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温润柔美的粉彩瓷

2018-03-16 23:28孙晶洪勤洋
景德镇陶瓷 2017年5期
关键词:彩瓷粉彩珐琅

孙晶 洪勤洋

千年瓷都景德镇,世世代代,以瓷为业,诞生了多少令人称奇的精美瓷器。自青花瓷闻名世界,景德镇的色釉瓷、五彩瓷、青花玲珑瓷、粉彩瓷和新彩瓷哪个不是家喻户晓,喜闻乐见?这其中,以青花瓷、玲珑瓷、粉彩瓷和色釉瓷为景德镇传统四大名瓷。这四种瓷器风格各异,各有各的美和妙,今天就主要谈谈粉彩瓷吧。

粉彩以其精致柔和的颜色,如出水芙蓉般的气质被人们熟知,自其创烧以来,不论是皇家贵族还是市井之民都是对它宠爱有加爱不释手。在烧制粉彩最盛的乾隆时期,其地位可以与青花瓷比肩。粉彩是釉上彩的一种,釉上彩这个大家族除了粉彩,也有很多优秀的瓷种。比如,釉上五彩瓷、色地描金瓷、珐琅彩瓷以及新彩瓷等等。

这些同宗瓷种虽说各有特色,其间的联系却又是千丝万缕。首先说说釉上五彩瓷,所谓五彩并非是说五种色彩同时出现,而是多种彩色之意,但其中必须有红色方为五彩。五彩也被称为“古彩”、“硬彩”。康熙时期的釉上五彩是在明代嘉靖、万历五彩瓷器和顺治五彩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其制作工艺高超,彩色鲜明透澈,彩饰华丽,绘画线条刚劲有力,有极高的艺术水平。所以康熙年间至乾隆年间的釉上五彩瓷发展最盛,从民国开始有大量仿制品,至今这种“仿古瓷”依然受到青睐。釉上五彩的施彩方法是,先勾线后平涂填色,以水或胶水作溶剂,按纹饰需要,在已烧成的白釉瓷器上,施以多种颜色进行再度创造,在770~800℃的温度中焙烧而成。其次说一说色地描金瓷,色地描金就是釉上加彩,也就是用彩料在烧成的色地瓷面上绘画,二次入窑烧制而成。清代的皇室喜精致贵气,工匠们开始用纯金加工提炼的金粉,在豆青、祭蓝等颜色釉瓷器上描金加彩,进行装饰。清代工匠们对于金彩的运用,突破了明代单色地上描金的手法,达到了陶瓷装饰更加金碧辉煌的艺术效果。接着给大家介绍一下珐琅彩瓷。珐琅又称“拂郎”、“佛郎”、“发蓝”,是一种玻化物质。珐琅彩是从铜胎画珐琅慢慢移植到瓷胎上的,由于受到皇上的高度重视,所以一直以来皇室所用的珐琅器质量都非常高。从传世品看,雍正时期的珐琅彩瓷器除了少数如康熙朝珐琅彩瓷器那样以色地装饰外,大多是在洁白如雪的釉面上直接彩绘。最后我们谈一谈新彩这个比较年轻的瓷种吧。新彩原来叫做“洋彩”,也就是从外国传过来的彩料,据资料记载,这种彩料先是德国开始使用后来传到日本,然后又从日本传到了我国景德镇。一经传入,大家都被这种彩料鲜艳而且丰富的色彩所吸引,后来经过景德镇工匠们的研究,独立研制出了很多颜色,久而久之就改名换姓叫做“新彩”了。

粉彩吸取了各种姊妹艺术的营养,又结合自己的优势,一跃成为时代的宠儿。粉彩之所以被叫做“粉”彩,就是因为它的颜色粉润柔和。这种“粉”的特点得益于一种叫做“砷”的物质,由于它的乳浊作用使得粉彩的颜色产生粉化的效果。粉彩的前身是珐琅彩,珐琅彩实质上属于舶来品,粉彩吸取了珐琅彩的配色的特点,使得艺术效果虽色浅却不失贵气。在粉彩萌芽的初期,粉彩只被用在五彩的花蕊点缀这样的功能上,在康熙晚期出现的粉彩都只是沿用五彩的单线平涂技法,所以发展不大,目前主要发现有两个品种:一是白地粉彩器,还有就是绿、黄、紫三彩瓷上加有胭脂红彩。

粉彩异军突起是在雍正年间,这时,粉彩不再只是起点缀作用,而是被运用在整个画面中。在工匠们的努力下,这时的粉彩瓷不论是从釉料、造型还是绘画上都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从釉料上来说,不仅有颜色的增加而且质地的优化都得到了发展。粉彩瓷造型多样,其在碗、盘、炉、罐、盘口瓶、花瓶上都有运用。题材广泛,以花蝶图为最多,牡丹、月季、海棠、四季花也极为普遍。人物故事图也不少,仕女、麻姑献寿、婴戏等都是具有代表意义的。粉彩瓷纹饰疏朗、规整,大多具有吉祥的寓意。如粉彩过枝桃蝠盘,从盘外壁开始绘桃枝叶及桃,通过盘口过到盘心接绘桃枝叶及蝙蝠,雍正时期一般绘8个桃,乾隆时多绘9个,有“雍八乾九”之说。从绘画上来说,画功方面有很大的提升,大多画得很精细、规整。较多地使用“金红彩”,纹饰上方用墨彩行书题相应的诗词歌赋,并绘红色迎首或压角章,显露出当时社会文人的儒雅之风。在款识方面,雍正粉彩官窑器多数有“大清雍正年制”两行六字楷书款。民窑精品有私家堂名款,也有图案标记,以器底绘青花笔、锭和如意,谐音“必定如意”等为突出。

