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农具里的江南记忆

2018-03-16 11:16通讯员周丽娟丁云
现代苏州 2018年5期
关键词:白洋农具锄头

通讯员 周丽娟 记者 丁云

如今的白洋湾,高楼林立,车水马龙。沧海桑田,这里在历史上土地肥沃,水网交错,人们以农业、渔业、花茶为主要产业。当金阊新城在这里平地而起,人们锲而不舍、驰而不息地艰苦奋斗,奔向现代化发展的同时,往日种地、捕鱼、养花等劳作也与当地百姓渐行渐远。但时至今日,即便住进了高楼大厦,甚至是别墅豪宅,不少居民依然舍不得丢弃伴随着自己大半生的农具。

在京杭大运河苏州北段边上,有一处别墅区,宋海琳的家就在这里。走进她家,电器、装潢令现代化、信息化的气息扑面而来。但在迎客间里,钉耙、洋镐、扁担、锄头等农具依墙而立,与整个宅院风格迥异,异常显眼。

今年40岁的宋海琳是金阊新城(白洋湾街道)的居民,拆迁前居住在张网村。她父亲今年70岁,母亲也62岁了。自己家祖祖辈辈都是农民,在农田里劳作了一辈子,这些保存着的农具都是两位老人曾经使用的。

指着一排农具中的一把小镰刀和一个小竹篮,宋海琳说,小时候放学回来要割草喂猪,这就是自己当年用过的。而一把小铲子,也是闲来无事挑野菜的利器。还有一段渔网,当年用来到小河浜里抓鱼使用。原来,这些农具也承载着一段儿时或辛苦或快乐的记忆。

现在,这些农具都已经“退休”了,搁置在家。孩子建议,扔掉算了,但自己尤其是父母执意不肯丢弃。做了一辈子农民,用了一辈子农具,有着很深的感情,是挥之不去的情结。

因为拆迁,宋海琳家的弹簧加工厂迁离了张网村这片“故土”。她说,实际上,家里存放的农具只是其中很少一部分,工厂里还有着不少“退休”农具,都快成博物馆了。自己爸妈每周要从居住的金筑家园来她家一两次,而每次看到这些农具,老人都会手痒。没有农田劳作,他们就拿着这些农具,到她别墅的院子里种些花草,三天两头锄锄杂草,也算是过了手瘾。而在厂里,宋海琳的婆婆也在空地上开荒种地。能经常用两下农具,老人们也心满意足。

“现在的孩子几乎没见过这些农具,更别说了解农具的用途了,把它们保存下来,不仅是自己能够怀念一下过去,也能够让孩子们了解祖祖辈辈的农村生活,不至于忘本。”宋海琳说,有一天,这些农具真该收藏进博物馆,让更多的年轻人通过农具的展示,了解祖辈们过去的生活,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

在白洋湾地区,像宋海琳父母这样,曾经是在农田里劳作大半辈子,对土地、对农具念念不忘的居民还有不少。

金阊新城(白洋湾街道)辖区的藕巷新村是个拆迁安置小区,居民大都是白洋湾当地的拆迁农民,葛培珍是其中一位。

葛培珍原是新益村村民,2011年拆迁安置到藕巷新村。葛培珍也珍藏着她曾经使用过的农具。这些农具中,一把木柄锄头最是老人的心爱之物。老人说,16岁的时候,她开始正式下田劳作,这把锄头陪伴她走过了半个世纪的农民生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面朝黄土背朝天,农民的辛苦可谓不言而喻。“这把锄头铁的部分原本比现在大一倍,50多年用下来,磨成现在这个样子。”老人说。50多年的辛苦劳作,农具是陪伴他们的“老伙计”、“老姐妹”。老人保存着的一条扁担也同样磨砺着岁月的沧桑。

在葛培珍的一个柜子中,还有一条绳索,三四米长,绳索的一头还有一个树枝丫做成的木质钩子,端端正正地摆放着。葛培珍说,那是一条捆稻绳,和那把锄头一样,也陪伴了她半个世纪。16岁下田干活前,在家里人指导下,她自己用粗布条手搓成了一条绳索,再用树枝丫做了这个钩子,制作了这条捆稻绳。捆稻绳早已经失去了本身的用途,但因为是自己亲手制作的,并且陪伴了自己50年,她一直舍不得抛弃。

从曾经居住的农村里搬出,住进了现代化的高楼大厦;从曾经辛勤劳作的农民,变成了安享晚年的城市居民,中国人说,人往高处走,这日子也过得越来越幸福,比起当年农田里整年的忙碌,要舒适、轻松上几十倍。但葛培珍说,自己在农村劳作了一辈子,对土地是有着深深的感情的。于是,闲不住的老人和几位邻居一起,跑到老长青,觅得一些已经拆迁了但还没有开发建设的用地,开垦后种了些蔬菜瓜果等。

老人说,自己是“退而不休”。同样“退而不休”的还有那些保存着的老农具。尽管开垦的荒地只有巴掌大,但少不了要用上这些农具,钉耙垦地,铲刀种菜,锄头锄草……老人讲了,“现在的生活好了,不需要通过在农田里劳作来养家糊口了,种植些蔬菜瓜果,也就仅仅丰富一下餐桌。但最为主要的是,自己还能够在农田里干干活,动一动,还能够带上自己的‘老伙伴’,挥一挥陪伴自己几十年之久的它们,倒也是一种享受了。”

猜你喜欢
白洋农具锄头
古代农具“奇妙夜”
白洋湾山歌唱进幼儿园
击打式谷物加工农具
研磨式谷物加工农具
白洋港铁水联运车船直取模式研究
小猪
绕转小舌头
关于清明的回环诗
运动员之路崎岖坎坷裁判员角色收获成功
笑看有趣的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