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全面提升畜牧业统计监测数据质量

2018-03-16 11:27河北省畜牧站
中国畜牧业 2018年3期
关键词:校验核查畜牧业

文│河北省畜牧站

河北是畜牧大省,主要畜产品产量均位居全国前列,相应的承担的部级畜牧业监测任务也比较繁重。主要畜禽生产监测县66个,监测村430个,监测户1120个;还有6个规模商品猪场、781个主要畜禽规模场和1200余家生鲜乳收购站实行月度监测;30个饲料及畜禽产品集贸市场价格与13个畜产品交易量监测县实行周监测。除部级监测外,河北还有畜禽生产月报、全部规模场与养殖小区季报、13个主要畜禽品种规模场(区)周报、专业年报等多项监测内容。

近年来,河北畜牧统计监测体系逐步完善,数据质量显著提高,分析预警能力明显增强,主要做法是:

一、搭平台,建立数据中心

为提高全省畜牧业统计监测预警和行业管理水平,解决河北畜牧统计监测工作任务重、工作量大的问题,按照农业部“省部共建”通知精神,省畜牧兽医局积极争取配套资金,建立了集全省畜牧业生产数据采集、产销监测、统计分析、预警发布、应急指挥调度为一体的“河北省畜牧业统计监测系统”应用平台。建立了科学分析预警模式,基本满足了全省畜牧业发展要求。具有全面统计、智能分析、及时预警、应急指挥等功能。同时在领导大力支持与统计员的共同努力下,“河北省畜牧业统计监测系统开发与应用”项目,申请了专利,取得了“河北省科技成果证书”,2015年又获得了“河北省农业技术推广”三等奖。系统建成后,河北畜牧业统计监测工作从繁重的纸质报表时代走进大数据互联网时代,减轻了基层工作量,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二、创模式,保证畜牧业生产平稳运行

自2008年农业部百场千村万户监测工作启动以来,经过几年发展,河北畜牧统计监测工作逐步形成涵盖省、市、县、乡(包括相关企业)、村五级统计监测组织体系。在工作分工方面,省、市、县三级,以行政牵头、事业单位支撑,紧密协作,各有侧重,数据采集环节主要依托基层站、养殖企业与村级防疫人员。在工作方式上,统计工作主要以全面统计与重点监测相结合、生产与市场监测相结合、及时预警与应急指挥相结合。这样能够全面、准确掌握全省的畜情、行情、民情、灾情等信息,及时应对重大突发事件,有力地保障了全省畜牧业经济平稳运行。

三、稳队伍,统计体系日臻完善

河北畜牧统计监测队伍已达260多人,每人做到定岗备案,全省每年人员调换比例不允许超过3%,从而保证了队伍的稳定。为了稳定统计监测队伍,主要做了“四个到位”。

一是领导重视,政策到位。省局将畜牧业统计监测队伍建设作为年度重要工作,列入年度全省“冠军杯”绩效考核中,作为评定市、县年度工作情况重要条件之一。考核成绩与各地的项目审报有效挂钩。正是因为有了一支好的监测队伍,2015年底河北在农业部“畜牧业统计监测工作数据质量综合考评”中名列第一。二是完善制度,奖惩到位。制定了《河北省畜牧业统计监测工作长效机制》、《河北省畜牧生产统计监测工作考核奖惩制度》,下发《关于加强畜牧业统计监测工作的意见》的通知等一系列制度,编写的《河北省畜牧业统计监测基础资料汇编》,于2017年7月份出版发行,每年依据“河北畜牧生产统计监测工作(市级)年度评比评分表”,对各地市畜牧统计监测工作进行评比打分,并对得分靠前的市给予物质或精神奖励。例如,2015年对唐山、承德、石家庄等5个考评优秀市与33个市、县考评优秀个人,下发通报表彰文件。同时省局在评优、课题、项目上对承担监测任务的先进单位和个人进行倾斜,提高了统计人员工作的积极性,营造了良好的工作氛围。三是保障有力,人员到位。在人员紧张的情况下,河北优先保障统计人员配备到位,省级明确由畜牧业处牵头负责,畜牧站和省畜牧业监测预警中心配合承担统计监测任务,专职统计监测工作人员由两人增加到五人。同时多次明确要求市、县将畜牧统计监测工作落实到具体科、站,并安排专人负责,对统计人员进行备案,自上而下形成了一支精干、高效的统计监测队伍。四是便利工作,设施到位。为了提高网络速度、保证数据及时上报和及时审核,专门给省畜牧站“统计监测科”配备了“专用笔记本电脑”、“电话专线”和“网络专线”,确保了工作的顺利开展。

