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的缘起

2018-03-16 06:23
中国三峡 2018年3期
关键词:水力发电三峡工程国民政府

1. 1935年,汉口尽成泽国。

Ⅰ谁来平息长江的愤怒

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中华儿女在她的哺育下繁衍生息,但她频繁的洪灾又给长江两岸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

几千年来,长江洪灾一直是中华民族的心腹之患。据历史记载,自汉朝到清末的2000年间,长江共发生洪灾214次,平均每10年一次。二十世纪的100年间,长江共发生了5次大洪水。

水患频仍,百姓难安,长江两岸人民祈盼治理长江。近百年来,中华民族的仁人志士都在谋划治江良策。

2. 1998年,被洪水淹没的镇江铁牛。

3. 1998年,被洪水淹没的城镇。

1. 《建国方略》影印本

2. 1944年,美国垦务局设计总工程师、世界著名坝工专家萨凡奇博士实地考察三峡。

Ⅱ 搁浅的民国三峡梦

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刚刚结束,中国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就提出要开发长江三峡的水力资源,并为此亲手绘制了7幅治江规划图。1919年,孙中山先生在《国际共同发展实业计划》(1921年由朱执信译成中文,改名为《建国方略之二——实业计划》)一文中,阐述了改善川江航道,开发三峡水力发电的设想:“以闸堰其水,使舟得以溯流以行,而又可资其水力。”

1932年10月,由南京国民政府建设委员会发起,国防设计委员会主持,成立了长江上游水力发电勘测队,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察勘和测量,编写出《扬子江上游水力发电勘测报告》。

1944年5月,美国著名的坝工专家、美国内务部垦务局总设计工程师萨凡奇博士,应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邀请察勘三峡,提出了《扬子江三峡计划初步报告》。

1945年,国民政府原则同意萨凡奇的三峡计划,组建三峡水利发电计划技术研究委员会。

1946年,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与美方签约,46名中国工程技术人员赴美参与设计。1947年5月,因经济形势日趋恶劣,三峡工程被明令“搁置”。8月,设计工作全部停止,除极少数人员留美外,大部分人员分批回国。

从孙中山先生提出开发三峡水力资源的设想到萨凡奇博士拟定以发电为主的综合利用方案,衡诸当时的政治、经济、技术条件,建设三峡工程近乎梦想,但也显示了开发三峡效益宏大的前景。

Ⅲ 新中国的三峡梦

新中国成立伊始,在党和政府制定三年国民经济恢复计划时,把长江的防洪问题提到了重要议事日程,首先成立了长江水利委员会,负责长江流域的规划与治理工作。1950年,长江水利委员会提出了修建荆江分洪工程的计划,1952年荆江分洪工程完成。

1953年2月,毛泽东乘长江舰从汉口到南京,专门就长江流域规划、三峡工程和南水北调等问题听取汇报。毛泽东说:“费了那么大的力量修建支流水库,还达不到控制洪水的防洪目的,为什么不集中在三峡卡住它呢?”明确提出了在三峡修建大型水利枢纽,解决长江中下游防洪问题的设想。

从此,围绕三峡工程建设,进行了长时间的探索。几经论争、论证,通过葛洲坝工程实践准备,在重新论证之后,七届全国人大表决通过兴建三峡工程。三峡工程一步一步从梦想变成现实。

3. 1953年,毛泽东主席视察长江。

猜你喜欢
水力发电三峡工程国民政府
决策权动态流转:国民政府初期华侨教育师资政策考察及当代启示
哈动国家水力发电设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科技支撑摇高峡出平湖
——三峡工程
向家坝水电站荣获水力发电科学技术特等奖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生物治理理念研究
三峡工程高清影像公布 等
二十余载三峡路:承人民嘱托 铸民族伟业
水力发电厂电气设备安全运行及维护
从汕头到上海:国民政府的“废两改元”之路(1925—1933)
化学阶段性创新测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