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延迟策略的敏捷供应链需求风险防范研究

2018-03-16 08:43施国洪胡媛媛江苏大学管理学院江苏镇江212013
物流科技 2018年2期
关键词:敏捷性复杂性供应链

施国洪,胡媛媛 (江苏大学 管理学院,江苏 镇江 212013)

0 引言

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大背景下,市场竞争的要点也在不断变革。高新技术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也缩短了产品更新换代周期,加剧了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为了实现快速响应,以应对动荡的市场环境,敏捷供应链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伴随着用户需求愈加突出个性化,敏捷性供应链通过更长的、更多变的领先时间维持供应的连续性,敏捷性供应链有更高的复杂性和耦合性。在追求敏捷的同时,突发事件的频繁发生却给敏捷供应链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危机,如2003年非典时期人们对口罩、消毒剂等医疗用品需求的骤增;2011年日本的地震及随后的核泄露事件,致使日常食品尤其是对盐的需求量激增;三鹿奶粉三聚氰胺事件后,国产奶粉销量骤减。由此可见敏捷供应链需求中断主要表现为需求激增和需求骤减,若没有有效措施应对需求中断,则直接面临顾客流失,最终影响整条供应链绩效。

而延迟策略被认为是一个有效防范供应链需求中断风险的措施。延迟策略背后的基本逻辑是风险和不确定性以及细分部件的产品。因此,在某种程度上,这些部件的制造和操作可以通过推迟,来降低制造中的风险以及不确定性,并且纠正预测中错误和以减少制造业的复杂性[1]。Yang B[2]等人指出延迟策略的再发展是要求根据顾客需求生产定制产品。高模块化和共性模块成为延迟策略的重要特征。Ulrich KT[3]认为延迟这一强大的战略实现主要通过减少库存成本有效地应对大规模定制的要求。

在需求中断发生情况下,采用延迟策略能够快速响应生产计划,能够满足高时效性的应急方案。Soroosh S.Saghiri[4]解决了外部因素对延迟策略的影响,他提出了产能柔性、混合柔性、新产品设计柔性、产品模块化柔性、制造延迟、订购延迟、设计延迟理论,并以500家企业为对象构建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实例分析。罗建强[5]等为解决服务传递系统可能出现的效率低下和质量不稳定等问题,以客户需求和客户行为分类为基础,将耦合的客户订单分离和前—后台渗透于服务系统设计过程。Pooya Daie[6]等人以分层聚类作为工具,根据产品种类等信息结合产品变体和混合比率,分析产品模块之间的耦合值,进行供应链网络构建。张克勇[7]等构建了依赖价格的随机需求下的供应链定价延迟策略模型,并运用博弈论对模型进行了分析。通过上述文献延迟策略已被证实能够快速响应市场需求,有效应对常规的需求扰动,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供应链柔性。

但在上述文献中并没有针对敏捷供应链提出明确的风险防范方案,本文研究了基于延迟策略的敏捷供应链风险防范机制,并未合适启用延迟策略制定了数学模型。

1 敏捷供应链的需求风险分析

首先,敏捷供应链的复杂性更高。常常敏捷供应链为了增加收入,许多公司选择在多个国家销售产品。为了满足特定国家的需求,例如电源和语言驱动,惠普为他们打印机的每个型号开发多个版本。每个版本都服务于特定的地理区域(亚太、欧洲或美洲)。由于每个地区的需求不确定,惠普面临着在一个地区过度储存某些打印机的问题,以及其他地区的某些打印机的库存不足。这个例子反映敏捷供应链常常销售多种产品:不仅仅是需求数量不可预测,而且需求组合也是如此。敏捷供应链的产品具有更高的复杂性,也就决定了其过程的复杂性和变化复杂性。

其次,敏捷供应链具有市场敏感性。市场敏感性是指供应链能够读取和响应实际的需求。大多数组织都为预测驱动生产而不是需求驱动生产。换句话说,因为几乎没有直接从前馈数据中获得实际客户的需求市场,他们被迫作出基于过去销售或出货数量的预测,并将这些预测生产的数量和实际需求之间的差额转换成库存。

敏捷供应链各方通过流程整合的方式进行信息共享。从而敏捷供应链有系统复杂性,敏捷型供应链中,系统合作变得非常普遍,各个节点企业会联合开发、生产以提高整个供应链的核心竞争力。在过程中,企业独立性降低,彼此依赖型增强。比如敏捷供应链核心企业为了提高内部质量和资本成本,企业在过去的一些项目中投入了大量资金,如全面质量管理(TQM)、精益制造和六西格玛。然而,产品的质量保证是整个供应链所有企业共同完成。