四、建机制,统计监测数据质量稳步提升

为了保证监测数据及时有效,河北建立了数据催报、审核、校验三项工作机制,有效保证了监测数据质量和时效性。数据的及时率、准确率分别达到99.9%、99.5%以上。一是催报机制。为解决河北监测县多、催报任务重问题,河北每月除电话催报外,专门与网络公司合作建立了手机短信自动催报系统,在数据上报时限前2~3天,短信自动提醒,反复推送反复催报,并且系统有发送记录保留功能,避免了统计员推诿扯皮现象的发生。二是审核机制。为了保证数据质量,河北明确省市县三级工作分工,要求所有报表提前两日上报,再由省市两级对报表进行审核校验、驳回复核。首先省级明确分工,责任到人,将所有报表分畜种、分报表审核。同时还与爱用软件公司研发了定点监测月报与价格周报校验软件,定期利用校验软件与自制校验表,对所有上报报表进行审核校验,驳回复核。其次市级统计员定期配合省级对各类上报表进行汇总、校验与审核。最后县级在数据上报前校验审核三次以上,再提交系统。三是校验机制。为改变畜禽生产价格预警滞后、养殖效益核算不准的问题,河北还抽取了13个典型规模场户定期上报数据,与监测数据进行比对,进一步校验监测数据,找出不符原因,切实提高了数据质量。

五、重核查,确保数据真实可靠

为保证畜牧统计监测上报数据真实有效,河北加大核查力度,狠抓数据质量。除了组织专门的数据核查外,还利用季度末或在畜禽产品市场行情出现较大幅度波动时,深入监测县的养殖场、监测户进行调研,通过调研养殖场户数据变化,比对该场户上报数据,核实数据的真实性。调研与核查相结合,不仅了解了畜禽生产形势,还发现了在统计监测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自2016年至今,组织数据核查、形势调研10余次,监测点核查比例达到17%,远超部级要求核查5%的目标要求。核查中做到见人、见物、见档,核查组每核查一县,将该县工作情况与存在问题写入监测工作调查表内,明确整改方案,由核查组与市、县主管领导当场签字确认,针对发现的问题,制定核查方案,并对整改结果进行跟踪调查,确保整改到位。

六、抓培训,人员素质明显提升

为提高统计监测工作能力和水平,运用多种方式和手段,切实加强对统计监测人员的业务技能培训。

一是增加培训数量。除省级、县级培训外,还要求市级开展联合培训。2016年至今,省、市级培训次数达到11次,培训1000人次以上。二是创新培训内容。依据核查中存在的问题,制定培训方案。例如:针对报表指标理解不到位问题,在培训时采取下发考卷现场做题、解答等方式,或把容易出错的指标解释汇总做成PPT现场展示,或请做得好的县针对问题作现场交流等方式进行培训。三是改变培训方式。除全员统一培训外,还针对实际情况采取不同方式进行培训。个别统计员对某些报表指标理解有误,采用QQ群在线指导,电话讲解填报;对新调换监测县统计员重点照顾,除发放培训资料外,还通过QQ网上远程操控,指导其逐项填报数据或同时上网电话讲解帮助其熟悉操作;通过“河北畜牧统计监测”QQ群、“河北牧业”微信平台,“河北省畜牧网”等平台,定期传播培训材料,共享专业知识、形势分析材料等。

七、重应用,正确指导畜牧生产

为提高数据利用与数据分析预警能力,更好地服务于畜牧业生产,河北建立了四项制度。一是建立部门会商制度。为正确把握生产形势,省畜牧兽医局加强与统计部门的沟通协调,与省统计局、国调队建立了生产形势三方会商机制,从而增强了数据的准确性、权威性。二是建立专家会商制度。定期组织养殖权威人士与行业管理者、专家学者进行会商研讨,对生产形势进行研判,撰写形势分析报告,给决策调控和指导生产提供依据。三是建立岗位专家创新团队会商制度。定期与岗位专家创新团队召开“专家研讨会与总结会”,进行会商研讨,对主要畜禽生产后期发展趋势进行研判。四是建立信息发布制度。定期向各地市发布《河北省畜禽生产形势信息通报》,通过“河北牧业”微信平台与“河北省畜牧网”网络平台,发布畜牧生产形势预测、畜禽饲料及畜禽产品价格分析、政策导向与法规等信息,年均达到1000多条。在《中国禽业导刊》《中国畜牧业》《北方牧业》与《今日畜牧兽医》等刊物上发表畜禽生产形势分析10篇以上,有效传导了信息,指导了畜牧生产。

猜你喜欢
校验核查畜牧业
使用Excel朗读功能校验工作表中的数据
映像畜牧业
畜牧业也要打好“翻身仗”
关于设计保证系统适航独立核查的思考
基于无人机影像的营造林核查应用研究
映像畜牧业
映像畜牧业
自动化事实核查的前景及局限性
炉温均匀性校验在铸锻企业的应用
电子式互感器校验方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