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之韵

2018-03-14 18:23清风
学生天地·初中 2017年12期
关键词:冬景北国雪景

清风

老舍对济南的山山水水一往情深。在他眼里,冬天济南的一切都是美的、可爱的。有时候,我们很难说清楚自己对冬是眷恋多一点还是畏惧多一点,虽然它没有春的明媚、夏的繁华、秋的凉爽,但依旧很浪漫。它不知疲倦地用晶莹的雪花、温暖的冬阳诉说着童话般的故事。我们不得不说,多姿多彩的大自然总是能陶冶人们爱美的心灵,炼就人们发现美的眼睛。老舍笔下济南的冬天是温暖的、贮存着绿色的,那么其他地方的冬天又是怎样一番景致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在文学大家们的文字中感受不一样的冬之韵。

凡在北国过过冬天的人,总都知道围炉煮茗,或吃煊羊肉、剥花生米、饮白干的滋味。而有地炉、暖炕等设备的人家,不管外面是雪深几尺,或风大若雷,而躲在屋里过活的两三个月的生活,却是一年之中最有劲的一段蛰居异境。老年人不必说,就是顶喜欢活动的小孩子们,总也是个个在怀恋,因为当这中间,有的是萝卜、雅儿梨等水果的闲食,还有大年夜、正月初一、元宵等热闹的节期。

但在江南,可又不同。冬至过后,大江以南的树叶也不至于脱尽,寒风——西北风间或吹来,至多也不过冷了一日两日。到得灰云扫尽,落叶满街,晨霜白得像黑女脸上的脂粉似的。清早,太阳一上屋檐,鸟雀便又在吱叫,泥地里便又放出水蒸气来,老翁小孩就又可以上门前的隙地里去坐着曝背谈天,营屋外的生涯了。这一种江南的冬景,岂不也可爱得很吗?

我生长在江南,儿时所受的江南冬日的印象,铭刻特深。虽则渐入中年,又爱上了晚秋,以为秋天正是读读书、写写字的人的最惠节季,但对于江南的冬景,总觉得是可以抵得过北方夏夜的一种特殊情调,说得摩登些,便是一种明朗的情调。

江南的地质丰腴而润泽,所以含得住热气,养得住植物。因而长江一带,芦花可以到冬至而不败,红叶亦有时候会保持住三个月以上的生命。像钱塘江两岸的乌桕树,则红叶落后,还有雪白的桕子着在枝头,一点—丛,用照相机照将出来,可以乱梅花之真。草色顶多成了赭色,根边总带点绿意,非但野火烧不尽,就是寒风也吹不倒的。若遇到风和日暖的午后,你一个人肯上冬郊去走走,则青天碧落之下,你不但感不到岁时的肃杀,并且还可以饱觉着一种莫名其妙的含蓄在那里的生气。“若是冬天来了,春天也总马上会来”的诗人的名句,只有在江南的山野里,最容易体会得出。

江南河港交流,且又地滨大海,湖沼特多,故空气里时含水分。到得冬天,不时也会下着微雨,而这微雨寒村里的冬霖景象,又是一种说不出的悠闲境界。你试想想,秋收过后,河流边三五家人家会聚在一道的一个小村子里,门对长桥,窗临远阜,这中间又多是树枝槎丫的杂木树林。在这一幅冬日农村的图上,再洒上一层细得同粉也似的白雨,加上一层淡得几不成墨的背景,你说还够不够悠闲?若再要点景致进去,则门前可以泊一只乌篷小船,茅屋里可以添几个喧哗的酒客,天垂暮了,还可以加一味红黄,在茅屋窗中画上一圈暗示着灯光的月晕。人到了这一个境界,自然会得胸襟洒脱起来,终至于得失俱亡,死生不问了。我们总该还记得唐朝那位诗人做的“暮雨潇潇江上村”的一首绝句吧?诗人到此,连对绿林豪客都客气起来了,这不是江南冬景的迷人又是什么?

一提到雨,也就必然的要想到雪:“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自然是江南日暮的雪景。“寒沙梅影路,微雪酒香村”,则雪月梅的冬宵三友会合在一道,在调戏酒姑娘了。“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是江南雪夜更深人静后的景况。“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又到了第二天的早晨,和狗一樣喜欢弄雪的村童来报告村景了。诗人的诗句也许不尽是在江南所写,而做这几句诗的诗人也许不尽是江南人,但假了这几句诗来描写江南的雪景,岂不直截了当,比我这一枝愚劣的笔所写的散文更美丽得多?