到了乾隆时期,粉彩占瓷业的比重就已经很大了,并且在前朝的基础上粉彩又在不断的进步,所以就有了“乾时粉彩遍地”之说。而鹿头尊就是当时最流行的造型器了。鹿头尊始创于康熙,乾隆时期是烧制鼎盛,器型收口,双耳为鹿首,腹部上敛下垂,把器身倒过来,看起来又像鹿头又像牛头,所以称之为“鹿头尊”或“牛头尊”。据记载,这种器型是模仿青铜器中尊的造型而创,五彩鹿头尊,多绘以青山绿树为背景,十几只鹿或一百只鹿奔跑、穿行于山林之间,故亦称“百鹿尊”。除了鹿头尊和常见的器型以外,乾隆时期的新颖造型器还有贲巴壶、交泰瓶、转颈瓶等等。而且轧道工艺也是在这时始创,所谓轧道,又叫雕地,宫中称锦上添花。景德镇艺人先在白胎上均匀施一层色料,如红、黄、紫、胭脂红等,再在色料上用一种状如锈花针的工具拔划出细的风尾纹,最后配以花鸟、山水等图饰或开光图饰。这种轧道开光瓷器的特点是画面阴阳突出,色泽柔和淡雅又明亮,它的出现和发展把粉彩推上了更加富丽高雅的顶峰。

嘉庆朝的主流依旧是粉彩,当时的常见纹饰有花卉、八宝、云龙、罗汉、婴戏、石榴等。器型有瓶、笔筒、洗、盘、碗、茶壶、戟耳瓶等。早期嘉庆时期的粉彩还是比较精细的,其中,有一种叫做“百花不落地”的相当精细,这种工艺将粉彩与金彩结合,各色花朵将整个画面填满,不露出瓷底,也不露出花朵的枝干。百花如同天女散花,浮于空中,故称“百花不落地”。“百花不落地”的画面繁缛,极尽工巧,衬托出了器物本身的雍容华贵,强烈的视觉冲击表现出了极大的美感。这种纹饰多在器物主体中心部位绘画牡丹等大朵纹样,在周围加绘菊花、茶花、月季、荷花、百合、牵牛花等等各种小花朵图案,并且画有很精细的辅纹,让画面覆盖全器,器不露地,寓意百花呈瑞,盛世升平。道光时期就一直沿袭嘉庆的风格技法,并没有什么突出变化。

而到了民国,瓷业进入了衰败时期。民国年代粉彩瓷器主要是以郭世五仿制的雍、乾粉彩和带有斋堂款识的粉彩最精美,其次是民间收藏的无款或书写清朝各代伪款的粉彩瓷,以及所谓洪宪瓷等。但民国时期的统治者为了给自己或统治集团装点门面,也曾指定专人设计专门样式,特意制作过成批的专用瓷器,其品质和水平并不亚于封建时代的官窑瓷器,完全可以称之为“现代官窑”。虽说仿制前朝的“仿古瓷”大行其道,可是大部分都并没有做出精髓,瓷胎的质量一落千丈,胎质相对疏松,瓷釉与胎骨的结合也不够紧密,釉面上也常出现气泡或是脱釉现象。民国早期的瓷器有精粗之分,粗者胎釉结合部多泛黄,而晚清瓷器则多数没有这一特征。民国初期瓷器手工业的生产方式开始由制瓷作坊向瓷业公司转型,并由传統的手工生产转变为现代机械化生产。机制瓷器造型更加统一并且规范化,但也略显呆板,而且一般商品化日用粗瓷器则表现得更为明显。

粉彩瓷发展至今,虽说经历过低谷,但也是在一众瓷器里有头有脸,四大传统名瓷名不虚传。现如今,随着世界文化的交融,景德镇的陶艺家们世世代代的不断创新,温润柔美的粉彩瓷也会一直释放它多元的魅力!

猜你喜欢
彩瓷粉彩珐琅
敏行篇之窑变·釉上粉彩作品
敏行篇之窑变·釉上粉彩作品2
马晓军
浅析明清时期彩瓷纹样的艺术特征
舒克中粉彩陶瓷艺术作品
舒克中粉彩陶瓷艺术作品
谈浅绛彩瓷画及其蚌埠传承
探析宋三彩瓷枕的艺术风格
失传200多年宫廷珐琅彩技艺将复活 需要167道工序
珐琅器之画珐琅