腿部力量的影响。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北京体育大学图书馆、中国期刊网、万方数据库等检索有关健身健美的书籍、期刊及论文等,了解健身健美运动中腿部的练习方法,为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1.2.2 实验法 以北京体育大学教育学院2015级健身健美专项班18名学生为实验对象。甲组采用颈后深蹲,乙组采用颈前深蹲+颈后深蹲交替训练的模式,甲组冲顶后采用最大重量的70%、6×8的方法进行训练,乙组冲顶后采用以最大重量的70%的力量,颈前深蹲4×4,颈后深蹲4×4的方法进行训练。在1年的课程开始前和课程结束后对18名学生的大腿维度进行测试,并进行深蹲的最大重量和最大重量70%力竭的次数的测试。

1.2.3 数理统计法 利用统计学处理软件SPSS 19.0,对实验法获得的数据进行百分比、平均数等常规处理,同时对实验前后数据的显著性进行检验,以检验颈前深蹲+颈后深蹲相结合的锻炼对发展腿部的效果。

1.2.4 对比分析法 对实验前后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腿部力量的解剖结构机理与训练的重要性

大腿分为前外侧、后侧和内侧3个肌群。大腿前外肌群主要由股四头肌、缝匠肌和阔筋膜张肌组成;大腿内侧肌群主要由大收肌、耻骨肌、短收肌、长收肌以及股薄肌组成;大腿后肌群主要由股二头肌、半腱肌和半膜肌等组成。

2.2 腿部力量训练的主要练习方式与方法

2.2.1 腿部力量训练的方式 (1)方式:杠铃前后深蹲、史密斯深蹲、哈克深蹲等。(2)颈前深蹲动作要领为:两手托杠置胸锁和肩上,双肘抬平,以大拇指架住杠铃置于胸锁和肩上。抬头挺胸、紧腰收腹,调整好身体重心,下蹲至两大腿与地面平行或稍低位开始发力蹲起,至站立并刻意使股四头肌处于“顶峰收缩”状态止,停约1s,保持平衡。

2.2.2 颈后深蹲及颈前深蹲+颈后深蹲相结合的锻炼的练习安排 健身健美班18名学生每周的锻炼次数为2次,每个部位的肌肉以2种练习方法为主,其中在周一、周四的练习中都安排腿部的练习内容,甲组采用颈后深蹲,乙组采用颈前深蹲+颈后深蹲交替训练的模式,甲组冲顶后采用最大重量的70%、6×8的方法进行训练,乙组冲顶后采用以最大重量的70%的力量,颈前深蹲4×4,颈后深蹲4×4的方法进行训练。

2.3 健身健美班学生颈后深蹲最大重量和最大重量70 %力竭的次数的实验

2.3.1 选择的原因 大腿围度只是从外观上评价腿部的锻炼效果,这种测评方法并不科学,大腿是下肢的主要力量肌肉块,通过重量测试能够更加科学地评价腿部的锻炼效果。

2.3.2 测试结果 如表1所示,实验前健身健美班18名学生深蹲最大重量平均为111.1kg,深蹲最大重量70%力竭的次数为7.5次;1学期锻炼后,深蹲最大重量平均为119.4kg,深蹲最大重量70%力竭的次数为9.0次。其中,实验前后健身健美班学生深蹲最大重量实验前后相比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深蹲最大重量70%力竭的次数有显著性差异(P<0.05)。

2.4 实验前后健身健美班学生大腿围度的测试比较

2.4.1 选择的原因 在健身健美课程中,从外观上评价锻炼效果的重要方法就是肌肉围度。大腿作为最大的肌肉块,通常我们采用锻炼前后大腿围度变化的比较来评断腿部训练方法的效果。故我们采用围度指标进行比较分析。2.4.2 实验前后大腿围度的比较 健身健美班18名学生,在实验前对甲、乙2组学生左右大腿围度进行了测量。如表2所示,实验前健身健美班18名学生左右两侧大腿充血前和充血后的平均围度甲组为 49.42cm/51.80cm、49.54cm/52.21cm,乙组的为50.80cm/53.02cm、50.78cm/52.83cm。经过1学期,学生左右两侧大腿充血前和充血后的平均围度甲组增加到50.19cm/53.33cm、50.80cm/53.54cm, 乙组学生左侧大腿充血前和充血后围度增长到53.85cm/57.68cm,右侧大腿充血前和充血后围度增长到53.68cm/57.77cm。

