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卫生职业院校检验技能竞赛训练体会:以白细胞计数项目为例

2018-03-16 01:24徐廷云徐文慧
实用检验医师杂志 2018年2期
关键词:血样稀释液操作技能

徐廷云 徐文慧

由全国卫生职业教育研究会、全国卫生职业教育检验专业研究会组织的全国卫生职业院校检验技能竞赛目前已举办4届。为强化学生素质培养,改进教育教学过程[1],我院已连续参加4届技能竞赛,旨在以赛促教,全面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和综合素质。笔者作为白细胞计数项目的指导老师,全程参与了哈尔滨农垦学院举办的第四届全国卫生职业院校检验技能竞赛的指导工作,白细胞作为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评分的感染指标之一[2],准确的检测结果能够帮助临床诊断[3],现将白细胞计数项目的训练工作体会总结如下。

1 参赛选手选拔阶段

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专业,而参加技能竞赛的选手则需要优中选优,除了需要具备吃苦耐劳的苦练精神和较强的基本操作技能之外,作为全国大赛型选手,具备极稳定的心理素质和应变能力对比赛成绩也至关重要[4-5]。因此选拔出优秀的选手是取得竞赛好成绩的最为关键一环。参赛选手的产生主要从以下3个阶段入手,第一阶段:从实践课程中选,在实验课上发现操作习惯好和应变能力强的学生。第二阶段:竞赛动员后选,大赛前2个月,动员学有余力的同学积极报名,经过一定时间练习后进行初选。第三阶段:赛前1个月,根据选手的综合考核成绩,最终确定参赛选手。考核成绩包括基本操作技能考核和心理素质考核两个方面。

1.1 基本操作技能考核 学生基本技能考核的初选和终选包括白细胞计数及临床应用、细菌分离技术、革兰染色和细菌鉴定思路、血糖测定(葡萄糖氧化酶偶联法)及临床应用,以及形态学检验标准,以3项操作技能和形态学检验共4个项目的总分作为学生基本技能考核得分。

1.2 心理素质考核 以白细胞计数为例,在基本技能考核的同时,还进行心理素质和应变能力的考核,主要考察学生做精细动作是否流畅、情绪是否紧张。在操作考核过程中,根据选手使用血红蛋白吸管吸取血样20 μL时出现的手抖、吸血或加入稀释液的量等无法控制、打翻试剂、加错试剂、先后顺序混乱等问题,逐项扣分,综合得出心理素质成绩。

最后,根据4个竞赛项目的基本操作技能得分和心理素质得分,计算综合得分,按综合得分高低,以择优原则确定参赛选手。

2 训练阶段

2.1 专业操作训练 以白细胞计数项目为例,在确定参赛选手后立即进入正式训练阶段,指导老师开始全面规范训练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

2.1.1 准备工作 良好的操作习惯从训练选手在操作前进行充分准备开始,安排选手事先准备好所需器材,做到心中有数。训练时要求选手着装整齐,并将白细胞计数所需器材有序摆放,为操作训练布置合理的操作空间。

2.1.2 稀释血液 重点训练选手在吸取白细胞稀释液和抗凝血样时操作的规范性和准确性:① 吸取白细胞稀释液的量要准确:注意吸取稀释液时,在校正前尽量不要超过“0”刻度线以上过多,观察刻度视线与凹液面相切,准确校正至“0”刻度;放出稀释液时先快后慢,避免稀释液黏挂在移液管内壁;放液结束时将移液管管尖悬挂的液滴也应计入0.38 mL的总量中。② 保证吸取抗凝血样的准确性:吸取血样前,将抗凝血样颠倒混匀5~8次,以提高所取血样中白细胞浓度的一致性;吸取血样时,尽可能准确吸至20 μL刻度或稍多再行校正,避免在血红蛋白吸管20 μL刻度以上的内壁黏附过多血液;在使用一次性血红蛋白吸管吸取血样时勿插入血液液面过深,以减少血红蛋白吸管管尖外壁血液黏附对检测结果准确性的影响;校正血样时,注意务必及时擦拭干净血红蛋白吸管外壁和管尖多余的血液,以防止血样干涸黏附管外壁造成计数结果偏高。③ 在稀释血液时,血红蛋白吸管需插入稀释液底部,慢慢排出血液后,再用上清液清洗吸管20 μL刻度以下内壁的剩余血液2~3次,末次洗净排尽吸管内稀释液,再将试管内的血液与稀释液轻轻混匀。

2.1.3 充池 充池之前擦拭干净计数板和盖片,正确放置盖片。将混悬液充分混匀后,吸取混悬液约12 μL,充入计数池,以充满为宜。注意,充池时不能移动盖片,充池后需水平静止,待白细胞下沉后再进行计数。

2.1.4 数据记录与计算 细心、准确地写出计算公式,按照步骤计算结果。务必让选手仔细核对计算过程及结果,避免由于竞赛时紧张导致计算出错等低级错误的发生。以往有选手曾出现过这样的错误,应借此警戒选手。