在组织理论文献中一直强调,一个公司的结构和管理过程必须变得越来越复杂,以适应复杂的环境。为了应对当今的环境复杂性,日益增加的产品扩散、外包和全球化,组织系统变得越来越复杂。例如,随着企业和它们的供应链在全球范围内扩张,在不同文化、技术标准、监管要求和地理距离的管理过程变得更加复杂。降低复杂性使公司能够简化流程,消除浪费,最终提高整体性能。供应链的复杂性也增加了破坏的脆弱性,当复杂程度失控时,组织系统就不那么可预测了,因此降低复杂性被认为是操作的战略目标,降低复杂性也是降低敏捷供应需求风险的重要办法。

2 延迟策略应对敏捷供应链复杂性

随着企业的成长和市场营销的扩展,敏捷性的一个最大障碍是复杂性也趋向增加。这种复杂性常常来自产品和品牌扩展,也可以通过组织结构和管理流程的扩张。延迟供应链策略有几个优势,首先,库存以一个通用形式存在,这样将会有更少的库存变异,因此库存更少;其次,因为库存是通用的,它的灵活性更大,即相同的组件、模块或平台可以体现在不同的终端产品上;第三,比起在成品水平上的预测,通用水平下更容易。最后一点尤其重要,因为本地的需求预测远没有全球的需求量预测容易。此外,本地定制产品的能力意味着可以在相对低的成本下提供更高层次的多样性,这使“大规模定制”战略可以实施。延迟策略可以降低敏捷供应链的复杂度,提高其敏捷性。

(1)延迟策略降低敏捷供应链变化复杂性

敏捷供应链产品的增殖增加了生产系统中存在的复杂性,如预测、产品采购和生产调度。日益增加的产品扩散导致的复杂性被认为是采用延期策略的主要驱动力。而延迟原则的一部分是通过延迟数量、重量、增加价值的操作或最终的定制来寻求一个未分化的状态。除了降低库存成本和较低的物流成本外,延迟还涉及到最终产品水平上的复杂性降低,因为最终产品不是制造出来的,直到客户订单到达为止。更重要的是,推迟表明,产品变异的阶段应该推迟到过程的结束,从而减少了变化引起的复杂性的程度。

(2)延迟策略降低敏捷供应链的终端复杂性

延迟策略的公司也致力于以有效的方式满足客户的需求。这常常涉及到目前完成工作的方式,然后确定如何最好地开发流程步骤的序列,目标是有效地分配系统内的资源。这种方法的合理性在于故意延迟执行任务,而不是以不完全或不可靠的信息输入开始。通过这种方式,推迟了对减少不为客户服务的松散资源的重视。这也意味着,延迟体现了客户驱动的实践,它只生产和交付产品的实际客户需求。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推迟要求直接使用准确的需求信号,将关键功能(如生产、物流和营销)联系在一起。实施延迟策略可以对敏捷供应链紧密耦合与减少互动的复杂性。延迟的初始化包括标准/模块设计,操作效率,以及改善与供应商和客户的信息交换。这些元素都建议简化流程和操作。

(3)延迟策略降低敏捷供应链系统复杂性

此外,采用延期的公司也可以通过降低其系统的复杂程度来实现对变更需求的响应。以戴尔为例,说明了延迟的紧密耦合和复杂性的降低。根据延期战略,戴尔通过互联网和电话直接销售给消费者。直接从客户处订购。它延迟购买其自己的子系统和组件,直到实际需求发生。事实上,戴尔只有几天的库存。这使戴尔实现了降低零部件成本,因为它减少了零部件价格下降和最终商品价格的下降,而这些价格和最终商品价格是企业的特征。此外,为了赶上计算机部件的最新技术趋势,计算机制造商需要经常提供新的产品线。因此,推迟也使得戴尔公司能够快速推出新产品线,因为它们没有被库存所拖累。

(4)延迟策略降低敏捷供应链的过程复杂性

敏捷性供应链的灵活性以成本为代价,在所有情况下都不是必需的。然而,增加灵活性也可能会加剧系统的复杂性。在一个灵活的系统中,流程变得更加复杂,为产品的路径添加了不确定性,因为灵活性会导致决策变量的多个选项。可以预期,增加冗余和构建灵活性可能会增加复杂性,从而增加供应链的风险。如果一种产品的变异发生在生产过程的末端,它将显著减少与采购、制造和运输相关的上游复杂性,比如减少零件数量和供应。相反,如果在生产的早期阶段引入变异,则可能需要执行更多的后续操作,从而增加下游过程的复杂性。敏捷性供应链管理的挑战是怎样在分离点之内发挥“精益”战略,而在这个点之外使用“敏捷”战略。换句话说,通过使用通用或者模块存货来延迟最终承诺,通过产品标准化,可能取得面向产量的规模经济。产品向分离点的流动将是预测驱动的;在分离点之后,是需求驱动。所以确定分离点是至关重要的。通过管理这两种分离点,可以创造敏捷反应的机会,牛鞭效应或者需求放大效应就可以减少。

