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素材时,要打通古今之脉

2018-03-14 22:04刘京平
学生天地·初中 2018年1期
关键词:蒸蛋谢觉哉石菖蒲

刘京平

作文升格技法之古今相通,就是将众所周知的经典名著素材、古代典型人物素材等,或续写或改编,或借势或引用,以演绎、诠释、展示、论证作文的主题。这样既可以起到拨云见日、一针见血、入木三分的奇效,又可以展现作者丰富的阅读积累和文化底蕴,从而博得读者的青睐。

【病文展示】

学 会 反 思

○谭 情

反思,是指思考过去的事情并从中总结经验教训。自己说过的话、做过的事,回过头来想一想还有哪些不理智之思、不和谐之音、不练达之举、不完美之事。长期这样坚持,我们便会有真切而丰厚的收获。(开门见山,直面反思。)

记得我是初一时才开始学习骑自行车的。在小区的院子里,我骑上爸爸的自行车,可没骑两步就摔得鼻青脸肿,小伙伴们都来嘲笑我。我没有认输,喊来爸爸,乖乖地听他指挥,脚该如何蹬、手该如何扶把、眼该怎么看都是按部就班,一板一眼。我熟练了上坡,再来学下坡。(回忆自己学骑自行车的经历,想现身说法,但缺少分析。)

记得我学做水蒸蛋时,问妈妈到底要搅拌多久、放多少盐、蒸多久,妈妈笑着说她没办法给出确切的答案。于是我只好边做边反思,这次咸了,下次就少放一点盐;这次蒸老了,下次就少蒸一会……就这样,在不断的反思中,我的水蒸蛋技术也娴熟了许多。(回忆自己学做水蒸蛋的经历,再次以自己为例,论据有重复的嫌疑。)

后来,有同学想学我的厨艺,我挺想教她的,但无法把技巧描述确切。我对她说:“你还是多练练吧。”可她却抱怨道:“练有什么用?我都练了几百个鸡蛋了,可还是蒸不出美味的水蒸蛋。”(用同学学不会做水蒸蛋的事例与自己形成对比,但缺少一针见血的剖析。)

有个笑话是这样讲的:汤要出锅了,厨师舀了一勺尝尝,发现淡了,就加了点盐。再尝,不行,又加了点盐。再尝尝还是不行,他火了,便狠狠地加了一大勺盐,结果还是淡。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因为他尝的汤一直是最初舀起来的那一勺。(笑话虽然有趣味,却扣题不紧。)

春日里反思,暖洋洋;夏日里反思,凉爽爽;秋日里反思,沉甸甸;冬日里反思,展望前方。我要学会反思,让自己在不断的反思中变得完善、变得精彩。(结尾表决心,富有感召力,但春夏秋冬的排比空洞无物。)

升格建議: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我们可以尝试将当下的热点话题放在历史长河中去观察、思考和检验,看看古往今来有哪些关于反思的经典论述,有哪些人因为学会反思而精彩,又有哪些人因为拒绝反思而尴尬。如果能将素材打通古今之脉,文章的观点必定会震撼人心。

【升格之作】

学 会 反 思

○谭 情

荀子云:“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苏格拉底也说:“未经省察的生活,没有价值。”中外思想家不谋而合,道出了反思的可贵。自己说过的话、做过的事,回过头来想一想还有哪些不理智之思、不和谐之音、不练达之举、不完美之事。长期这样坚持,我们便会有真切而丰厚的收获。

记得我第一次学骑车时,狂妄自大的我摔得鼻青脸肿。反思让我明白了狂妄自大的后果,我乖乖地听从爸爸的安排:脚该如何蹬、手该如何扶把、眼该怎么看都按部就班,一板一眼。反思让我在较短的时间里学会了骑自行车。

清代文人袁枚喜爱花草,有人送他一盆青翠可人的石菖蒲,可没过多久就发黄、低垂,没了生气。袁枚不敢怠慢,赶紧改变种植方法,但都不奏效。于是他广问朋友,但朋友们也都语焉不详。袁枚没办法,就去查找各种典籍,最后在花卉奇书《花镜》中觅得种植石菖蒲的正确方法:“添水不换水,见天不见日。宜剪不宜分,浸根不浸叶。”自此,石菖蒲在袁枚的打理下重新焕发生机。

我国杰出的社会活动家、法学界的先导谢觉哉先生的一生都在反思。1943年5月1日是他的六十岁生日,他谢绝一切亲朋好友前来祝寿,关起门来反思。在日记《六十自讼》中,谢觉哉先生这样写道:“‘行年五十,当知四十九年之非,那么行年六十,也应该设法弥补五十九年的缺点。”前辈榜样,令人敬仰。

有个笑话是这样讲的:汤要出锅了,厨师舀了一勺尝尝,发现淡了,就加了点盐。再尝,不行,又加了点盐。再尝尝还是不行,他火了,便狠狠地加了一大勺盐,结果还是淡。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因为他尝的汤一直是最初舀起来的那一勺。可见,光有反思不行,还要反思到点子上。

尽管古人早就说过“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但我们不能放弃追求完美的心。学会反思吧,它会让我们的人生更精彩。

(本栏目编辑 孙 婷)

Email:1065208914@qq.comendprint

猜你喜欢
蒸蛋谢觉哉石菖蒲
菊粉对蒸蛋感官品质及质构特性的影响
谢觉哉的读书之道
一条常用的御寒毛毯
石菖蒲的临床应用及其用量探析
第一次下厨
石菖蒲挥发油SFE-CO2萃取工艺的优化
石菖蒲生甘草护听力
萆薢、石菖蒲药 对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最佳配伍比例的药效学研究
学雷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