2.2 心理素质训练 影响成绩的因素较多,除了具备扎实的基本操作技能之外,还需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分析此前我校检验技能大赛中个别选手失利的原因,主要与心理素质不够稳定有关,如临场操作过度紧张导致动作变形,思维混乱、操作不流畅,甚至大脑一时短路导致计算出错等一系列低级错误,无法发挥训练时的状态。由此可见,心理素质训练对选手操作水平的良好发挥至关重要。

2.2.1 评估选手的操作水平及心理特点 在训练选手的心理素质前,需要对每位选手的心理状况充分评估。可以通过观察选手在操作训练中的操作手法,分析其心理素质需要加强的方面。如选手在做精细动作时手会抖动,此时需分析手抖的原因,是因为操作不熟练引起的紧张,还是选手过于追求完美,心理原因引起的过度紧张。

2.2.2 针对心理弱点,逐个强化训练 根据每位选手的心理素质评估情况,制定各自需要强化训练的具体内容。鉴于白细胞计数项目中的多项操作属于精细动作,可借鉴一些针对精细动作的心理素质训练方法[6-8],主要包括以下几项训练措施。

2.2.2.1 训练自我调节能力 安排选手反复观看以往操作技能竞赛的视频,练习基本操作,养成每天记录训练成绩的习惯,自我分析自己操作的薄弱环节,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思想负担。另外选手之间可相互纠正操作问题,将自己做的较好的一次操作拍成视频,由指导老师检查。充分肯定选手每次操作视频中改进的地方,可以增加选手的信心;及时纠正操作中有问题的环节,可以在下次得到改善。拍成视频再进行指导的好处在于,可以观察操作过程中出现的所有细节问题。

2.2.2.2 模拟操作训练 竞赛时选手的心理状态受多种因素影响,如赛场的环境和布置、所用物品、比赛时间的安排、候场时间的长短等都会影响选手的发挥。在平时的训练中,需要把这些影响因素纳入训练场景,把可能出现在赛场的场景作为模拟训练,有目的训练选手的应变能力,使选手较快地适应不同的比赛环境。

2.2.2.3 心理适应性训练 按照模拟赛场,经常安排选手在多种场景下进行操作训练。如让选手在众多老师和同学面前进行规范化操作演练,指导教师根据选手的实际情况制定每位选手的训练计划,在不同时间和场景采取不同的训练方法;定期组织同学、老师和专家评委按照评分要求进行评分。在不断提升操作技能水平的同时,增强选手的自信心,提高选手的心理素质。

3 赛前集训

3.1 赛前模拟竞赛 在赶往比赛地点前1~2 d安排一次全程模拟竞赛流程。按照竞赛要求,从抽签、准备着装一直到比赛结束进行全程模拟。每位选手安排2名专业评委,对每个操作环节进行评分。

3.2 赛前指导老师的心理辅导 指导老师根据模拟竞赛情况,针对每位选手的实际情况,做好情绪稳定工作。建立选手的自信心,尽量减轻选手压力,帮助选手以自信、稳定的情绪对待竞赛成绩。

4 适应赛场

根据比赛时间,选手在指导老师的陪同下提前1~2 d到达比赛地点,在比赛前后的1周内,指导老师还需要做好后勤保障工作,合理安排选手们的饮食起居,使他们从心理和生理上保持良好的竞技状态。从而尽快适应比赛环境,为赛场上良好发挥创造有利条件。

5 结语

作为全国性操作技能大赛的指导老师,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素养,在训练选手的操作技能时,还需要有效运用心理学知识,与选手保持良好沟通,关注他们的思想动态,并根据选手出现的情况及时调整训练方案,循序渐进,用足够的耐心和信心训练并陪伴他们,提高其操作技能和心理素质,与选手共成长、共进步。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教职成[2011]9号)[EB/OL].http://old.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7055/201407/xxgk_171564.html,2011-08-30.

2 胡森.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评分能独立预警多发伤患者的感染发生[J].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2001,13(7):444.

3 罗兰,隆彩霞.临床常用感染指标在无明显感染灶幼儿急性发热诊断中的价值[J].实用检验医师杂志,2018,10(1):15-17.

4 阮湘平.浅析乒乓球运动员的心理素质训练[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7,(12):75-79.

5 刘冬莹,杜金蕊,王学爽.将素质拓展训练融入医学高职体育教学的研究与实践[J].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2018,26(1):46-49.

6 谢辉.浅析中学排球运动员心理素质的培养[J].新课程(教师版),2010,(11):231-232.

7 李振山.实战视角下乒乓球球员心理素质的训练方法探析[J].价值工程,2017,36(21):174-175.

8 郝坡,邓晶荣,牟凤林.全国检验技能大赛参赛经验分享[J].卫生职业教育,2017,35(21):29-31.

猜你喜欢
血样稀释液操作技能
机械装配中钳工的操作技能分析
枫叶
不同精液稀释液对海扬黄鸡配套系亲本精液品质的影响
关于学生实验操作技能省级测试的思考——以高中生物学为例
评价塑料材质一次性使用人体静脉血样采集容器液体添加剂体积变化的方法
·知识角·
乡镇畜牧站工作中血样采集问题探究
猪精液常温保存稀释液配方筛选试验研究
PDCA循环在护生中医操作技能培训中的应用研究
职业教育操作技能形成的心理学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