3 延迟策略的精确响应以应对需求风险

采用延迟策略可以降低敏捷供应链的需求风险,但在一定程度上会增加供应链的成本,所有合适选择使用供应链策略,成了降低供应链需求风险而不提高供应链成本的一个重要考虑因素。

3.1 模型描述

假设如下:

(1)假设销售季节的持续时间C是有限的。销售季节的实际需求D是不确定的,但是制造商可以通过由密度函数f()D和累积分布函数F()D 知道其分布。整个假定的分布是连续且可微的。需求由d表示。这一需求可以通过在两个变体供给的产品来满足:以p1的价格出售标准化的产品,或者以p2的价格出售定制化的产品。定制化产品的价格大于标准化。p2>p1,尽管其价格较高但客户更喜欢定制的产品。

(2)厂商有三种供应选择。首先,它可以选择单位标准化产品,单位成本为c1和容量消耗为k1。第二,它可以按订单生产,单位成本c2和的容量消耗k2。第三,制造商也可以采用延迟策略。其中通用组件成本c0和根据消费者的偏好定制组件额外成本。两个步骤的容量消耗分别为k0和。此外,

(4)模型。企业和供应商以各自利润最大化为决策目标,利润函数为:

(5)预期利润和决策变量的非负约束的容量约束的最大化如下所示:

3.2 延迟策略使用的决策条件

在由目标函数和约束共同组成的最佳解决方案的必要条件,当所有的数量是严格为正(即q0>0,q1>0,q2>0),得到如下最优条件:

并在以下范围λ:

由此得到:

(1)使用延迟策略的最优条件

如果q0>0时,对非负约束q2意味着q0+q2>0成立。从式(9) 到式(11) 式我们知道B2>B4这个式子成立并使用简单的变换,得到使用延迟策略的最优条件如下:

条件式(12)比较了使用一单位的再激活度延迟或纯按订单生产的利润。更有先入性的是,条件比较了一个标准化单位的利润所带来的额外利润,这是一个后备策略。重写它,我们得到了以下的约束,即生产成本的一般组件的成本,这是一个可行的选择:

(2)延迟作为最优策略的情况

使用专门推迟最优策略时:

并且反应能力的可用水平如下:

其中,X3<X1显示条件式(14)不变时,条件式(12) 也满足,因此延迟可以成为最优供给策略的一部分。通过对它的推导,我们知道当B3<B1时,条件式(14)保持。当k值开始超过B3时,纯按订单生产陷于停顿,而标准化产品的投机产品只在λ超过B1时才被占用。因此,当λ值介于B3和B1之间时,使用延迟成立。

当定制产品供应数量不足以满足需求和推迟需求时,将被标准化产品的投机性生产所满足。因此,只有当反应能力具备中间价时,延迟保证了定制产品的充足供应。

4 结论

在本文中,分析了敏捷性供应链需求风险的特点,从理论角度分析了延迟策略通过降低敏捷供应链复杂性以及提高敏捷性的方式降低需求风险的可行性,并通过数学模型的构建,分析出了延迟策略该如何精确响应,得出了延迟策略在敏捷供应链下的使用条件。提出了一个程式化模型相结合的概念,精确的响应,并推迟其—据我们所知—没有共同的基于模型的定量设置处理。

而在本文提出的模型帮助我们获得第一个见解准确的响应和延迟之间的关系,这是值得回顾的一些模型底层主要结构的假设。但是文章中的模型构建只是一个初步分析。对于延迟策略如何减少敏捷供应链中断风险还需要有更多的研究。

[1] 朱晓迪,刘家国,王梦凡.基于可拓的供应链突发事件应急协调策略研究[J].软科学,2011(25):72-75.

[2] 徐娟,章德宾.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突发事件风险的评估模型[J].统计与决策,2012(12):41-43.

[3] 刘家国,李俊.定价推动型供应链突发事件风险传递研究[J].软科学,2011(25):44-47.

[4] Soroosh S.Saghiria,Stuart J.Barnesb.Supplier flexibility and postponement implementation[J].An empirical analysis Int.J.Production Economics,2016,173:170-183.

[5] 罗建强,万志娟,彭永涛.基于延迟策略的服务系统改进模型研究[J].软科学,2015(12):140-144.

[6] Pooya Daiea,Simom Lib.Hierarchical clustering for structuring supply chain network in case of product variety[J].Journal of Manufacturing Systems,2016,38:77-86.

[7] 张克勇,侯世旺,周国华.不确定需求下供应链定价延迟策略研究[J].管理工程学报,2014,28(1):192-201.

猜你喜欢
敏捷性复杂性供应链
海外并购绩效及供应链整合案例研究
为什么美中供应链脱钩雷声大雨点小
PFNA与DHS治疗股骨近端复杂性骨折的效果对比
简单性与复杂性的统一
组织敏捷性研究述评及展望
互联网平台型企业敏捷性发展研究
益邦供应链酣战“双11”
益邦供应链 深耕大健康
应充分考虑医院管理的复杂性
C2系统的敏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