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苏东坡词中的旷达情怀

2018-03-14 03:02李晓薇
青年文学家 2018年36期
关键词:形成原因苏东坡

李晓薇

摘  要:苏东坡,我国历史长河中罕见的全才,琴、棋、书、画无所不通。其中,更值得一提的是他之于词的贡献,他不仅对词的内容和风格进行了开拓,而且作品中流露出来的旷达情怀于后世更是有着莫大的借鉴意义。基于此,本文将从苏东坡旷达词风的形成原因以及其词作中旷达情怀的具体表现两个方面展开,浅论其词中的旷达情怀。

关键词:苏东坡;旷达情怀;形成原因;具体表现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36-0-02

在中国古代的诗词创作中,“旷达”是一种重要的文学风格,这种文学风格主要表现为一种“不生爱憎,亦无取舍,安闲幽静,虚荣恬淡”的美学特征。“倒酒既尽,杖藜行歌。孰不有古,南山峨峨。”唐代评论家司空图在《二十四诗品》中用一种近乎诗的语言,详细地阐述了“旷达”这一文学风格的具体内涵[1]。为了更深层地了解,本文将从苏东坡旷达词风的影响因素以及其旷达情怀在词作中的具体表现展开论述。

一、苏东坡旷达词风的形成原因

(一)北宋动荡不安的时局以及其坎坷的人生际遇

宋仁宗嘉佑元年,苏轼初次出川赴京,年仅二十一岁的他凭借一篇政论文章高中进士,并且深得高官欧阳修的赏识,仕途一片大好。可惜得意之时甚短,熙宁四年,以王安石为首的新派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变法的浪潮。苏轼与他们的政见严重不和,深受排挤,无法,只得自请离京。但这远远不够。在他移知湖州的短短三个月内,前后遭到何正辰、舒覃、李定等人的多次弹劾,他们在苏轼的词作中大做文章,牵强附会地给他安上了“毁谤朝廷”的罪名。苏轼锒铛入狱,几被处死。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乌台诗案。

宋神宗死后,年幼的哲宗继位,在种种利益地纠纷下,变法势力迅速倒台,先前因反对新政而遭受贬谪的官员悉被召回。司马光重新被启用为宰相,苏轼也借势回到了庙堂之中。但事不遂人愿,这次回京他亦未能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以司马光为首的旧派要求废除新法中的一切规章制度,可是苏轼认为对于新法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苏世独立,横而不流”,他不愿向朝中势力低头,于是再次自请外调。七年以后,宣仁太后逝世,宋哲宗亲政,新派势力重又掌权。他们把过去反对新法的官吏一一惩办,苏东坡再次受到波及,被流放到当时最为偏远的琼州,即今天的海南岛。一直到离世,他都未再次踏上东京那片土地。

早年时,苏东坡希望能够用自己的所学来实现报国济民的理想,但政治上的接连失意使其“致君尧舜”的想法彻底破灭。生活的不幸,仕途的坎坷使他明白,高官厚禄乃身外之物,不可强求,于是他释然了,豪迈奔放、开阔豁达的一面开始在词作中慢慢显露出来。北宋动荡不安的时局使其尽受折磨,但也正是这些磨难,成就了他的“旷达”,成就了世人眼中的东坡居士。

(二)佛老释禅之学的影响

政局的动荡使得北宋时期的思想运动较为活跃,儒家、法家、道家、佛家先后登上了历史的舞台。从小浸染在这种环境下,苏东坡对于多家之言皆能很好地接受。但尽管他的人生观中有儒家经世致用的影子在,面对政坛宦海的几度沉浮,他更多的是在道家和佛家的思想中寻得安慰与解脱。在谪居黄州、岭南、惠州时,他潜心研究老庄的“静虚”和“清净”理念,用“齐得丧、忘祸福、等贤愚、混贵贱”的思想来排解苦闷、解脱自己,始终保持着随缘自适的胸襟和乐观豁达的态度,从而让自己在这矛盾而又挣扎的人生中顽强地过活。[2]因此从这个角度看,佛老豁达洒脱、顺应自然的思想也是其旷达词风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

(三)丰富的生活滋养及其独特的人格品质

“三入承明,四至九卿”,苏轼一生凡九迁,不停地辗转于各个荒僻之地,黄州、惠州、密州、儋州,但是哪怕是在“独在异乡为异客”的境遇中,他仍能做到“此心安处,即是吾乡”。哪怕谪居惠州,仍愿日啖荔枝三百颗,可以长作岭南人;哪怕止于南海,仍与总角黎家三四童,口吹葱叶相送迎。他用对生活的热忱来磨灭仕途上的不如意。“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酒试新茶,诗酒趁年华”,趁着这大好的年华,饮酒作诗,畅想天涯。[3]