(选自《郁达夫散文全编》,有删改)

赏 析

《江南的冬景》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散文。作者善于捕捉江南的典型景物:冬草、冬雨、冬雪,将读者带入一种优美、闲适、温润的意境。在写雪景时,《济南的冬天》更多的是进行直接描写,而《江南的冬景》是引用诗句,避实就虚地写江南的雪景。老舍写得直观易懂,而郁达夫引用诗句的写法使文章在整个行文上显得跌宕多姿,增加了文章的诗情画意。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提出:“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郁达夫自己也曾说过:“欣赏山水以及自然景物的心情,就是欣赏艺术与人生的心情。”一切景语皆情语,无论是温暖晴朗的济南冬天,还是悠然闲适的江南冬景,都蕴藏着作家的情感倾向。

读有所思

文中“曝背谈天图”、“冬郊植被图”、“午后郊游图”、“寒村微雨图”、“江南雪景图”等几幅图画将江南的冬天美景一一呈现给读者,给我们留下了美好而又深刻的印象。那么,你喜欢哪一幅图画呢?请对你喜欢的一幅图画进行赏析。

北国的雪

○古清生

今年的初冬见识到一场北国的雪,且是小雪。便是这样的一场小雪罢,忽的飘飘然自空中而下,稍许的时间里,地便开始白,车辆行人便也开始白,而那尚青着的柳也开始白。这是在南国未曾有过的体验。在南国下雪,尚还未下,天就阴沉,或者小雨或者北风开道,气候是要那么翻来覆去地变幻几次,这才先撒下小米粒一般的雪子儿,然后才是蚊子般的小雪从天空中钻出来,落了地上,眨眼便不见了踪影。倒是北国的雪来得大度,即是小,也足以让南国人惊讶的了。

尚是没有经历北国的大雪。我想,看过这样一场小雪,便可知北国之雪的大了。少时读过一首诗,号称“燕山雪花大如席”,如是这样的大雪,那情境一定是非常美好了。我想这样的大雪,它像一片大席那样地下来,覆盖住我们的上地,让我们的目光和心情都纯洁一次。如是北国也有冬阳,那种玫瑰色的散发着暖意的冬阳照临到雪上,甚而还有几只鸟,它们在积雪的某些枝头起起落落,这终是一个好冬天。

一个人的一生有多少个冬天?我最是珍惜这样的冬天。我总把冬天当做最后的一些日子,它总给我以为数不多的感觉。它总是用一种不变的方式冷我,令我感受季节的更替。它还用下雪这种方式来区别于别的季节,我想冬天是有心思的。甚而想,冬天就是叫你在这一年里做一次生命的总结罢,它用雪洁白洁白地把我们这个世界铺盖,似乎还有一层象征意义,那就是说,这一年过去了,什么都没有了,有的是这样一张白纸,你得在以后的日子里重新描绘你的人生了。

但终究是北国真正的大雪还没有下来。我所想象的,如同席一般大的雪花它还没有下来,只是在我的心情里,它就要下来了。而我也就只要席那么大一片雪花,有那么大一片雪花,就足以纯洁自己了。我把我的梦画在上面,然后,在那上面长出一株青葱的苗,拂摇在冬天之后的春天里。

(选自《漂泊者的晚宴》)

赏 析

这篇写景散文和《江南的冬景》有一个相同之处,就是在开头的时候都采用了对比反衬。郁达夫用北国冬天人们躲在屋里过活的场景反衬后文中江南之冬户外的生机勃勃,而古清生则把南国的雪与北国的雪进行了比较,以凸显后文中北国“雪花大如席”所带给人们的震撼。这种对比反衬的手法使得所写景物的特征更加鲜明,在很多经典写景散文中都被用到。

读有所思

文中作者说他“只要席那么大一片雪花”,这样就“足以纯洁自己了”,那么北国真的有席那么大的雪花吗?这里采用了什么写作手法呢?

猜你喜欢
冬景北国雪景
《太湖冬景》
东北冬景
江南如今到北国
《雪景山水图轴》
《雪景寒林图》
北国红豆
雪夜遇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