表1 健身健美班2015级学生腿部承重的测试结果

表2 健身健美班2015级学生左右两侧大腿围度测试结果

为了进一步检验颈前深蹲和颈后深蹲相结合的锻炼对腿部的锻炼效果,我们对实验前后左右两侧大腿围度测试指标进行显著性检验,如表3所示,颈前深蹲+颈后深蹲相结合的锻炼能促进腿部发展,在发展效果方面皆达到显著水平,无论是左侧还是右侧的大腿围度指标实验前后都有显著性差异(P<0.05)。

表3 健身健美班2015级学生大腿围度显著性检验结果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 论

3.1.1 颈前深蹲可以使初级健美运动员的稳定性增强,与颈后深蹲的结合训练使初级健美运动员的腿部力量有大幅度的提高,比单一的颈后深蹲的效果好得多。

3.1.2 北京体育大学健身健美班学生的每周锻炼次数为3次,其中在周一、周四的练习中都安排腿部的练习内容,甲组采用颈后深蹲,乙组采用颈前深蹲+颈后深蹲交替训练的模式,甲组冲顶后采用最大重量的70%、6×8的方法进行训练,乙组冲顶后采用以最大重量的70%的力量,颈前深蹲4×4,颈后深蹲4×4的方法进行训练。乙组的大腿围度增长值比甲组的大腿围度增长值要明显,说明颈前深蹲对初级健美运动员腿部力量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3.1.3 实验前后2015级健身健美班18名学深蹲最大重量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深蹲最大重量70%力竭的次数有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颈前深蹲+颈后深蹲相结合的锻炼在促进学生腿部力量发展方面也有显著作用。

3.2 建 议

3.2.1 在采用颈前深蹲和颈后深蹲相结合的锻炼锻炼腿部的过程中,要控制好练习的重量、组数和次数,主要是看当天自己的身体状况,根据自己的力量需求情况调整下落时间。

3.2.2 虽然颈前深蹲+颈后深蹲相结合的锻炼对腿部有显著的锻炼效果,但实际锻炼中单一的锻炼方式容易引起练习者的疲劳,应将颈前深蹲、颈前深蹲和颈后深蹲相结合的锻炼、颈后深蹲、仰卧上斜蹲举等练习有效结合起来,使练习方法更加丰富,有效促进腿部的发展。

[ 1 ] 李亮.关于前蹲动作的研究[ J ].体育世界:下旬刊,2013(5):99-100.

[ 2 ] 张汝春.基于举重深蹲训练的运动力学研究[ J ].广东科技,2013(8):220-221.

[ 3 ] 唐光旭,赵丽,董蘅葵.三种深蹲动作模式肌电特征的研究[ J ].四川体育科学,2014(3):31-34.

[ 4 ] 杨连正.通过深蹲发展股四头肌和臀大肌的实验研究[ J ].辽宁体育科技,1998(6):11-12.

[ 5 ] 胡贤豪,王兴泽.后深蹲振动刺激训练对女子举重运动员后深蹲力量的影响[ J ].中国体育教练员,2003(2):9-11,48.

猜你喜欢
乙组甲组腿部
多留意腿部问题 随时舒缓腿部酸痛
“二青会”预赛西北五省代表队自由式摔跤甲组成绩分析
宫腔填塞水囊与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产后宫缩乏力产后出血的观察
快速瘦腿小妙招
脚下放靠垫睡觉更解乏
阻止接球
脚下放靠垫睡觉更解乏
谢靖开创新纪元 唐丹四度擎金杯
一道奇妙的竞赛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