面对生活中的不如意,他不似李后主那般“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而是把有限的目光和精力投入到丰富多彩的日常生活之中。“解鞍欹枕绿杨桥”、“左牵黄,右擎苍”,骑马打猎,赏玩山水,别有一般滋味。于他而言,人生之苦闷无需时时挂在嘴边,随遇而安,享受生活,方为正道。丰富的生活、盎然的情趣,旷达情怀的养成自然水到渠成。

二、苏东坡词中旷达情怀的具体表现

(一)淡化自我,执着于自然与生活

面对人生的苦闷与烦恼,东坡先生尽可能地淡化自我,让自己从与社会的种种矛盾中净化出来、脱离出来,转身投入到超乎现实的自然中去。这一点在《浣溪沙·徐门石潭谢雨道上作五首》中可以得到很好地体现。深红的日照之下,碧绿的连溪暗涌,白叟黄童相聚一堂。闻着簌簌而下的枣花香,望着村南村北的缫丝车,听着牛衣古柳的叫卖声,不禁心向往之,于是收拾耦耕身,加入这简单而又纯粹的乡村生活之中。

此外,他對生活的热忱在《西江月·照野弥弥浅浪》中亦有所体现。“照野弥弥,层霄隐隐”,在这月下溪畔间,我欲“醉眠芳草”、“曲肱醉卧”片刻。“一溪风月”何其可爱,于是“解鞍欹枕绿杨桥”,孰料“杜宇一声春晓”?词人夜经蕲水,乘月而游,尽情而去。那种对自然的热爱与执着跃然纸上,扑面而来。

(二)充实自我,加强精神建设以抵抗外界的侵扰

苏东坡词中的旷达还表现在尽力地扩充自我,充实自我,最大限度地加强自己精神世界地建设,从而抵抗外界的一切侵扰上。[4]这一点我们可以从他元丰五年三月所作的《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中得到些许启发。对于尘世中一切“穿林打叶声”都充耳不闻,只管“吟啸”前行。纵使竹杖芒鞋,我亦无妨,只愿披着蓑衣在茫茫烟雨中度过余生。悠悠酒醒时分,映入眼帘的是一片再自然不过的夕阳。面对此时此景,心中无喜亦无忧。“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回首向来那萧瑟之处,不为风雨而忧,不以晚晴为喜。哪怕是在花褪残红的暮春时节,哪怕枝上的柳棉少之又少,他依旧能够“瞭望”到明年惠州的处处芳草。正是这种精神方面的自我建设,才使得他把现实生活中的种种困顿转化为遗世独立的人格力量,继而去感受生活的本真之美,最终得以抵抗外界的一切侵扰。

(三)淡泊名利,求得解脱,趋于生命的永恒

苏东坡以一种超然物外的态度来对抗不知沉浮的现实世界,淡泊名利,与世无争,只求心灵上的解脱。“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这种“淡泊名利,求得解脱”的思想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流露的最为明显。曾经江山如画、三国豪杰并起,而今大江东去、浪已淘尽、唯剩千堆雪。英雄已矣,往事不再。此时神游故国,应会有人笑我,早生华发了吧!矛盾着,挣扎着,但这种种皆于“一樽还酹江月”中得到了升华。“休言世间万事转头空,未转头时皆是梦”,在经历了理想与现实、历史与现状的尖锐冲突后,内心渐渐归于平静,趋于解脱。

不久后,苏东坡出游清泉寺时又做了一首《浣溪沙》,词中更是对现实生活进行了理性的体味。在感慨生命的悲剧与短暂之外,又对其进行了质的超越。“人生已无再少”,那又何妨?“门前流水尚且能西”。他把“白发唱黄鸡”的负面情绪通通过滤掉,只求在生命最纯粹的状态中体悟永恒。“云何?当此去”,他在“秋风洛水清波”中澄化了“来往如梭”的人生底事,抛除了人事的繁杂与虚浮,只愿“闲看”生命的本真与永恒。

总的来说,尽管苏东坡一生数遭贬谪、历尽沉浮,但是在他的词作中并未感受到仇王恨国、消极避世的气息,反而处处流露着一种积极旷达的情怀。并且这种情怀真正地达到了“对宇宙人生,出乎其外,而能观之”的境界。[5]时常流连于东坡的词中,人心灵会随着这种旷达的情怀而得到净化与升华,抛开执念,从而体味生命的本真。

参考文献:

[1][唐]司空图.二十四诗品.北京:北京出版社,1998.177页.

[2]杨彦.苏轼诗文中的道家情怀.河南农业,2009(11).

[3]杨蓓蓓.从黄州词看苏轼旷达词风的形成.文学与传播,2012(03).

[4]杨海军.也无风雨也无晴.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02).

[5]王国维.人间词话.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88页.

猜你喜欢
形成原因苏东坡
苏东坡突围
苏东坡《献蚝帖》
苏东坡与佛印
《苏东坡·定风波》
苏东坡学无止境
浅析《荷马史诗》中女性的依附地位
小学数学学困生的形成原因及教学策略
浅析小学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和转化策略
唐代女性服饰考略
职校学生手机依赖现状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